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营林质量是确保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是实现森林覆盖率的基础。提高营林质量的基础工作是做到园地制宜,科学整地;选用良种壮苗,加强种苗管理;再次是实行雨季补植抢墒;然后是保护好苗木根系湿润,适地适树、科学管理、及时补植;另外还可以根据情况采取实施截干造林技术;并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营林工作。采取这些措施,可以大幅度的通过营林质量。
[关键词]整地 管理 造林
中图分类号:S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80-01
我国的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与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和劣势并存,所以还要重视营林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整地造林的方法,要不断地发展森林的后备资源,使之为森林永续利用做出贡献。
一、因地制宜,科学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前提,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干旱地区通过整地,可以拦截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树木根部土壤含水量,降低树木的受旱死亡率。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藤条、灌木、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树头、站干、倒木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三种方式。整地的方式为全面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整地过程中主要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是整地时间。整地时间宜前不宜后。经观察对比,前1年秋季整地、翌年春季造林较当年边整地边造林成活率明显要高。其原因在于,前1年秋季整地,不仅能够积雨雪蓄径流,提高植树穴的土壤湿度,而且有利于植树穴土壤的熟化。二是整地模式。整地模式要以既不破坏原有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又能最大限度地以拦截蓄水为目的,进行合理筛选。适宜生态的最佳整地模式,坡地以鱼鳞坑、水平沟为主;平地以“锅底形”集雨坑为佳。三是整地规格。鱼鳞坑半圆形开口宽60~80 cm,坑垂直深20~40 Cm;水平沟宽40~60 cm,垂直深20~40 cm;“锅底形”集雨坑口面直径80~ 100 cm,垂直深20~30cm。要根据造林地的土层厚度,在上述区间内选择适宜的整地规格,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造林模式。
二、选用良种壮苗。加强种苗管理
在选用造林种苗上,首先选用适用性强的乡土树种,并大力发展适宜当地栽培的樟子松,等优良树种。特别在种苗管理上,严格执行“三证一签”的管理制度,对林木种苗严格进行有害生物检疫,杜绝带疫种苗进入工程造林;凡要造林中使用的种苗,全部使用省、市规定的二级以上种苗,常绿树种的苗木全部采用营养钵苗,并有明确的产地标签。除此之外,还特别在造林前严格进行种苗的技术处理,各种苗木浇水、催根、修除病枯伤枝根等项技术,均对提高造林成活率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实行雨季补植抢墒
春季造林是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春季地表解冻20cm左右开始造林,栽植苗木根部置于树穴冻土层后回填踩实,实行顶凌造林效果较佳。春季造林最佳时节为3月20日至4月l5日。4月20日以后造林,由于土壤水分大量蒸發,跑墒漏墒,造林时补水工作量加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林效果不明显。另外,要保证造林成活率,对春造成活率较低地段,必须进行雨季和秋季补植。雨季补植苗木最好用容器苗,补植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秋季裸根苗补植时间为树木开始落叶休眠到封冻前,栽后及时截干,同时饱灌冬水。
四、保护好苗木根系湿润
许多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都表明,保护好苗木根素湿润和完整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有研究认为,苗木在起苗过程中,就有90%的毛细根受到损伤,加之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常常忽视苗根的保护,造成苗木根系的千涸,这就大大降低了造林成活率。有些地方使侧柏苗木长时间露置在阳光下曝晒达数日之久,栽植结果无一成活。年生侧柏播种苗即使只晒4h,其成活率只有3.1% 保护好苗木根系对幼苗的生长也有利 例如侧柏苗对照(苗根常湿润)的平均苗高为39.cm,晒1h的平均高为31.3cm,晒2h为26.am,晒4h生长很不正常。又如杨树当天起苗造林成活率为98%,凉晒4d后成活率下降至46.7%,凉晒6d后成活率只有30%。
