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渗透德育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d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大纲的要求,也是培养一代新人的需要。如何在语文训练中深化思想品德教育,是我们语文教师深入探索的课题。现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种方法。
  一、情感熏陶法
  情感熏陶法是根据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教学气氛,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情感熏陶法在具体操作上注重感染诱发,大体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一)从介绍全文入手,渗透思想教育
  在教学每篇课文之前,有时教师先通过总体介绍文章内容,文章写作背景、文章中心人物等,向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如教学《香菱学诗》一文时,先总体上介绍《红楼梦》的思想内容,使学生大致了解《红楼梦》主要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败和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悲剧,使学生认识到封建社会官场的黑暗和腐败,从而激发学生憎恶旧社会,热爱新生活的思想感情。这样总体介绍,既便于学生理解课文,又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两全其美。
  (二)从强化作文训练入手,渗透思想教育
  学习了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就仿照写篇《我为父母做了些什么》,旨在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热爱自己的父母,学习了《藤野先生》,就对应写一篇《师生情》,旨在引导学生尊师重教。总之,学生在写这些有针对性的题目时,通过分析、思考、辨别,自然会受到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达到自律、自尊、自重、自强的德育效果。
  (三)写日记渗透德育
  写日记一般都劝自己上进向善,求真爱美,劝自己助人改过,在日记中针砭丑恶,赞扬美善。我让学生持之以恒写日记。通过写日记,不仅使学生写作能力逐步提高了,而且又是一次“道德长跑”,学生思想觉悟、道德认识越来越高。
  二、艺术形象分析法
  语文教材中具有众多鲜明的艺术形象。这些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形象,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初中学生年龄小,他们的生活经验越有限,那么生活中鲜明的形象对于他们思想的影响就越强烈。”语文教师要利用学科特点,抓住形象,以情育人,形象大于思想,达到德育之目的。如朱自清的《春》描绘了春回大地,生机勃发的景象,对文中“春草”“春花”“春雨”的描绘,以欣喜的感情把它表达出来,让整个形象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自然美景中陶冶成长,以致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之情。
  三、语言文字品评法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任何作家都是通过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表达思想的。只有细致的分析了作品的语言,学生才能深刻的理解作品的思想。但作品的语言分析应该有选择,有重点,目的明确。一般而言,应该抓住下列语言,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品评。
  (一)住富有褒贬感情色彩的语言
  只有把握课文中所表示作者的喜爱和憎恨感情的词语才能正确的理解作品的思想。如《白杨礼赞》对白杨树外形的一段描写,满腔热情地赞扬了象征北方农民和我们民族在解放斗争中的坚强精神,表达了对它们无比挚爱崇敬的感情。
  (二)抓住意蕴丰富的语言
  课文中有些语句的涵义特别丰富,具有多方面的表现功能。这就需要我们引起学生去仔细赏析和反复领会,让学生领悟其中的言外之意、韵外之致。课文《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但我们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总是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这段话中的“剩”字就是非常富有表现力的、内涵深刻的词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孤寂无聊之感,仿佛被这个世界所遗弃,孑然地存在着了。而且连四叔何时离去,也都未觉察。可见四叔既不以“我”为意,“我”也对四叔并不挽留,确实是不投机的了。这里,不但解释了“剩”字的表面意思,而且进一步根据鲁迅小说全篇的立意,根据上下文的关系,把“剩”字在文中所包含的感觉、情感、意蕴等都全部透彻地作了解释。像这样去读作品、讲作品,不但可以引导学生读懂作品,而且可以幫助学生读“透”作品,从而受到教育。
  (三)抓住议论抒情的语言
  一些文学性较强的文章,往往十分重视议论和抒情,作者通过议论和抒情,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对人物和事件做出评价,帮助读者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关注课文中的议论和抒情,引导学生通过议论和抒情的语句去感受课文的感情。如《包身工》的结尾。这段议论抒情,控诉了野蛮残酷的包身工制度,坚信黑暗终将过去,黎明定会到来。通过分析,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四、多媒体辅助法
  在语文学科中进行德育,多媒体的运用是一种有益的辅助教学手段。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借助多媒体投影出赵州桥外形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赵州桥的外形图,看后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石拱桥的外形。这样做不但有效的进行了语文训练,也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所创造的灿烂文明,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待于进一步探求完善,以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其他文献
