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校于2004年9月开始实施高中新课改。经过三年多的摸索,教师已经进入适应阶段,同时,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调整的水平差异也开始显现。这种差异首先体现在对教学目标的把握上:有的教师直接把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目标,目标设定过低,导致学生“吃不饱’;有的教师(特别是长期从事高三教学而回到高一的教师)按照高考标准设置课堂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吃不了”,部分学生因此失去学习信心。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对高中生的“底线”要求。教师仅按照这一“底线”要求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毕竟高中生还面临高考竞争的压力。同时,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具有普遍性,而我国不同地域的教育差距太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留出了比较大的弹性空间。比如:物理必修1模块,人教版教材(以下所举例子均来自人教版)中只有22课时的内容,而课程标准安排了36课时,这意味着有14课时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补充。这给教师提供了自主的空间,同时也给课程实施带来了风险,因为课程实施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态度的影响。
为此,我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组成的“学校执行课标”课题组,负责编写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执行课标”,把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校本化。
1 原则
教学目标校本化遵循“年段分解、底线上移”的总原则。“年段分解”是指将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各年级、各学段,转化为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底线上移”是指结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和学情,在课程标准规定的“底线”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
2 依据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底线”,以教育部高考大纲、宁夏高考各科考试说明为“顶线”,结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和学情,设定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
3 内容
(1)整体规划高中3年的课程。过去由于对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导致高中3年的教学内容轻重失衡:高一开设的全是高考必考的必修模块,模块数量多,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在此情况下,教师很难提高教学目标;高二开设的多为选修模块,大部分内容高考不考,学生负担很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对高中3年的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按照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调整了课程安排。比如:把原来在高一开设的生物课调整到高二开设,减少高一开设的必修模块的数量。
(2)教学目标校本化。一是对教材中已有的内容,设定稍高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比如:在物理必修1模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节中,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我们结合高考大纲和学生情况,将教学目标调整为“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该规律解决速度由正变负、先加速后减速等实际问题”。二是充分利用课程标准中留出的弹性空间,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并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讲完物理必修1模块中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课后,我们增加了一节“用计算机绘制v-t图像”课(教材中只有一小段),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初步知道如何用Excel软件绘制v-t图像”。这意味着物理教师必须上这节课,但目标只定位在“初步知道”的层面,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
(3)根据教学目标调整课时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需要给每个模块安排36课时。这种统一规定常常会导致有的课程课时不足,有的课程课时绰绰有余。为此,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难度重新调整了课时量。适当增加难度较大的课程的课时量,适当压缩难度较小的课程的课时量。课时调整的目的是为教师落实校本化的教学目标提供时间保障。
(4)做好课程资源的收集、共享工作,要想使校本化的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还需要有课程资源作保障。特别是那些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既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需要教师自己去收集资料。这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学校在实验初期即帮助教师做好资源的收集工作,教师个人开发的课程资源通过筛选被纳入“学校执行课标”中,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目标校本化在降低课程实施风险的同时,也压缩了教师的自主空间,这极易遭到教师的抵制。因此,在教学目标校本化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使设定的教学目标比较科学、有操作性。同时,允许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进行再调整。提倡“目标追求相对统一与教法多样性相结合”,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编辑 林 飞)
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换句话说,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对高中生的“底线”要求。教师仅按照这一“底线”要求设置课堂教学目标是远远不够的,毕竟高中生还面临高考竞争的压力。同时,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具有普遍性,而我国不同地域的教育差距太大,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
此次课程改革给教师留出了比较大的弹性空间。比如:物理必修1模块,人教版教材(以下所举例子均来自人教版)中只有22课时的内容,而课程标准安排了36课时,这意味着有14课时的内容需要教师自己补充。这给教师提供了自主的空间,同时也给课程实施带来了风险,因为课程实施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能力、水平和态度的影响。
为此,我校成立了由学校领导和优秀教师组成的“学校执行课标”课题组,负责编写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执行课标”,把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即教学目标校本化。
1 原则
教学目标校本化遵循“年段分解、底线上移”的总原则。“年段分解”是指将课程标准中设定的教学目标分解到各年级、各学段,转化为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重要参考。“底线上移”是指结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和学情,在课程标准规定的“底线”基础上适当提高要求。
2 依据
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底线”,以教育部高考大纲、宁夏高考各科考试说明为“顶线”,结合学校的校情、教情和学情,设定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
3 内容
(1)整体规划高中3年的课程。过去由于对课程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导致高中3年的教学内容轻重失衡:高一开设的全是高考必考的必修模块,模块数量多,学生的学习负担比较重,在此情况下,教师很难提高教学目标;高二开设的多为选修模块,大部分内容高考不考,学生负担很轻。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对高中3年的课程进行了整体规划,按照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调整了课程安排。比如:把原来在高一开设的生物课调整到高二开设,减少高一开设的必修模块的数量。
(2)教学目标校本化。一是对教材中已有的内容,设定稍高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比如:在物理必修1模块“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一节中,课程标准设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我们结合高考大纲和学生情况,将教学目标调整为“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并能运用该规律解决速度由正变负、先加速后减速等实际问题”。二是充分利用课程标准中留出的弹性空间,补充新的教学内容,并设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在讲完物理必修1模块中的“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课后,我们增加了一节“用计算机绘制v-t图像”课(教材中只有一小段),设定的教学目标是“初步知道如何用Excel软件绘制v-t图像”。这意味着物理教师必须上这节课,但目标只定位在“初步知道”的层面,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索。
(3)根据教学目标调整课时量。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需要给每个模块安排36课时。这种统一规定常常会导致有的课程课时不足,有的课程课时绰绰有余。为此,我们根据教学目标的难度重新调整了课时量。适当增加难度较大的课程的课时量,适当压缩难度较小的课程的课时量。课时调整的目的是为教师落实校本化的教学目标提供时间保障。
(4)做好课程资源的收集、共享工作,要想使校本化的教学目标得到较好的落实,还需要有课程资源作保障。特别是那些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既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现成的参考资料,需要教师自己去收集资料。这既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使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为此,学校在实验初期即帮助教师做好资源的收集工作,教师个人开发的课程资源通过筛选被纳入“学校执行课标”中,实现资源共享。
教学目标校本化在降低课程实施风险的同时,也压缩了教师的自主空间,这极易遭到教师的抵制。因此,在教学目标校本化过程中,需要广泛听取教师的意见,使设定的教学目标比较科学、有操作性。同时,允许教师在设定课堂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学校层面的教学目标进行再调整。提倡“目标追求相对统一与教法多样性相结合”,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选择教学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编辑 林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