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安息,生者幸福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trol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日本电影《入殓师》成为第81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的一匹黑马。这部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平缓而有节制的叙事,唯美而恬静的画面体现了—种对死亡尊重与超越的态度,以温暖、柔和的方式再现了“去而不可得见者”的家庭伦理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基本信条——理解、感恩和谅解。
  【关键词】《入殓师》 生死观 家庭伦理
  
  2009年2月,日本电影《入殓师》获得第81届奥斯卡电影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这是时隔54年之后日本电影第四次问鼎该奖项,日本也由此成为亚洲获得该奖项次数最多的国家。《入殓师》在当时被媒体形容为本届金像奖的一匹东方黑马,有评论认为该片的获胜是因为其中日本的丧葬文化和入殓式具有一定的“猎奇”性质,而日本影评家佐藤忠男则认为:“该片的成功关键在于能够在超越宗教的前提下以一种温暖、柔和、美丽而不失幽默的方式,启发人们对‘死’进行重新的思考和认识。”影片是以“死亡”和入殓师的工作为切入点而逐渐展开,其要表达的核心问题是对死亡的尊重与超越以及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回归。
  
  一、超脱的生死观
  
  《入殓师》体现了日本电影中常见的“死亡”这一主题。很多人认为该片表现了死亡之美,符合了日本人崇尚死亡的传统文化观念。地处岛国的日本,一方面,集中着千姿百态的自然美景:另一方面。地震、火灾等灾难频发,日本人常常目睹美好景致在瞬间化为乌有,这种生命的脆弱和生存的危机感使得日本人对于死亡具有独特的见解,其最典型的体现就是日本的国花——樱花。樱花开放时灿若云霞,但又花期短暂,生命转瞬即逝,因此日本人视之为最美的生命象征,并且崇尚有着“落花之美”的死亡瞬间。
  但是,笔者认为,《入殓师》其实并不是为了表现死亡之美,而是体现了一种对死亡尊重与超越的态度。叔本华说:“动物的生存不知有死亡”,只有人类才有对死亡的恐惧,因此,人类更应该好好珍惜生的可贵。现实中不论怎样,死亡都是一件令人避讳的事。面对死亡,人们会表现出种种消极的情绪——恐惧、厌恶、忧伤、哀痛,而死者也往往和僵硬、腐烂、苍白联系在一起。在《入殓师》中,死者和入殓的仪式却成为重点表现的对象,社长就像是一个“导师”式的人物,他代表了整部影片对生死的理解,繁复的仪式包含了他的生命态度,仪式的目的在于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他可以面对死者却毫无惧怕,可以在做完入殓式后大快朵颐,因为他是真正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就是直面死亡、努力生存的过程;他以繁复的仪式来为死者践行,每一次细腻和温柔的动作都包含了对死者的尊重,对死亡的恬淡宽容。火葬场的老头在给无数人送行之后。也说出了“死可能是一道门,逝去的并不是终结,而是超越,走向下一程,正如门一样”这样豁达、看透生死的话。
  同样,影片中在大悟犹豫是否继续做入殓师时,看到河里“明知要死”的鱼仍在逆流前进,奋力挣扎;想要辞职时,社长请他吃了最美味的河豚鱼白,社长对他说:“生物吃着其他生物生存下去”;当大悟终于能够坦然面对入殓师的身份,面对死亡时可以在圣诞夜痛快地啃鸡腿。这些细节的背后实际上向我们暗示了:生命的意义在于要直面死亡,超越死亡。只有摆脱死亡的阴影,对死亡无所畏惧,才能坦然对面对人生。
  