新课改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为素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我们发现新课改虽在轰轰烈烈的开展,但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却没有得到预期的提高,反而有逐年下滑的趋势。而且老师们普遍感到英语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差了。那么农村英语教学中到底存在什么问题呢?又该如何去寻找对策呢?  一、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困境分析  (一)教师教学方面  1
期刊
一、民俗文化的内涵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的民众的风俗生活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族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普通人民群众(相对于官方)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民俗事物现象纷繁复杂,从社会基础的经济活动到相应的社会关系,再到上层建筑中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富有一定的民俗行为及有关的心理活动。  二、现阶段初中民俗文化教育  (一)初
期刊
一、研究目标\方法\过程及结果  1.研究目标  对原有教学提出改革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方法  在岗中药专业毕业生:采用调查问卷和电话访谈的形式。选择东直门中医院东区、北京中医院、同仁堂大药房、好得快大药房等单位调查问卷50份,回收率80%。  在校中药专业学生:采用调查问卷和座谈会的形式。召开座谈会一次,发放调研问卷50份,回收率100%。  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改革文献。  3
期刊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科学巨匠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指出:“兴趣是创造一条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因此要使学生轻松、愉快、有效地学习,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抽象性、概括性强,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够直接,就更增加了学生理解
期刊
一说到阅读,那绝对是高考的重点,学生的难点。学生看到大篇大篇的阅读材料心中总是忐忑不安,如何才能教学生读懂或者说找到正确的答案一直是我们英语老师心中的难疑。一般来说,出题者出题时不外乎需要我们掌握和理解文中具体信息,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和以及能推断文章意图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  一、代词指代题  代词指代题要求考生根据一定的语境推测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解这类题时。可根据语境在代词所
期刊
一、创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能让英语学习者沉浸在英语中,产生“如鱼得水”之感,能有效促进英语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也能为英语学习者搭建展示自己英语风采的平台,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那么,在农村,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呢?首先,学校布置英语化,正如一些专家的提议那样,在校园里努力做到让学生在每个角落都能看到英语,包括教室、办
期刊
一、用情,感受美  (一)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幼儿情感  在音乐活动《落叶》中,我首先利用散步的机会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发现树叶的变化:树叶变黄了、变红了。一阵风吹来,有的树叶飘到地上,孩子们兴奋地拣起树叶,把这些树叶带回了活动室。我先让孩子们观看秋天树叶飘落的视频,用《落叶》的音乐作背景音乐,在看完视频后,让幼儿说说小树叶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幼儿设想假如你离开了妈妈心里会怎样想,让幼儿
期刊
所谓创新教育,就是依据创造学的理论、方法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实践,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的新型教育。所以从广义上来说,凡是有利于受教育者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思维、增长创新才干、开展创新活动而进行的教育,都可称为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要教学生去掌握已知、探索未知;要教学生去开拓进取、除旧创新。下面,我谈一下对创新教育的几点看法,抛砖引玉,以大家供批判。  一、创新教育的目
期刊
一、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是作文教学成功的前提  1.作文指导,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树立信心,激发兴趣  毋庸讳言,部分学生写不好作文,一是没有充分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二是缺乏写作的自信和兴趣,因此,就写作的重要性开导、教育学生是十分必要的。这是引起重视和培养兴趣的前提。同时也必须要消除学生害怕写作文的心里障碍,这就要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具有写好作文的条件。事实上,在生活中
期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根本,是本中之本。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便成为一项由战略意义的课题。纵观当今教育,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正发生变化的重要时期,幼儿教育领域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如何适应现代化要求,培养具有全面素质人才的基础呢?我认为,对幼儿教育是现代社会提倡终身教育的基础,是人一生中性格及各方面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要培养具有高素质、多能力的新世纪儿童,幼儿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