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就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到城市、外地区打工或长期离开孩子其他情况,孩子留在家中(主要在农村),这些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孩子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住在一起生活,成为儿童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留守儿童主要有一下几种类型,一是孩子的父母均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爹爹奶奶照看,跟随爹爹奶奶一块生活;孩子交给学校或老师,在学校住宿、生活;或者孩子一个人在家独立生活,请邻居和附近的亲戚朋友帮忙关照一下。二是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家长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有时还经常出差或应酬,无暇关照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三是父母双亡或者离异,孩子没有法定监护人管理,独自生活,或跟随长辈或亲戚朋友在一起生活等。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23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这些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留守少年儿童,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心理发展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或亲戚朋友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更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其他人远远达不到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孩子身心健康和学习受到严重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阴影,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不善交流,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变成打架斗殴的事情,甚至造成恶性事件。
留守儿童性格的主要特点,一是缺乏父爱或母爱,亲情感情比较冷漠;二是心里相对封闭、孤独,缺乏亲情感情交流,激情活泼不足;三是比较任性,顽皮,偏激,脾气暴躁,有的还我行我素,难以管教;四是学习自觉性较差,有的学习马虎、拖拉,缺乏像父母一样有效持续的关心和监管;五是不太合群,有的性格孤僻,独往独来;六是缺乏安全感,有的胆小怕事,蹑手蹑脚,上课都不敢举手发言,有的又胆大妄为,经常顽皮捣蛋,搅得班级或家庭都不得安宁,有的甚至偷窃、斗殴等。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和质量,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都对儿童少年的教育和管理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大量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尤为严重和突出,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迅速行动起来,解决好这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
怎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进一步明确、细化并落实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和职责
国家及有关部门,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台相应的文件或规章,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落实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义务和职责,使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形成政府牵头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社会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协助,学校、家庭、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等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形成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新的合力。
其次,孩子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其委托人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以外时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孩子生活的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极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委托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孩子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其委托人都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跟踪教育和管理。一要注重安全教育和管理;二要重视品德和法纪教育;三要指导和培养孩子养成自觉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四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五要与孩子多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发挥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导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的主要责任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主渠道、主阵地。一是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纳入自己工作职责和范围,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评。二是要主动联系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方方面面及孩子的家庭与有关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做好宣传、教育和协调工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三是要利用学校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要摸清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因情因人施教。学校和老师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倾注更多时间和爱心,对孩子多观察、多交流,多爱护,指导和帮助孩子解决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孩子以特别的温暖和关爱。四是要为孩子多创造宽松的生活、学习和活动环境,改善在学校住宿的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活动的基本条件,并配备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和管理。
第四,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多渠道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方便就学问题
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方便就学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关心农民工子女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立留守儿童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就近就学制度,安排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学校就近就读。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对接受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各地农村中小学,都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政府及财政部门、教育部门都要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脑、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等。
第五,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要增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住宿、生活、学习和活动的条件,改善从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待遇,也可以给农村留守儿童或家庭发放一定的专项补助,以调到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留守儿童主要有一下几种类型,一是孩子的父母均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爹爹奶奶照看,跟随爹爹奶奶一块生活;孩子交给学校或老师,在学校住宿、生活;或者孩子一个人在家独立生活,请邻居和附近的亲戚朋友帮忙关照一下。二是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家长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有时还经常出差或应酬,无暇关照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三是父母双亡或者离异,孩子没有法定监护人管理,独自生活,或跟随长辈或亲戚朋友在一起生活等。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23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这些处于成长发育关键时期的留守少年儿童,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正确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上的关怀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的偏差,心理发展异常,一些人甚至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或亲戚朋友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更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其他人远远达不到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出现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缺陷等方面的问题,孩子身心健康和学习受到严重的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的阴影,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不善交流,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变成打架斗殴的事情,甚至造成恶性事件。
留守儿童性格的主要特点,一是缺乏父爱或母爱,亲情感情比较冷漠;二是心里相对封闭、孤独,缺乏亲情感情交流,激情活泼不足;三是比较任性,顽皮,偏激,脾气暴躁,有的还我行我素,难以管教;四是学习自觉性较差,有的学习马虎、拖拉,缺乏像父母一样有效持续的关心和监管;五是不太合群,有的性格孤僻,独往独来;六是缺乏安全感,有的胆小怕事,蹑手蹑脚,上课都不敢举手发言,有的又胆大妄为,经常顽皮捣蛋,搅得班级或家庭都不得安宁,有的甚至偷窃、斗殴等。
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素质和劳动力的培育,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和质量,关系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政府、社会、家庭、学校等都对儿童少年的教育和管理赋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大量的留守儿童在农村,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尤为严重和突出,必须要高度重视起来、迅速行动起来,解决好这个十分重要而又紧迫的问题。
怎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问题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进一步明确、细化并落实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义务和职责
国家及有关部门,要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出台相应的文件或规章,进一步明确、细化和落实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等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义务和职责,使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形成政府牵头统筹,教育部门主管,社会有关部门和有关方面协助,学校、家庭、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等齐抓共管的新格局,形成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新的合力。
其次,孩子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其委托人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以外时间的教育和管理工作
孩子生活的家庭对孩子成长影响极大。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委托人及其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孩子父母、其他法定监护人或其委托人都要高度重视和关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跟踪教育和管理。一要注重安全教育和管理;二要重视品德和法纪教育;三要指导和培养孩子养成自觉认真学习的好习惯;四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五要与孩子多交谈,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因势利导地进行教育和培养。
第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发挥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导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的主要责任在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主渠道、主阵地。一是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纳入自己工作职责和范围,做到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检查、有考评。二是要主动联系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方方面面及孩子的家庭与有关人员的支持和配合,做好宣传、教育和协调工作,积极发挥主导作用。三是要利用学校教育和管理农村留守儿童的主阵地,采取多种措施,强化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工作。要摸清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因情因人施教。学校和老师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倾注更多时间和爱心,对孩子多观察、多交流,多爱护,指导和帮助孩子解决思想、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给孩子以特别的温暖和关爱。四是要为孩子多创造宽松的生活、学习和活动环境,改善在学校住宿的孩子的生活、学习和活动的基本条件,并配备指导老师跟踪指导和管理。
第四,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多渠道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方便就学问题
要把农村留守儿童方便就学问题摆上议事日程,切实关心农民工子女特别是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建立留守儿童跟随外出务工的父母就近就学制度,安排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务工所在地学校就近就读。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农民工子弟学校。对接受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给予专项资金扶持。各地农村中小学,都要建立“留守儿童之家”。政府及财政部门、教育部门都要为“留守儿童之家”配备电脑、图书和体育活动器材等。
第五,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
要增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的住宿、生活、学习和活动的条件,改善从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管理的工作人员和教师的待遇,也可以给农村留守儿童或家庭发放一定的专项补助,以调到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