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堂上出现的不符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精神、不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从未间断,这些问题都是出现在一线老师身上,也是一线教师不重视初中生语文素养尤其是语文学科素养的表现。一个优秀的教师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素养,然而在语文教学能力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上并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这在某種程度上影响了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随着教育的发展,为教师教学能力和素养构建了一个框架,丰富的专业知识、出色的教学水平和丰富的经验、扎实的科研水准等都是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多样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发展,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有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则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趋势。语文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作为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于课堂实践教学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这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囊括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第一,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通过初中语文的教学,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第二,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小学语文学习往往是初级阶段,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这就需要一个更好的积累过程,通过阅读高质量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让学生积累足够的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能力。第三,培养熟练的语言技能。语文是一门学科,而语言则是一种素养,一项技能。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五,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文化是我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优秀的历史文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多益处,而初中语文教学正是根植于我国文化。所以,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积淀文化,学习文化,体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第六,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写作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水平。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是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语文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意识,培养宏观的认知
初中生的认知浅薄,对于文章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面,教师需结合教材特征,引领学生深化探究文章的本质,为呆板的文字赋予灵活性,启发学生冲破思维的桎梏,获得精神的全面升华。例如: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不急于展开文章的讲授,以作者的背景疑问引入激趣,以“为什么称杜甫为圣人?”杜甫与李白的“诗仙”与“诗圣”由何而来?拓展本节课相关但是教材中省略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形成宏观的认知,在背景摸索的过程中,穿越到诗人的朝代,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的心境1,进而结合生活感想身临其境般感受作者的崇高精神魅力。这种自然而然的课堂内容导入令人回味无穷,学生不由自主的展开思考与讨论,相较于单调的文章阅读以死记硬背,套用模板式的情感表达多了一份自在安然,学生的理解油然而生而非机械化的人云亦云。“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句妙笔生花充斥着诗人伟大的情操,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顺着作者的思路,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本形成心灵的沟通,全程教师无需过多的口头讲授,而是予以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根据学生的反馈调节课堂氛围,让文章的意境始终徘徊在课堂之上,荡气回肠的洗涤学生的心灵,刷新认知,在时代气息中突显出文章的精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意识。
三、高效课堂的设立原则
高效课堂的建立,除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方法外,还必须遵循一定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只有按照一定的原则去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一,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所谓建构性学习方式就是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将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新。第二,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是将师生的角色进行互换,不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让教师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第三,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配合,如:空间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在这些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放弃所谓最优教学方式的追求,就单一的教学方式而言,并不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最优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数学,尤其要搞好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究与接受教师讲授的有机结合。
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教师,一方面,鼓励学生阅读好书,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并及时整理书籍与笔记,这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加强内在驱动力,把别人要我读书变为我自己要读书,我自己想读书,在提高他们阅读能力和阅读文化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虽然想在大的社会环境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毕竟大家的阅读氛围并不强烈。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空间与人群中实现这一点,例如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学校可以为学生定期开放图书馆,在每天的某个时段允许学生进入学习阅读书籍,或者允许学生将书籍借出图书馆进行尽情的阅读学习。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促进群体阅读,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定期组织读书报告,基于这个平台,让学生讲,让老师讲,让专家讲,让思维碰撞思维,让视野扩大视野,加强情感情绪,使阅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热门话题,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尝试实践,作为新颖的教学工作参考,“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取得教学成效的突破,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力求使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郑新丽.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24).
[2]李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新校园(中旬),2017(05).
[3]荣维东.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与模型建构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7(13).
