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众多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批评质疑声中,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付诸实践了。
从新兴经济体角度看,QE2(量化宽松被称为QE,QE2就是第二轮量化宽松)可以说是一次大型的货币操纵,它扰动了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发达国家深陷通缩之苦,试图开闸放水,刺激通胀预期,这样海量货币涌向世界。
一些发达经济体利率过低,推动全球资本大量流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些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入和货币升值压力。应对资本流动,一些国家采取资本管制的“合法性”似乎与日俱增,而竞争性“不升值”乃至对抗性“单边行动”成为大家担忧。尤其进入10月以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在全球货币领域打响舆论此起彼伏,由于货币之争本身就是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争,“虚拟空间”的货币战往往会演变成“实体空间”的贸易战,在美联储维持零利率之后,美国只有剩下“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增印美钞来解决问题。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切入,自上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是货币战争的获利者。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美国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大量美元必然涌出并冲击各国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其他国家如果实行自由货币兑换制度,那么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会造成这些国家货币急剧升值、贸易赤字剧升或者顺差大幅度减少,而对于那些实行近似固定汇率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国家和地区居多),由于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中一般以美元为主要币种,在美国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其国内或者区内必然是本币投放过多,也会造成烈性通货膨胀,新兴经济体因之物价节节走高,多数经济体选择加息。
巴西是进行资本管制方面的先行者,去年10月就宣布对流入巴西股市及政府公债等固定收益证券的外国资本征收2%的金融交易税,以降低投资回报预期,今年更是由2%两度调高至6%,其成效还需时间验证。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宣布后增加资产购买数量,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提前召开,更多地是出于防范日元承压升值的目的,刺激经济考虑可能还在其次。为了及早开始购买上市交易基金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日本央行紧跟着实施新的干预措施,说明日本央行和美联储已经为新一轮货币贬值竞赛做好准备。
中国也不例外,由于巨大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以及结售汇等方面制度安排,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居高不下,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明显,CPI指数也节节走高。央行发行票据、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都会对基础货币产生作用,利用其乘数效应,扩大影响的范围。近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为了减少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会导致通胀升温,通胀升温一方面会降低消费者的真实购买力,增加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也会提升资产价值,提升企业盈利,催升更大的流动性,进入股市房市,形成泡沫,但短期投资后果却被掩盖,一旦经济稍微出现异常,资金便迅速抽离,爆发经济动乱。
第二轮量化宽松很可能在开始几个月里仍不会起到效果,并可能需要持续以及加大力度,亚洲新兴经济体整体巨大贸易收支顺差,预计这些地区会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经历最严重的资产泡沫。美国二次定量宽松政策和美元贬值预期下,全球资金大量囤积到新兴市场国家是一种必然,而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环境更是滋生热钱流入的温床,伴随着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热钱通过资本渠道进入国内可能性在未来可能会超过贸易渠道。
根据香港10月16日《文汇报》报道,有大约6500亿港元热钱囤积香港伺机进入内地,与此同时,金融大鳄索罗斯身携100亿美元现金进入香港,目标锁定A股和H股,就可见一斑了。