  二、传统家庭伦理观念的回归
  
  影片一方面表现出对死亡超脱的认识,另一方面引发了人们对家庭伦理问题的思考。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写道:“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影片中涉及到多个人物的死亡,而且都是放在家庭伦理当中。死亡是一件客观平常的事,电影既没有详述死因,也没有对死亡做任何评价。但是,这些死因的背后以及他们亲人在其死后的表现,却总是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去而不可得见者”的遗憾。
  生活中,人人害怕死亡,害怕面对至亲的离去,生离死别的痛苦是难以承受但又必须面对。可是,更多时候我们避讳去谈死亡。但又漠视生的珍贵,忽略了与身边人相处的机会。活着的时候,人们总是充满了种种怨怼、不满,不能理解、不够包容。忽视身边人的存在。或者也被人忽视,但在至亲离去时又表现出深深的内疚与无穷的遗憾。在影片中,许多人物着墨不多,看似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众多死者和家属,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孤独与无奈。人与人之间的无法沟通。入殓师的工作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然而电影中的逝者与生者却未必都能通过入殓师的工作得到安息或幸福。独处的老太太、男身女儿相的少年、染着红头发不被家人认可的女高中生、无法被儿子理解的澡堂老板娘以及大悟的父亲,这些人或孤独终老,或得不到亲人的认可,或与子女有着无法化解的矛盾。尽管他们都在死后的入殓式上得到了生前渴望已久的注视,但是这种注视来得已经太迟了,毕竟只有生前认真注视的目光,才是对逝者最大的尊重与爱《入殓师》让家属也让我们看到了只有在失去至亲之后,才会意识到的感恩与理解、宽容与谅解。如要真正使逝者安息、生者幸福,就应该在逝者生前对逝者给予足够的关注和爱戴。正如导演泷田洋二郎解释这部影片时所言:“与死相对的生的美好,教人去寻找温暖的东西”。的确,生的美好往往在死后才被发现,大悟父亲的死亡使他深深感受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恰恰说明这一点。
  
