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政府传统行政化管理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资金风险意识,不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故出现了很多财务管理弱化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不能达到最大化
很多事业单位费用预算不规范,甚至根本没有预算,项目支出无计划、无定额、相互挤占的现象常见。财务管理部门很多为事后核算,忽视资金支出前的预算,更没有使用中的监控,财务部门对资金收支的管理只是停留于表面,资金使用的效率较低。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缺失
主要体现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把关不严,其应用于项目开支随意性大,使用范围界定模糊、不确定,往往缺乏“度”的限定;往来款项管理由于多种原因其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且有相当一部分为呆账、坏账;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不及时,资金跨年度使用中容易形成资金责任不清。
(三)会计核算不科学
我国事业单位或不进行成本核算,或沿用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核算,没有对项目支出的核算进行不同专项项目资金的区分,也有的只进行专项项目归集各项费用,不进行财务科目核算,这对单位整体控制管理很不利;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使得在编制决算时不得不进行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
(四)预算执行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很多存在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有的则基本支出与项目开支模糊不清,专款专用流于形式;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很多缺乏理财意识,往往重项目款项列支,而轻视使用管理,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绩效性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督和考核。
(五)国有资产管理滞后
很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使资产管理处于管理责任不明的状态;有的部门之间互相攀比,重复、盲目购进资产,资产管理存在使用限制、浪费的现象;同时资产处置、转让等权限不明,很多资产因此大量流失。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弱化问题的原因剖析
由于事业单位是社会服务性组织,不具有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因此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财务风险意识,在主观上忽视了财务管理,从而存在着诸多缺失。
(一)财务预算编制缺失
目前很多单位还未采用较为科学的零基预算编制法,而是仍然沿用基数法,这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单位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不是依据线条粗放,专项开支界定不明确,往往为开支的盲目性留下隐患,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关财务预算、财务开支审批、财务监督、财务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这与国家当前财政支出改革不适应,与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不适应,所以亟待进行会计制度和财务预算制度的改革,改变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状况。
(三)财务管理业务素质缺失
目前虽然事业单位在人才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高层次的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队伍状况改观很小,很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不具有财务相关的教育背景,整天忙于财务事务,而培训、进修机会很少,缺乏财务知识的更新及眼界的开阔。
(四)财务管理内部机制缺失
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或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实现财务统一管理和监督,由此形成财务管理分散到科室,形成“处处有收费、到处有财务”的财务管理境况,明显违反了“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规定,很容易出现假账、小金库等违纪违规行为。
三、积极实施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前瞻策略
由于财务管理是影响和制约事业单位社会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前瞻性策略。
(一)重视财务管理的领导和组织
事业单位管理层要从重视财务管理的领导和组织出发,将财务管理纳入高层管理的视野,进行财务管理分工,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财务工作,交由或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财务专管,实现单位财务的统一管理。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机制
要根据国家财政改革的要求,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按照《会计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单位财务预算、财务开支、财务审核和财务监督的制度,尤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实施各单位领导财务负责制,规范有关的开支行为,堵塞财务漏洞,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
(三)注重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功能
财务分析就是对已经发生的收支情况等基础数据的分析,可以按照财务统计的方法,归集会计资料和数据,充分利用有关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财务报表、会计核算资料的形式做出财务评价。这种财务分析与评价对事业单位决策层的经济决策和财务预算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四)高度重视单位的财务预算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性,在年度或周期预算中,要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合理和不合理之处,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本年度的工作任务,依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进行预算编制。要注重预算中的财务管理部分提交报告,事业单位领导层充分讨论酝酿,尤其要细化各部门预算,分部门、分项目编制出财务收支计划。
(五)严格管理财务预算开支
