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出现了“阅读链接”这样一个新栏目。该如何有效使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调查显示:这一栏目在教师心中的地位很低,有的想到这个板快内容的,就让学生自己随便读读,忘记了就丢弃一旁,甚至有的老师都记不得还有这样一个栏目。笔者对该栏目进行了整理。
一、“阅读链接”安排及特点
(一)篇幅短小
“阅读链接”总共出现了19次,四年级7次,五年级5次,六年级7次。题材主要有诗歌、散文、小故事、回忆录,其中诗歌出现11次。可见,作为辅助阅读材料,编者力求文章精练,因此,诗歌占了绝大多数,散文多选用片断,把学生的阅读时间用在刀刃上。
(二)凸显经典
著名作家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17位著名人士的作品出现在15次链接中,3次没有出现具体的作者姓名。链接的文本以课文为中心,作品主题与课文一致,让学生可以走近更多的作家,走进更多的文本,体现新课程的阅读理念,提倡学生多读书,多读经典作品,而不是只读一些时尚短文和娱乐刊物,丰富积累,扩大视野,以此达到更丰富的语文实践,
(三)提示引导
“阅读链接”与课文的主题密切相关,是一种提示,一种引导:提示要想形成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一定要大量阅读;怎样配合课文选择拓展性阅读的材料。这种隐性的提示,是对教师提出来的——教学中必须要有这样的操作意识,链接的内容,围绕自己所讲的课文,围绕一定的主题或对象,引入优秀的儿童文学、近现代名家名著、古典名著等这些堪称民族精髓来阅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是链接的根本,又恰是实践“新课程标准”阅读理念的有效途径。当然也提示学生,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正确方法是——材料要唯我所需,才能体现它最大的价值。
很显然,阅读链接凸显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理念: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阅读链接”的使用策略
(一)酝酿情绪,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
《猫》这篇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有两段文字。两段文字都为了表达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文字作者抓住猫的外貌和神情,第二段文字作者是重点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这两段文字都写得非常精彩。但对非故事性的文本,四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阅读兴趣不浓厚,要学生自主阅读这两段话,必定有一些学生不会读。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文字呢?可利用第一段文字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好不好?”学生一听猜谜语,精神一振,个个跃跃欲试。然后出示第一段文字,“这是什么动物?”学生猜出是猫,接着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这样的呈现方式,调动了学生感悟文本的兴趣,教师揭示课题水到渠成:“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看看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一只怎样的猫?”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参与也比较主动。
(二)适时补充,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
课中,充分运用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对重点文本深入地敲打、感悟、反思,帮助学生积极感受以课文为中心的这一组文章的内涵和语文魅力,让学生可能走近更多的作家,走进更多的文本,丰富积累,扩大视野,以此达到更丰富的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1.丰富文本,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
“感言、会意,得意忘言”,这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普遍规律: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但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不能遵循这条规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
如《手指》一课主要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后面的链接《手》,主要用的是比喻的手法,言语表达的丰富性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2.突破难点,找到感悟的支点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是一篇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课文。在一次听课中,我发现:文本中盲人安静神奇般地抓住蝴蝶,触摸到春天,学生对“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很难理解。教师问学生:安静能张望到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只想到围绕蝴蝶一词,感受到“蝴蝶美丽的翅膀”“蝴蝶五颜六色的花纹,”在感知了文本,学生想不到“张望”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盲人用心灵感受一切美的事物。笔者细细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学生的情感状态与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所需要的情感投入仍然产生了一定的偏差,理解始终在表面而未能达到更深的层次。答案只有一个: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学生很难体会到一个盲人的心情与感受。于是,笔者借助“阅读链接”做了铺垫:让我们先听听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切身体会吧!(音乐声中课件缓缓打出字)“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精巧的图形,或者松树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感觉到花朵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如果我幸运的话,在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时,还能偶然感到小鸟在枝头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海伦虽然是个盲人,但是,用心去感受着生命的颤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一切。通过这样的补充阅读,学生找到了感悟的支点,感受到了安静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她看到了美丽的蝴蝶,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春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可爱、生活的趣味,她的内心对生活、对未来是充满向往的。
