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教学活动是人类生活中的一部分,离开生活的教学活动是不存在的,而语文教学更离不开生活,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看一看,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菩萨兵》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红军对少数民族的赤诚爱心,领悟到军爱民的优良作风和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再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 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在学生了解了剧本的特点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并对故事进行适当的续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盎然,而且贴近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3 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九寨沟》时,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图片,沉醉在那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再如《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写了摇桂花时的情景,以及桂花晒干了可以泡茶,做桂花糕。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布置学生回家后动手试一试,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很深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这样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用生活,渗透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由于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必将发芽,开花,结果。
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情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生活。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生活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并且让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使课堂成为生活化的课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看一看,观察生活
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所以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又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菩萨兵》时,可以组织学生去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红军对少数民族的赤诚爱心,领悟到军爱民的优良作风和品质,而且也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也兴趣盎然。
再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 演一演,再现生活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则可以把语言文字直接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
例如《公仪休拒收礼物》一文,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在学生了解了剧本的特点后,组织学生分角色演一演,并对故事进行适当的续编。这样,学生不仅学习兴趣盎然,而且贴近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和想象能力。
3 学一学,体验生活
俗话说:“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应该去亲自尝一尝。”同样。对课文的感悟也是如此。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教育情境,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和现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再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体验,去感悟,加深感受。
如在教学《九寨沟》时,学生通过欣赏优美的图片,沉醉在那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中,可以看出:他们所体验到的并不仅仅是黑白的文字,而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生活世界。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
再如《桂花雨》一文中,作者写了摇桂花时的情景,以及桂花晒干了可以泡茶,做桂花糕。如果仅限于玩味语言文字,可能学生感受不大,不妨布置学生回家后动手试一试,并写下自己的感受。这样,不需教师多费口舌,学生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定会很深刻。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课本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可资借鉴的“生活范例”,给我们学习生活语文提供了一种视角,搭起了一座平台。这样把生活和知识关联起来,使学生明白知识来自生活,生活是对书本知识学习的一种印证、补充、拓展和超越。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活用生活,渗透生活,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应用性因素,利用生活情景,让学生运用知识积累再现生活情景。由于内容贴近生活,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整个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充溢着浓浓的亲情、温情。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语文教学扎根于生活这一片沃土,必将发芽,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