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北地区主要种植春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均为全国之首,玉米生长好坏受灾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东北地区的粮食产量,对全国的粮食产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同江市位于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低温冷害是玉米生产经常面临的重要自然灾害。玉米低温冷害是指低温使玉米生育过程中因热量不足,造成生育期延迟,后期易遇低温、霜冻造成减产。东北地区为温带大陆型季风气候,作物生长季热量变化的波动比较大。玉米低温冷害有两种情况:一是夏季低温。夏季低温是该地区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持续时间较长,抽穗期推迟,在持续低温影响下玉米灌浆期缩短,在早霜到来时籽粒不能正常成熟。如果早霜提前到来,则遭受低温减产更为严重。二是秋季低温。秋季降温早,籽粒灌浆期缩短。玉米生育前期温度不低,但秋季降温过早,降温强度强、速度快。初霜到来早,灌浆期气温低,灌浆速度缓慢,且灌浆期明显缩短,籽粒不能正常成熟而减产。根据不同生育期遭受低温伤害的情况,可以将玉米冷害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延迟型冷害指玉米由于生长季中温度偏低,发育期延迟,致使玉米在霜冻前不能正常成熟,籽粒含水量增加,千粒重下降,最终造成玉米籽粒产量下降。障碍型冷害是玉米在生殖生长期间,遭受短时间的异常低温,使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受到破坏。混合型冷害是指在同一年度里或一个生长季节同时发生延迟型冷害与障碍型冷害。低温对玉米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生理过程受阻、光合作用减弱、呼吸强度降低、作物生理失调。二是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受阻,最终导致产量降低。
一、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低温冷害
(1)幼苗期:低温冷害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据试验表明:在平均10℃的低温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势比对照(平均15℃)降低9.4%;发芽率比对照(平均15℃)降低6.7%。由此可见,低温主要通过延迟出苗的方式作用于玉米。受低温影响,由于发芽率的显著降低,则可导致大田的出苗率明显降低。2~3℃低温,影响正常生长;~1℃的短时低温幼苗受伤,气温-2~-4℃时是受冻死亡的临界温度,日平均气温≤10℃,持续3~4天幼苗叶尖枯萎。日平均气温降至8℃以下,持续3~4d,可发生烂种或死苗;持续5~6d,死苗率可达30%~40%;持续7天以上,死苗率达60%。
(2)拔节期:低温影响生长发育速度,21℃为轻度长发冷害,生长发育速度下降40%;17℃为中度冷害,生长发育速度下降60%;13℃为严重冷害,生长发育速度下降80%。
(3)幼穗分化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7℃,不利于穗分化。
(4)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8℃,授粉不良。
(5)灌浆成熟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6℃停止灌浆,低于3℃时则完全停止生长,气温到达~2~~4℃时导致植株死亡。
(6)玉米生育中后期:日平均气温15~18℃为中等冷害,13~14℃严重冷害。
二、玉米遭受低温冷害的症状
玉米播种至出苗遇有低温,出现出苗推迟,苗弱、瘦小,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降低等现象,且对植株功能叶片的生长有阻碍作用,到四展叶期,植株明显矮小,表现生长延缓,植株功能叶片的有效叶面积显著降低光合能力下降;四展叶期至吐丝期,低温持续时间长,株高、茎秆、叶面积及单株干物质重量受到影响;吐丝至成熟期,低温造成有效积温不够,导致授粉困难,灌浆期延长,干物质积累缓慢,造成减产。同江市玉米低温冷害危害主要发生在苗期。
三、防御玉米低温冷害技术措施
低温冷害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造成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据统计,每3~4年发生1次,减产20%~30%。所以玉米低温冷害防御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有:
1.品种选择
玉米冷害多为延迟型冷害,主要是由于积温不足引起的,且玉米品种间耐低温差异很大,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状况,品种本身所需积温要求和栽培条件等,选用生育期适宜的耐低温高产优质品种,杜绝越区种植,确保玉米在成熟时留有150℃的活动积温。否则,或因早霜,或因过于早熟而减产。同时延长站杆晾晒的时间,降低玉米的含水量,提高玉米品质。
2.播前种子处理
提高玉米品种的抗逆性能,利用一切土壤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内在因素,这是促进玉米出苗的有效措施。抗低温、促出苗、保全苗,除了要选择抗寒、抗旱品种,因地制宜地确定主推品种,改变品种多、杂、乱的局面外。还要做好选种、种子播前处理等工作,提高种子的生命力,提高发芽势。
3.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可延长玉米的生长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巧夺前期积温100~240℃,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避免因秋霜冷害而造成的玉米减产,起到“秋霜春防”的作用。严格依据当地气温回升情况科学地确定播种期,适期早播,使各生育阶段温度指标得到满足。一般情况下,当土壤表层5~10cm的地温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过早易导致种子霉烂。