3.品评感悟,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居里夫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4.比较鉴赏,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色
同描写对象作品比照,可以探其主题表达丰富性。比如,前文提到的,同样是写猫,由于作者的生活与经历不同,写作目的相似,但写作背景不同,那么他们表达的方法也就截然不同。通过这一种对同描写对象作品的比照阅读,学生初步明白了“言为心声,文为己用”的写作理念。
而到了六年级下册,对比阅读,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链接内容,篇幅更长,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妤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同样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三、余意未尽,诠释拓展的视野
一个栏目虽小,但是它蕴含的内涵并不小。在看似普通的形式中,我们是否可以窥见它隐性的意图。在《初识鲁迅》单元,都是关于回忆鲁迅先生的。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编者的选文是最长的,不仅是对第一段周晔回忆人们悼念鲁迅情景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一种补充,选文采用了间接描写的手法,烘托人们对主人公的敬仰。与选文相呼应的是与本单元的课后选学课文《军神》,采用的也正是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这是小学段唯独全文采用侧面描写方法的文章,两者的吻合绝对不是偶然的。显然,编者是对第四学段——初中阅读教学的一种衔接。篇幅较长,正是培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要求的接触性练习,侧面描写正是“对课文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训练。在方法上,渗透了“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可见,教师正确地使用“阅读链接”的文章,在第三学段,眼光要看得更远一些,立足点要高一些,让学生前行的脚步迈得更稳一些。只要我们在有限的课堂上更多地对经典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积极感受文本的内涵与语言魅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在这拓展性阅读的基石上才会得到提高,生命才会因为语文有了底气。
“在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阅读链接虽然只是教材中的一个小栏目,但是每位教师如果能够把握每个“阅读链接”的内容和方法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也会有一个更为宽泛的领域,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还是对学生读写能力的稳步提高,都会有很大帮助。(责任编辑:梁 媛)
一、“阅读链接”安排及特点
(一)篇幅短小
“阅读链接”总共出现了19次,四年级7次,五年级5次,六年级7次。题材主要有诗歌、散文、小故事、回忆录,其中诗歌出现11次。可见,作为辅助阅读材料,编者力求文章精练,因此,诗歌占了绝大多数,散文多选用片断,把学生的阅读时间用在刀刃上。
(二)凸显经典
著名作家的作品占了绝大多数,17位著名人士的作品出现在15次链接中,3次没有出现具体的作者姓名。链接的文本以课文为中心,作品主题与课文一致,让学生可以走近更多的作家,走进更多的文本,体现新课程的阅读理念,提倡学生多读书,多读经典作品,而不是只读一些时尚短文和娱乐刊物,丰富积累,扩大视野,以此达到更丰富的语文实践,
(三)提示引导
“阅读链接”与课文的主题密切相关,是一种提示,一种引导:提示要想形成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一定要大量阅读;怎样配合课文选择拓展性阅读的材料。这种隐性的提示,是对教师提出来的——教学中必须要有这样的操作意识,链接的内容,围绕自己所讲的课文,围绕一定的主题或对象,引入优秀的儿童文学、近现代名家名著、古典名著等这些堪称民族精髓来阅读,促进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现知识的拓展,是链接的根本,又恰是实践“新课程标准”阅读理念的有效途径。当然也提示学生,形成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正确方法是——材料要唯我所需,才能体现它最大的价值。
很显然,阅读链接凸显了“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理念: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阅读链接”的使用策略
(一)酝酿情绪,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
《猫》这篇课文后面的“阅读链接”有两段文字。两段文字都为了表达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文字作者抓住猫的外貌和神情,第二段文字作者是重点写一家人对小猫的态度。这两段文字都写得非常精彩。但对非故事性的文本,四年级的学生阅读能力不够强,阅读兴趣不浓厚,要学生自主阅读这两段话,必定有一些学生不会读。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文字呢?可利用第一段文字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猜一个谜语好不好?”学生一听猜谜语,精神一振,个个跃跃欲试。然后出示第一段文字,“这是什么动物?”学生猜出是猫,接着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猫?”这样的呈现方式,调动了学生感悟文本的兴趣,教师揭示课题水到渠成:“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看看老舍爷爷笔下的猫是一只怎样的猫?”这样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参与也比较主动。
(二)适时补充,提升学生的阅读感悟
