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最主要手段,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口语上的锤炼尤为重要。语文学科深刻的思想内容、丰富的人文气息,唯有通过教师生动而有表现力的语言形式才能完美的表现。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简洁精练;亲切自然
中图分类号:G633.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文作为一门承载语言艺术教育的学科,教师语言的优秀示范作用和熏陶作用尤显重要,同时,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对教师的语言艺术有着特殊的规定性。新课改,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应具备丰富的学识外,还要具备优美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教学语言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感染性、节奏性。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因为优美的教学语言是点燃学生智慧明灯的火炬,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走向和谐教学艺术殿堂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力集中,以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进入和谐的教学意境。具体说来,优美的课堂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洁精练。
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炼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教学质量很高。语文教学给予学生乐趣,以艺术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让自己的学生称赞“听语文课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想,这才是对一名语文教师的最高评价。
2、亲切自然。
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必定是情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是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啊,有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对语文课能没有兴趣吗?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有的语调平板,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语言严厉,使学生感到盛气凌人;有的居高临下,总以“传道者”“知识权威”自居,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优美生动。
同样的语文课,有的教师上得平平淡淡、枯燥乏味,学生索然寡味,如同嚼蜡;有的教师上得妙趣横生,学生也学得主动积极、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相同。究其原因,是有的教师语言平淡无味,僵化呆板,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优美生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教学语言独具魅力,在语文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她认为“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她正是用自己优美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去粘住学生的。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听得如痴如醉,久久回味。于老师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激情,引导学生感情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语言注意事项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注意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口语。
1、教师应力求使教学语言负荷最大的信息量和价值。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备规范性、启发性、教育性、艺术性等职业特点,力求言畅意达,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的语言,大部分是独自式的口头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有组织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连贯性、逻辑性和论证性,在语法结构上是完整的和严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授的知识和内容,把代表事物及其关系的抽象符号即教学语言,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组成负荷着一定语义的内容和听觉符号系列,变成一连串的语法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进而得到反馈信息。这要求每一个符号都必须在这个序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价值的有无大小,不仅仅在教师对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在于运用听觉符号的能力。
2、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否则,无论教学内容多丰富,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服从教学内容的客观需要,又要照顾到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思想品德状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学语言中的一个词可以代表不同的对象关系,同意对象关系又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词来表达。而在同一次的同一对象关系中,对不同的个体来说,还与不同的概括系统相联系,教师和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他们对同一句、同一词的理解方面和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一方面要考虑所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还应选择最能使学生明白他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词句,以引起学生思想上得共振、情感上的感染。
3、教学语言应具有艺术性。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想象力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充沛的情感、丰富的词汇、高度发达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学语言应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充分运用描写、夸张、形容和比喻等手段,即讲究艺术性。
总之,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语文教师要把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科学性、艺术性融为一体,成为最佳语言,进而更好的传授知识,增强教学吸引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
[3]罗文鑫.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02).
[4]王榮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艺术;简洁精练;亲切自然
中图分类号:G633.3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语文作为一门承载语言艺术教育的学科,教师语言的优秀示范作用和熏陶作用尤显重要,同时,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对教师的语言艺术有着特殊的规定性。新课改,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除了应具备丰富的学识外,还要具备优美的教学语言。优美的教学语言体现在课堂上就是应具有科学性、启发性、逻辑性、感染性、节奏性。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美应包括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课堂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艺术,对教师的语言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因为优美的教学语言是点燃学生智慧明灯的火炬,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走向和谐教学艺术殿堂的途径。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精力集中,以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进入和谐的教学意境。具体说来,优美的课堂语言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洁精练。
具有简洁精练、清楚明白的教学语言,这是对语文教师的最起码的要求。教师要以高度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深入浅出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许多优秀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精炼严谨、环环相扣、绝无废话杂语,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绝而不失一词”,教学质量很高。语文教学给予学生乐趣,以艺术享受,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知识,发展智能。让自己的学生称赞“听语文课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我想,这才是对一名语文教师的最高评价。
2、亲切自然。
教学中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意学,与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否亲切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交流。”凡是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们的教学语言必定是情切自然的,教态总是让学生感到是和蔼可亲的,他们十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学习,总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是啊,有着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对语文课能没有兴趣吗?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却忽视了这一点。他们有的语调平板,课堂气氛沉闷;有的语言严厉,使学生感到盛气凌人;有的居高临下,总以“传道者”“知识权威”自居,所有这些都严重地妨碍了师生间正常的心灵交流,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学习,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优美生动。
同样的语文课,有的教师上得平平淡淡、枯燥乏味,学生索然寡味,如同嚼蜡;有的教师上得妙趣横生,学生也学得主动积极、兴趣盎然。教学效果自然也就不相同。究其原因,是有的教师语言平淡无味,僵化呆板,有的教师教学语言优美生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的教学语言独具魅力,在语文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她认为“语言不是蜜”,但可以“粘”东西。她正是用自己优美生动富有魅力的语言去粘住学生的。在她的课堂上,学生往往听得如痴如醉,久久回味。于老师以其优美生动的语言,饱满的激情,引导学生感情的共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二、课堂教学语言注意事项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注意自己在课堂教学上的口语。
1、教师应力求使教学语言负荷最大的信息量和价值。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备规范性、启发性、教育性、艺术性等职业特点,力求言畅意达,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用的语言,大部分是独自式的口头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有组织的语言,具有较强的连贯性、逻辑性和论证性,在语法结构上是完整的和严密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所授的知识和内容,把代表事物及其关系的抽象符号即教学语言,按照一定的语言规则组成负荷着一定语义的内容和听觉符号系列,变成一连串的语法去刺激学生的大脑神经,进而得到反馈信息。这要求每一个符号都必须在这个序列中具有一定的价值,其价值的有无大小,不仅仅在教师对传授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还在于运用听觉符号的能力。
2、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
教学语言应具有启发性,否则,无论教学内容多丰富,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语言既要服从教学内容的客观需要,又要照顾到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教师只有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思想品德状态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学语言中的一个词可以代表不同的对象关系,同意对象关系又可以用很多不同的词来表达。而在同一次的同一对象关系中,对不同的个体来说,还与不同的概括系统相联系,教师和学生具有不同的知识经验背景,他们对同一句、同一词的理解方面和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教师的教学语言应有一定的选择性,这种选择一方面要考虑所用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还应选择最能使学生明白他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词句,以引起学生思想上得共振、情感上的感染。
3、教学语言应具有艺术性。
语文是一门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所以语文教师在教授学生如何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以激发学生的情感,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想象力为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充沛的情感、丰富的词汇、高度发达的形象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力,教学语言应声情并茂、妙趣横生、娓娓动听,充分运用描写、夸张、形容和比喻等手段,即讲究艺术性。
总之,语文课堂中的教学语言非常重要,语文教师要把语言的准确性、条理性、科学性、艺术性融为一体,成为最佳语言,进而更好的传授知识,增强教学吸引力,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张颂.朗读美学[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7.
[3]罗文鑫.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10(02).
[4]王榮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