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探究带进课堂四步曲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探究带进课堂,从而达到诱思、导学的目的?结合课文《水》的教学,笔者想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实践与体会。
  
  一、 开课,“牵一发”
  
  课文《水》用生动的笔触写出了缺水地区人们的生活。教学伊始,我简单介绍作者之后,便郑重地在黑板上写下了“水”这个课题,随后提问:“水在我们这儿和马朝虎的家乡有什么不同呢?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学生很容易地找到了“文眼”——“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我又问:“对我们而言,什么东西称得上是最珍贵的?从‘最珍贵’一词,你看出了什么?课文的哪些地方表现出了水的珍贵呢?”师生抓住了“文眼”,课堂教学顺势展开。
  
  二、 引导,搭“阶梯”
  
  经过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更容易在脑海中扎根。教学中,我谨记这样的原则:学生能独立解决的我不讲,学生通过合作能解决的我不讲,学生能尝试交流的我先不讲。于是,形成了这样一套学习思路:
  1. 自读自悟,做批注。文章从哪里体现出“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围绕问题,我请学生自己读课文,抓住关键语段、字词写批注。课堂上,我给学生留足静静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在这段时间内,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的思维在这个静静的时空中与文本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个性化的火花在笔尖沙沙地闪现。他们或皱眉或轻读,专注投入的学习状态成了课堂最美的风景。
  2. 小组交流,促思维。这是课堂最热闹的时候。学生的思维成果在合作交流中相互碰撞着,有的找到了知音,越谈越有劲;有的遇到了分歧,“战火”纷纷燃起。在交流中,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对文本的思考深入了。
  3. 师生交流,释疑惑。在各种信息相互碰撞,学生清醒又茫然的状态下,教师的指导作用就显得越发的重要了。于是,通过师生交流,模糊的东西变得更明朗了,清晰的东西变得更生动了。
  
  三、 展开,“动全身”
  
  课文围绕“珍贵”展现了三幅动人的场景。通过交流,我们分别给这三幅场景取了这样的名字:泉眼候水;雨中狂欢;一勺水的快乐。
  1. 水——得之不易。泉眼候水的场景描写中处处传达着这样的信息:“十公里之外”“很小的泉眼”“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从这些字眼中,我们仿佛看到了那一个个候水者疲惫的身影、微驼的脊梁、干裂的双唇,还有那焦灼、渴望的眼神。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了一种声音——水桶落入泉眼与水的碰撞声,水进入桶中的哗哗流淌声。水的甘甜、清冽,在那焦灼、渴望的眼神中慢慢弥漫开来……水——珍贵如生命。
  2. 水——狂欢的理由。“下雨天是村子里每个人都期盼的日子”。一个“都”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上天对这个村子的吝啬,我们眼中常见的雨,在那儿却成了一种奢望。在这里,下雨的场景绝对是一个狂欢节。看,孩子们脱得光溜溜的在雨中跑啊跳啊,大人们也加入了进来,雨水浸润那干燥的皮肤、滋润那干裂的嘴唇,顺着几乎冒烟的喉咙流入久旱的心田……他们激动,他们兴奋,他们快乐得每根神经都在舞蹈。水——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3. 水——夏日的“哈根达司”。“将要被风干的感觉”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像四根将要被晒干的狗尾巴草”又是一种怎样的形态?对水的渴望就在这样的感觉中升腾着。母亲用一勺水给四兄弟解暑,水“在抚摸过全身的每一寸皮肤后,刚好能够润湿脚板,地上几乎没有一滴被浪费掉的水”。是母亲的技术好,还是身体渴到了极至?正如作者所说的“饿坏了”。水——夏日最奢侈的食物。
  教学中,我一一出示了场面描写的语句,引导学生剖字词、析句段,用感情朗读来感受课文语言,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孩子们就在这样的品词析句中感受了“珍贵”,在投入地朗读中与作者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四、 延伸,“促发展”
  
  教材选用《水》这篇课文,不仅仅是因为课文的表达富有特色,而且在水源紧缺,污染严重的当今社会,文章有着更多的实际教育意义。所以,在教学结束前,我给学生罗列了一系列“水”的研究主题,让学生自主选择。
其他文献
6月26日,《黑龙江日报》2版刊发的《省消协公布网购婴幼儿内衣试验结果30件样品14件不合格》报道称,日前,黑龙江省消协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天猫、京东、1号店、聚
本文首先就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提出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创新途径。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效能。
通过几年的实验,我发现让学生写“小组日记”效果特别好,“小组日记”这项活动的开展就像打通了连接学生心门的通道,让学生驶上了高速的写作思维“立交桥”。  所谓“小组日记”,就是将全班同学按程度的好、中、差兼顾的原则,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轮流在一个本子上记日记,每人每周按时间顺序记一天。日记本由小组统筹,组长保管,日记本扉页应写上:① 本组成员名单;② 本组条规,如“字
景气指数亦称景气度,是反映某一特定调查群体或某一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或发展趋势的统计指标。景气指数介于0和200之间,100为景气指数的临界值;当景气指数大于100时,表明
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对其有效性的认识,我认为存在两个认识上的盲点。  盲点之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无论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还是现代诗人郭沫若的“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都强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情动而辞发”,写出好文章,“此外别无心得和方法”(鲁迅语)。这一阅读先于写作的传统思想使得习作教学起步太迟,延至
期刊
口语交际的教学必须力求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注重双向互动。可是,在农村学校,口语交际也成为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如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口语交际的魅力,并且逐渐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激发学生交际的动机    1. 实物展示,创设情景。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观察,容易把他们带到情境中去。例如口语交际《爱吃的水果》一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一课,是马朝虎先生的一篇力作,虽不是刻意写母亲,却实实在在地刻画出了一个坚韧、负重、乐观、慈爱的母亲形象,她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母亲的“锁”    “母亲用一把大锁锁住了水窖,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母亲为什么要把水窖锁上?是怕孩子们忍耐不住偷偷用水。这存量有限的水,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全家人用来活命的水,关系重大,一点一滴都不可随便乱用。母亲的
笔者认为,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实施生活化策略,能大大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水平。    一、 提取话题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实践证明,当交际的话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时,学生就会缺乏应有的体验和感受,就会觉得无话可说。因此,我们教师在确立交际话题时,就要积极选择、提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交际话题。当教师在课堂上直接呈现或者再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时,学生会立即产生一种熟知感,愿意主动地去
在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并对于管理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建筑施工也开始采取更多有效且更为安全的措施,这能延长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