课中,充分运用阅读链接,引导学生对重点文本深入地敲打、感悟、反思,帮助学生积极感受以课文为中心的这一组文章的内涵和语文魅力,让学生可能走近更多的作家,走进更多的文本,丰富积累,扩大视野,以此达到更丰富的语文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
1.丰富文本,训练学生的言语表达
“感言、会意,得意忘言”,这是人们阅读一篇文章的普遍规律:首先感受到的是文章的语言,进而理解它的含义,最后人们往往记住了这篇文章写的意思,却忘记了文章具体的语言文字的精妙,布局谋篇的独具匠心。但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语文课不能遵循这条规律,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得意”,更要让学生“得言”。
如《手指》一课主要用的是拟人的手法,后面的链接《手》,主要用的是比喻的手法,言语表达的丰富性可以让学生在读中感悟。
2.突破难点,找到感悟的支点
四年级下册《触摸春天》是一篇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课文。在一次听课中,我发现:文本中盲人安静神奇般地抓住蝴蝶,触摸到春天,学生对“许久,她张开手指,蝴蝶扑闪着翅膀飞走了,安静仰起头来张望。”很难理解。教师问学生:安静能张望到什么呢?大多数学生只想到围绕蝴蝶一词,感受到“蝴蝶美丽的翅膀”“蝴蝶五颜六色的花纹,”在感知了文本,学生想不到“张望”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盲人用心灵感受一切美的事物。笔者细细思索这个问题,为什么学生的情感状态与理解句子深刻含义所需要的情感投入仍然产生了一定的偏差,理解始终在表面而未能达到更深的层次。答案只有一个:作为一个正常的孩子,学生很难体会到一个盲人的心情与感受。于是,笔者借助“阅读链接”做了铺垫:让我们先听听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的切身体会吧!(音乐声中课件缓缓打出字)“我是个盲人,但是我光凭触觉就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能摸出树叶精巧的图形,或者松树凹凸不平的硬皮。在春天,我感觉到花朵美妙的丝绒般的质地。如果我幸运的话,在我把手轻轻地放在小树上时,还能偶然感到小鸟在枝头讴歌时所引起的欢乐的颤动。”海伦虽然是个盲人,但是,用心去感受着生命的颤动,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一切。通过这样的补充阅读,学生找到了感悟的支点,感受到了安静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她看到了美丽的蝴蝶,看到了五彩斑斓的春天,她感受到了生命的可爱、生活的趣味,她的内心对生活、对未来是充满向往的。
3.品评感悟,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
如第五组,在课文《跨越百年的美丽》中,居里夫人不仅是靠着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难以想象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居里夫人一生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是:证明放射性元素的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后面,链接了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而这个“阅读链接”同时也是课后第四题——阅读下面的“阅读链接”,结合课文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再简单写下来——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既把链接内容同课文内容结合起来,同时又把读与写结合起来,高度赞扬居里夫人的人品比才智更加出色。
4.比较鉴赏,发现文章的写作特色
同描写对象作品比照,可以探其主题表达丰富性。比如,前文提到的,同样是写猫,由于作者的生活与经历不同,写作目的相似,但写作背景不同,那么他们表达的方法也就截然不同。通过这一种对同描写对象作品的比照阅读,学生初步明白了“言为心声,文为己用”的写作理念。
而到了六年级下册,对比阅读,在一篇课文之内进行的链接内容,篇幅更长,容量更大,对比的角度更多、更细。在课文《北京的春节》后面,链接了梁实秋的《过年》片段和斯妤的《除夕》片段,这也是课后最后一个思考题的组成部分,要求学生将这两个片段同课文中的相关段落比较一下,看看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对自己的习作有什么启发。这里同样渗透了对比阅读的理念。引导学生体会到老舍爷爷在《北京的春节》里写“做年饭”和“吃团圆饭”都只写了一句话,但梁实秋和斯妤却写得很详细。同时懂得,同样写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要善于灵活运用不同的写法,写出个性,写出特色。从形式和作用上来说,这种“阅读链接”的编排与人教版初中教材衔接得十分紧密。
三、余意未尽,诠释拓展的视野
一个栏目虽小,但是它蕴含的内涵并不小。在看似普通的形式中,我们是否可以窥见它隐性的意图。在《初识鲁迅》单元,都是关于回忆鲁迅先生的。而巴金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编者的选文是最长的,不仅是对第一段周晔回忆人们悼念鲁迅情景的补充,更重要的是对文章写作方法的一种补充,选文采用了间接描写的手法,烘托人们对主人公的敬仰。与选文相呼应的是与本单元的课后选学课文《军神》,采用的也正是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人物,这是小学段唯独全文采用侧面描写方法的文章,两者的吻合绝对不是偶然的。显然,编者是对第四学段——初中阅读教学的一种衔接。篇幅较长,正是培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要求的接触性练习,侧面描写正是“对课文的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的一种训练。在方法上,渗透了“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
可见,教师正确地使用“阅读链接”的文章,在第三学段,眼光要看得更远一些,立足点要高一些,让学生前行的脚步迈得更稳一些。只要我们在有限的课堂上更多地对经典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积极感受文本的内涵与语言魅力,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在这拓展性阅读的基石上才会得到提高,生命才会因为语文有了底气。
“在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阅读链接虽然只是教材中的一个小栏目,但是每位教师如果能够把握每个“阅读链接”的内容和方法的要点,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也会有一个更为宽泛的领域,无论是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还是对学生读写能力的稳步提高,都会有很大帮助。(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