可见,美国量化宽松给我国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本轮经济危机打击的是虚拟经济,危机过后欧美释放大量流动性,套利资金汹涌流向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新兴市场,新兴市场一些国家资产泡沫在破灭之前还要继续膨胀,泡沫破灭是必然。按照国际清算银行(BIS)计算的数据,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自1994年至2010年9月已累计升值34.9%和57.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在BIS测算58个经济体货币中位列前10位。反映出我国吸引外来资本流入最重要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快,投资回报比较高;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强,这些因素远远大过了息差吸引力,从加息角度来讲,如果这一举措能够帮助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反而未必会增加更多热钱炒作吸引力。热钱不是盲目追高的散户资金,而是极为活跃和明锐的投机或保值资金,一旦市场被快速拉高,远离估值、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和做空能量,这部分资金很可能转而做空打压股市,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收益,所以,股票市场投资者要高度警惕。
从新兴经济体角度看,QE2(量化宽松被称为QE,QE2就是第二轮量化宽松)可以说是一次大型的货币操纵,它扰动了全球货币和汇率体系。发达国家深陷通缩之苦,试图开闸放水,刺激通胀预期,这样海量货币涌向世界。
一些发达经济体利率过低,推动全球资本大量流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导致这些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入和货币升值压力。应对资本流动,一些国家采取资本管制的“合法性”似乎与日俱增,而竞争性“不升值”乃至对抗性“单边行动”成为大家担忧。尤其进入10月以来,第三次世界大战已经在全球货币领域打响舆论此起彼伏,由于货币之争本身就是国家和民族利益之争,“虚拟空间”的货币战往往会演变成“实体空间”的贸易战,在美联储维持零利率之后,美国只有剩下“量化宽松”政策,通过增印美钞来解决问题。然而,从历史的角度切入,自上世纪初以来美国一直是货币战争的获利者。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美国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大量美元必然涌出并冲击各国金融市场和货币体系,其他国家如果实行自由货币兑换制度,那么美国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会造成这些国家货币急剧升值、贸易赤字剧升或者顺差大幅度减少,而对于那些实行近似固定汇率国家和地区(主要是亚洲国家和地区居多),由于贸易顺差和巨额外汇储备中一般以美元为主要币种,在美国实行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后,其国内或者区内必然是本币投放过多,也会造成烈性通货膨胀,新兴经济体因之物价节节走高,多数经济体选择加息。
巴西是进行资本管制方面的先行者,去年10月就宣布对流入巴西股市及政府公债等固定收益证券的外国资本征收2%的金融交易税,以降低投资回报预期,今年更是由2%两度调高至6%,其成效还需时间验证。
在美联储货币政策宣布后增加资产购买数量,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提前召开,更多地是出于防范日元承压升值的目的,刺激经济考虑可能还在其次。为了及早开始购买上市交易基金和日本房地产投资信托,日本央行紧跟着实施新的干预措施,说明日本央行和美联储已经为新一轮货币贬值竞赛做好准备。
中国也不例外,由于巨大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以及结售汇等方面制度安排,导致外汇占款继续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量居高不下,输入性通货膨胀效应明显,CPI指数也节节走高。央行发行票据、调整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都会对基础货币产生作用,利用其乘数效应,扩大影响的范围。近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就是为了减少流动性。流动性过剩会导致通胀升温,通胀升温一方面会降低消费者的真实购买力,增加社会动荡;另一方面,也会提升资产价值,提升企业盈利,催升更大的流动性,进入股市房市,形成泡沫,但短期投资后果却被掩盖,一旦经济稍微出现异常,资金便迅速抽离,爆发经济动乱。
第二轮量化宽松很可能在开始几个月里仍不会起到效果,并可能需要持续以及加大力度,亚洲新兴经济体整体巨大贸易收支顺差,预计这些地区会在未来半年到一年经历最严重的资产泡沫。美国二次定量宽松政策和美元贬值预期下,全球资金大量囤积到新兴市场国家是一种必然,而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环境更是滋生热钱流入的温床,伴随着资本项目逐步开放,热钱通过资本渠道进入国内可能性在未来可能会超过贸易渠道。
根据香港10月16日《文汇报》报道,有大约6500亿港元热钱囤积香港伺机进入内地,与此同时,金融大鳄索罗斯身携100亿美元现金进入香港,目标锁定A股和H股,就可见一斑了。
可见,美国量化宽松给我国带来非常大的压力,本轮经济危机打击的是虚拟经济,危机过后欧美释放大量流动性,套利资金汹涌流向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的新兴市场,新兴市场一些国家资产泡沫在破灭之前还要继续膨胀,泡沫破灭是必然。按照国际清算银行(BIS)计算的数据,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自1994年至2010年9月已累计升值34.9%和57.5%。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幅在BIS测算58个经济体货币中位列前10位。反映出我国吸引外来资本流入最重要方面,一是中国经济增长比较快,投资回报比较高;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强,这些因素远远大过了息差吸引力,从加息角度来讲,如果这一举措能够帮助抑制资产价格过快上涨,反而未必会增加更多热钱炒作吸引力。热钱不是盲目追高的散户资金,而是极为活跃和明锐的投机或保值资金,一旦市场被快速拉高,远离估值、积累了大量获利盘和做空能量,这部分资金很可能转而做空打压股市,从而实现最大程度的收益,所以,股票市场投资者要高度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