五、实施截干造林
由于春季多风干旱,气温偏低,大多数造林苗木梢部木质化程度低,所以栽后地上部分失水较多,加之苗木根系受到一定损失,以及风吹摆苗木,使土壤透风,根系一时难以恢复,水分供应不足,地上部分蒸腾量大,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致使苗木枯萎死亡。因此,生产中应大力提倡截干造林的方法,减少树木地上部分蒸腾,促进地下侧根生长,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经济林树种一般不截干,而是定干,针叶树一般不截干,尤其是油松,如果截干,则破坏生长点,导致苗木无法生长。截干高度一般不超过l0~15cm,根据树种不同可适当截高一点,20~30cm,有利于树形的形成,提早挂果。截干造林应注意的事项,一是截干时不要使苗木茎干破裂扯起茎皮, 以免影响发芽生长;二是截干时要把露在地面上的茎干培土堆留出2~3cm,以免风干,一直等到幼苗顶出土时再扒开土堆,也可常年不去土堆,既可闷芽,又可防止兔啃。
六、适地适树、科学管理、及时补植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的实际情况,科学应用多树种混交、株间混交、行状混交、行带混交、块状混交等多种多样的造林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因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害易发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了森林的防护效能和抗逆能力,使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充分体现与巩固,还对当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造林过程中,始终坚持按工程项目管理程序施工,按批准的作业设计施工、验收,每项施工作业后及时组织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对质量欠缺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救。特别是由于气候影响常常出现季节性干旱,导致一部分造林苗木死亡或者生长不良。对此,应采取深坑整地的防治措施,及时浇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缺苗地段及时进行全面补植补播,提高营林的保存率。
人工造林不是简单的栽树,而是一种系统的森林培育工程。尤其在特殊环境,除了以浇水的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营林技术措施外,还需要在营林的各个环节上采取综合抗旱的配套措施,充分利用生物和生态规律,才能保持较高的营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
参考文献
[1] 孙显东.简论新形势下提高营林技术管理工作的方法及策略[J].才智. 2011(34)
[2] 康志雄.浙江省营林技术决策咨询系统开发成功[J].林业科技开发. 2001(02)
[3] 冯文军.营林技术调查的若干问题刍议[J].才智.2011(34)
[关键词]整地 管理 造林
中图分类号:S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80-01
我国的林业产业不断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林业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 已经步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与国外林业相比,我国林业既有一定的优势,也有多方面的劣势,优势和劣势并存,所以还要重视营林建设,全面了解和掌握整地造林的方法,要不断地发展森林的后备资源,使之为森林永续利用做出贡献。
一、因地制宜,科学整地
造林地的清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的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前提,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干旱地区通过整地,可以拦截地表径流,蓄水保墒,提高树木根部土壤含水量,降低树木的受旱死亡率。造林地的清理是造林整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把造林地上的藤条、灌木、杂草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树头、站干、倒木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三种方式。整地的方式为全面和局部整地,局部整地可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在整地过程中主要把握好以下几项关键技术措施:一是整地时间。整地时间宜前不宜后。经观察对比,前1年秋季整地、翌年春季造林较当年边整地边造林成活率明显要高。其原因在于,前1年秋季整地,不仅能够积雨雪蓄径流,提高植树穴的土壤湿度,而且有利于植树穴土壤的熟化。二是整地模式。整地模式要以既不破坏原有植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又能最大限度地以拦截蓄水为目的,进行合理筛选。适宜生态的最佳整地模式,坡地以鱼鳞坑、水平沟为主;平地以“锅底形”集雨坑为佳。三是整地规格。鱼鳞坑半圆形开口宽60~80 cm,坑垂直深20~40 Cm;水平沟宽40~60 cm,垂直深20~40 cm;“锅底形”集雨坑口面直径80~ 100 cm,垂直深20~30cm。要根据造林地的土层厚度,在上述区间内选择适宜的整地规格,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造林模式。