关键词:初中语文;核心素养;教学多样性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发展,初中生的语文素养状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有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则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趋势。语文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作为教师,要将核心素养教育渗透于课堂实践教学之中,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
一、如何理解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分为六个层次,分别是必要的语文知识、丰富的语言积累、熟练的语言技能、良好的学习习惯、深厚的文化素养和高雅的言谈举止。这六个方面的核心素养囊括了初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第一,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通过初中语文的教学,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第二,具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小学语文学习往往是初级阶段,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这就需要一个更好的积累过程,通过阅读高质量的课文和阅读材料,让学生积累足够的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能力。第三,培养熟练的语言技能。语文是一门学科,而语言则是一种素养,一项技能。通过初中语文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优秀的语文素养和熟练的语言技能。第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第五,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文化是我国长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优秀的历史文化给我国带来了很多益处,而初中语文教学正是根植于我国文化。所以,在语文的核心素养中,积淀文化,学习文化,体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第六,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写作方面的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水平。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培养学生形成高雅的言谈举止是初中语文教学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语文既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项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意识,培养宏观的认知
初中生的认知浅薄,对于文章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面,教师需结合教材特征,引领学生深化探究文章的本质,为呆板的文字赋予灵活性,启发学生冲破思维的桎梏,获得精神的全面升华。例如:讲授“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先不急于展开文章的讲授,以作者的背景疑问引入激趣,以“为什么称杜甫为圣人?”杜甫与李白的“诗仙”与“诗圣”由何而来?拓展本节课相关但是教材中省略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形成宏观的认知,在背景摸索的过程中,穿越到诗人的朝代,在阅读文章的同时体会作者关心人民疾苦的心境1,进而结合生活感想身临其境般感受作者的崇高精神魅力。这种自然而然的课堂内容导入令人回味无穷,学生不由自主的展开思考与讨论,相较于单调的文章阅读以死记硬背,套用模板式的情感表达多了一份自在安然,学生的理解油然而生而非机械化的人云亦云。“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一句妙笔生花充斥着诗人伟大的情操,教师可引导学生继续顺着作者的思路,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与文本形成心灵的沟通,全程教师无需过多的口头讲授,而是予以学生自由的发挥空间,根据学生的反馈调节课堂氛围,让文章的意境始终徘徊在课堂之上,荡气回肠的洗涤学生的心灵,刷新认知,在时代气息中突显出文章的精髓,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意识。
三、高效课堂的设立原则
高效课堂的建立,除离不开良好的教学方法外,还必须遵循一定的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只有按照一定的原则去实施,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一,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所谓建构性学习方式就是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将传统课堂中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新。第二,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是将师生的角色进行互换,不再是简单的“填鸭式”教学,让教师的身份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促进者。第三,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数学学习,需要学生各方面素质的配合,如:空间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在这些能力提高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情境。小学数学教学要彻底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单一的局面,放弃所谓最优教学方式的追求,就单一的教学方式而言,并不存在具有普遍意义的最优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学习数学,尤其要搞好学生独立思考与同伴合作交流、学生自主探究与接受教师讲授的有机结合。
四、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教师,一方面,鼓励学生阅读好书,认真写好读书笔记,并及时整理书籍与笔记,这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提高学生对阅读的理解,加强内在驱动力,把别人要我读书变为我自己要读书,我自己想读书,在提高他们阅读能力和阅读文化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品味。虽然想在大的社会环境实现这一目标并不是十分的理想,毕竟大家的阅读氛围并不强烈。但是我们可以在一个相对比较小的空间与人群中实现这一点,例如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学校可以为学生定期开放图书馆,在每天的某个时段允许学生进入学习阅读书籍,或者允许学生将书籍借出图书馆进行尽情的阅读学习。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促进群体阅读,还能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定期组织读书报告,基于这个平台,让学生讲,让老师讲,让专家讲,让思维碰撞思维,让视野扩大视野,加强情感情绪,使阅读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热门话题,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尝试实践,作为新颖的教学工作参考,“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的渗透能够帮助初中语文教师取得教学成效的突破,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力求使核心素养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落地生根”。
参考文献
[1]郑新丽.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7(24).
[2]李莉.初中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J].新校园(中旬),2017(05).
[3]荣维东.语文核心素养构成要素与模型建构初探[J].语文教学通讯,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