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报刊荟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人,在这里,他(她)们看似安全,但围绕在他(她)们身边的危险时刻不在。近年来,从大学生外在因素出发,火灾伤害、管教冲突、外在自然灾害等校园危机事件;从大学生自身因素出发,心理是否健康?是否成熟?导致大学生自杀等危机事件。所以,对于大学生自身危机应急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外在因素防范意识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通过对20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对现今大学生应急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并从学校、家长、自身三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从而培养大学生应急能力。
  关键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大学生;应急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各类高科技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大学生作为社会中最特殊的一个群体,更是不断推进社会经济与科技不断进步的主要力量。但是,近年高校大学生自杀、管教冲突、自然灾害等造成的紧急危机事件频繁发生,培养并提高大学生应急能力刻不容缓。
  所以,在对现今大学生面对危机事件的防范意识以及能力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后从学校、家庭、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应急能力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大学生应急能力现状分析
  在突发事件面前,现今大学生并不能做到冷静沉稳的面对解决。本文通过对20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访谈得出以下访谈案例回答。
  如问到:如果宿舍突然着火,房内烟火甚大,你会如何应对。大多数学生的回答是打电话或者向外呼喊求救,有几个人的回答是自救通过一些措施。但是,实际与回答却相差甚远,据报道一大学宿舍着火,因为房内烟火太大,4位女大学生由于缺乏消防安全常识从阳台跳下,选择了一种错误的求生方式,不幸当场身亡。
  2大学生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学校方面
  目前高校缺乏对于校园突发事件的防范制度规划,也就是在常态下的防范突发事件的机制及应急处理体系并不完善,其所拥有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并不够,而且责任的分工并不明确、清晰,这就使得突发应急事件不能很好的妥善处理。学校在应对突发事件方面才刚起步,缺乏防范危机事件的演练。同时,教育部门也忽视了对高校在预防和应对突发事件方面的管理和监督,使这一领域出现了盲区,长期得不到重视和发展。
  2.2家庭方面
  大多数的家庭,父母只关心孩子在校的成绩、衣食起居、生活质量,而往往忽视学生自身在应急能力方面的培养,面对突发事件不能及时冷静思考,容易惊慌失措,缺乏应对经验。
  2.3大学生自身方面
  大学生在校期间其处于生理、心理和思想发展变化时期,其思维方面和思想关门等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便会表现为各种心理上的不适应,进而导致各种不良状况的出现,就如几年前马某某事件以及某大学刘某某事件,所以,对于大学生其心理是否健康关系着其生命的健康。同时,大学生在面对应急事件的安全教育基本知识方面有些欠缺,应对突发危机事件的思想和心理还不成熟,有相当多大学生缺乏应急常识,公共危机事件的危机意识薄弱,不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来分析和对待危机,缺乏分析和决策能力。
  3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每个人对自身的要求各不相同,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底层到高层,在每个人人生的不同阶段,需求各不相同,而对于现今大學生,其生理需求在其没有踏入社会工作之前,在家庭的支持下都不存在任何问题,所以在第二个安全需求的层级之上,需要大学生不光自身做到防范意识提高,家长与学校也要一同合作。所以,对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的对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出发:
  3.1学校方面
  高校作为学生的受教育机构,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应加大投入,同时,对学生可进行如:地震避险演练、洪涝救身演练、防火逃生演练、遇歹徒行凶演练等等。并应定期开展心理素质讲座,把宣传和普及心理素质常识作为学校的一项日常常规活动,从而针对性的对学生的应急能力进行培养、提升。
  3.2家庭方面
  作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注意细节,正确使用电器产品,及时定期维护和更换家庭中的老化设施,同时,努力培养孩子遇到突发性事件冷静思考,果断决策,保持良好心态的心理素质,有效求助的能力。
  3.3大学生自身方面
  在心理方面,要学会遇事冷静、不急不躁,正确判断、果断决策,相信自己相信学校。做到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坚决不用学校明令禁止的有安全隐患的电器产品。同时,要熟悉自己的生活环境以及自己周围的防范标识和工具。例如,熟悉宿舍、教室、实验楼等公共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和快速疏散通道。如有不测,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逃生,保护自己的生命,将损失降到最低。
  所以,在这个信息发达、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作为一名大学生不能只把目光集中在网络的娱乐性上,同时还要利用网络收集和学习一些必要的应急产常识,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生态道德是为了适应生态文明发展需要而提出的一种可持续的保护生态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党的十八大将友善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赋予了友善新的内涵,这不仅仅是人际关系、人与社会的友善,更是人与自然的友善,面对资源日趋紧缺,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全球化的生态危机,仅仅依靠法律的约束是不够的,需要通过完善科学的生态道德的协同教育机制,切实加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