  三、平缓与节制的艺术风格
  
  《入殓师》是一部拍摄给心灵的电影。围绕主题,整部影片呈现出平缓而有节制的艺术风格。与许多追求华丽场面和复杂叙事的大片相比,《入殓师》的叙事平缓,几乎看不出有什么戏剧高潮,表面上也不具备一般故事的起承转合的特点。但是,实际上整部影片却包含了较强的戏剧性,大悟的几次入殓工作使他经历了对人生重新认识的一段历程。
  和其他普通人一样,大悟一开始浑浑噩噩地生活,后来他失去了好不容易混到的管弦乐饭碗,误打误撞地进入入殓师这一行业。最初他害怕面对死者,不能忍受这样一个需要接触可怕尸体的工作,但当经历了几次入殓工作后,他才真正意识到这份工作的价值,在经历“死亡之旅”的同时。学会了尊重死亡,也学会了看待人生中的诸多问题。大悟接触的第一个死者是一个孤寡老太太,死了两个星期才被人发现,尸身早已腐烂不堪。对于这样的死者,大悟只感觉到恶心和畏惧,回到家面对新鲜的鸡肉也感到反胃。但是,正是这个死者让大悟开始意识到死亡的恐惧,活着的可贵,他反常的拥抱和亲吻妻子美香的身体,就是想从妻子身上感受生命。而此时,他对入殓师这份工作的特殊意义并无深入认识。第二个死者是一个劳碌了一生的主妇,大悟因为对入殓师工作的排斥而迟到,并且被死者家属斥骂和侮辱。当社长为死者完成入殓式后,面容如生的死者让大悟以及死者家属顿时都改变了对入殓师
  陈丽金,湛江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邵大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自1960年留学归国就职于中央美术学院至今,耕耘杏坛50载,桃李满天下,其中不少人已成长为中国当代艺术理论界的领军人物。他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兼《美术》杂志主编,长期任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和负责中央美术学院学报《美术研究》《世界美术》的编辑工作,还参与了很多如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国际双年展等重要国家级美术展览会事的评审、策划工作,对新中国美术,尤其是改革开放
风格就有自信。摄影人创作时,往往擅长将拍摄的主题与自我的个性结合。不同的拍摄题材有着不同的创作思路,在这里展示的四幅不同题材的作品,风格却都以俯拍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自信把握在摄影人对瞬间的选取中,风格随着自信定格在预见的画面中。    立体作业 图/文 张伟健  因为自己喜欢拍摄工业题材,每当有空就在本地正在兴建的大桥工地进行创作,地面上试拍了很多次,都得不到满意的效果。在确保安全措施的前提下,
按照中国电影导演的代际划分,谢飞常被归为第四代,但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第四代叱咤风云的时期,他并未推出最具代表性的个人作品,而且此期创作多是与他人合作,影片特质也体现出较为浓重的革命叙事特征。反倒是从80年代末期开始,伴随《本命年》《香魂女》《黑骏马》《益西卓玛》等一批作品的相继问世,谢飞才开始获得国际盛誉,同时其诗性和哲思并重的导演风格也日渐成熟。  一、诗意导演风格的生成和两个研究视野的
宗白华的文章《看了罗丹雕刻以后》中有句话这样说:“我们知道,我们一生生命的迷途中,往往会忽然遇着一刹那的电光,破开云雾,照瞩前途黑暗的道路。一照之后,我们才确定了方向,直往前趋,不复迟疑。纵使本来已经是走着了这条道路,但是今后才确有把握,更增了一番信仰。”  对于姚杰来说,生命的这道电光出现于2004年的西安。时至今日,职业印人这条路,他已经走了15年。  姚杰印从西泠名家李文骏先生向上追溯,则属
寿觉生 1955年出生,浙江诸暨人,1984年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86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为山水画大师陆俨少教授的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硕士学位,浙江省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在国家级,省级美术刊物上刊登论文十余篇,绘画作品数十幅,出版了多部个人专著,作品《听瀑图》获得1988年水墨新人奖佳作奖,并入选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作品应邀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及第二届中国艺术博览
摘要 英文影片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已逐渐被英语教学者所认知,它对西方文化和俚语惯用语的学习以及学习兴趣的提高都有较大的帮助。英文影片可以同多种教学活动相结合从而提高学习者在听、说、写三方面的技能。  关键词 英文影片 英语学习 作用 教学活动    一、概说    提起英文影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说“Yes,I love it”。英文影片,尤其是欧美大片和英美电视系列剧,不但是日常生活的调剂大餐,更
晚清同、光之际,继乾嘉以来的金石考据之学益盛。与此同时,商周时期的鼎彝铜器不断出土。如此之多的古代青铜器铭文,已不仅仅被作为文字学研究的对象,其书法艺术价值也开始被古文字学者们所关注,他们于考证书体源流的同时,也对上古文字金文产生了浓厚兴趣,故金石家往往也多善篆书。他们的书风古质典雅,在晚清“碑学”书坛上独树一帜。其中,吴大瀓顷毕生精力于鼎彝铭文研究,不但有《说文古籀补》、《字说》等重要古文字著作
炎热的夏日,无聊的假期,多想刷爆信用卡,到清凉的海边去游泳拍照看比基尼飘来飘去,但你房贷车贷加身,无心玩耍,那也不要紧,找个露天泳池也可暂时躲避酷暑,何况有相机作伴。看来自南加州的摄影师大卫·霍夫曼(David Hofmann)在自家后院的泳池里拍摄的照片,了解一下那些著名的水下摄影作品以及你可以选择的水下相机,当然,我知道,其实你心里想的是去拍水下的泳装美女,不过要小心,不要被人误会成偷拍狂人。
摘要: 诗歌与社会现实关系的问题,并不是一个新的理论问题,然而在当下诗歌发展的语境下有它独特的意义。面对当下形式多样却缺乏力度感的诗歌,我们坚信诗歌是应该也可以表现生活的,当然表现的形式和方法是可以多样的,七月派诗人绿原的创作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关键词: 绿原诗歌生活社会现实    诗歌与社会现实的关系,是一个既老又新的话题,说老是因为对它的讨论从没有停止过,说新是因为直到现在
小说一直是电影取材的重要来源之一。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小说与电影虽然在表现手法、受众接受方式、审美感受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共同的“叙事性”又能使两者的艺术转换成为可能,进而催生了两者的共生关系。小说向早期的电影创作者提供了故事原材料,也为他们提供了叙事技巧。谢尔盖·爱森斯坦称:“拍摄电影的方法,如蒙太奇、叠化、特写、摇镜和平行拍摄等,全部归功于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运用的叙事技巧。”[1]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