二、选用良种壮苗。加强种苗管理
在选用造林种苗上,首先选用适用性强的乡土树种,并大力发展适宜当地栽培的樟子松,等优良树种。特别在种苗管理上,严格执行“三证一签”的管理制度,对林木种苗严格进行有害生物检疫,杜绝带疫种苗进入工程造林;凡要造林中使用的种苗,全部使用省、市规定的二级以上种苗,常绿树种的苗木全部采用营养钵苗,并有明确的产地标签。除此之外,还特别在造林前严格进行种苗的技术处理,各种苗木浇水、催根、修除病枯伤枝根等项技术,均对提高造林成活率起到良好的作用。
三、实行雨季补植抢墒
春季造林是干旱地区提高造林成活率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春季地表解冻20cm左右开始造林,栽植苗木根部置于树穴冻土层后回填踩实,实行顶凌造林效果较佳。春季造林最佳时节为3月20日至4月l5日。4月20日以后造林,由于土壤水分大量蒸發,跑墒漏墒,造林时补水工作量加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造林效果不明显。另外,要保证造林成活率,对春造成活率较低地段,必须进行雨季和秋季补植。雨季补植苗木最好用容器苗,补植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中旬;秋季裸根苗补植时间为树木开始落叶休眠到封冻前,栽后及时截干,同时饱灌冬水。
四、保护好苗木根系湿润
许多科学试验和生产实践都表明,保护好苗木根素湿润和完整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有研究认为,苗木在起苗过程中,就有90%的毛细根受到损伤,加之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常常忽视苗根的保护,造成苗木根系的千涸,这就大大降低了造林成活率。有些地方使侧柏苗木长时间露置在阳光下曝晒达数日之久,栽植结果无一成活。年生侧柏播种苗即使只晒4h,其成活率只有3.1% 保护好苗木根系对幼苗的生长也有利 例如侧柏苗对照(苗根常湿润)的平均苗高为39.cm,晒1h的平均高为31.3cm,晒2h为26.am,晒4h生长很不正常。又如杨树当天起苗造林成活率为98%,凉晒4d后成活率下降至46.7%,凉晒6d后成活率只有30%。
五、实施截干造林
由于春季多风干旱,气温偏低,大多数造林苗木梢部木质化程度低,所以栽后地上部分失水较多,加之苗木根系受到一定损失,以及风吹摆苗木,使土壤透风,根系一时难以恢复,水分供应不足,地上部分蒸腾量大,导致水分代谢不平衡,致使苗木枯萎死亡。因此,生产中应大力提倡截干造林的方法,减少树木地上部分蒸腾,促进地下侧根生长,从而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经济林树种一般不截干,而是定干,针叶树一般不截干,尤其是油松,如果截干,则破坏生长点,导致苗木无法生长。截干高度一般不超过l0~15cm,根据树种不同可适当截高一点,20~30cm,有利于树形的形成,提早挂果。截干造林应注意的事项,一是截干时不要使苗木茎干破裂扯起茎皮, 以免影响发芽生长;二是截干时要把露在地面上的茎干培土堆留出2~3cm,以免风干,一直等到幼苗顶出土时再扒开土堆,也可常年不去土堆,既可闷芽,又可防止兔啃。
六、适地适树、科学管理、及时补植
根据当地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特点的实际情况,科学应用多树种混交、株间混交、行状混交、行带混交、块状混交等多种多样的造林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因造林树种单一,病虫害易发等不利因素造成的弊端,从而提高了森林的防护效能和抗逆能力,使生态建设成果得到了充分体现与巩固,还对当地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均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造林过程中,始终坚持按工程项目管理程序施工,按批准的作业设计施工、验收,每项施工作业后及时组织检查验收,评定质量,对质量欠缺的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补救。特别是由于气候影响常常出现季节性干旱,导致一部分造林苗木死亡或者生长不良。对此,应采取深坑整地的防治措施,及时浇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缺苗地段及时进行全面补植补播,提高营林的保存率。
人工造林不是简单的栽树,而是一种系统的森林培育工程。尤其在特殊环境,除了以浇水的高效利用为核心的营林技术措施外,还需要在营林的各个环节上采取综合抗旱的配套措施,充分利用生物和生态规律,才能保持较高的营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
参考文献
[1] 孙显东.简论新形势下提高营林技术管理工作的方法及策略[J].才智. 2011(34)
[2] 康志雄.浙江省营林技术决策咨询系统开发成功[J].林业科技开发. 2001(02)
[3] 冯文军.营林技术调查的若干问题刍议[J].才智.20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