期刊
摘 要:老舍先生在《离婚》中刻画了知识女性与传统女性这两组女性形象,我们也可以将这两组女性形象称作新女性与旧女性,文中的旧女性被旧社会的男权主义肆意蹂躏,他们的生命意识几近沦丧;文中的新女性每天在落后思想与精神压迫的困境中挣扎。文中的女性饱受男权主义与封建社会旧道德的压迫,两类女性都展现出了在婚姻中相似的情感依附以及生存需求。小说中刻画的女性形象无一不指证了女性自身主体意识的缺乏,是由于愚弱的精神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形势,以提倡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促进学生就业发展的根本途径。而作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整体起步较晚,很多研究还有待深入和细致。本文以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为例,从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创业教育氛围等几方面对旅游专业学生创业能力培养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关键词:职业教育;旅游院校;学生创业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分院在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打
期刊
摘 要:国有资产指的是国家拥有并且能够为国家提供效益的经济资源。国有资产的使用涉及到众多重要领域,例如经济建设、民生建设等,因此,对于国家资产的管理工作一直处于较为重要的地位。各个单位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一直被国家所关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行,我国面临新的经济形势,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并不理想,其中包含着诸多问题,各个单位需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的了解与分析,并探究
期刊
摘 要:李漢俊认为中国应该打破儒家对人们的思想统治,改变之前压抑人性、等级观念的旧道德,学习老子“打破桎梏”,追求自由的“新道德”  关键词:李汉俊;道德;老子;孔子  李汉俊认为,中国从封建社会一直到近代这两千多年以来,都是受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支配,儒家主张压抑人的天性,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些都是不合时代的旧道德。而与此相对的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并非是不作为,而是要顺应人的天性。  
期刊
摘 要:国内首档明星跨界时尚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以下简称“新衣”)于2014年8月23日在东方卫视播出第一季,至今已经播出三季,收视不凡且在新媒体平台上引起热议,这与《新衣》节目多方面的跨界整合与创新有着密切联系。本文试图通过探讨该节目的跨界特点与创新之处,分析时尚综艺节目进行跨界整合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消费社会;综艺节目;跨界整合  随着消费社会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消费主义作为一种“
期刊
摘 要:本研究以珲春国际物流园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法获取一手资料数据,分析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珲春独特的区位优势,为珲春国际物流园区的发展提出完善园区信息平台;积极改善口岸、港口设施;增强与朝、俄的互助合作关系;加大物流人才培训引进力度的发展建议,以期为珲春国际物流园区的发展带来新活力,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珲春;国际物流园区;现状;发展对策  随着步入信息时代,服务
期刊
摘 要:街区制是当前中国推进社区建设的努力方向,开放性则构成了其社区治理发展的内在逻辑遵循。从世界范围来看,社会化公民自治模式、混合治理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均蕴含着不同程度的开放性和可资借鉴之处。未来尤其需要增进居民自主、社会参与、公共服务均等方面的开放性拓展和制度创新。  关键词:街区制;治理模式;比较  2016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的“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高职的思想课教学不进面临着两难境,同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产生着比较多的问题。所以,必须要进行分析出现问题的具体原因并且制定出对应的解决措施。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进行分析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思考下高职思政课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困境;对策  在高职院校教育当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属于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我们的魂之体现,其对国民的思想及价值观等产生重要的影响,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政课教学资源。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和意义,且从多个方面和角度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以期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弘扬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质量,刺进大学生的德智体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思政课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