4.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可以控制幼苗的生长,使植株矮壮,根系发达,实行等距定向栽植,植株在田间分布合理,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为玉米丰产打下基础。采用育苗移栽这种栽培方式,选择品种时要选择生育期比当地直播的主栽品种长10~15d的品种,由于提早育苗,把生育期相应延长半个月左右,增加积温200~300℃,使高产的中晚熟品种获得充分的生长时间,避免了生育后期的低温和霜冻,从而充分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5.苗期施磷
苗期施磷肥能改善玉米生长环境,对于缓解玉米低温冷害有一定的效果。苗期施磷不仅可以保证玉米苗期对磷素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提高玉米根系的活性,是玉米抗低温发苗的最有效措施。最好的办法是在玉米种肥中施入磷肥总量的1/3磷肥,效果较好。
6.加强苗期田间管理
在玉米苗期采取深松、早趟、多趟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玉米植株根系活性。通过改善玉米苗期的土壤环境,提高玉米的根系活性来促玉米发苗。
7.苗期早追肥
早追肥可以弥补因低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养分释放少,底肥、口肥不能及时满足玉米对肥料需求量的要求,从而促进玉米早生快发,起到发苗、促早熟和增产的作用。据试验,在低产地块上,早追肥比拔节期追肥可增产5%~13%;在中等地块上,早追肥与拔节期追肥增产效果相当,一般没有较大的差异。
一、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低温冷害
(1)幼苗期:低温冷害对玉米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据试验表明:在平均10℃的低温情况下,种子的发芽势比对照(平均15℃)降低9.4%;发芽率比对照(平均15℃)降低6.7%。由此可见,低温主要通过延迟出苗的方式作用于玉米。受低温影响,由于发芽率的显著降低,则可导致大田的出苗率明显降低。2~3℃低温,影响正常生长;~1℃的短时低温幼苗受伤,气温-2~-4℃时是受冻死亡的临界温度,日平均气温≤10℃,持续3~4天幼苗叶尖枯萎。日平均气温降至8℃以下,持续3~4d,可发生烂种或死苗;持续5~6d,死苗率可达30%~40%;持续7天以上,死苗率达60%。
(2)拔节期:低温影响生长发育速度,21℃为轻度长发冷害,生长发育速度下降40%;17℃为中度冷害,生长发育速度下降60%;13℃为严重冷害,生长发育速度下降80%。
(3)幼穗分化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7℃,不利于穗分化。
(4)开花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8℃,授粉不良。
(5)灌浆成熟期:日平均气温低于16℃停止灌浆,低于3℃时则完全停止生长,气温到达~2~~4℃时导致植株死亡。
(6)玉米生育中后期:日平均气温15~18℃为中等冷害,13~14℃严重冷害。
二、玉米遭受低温冷害的症状
玉米播种至出苗遇有低温,出现出苗推迟,苗弱、瘦小,种子发芽率、发芽势降低等现象,且对植株功能叶片的生长有阻碍作用,到四展叶期,植株明显矮小,表现生长延缓,植株功能叶片的有效叶面积显著降低光合能力下降;四展叶期至吐丝期,低温持续时间长,株高、茎秆、叶面积及单株干物质重量受到影响;吐丝至成熟期,低温造成有效积温不够,导致授粉困难,灌浆期延长,干物质积累缓慢,造成减产。同江市玉米低温冷害危害主要发生在苗期。
三、防御玉米低温冷害技术措施
低温冷害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造成减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据统计,每3~4年发生1次,减产20%~30%。所以玉米低温冷害防御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做法有:
1.品种选择
玉米冷害多为延迟型冷害,主要是由于积温不足引起的,且玉米品种间耐低温差异很大,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状况,品种本身所需积温要求和栽培条件等,选用生育期适宜的耐低温高产优质品种,杜绝越区种植,确保玉米在成熟时留有150℃的活动积温。否则,或因早霜,或因过于早熟而减产。同时延长站杆晾晒的时间,降低玉米的含水量,提高玉米品质。
2.播前种子处理
提高玉米品种的抗逆性能,利用一切土壤环境因素发挥作用的内在因素,这是促进玉米出苗的有效措施。抗低温、促出苗、保全苗,除了要选择抗寒、抗旱品种,因地制宜地确定主推品种,改变品种多、杂、乱的局面外。还要做好选种、种子播前处理等工作,提高种子的生命力,提高发芽势。
3.适期早播
适期早播可延长玉米的生长期,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巧夺前期积温100~240℃,增加营养物质的积累,避免因秋霜冷害而造成的玉米减产,起到“秋霜春防”的作用。严格依据当地气温回升情况科学地确定播种期,适期早播,使各生育阶段温度指标得到满足。一般情况下,当土壤表层5~10cm的地温稳定在7~8℃时即可播种,过早易导致种子霉烂。
4.育苗移栽
育苗移栽可以控制幼苗的生长,使植株矮壮,根系发达,实行等距定向栽植,植株在田间分布合理,可充分利用光能和地力,为玉米丰产打下基础。采用育苗移栽这种栽培方式,选择品种时要选择生育期比当地直播的主栽品种长10~15d的品种,由于提早育苗,把生育期相应延长半个月左右,增加积温200~300℃,使高产的中晚熟品种获得充分的生长时间,避免了生育后期的低温和霜冻,从而充分发挥晚熟品种的增产潜力。
5.苗期施磷
苗期施磷肥能改善玉米生长环境,对于缓解玉米低温冷害有一定的效果。苗期施磷不仅可以保证玉米苗期对磷素的需要,而且还可以提高玉米根系的活性,是玉米抗低温发苗的最有效措施。最好的办法是在玉米种肥中施入磷肥总量的1/3磷肥,效果较好。
6.加强苗期田间管理
在玉米苗期采取深松、早趟、多趟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玉米植株根系活性。通过改善玉米苗期的土壤环境,提高玉米的根系活性来促玉米发苗。
7.苗期早追肥
早追肥可以弥补因低温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养分释放少,底肥、口肥不能及时满足玉米对肥料需求量的要求,从而促进玉米早生快发,起到发苗、促早熟和增产的作用。据试验,在低产地块上,早追肥比拔节期追肥可增产5%~13%;在中等地块上,早追肥与拔节期追肥增产效果相当,一般没有较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