预算开支中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实质性阶段,要保证预算下达的严格执行,必须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与管理。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监督,就必须实施单位内各部门的财务管理负责制,财务部分的分工控制;要严格执行财务授权的范围和权限,重大财务开支集体审批;要依据财务开支的程序,实行报告、审批、开支、审核、报账的程序;坚持财务内审部门操作规程的定期评价,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要开展定期的财务收支管理的评价与考核,实施单位内财务支出违规的警示制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应当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出发,突出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在执行上述管理措施的同时,还要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重视成本核算以及国有资产的管理等方面强化财务管理。应当积极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形式,学习、借鉴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推广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手段,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
(刘军徽,1969年生,河北丰宁人,河北承德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高级会计师、注册纳税筹划师。研究方向: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纳税筹划)
由于政府传统行政化管理的影响,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资金风险意识,不重视自身的财务管理,故出现了很多财务管理弱化的问题。
(一)资金使用效率不能达到最大化
很多事业单位费用预算不规范,甚至根本没有预算,项目支出无计划、无定额、相互挤占的现象常见。财务管理部门很多为事后核算,忽视资金支出前的预算,更没有使用中的监控,财务部门对资金收支的管理只是停留于表面,资金使用的效率较低。
(二)财务管理的制度缺失
主要体现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把关不严,其应用于项目开支随意性大,使用范围界定模糊、不确定,往往缺乏“度”的限定;往来款项管理由于多种原因其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高,且有相当一部分为呆账、坏账;年终清理结算和财务结账不及时,资金跨年度使用中容易形成资金责任不清。
(三)会计核算不科学
我国事业单位或不进行成本核算,或沿用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科目核算,没有对项目支出的核算进行不同专项项目资金的区分,也有的只进行专项项目归集各项费用,不进行财务科目核算,这对单位整体控制管理很不利;现行预算单位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和核算内容上,与部门预算编报口径不一致;一般预算支出科目与行政事业单位科目不一致,使得在编制决算时不得不进行会计科目合并或拆分。
(四)预算执行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很多存在支出控制不严,超支浪费现象;有的则基本支出与项目开支模糊不清,专款专用流于形式;在专项资金管理中,很多缺乏理财意识,往往重项目款项列支,而轻视使用管理,对资金使用的科学性和绩效性没有进行有力的监督和考核。
(五)国有资产管理滞后
很多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脱节,使资产管理处于管理责任不明的状态;有的部门之间互相攀比,重复、盲目购进资产,资产管理存在使用限制、浪费的现象;同时资产处置、转让等权限不明,很多资产因此大量流失。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弱化问题的原因剖析
由于事业单位是社会服务性组织,不具有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地位,因此大部分事业单位没有财务风险意识,在主观上忽视了财务管理,从而存在着诸多缺失。
(一)财务预算编制缺失
目前很多单位还未采用较为科学的零基预算编制法,而是仍然沿用基数法,这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同时单位财务部门在预算编制中不是依据线条粗放,专项开支界定不明确,往往为开支的盲目性留下隐患,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普遍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有关财务预算、财务开支审批、财务监督、财务考核等方面的制度,这与国家当前财政支出改革不适应,与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不适应,所以亟待进行会计制度和财务预算制度的改革,改变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的状况。
(三)财务管理业务素质缺失
目前虽然事业单位在人才结构上发生了较大变化,一些高层次的人才进入事业单位,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的人员队伍状况改观很小,很多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偏低,不具有财务相关的教育背景,整天忙于财务事务,而培训、进修机会很少,缺乏财务知识的更新及眼界的开阔。
(四)财务管理内部机制缺失
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或财务管理部门没有实现财务统一管理和监督,由此形成财务管理分散到科室,形成“处处有收费、到处有财务”的财务管理境况,明显违反了“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规定,很容易出现假账、小金库等违纪违规行为。
三、积极实施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前瞻策略
由于财务管理是影响和制约事业单位社会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当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前瞻性策略。
(一)重视财务管理的领导和组织
事业单位管理层要从重视财务管理的领导和组织出发,将财务管理纳入高层管理的视野,进行财务管理分工,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财务工作,交由或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财务专管,实现单位财务的统一管理。
(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和机制
要根据国家财政改革的要求,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按照《会计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健全单位财务预算、财务开支、财务审核和财务监督的制度,尤其要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实施各单位领导财务负责制,规范有关的开支行为,堵塞财务漏洞,规范单位的财务行为。
(三)注重财务分析与评价的功能
财务分析就是对已经发生的收支情况等基础数据的分析,可以按照财务统计的方法,归集会计资料和数据,充分利用有关财务管理信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以财务报表、会计核算资料的形式做出财务评价。这种财务分析与评价对事业单位决策层的经济决策和财务预算具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四)高度重视单位的财务预算
为了提高财务管理的计划性,在年度或周期预算中,要在财务分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其合理和不合理之处,并以此为依据,按照本年度的工作任务,依据“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进行预算编制。要注重预算中的财务管理部分提交报告,事业单位领导层充分讨论酝酿,尤其要细化各部门预算,分部门、分项目编制出财务收支计划。
(五)严格管理财务预算开支
预算开支中的管理是财务管理的实质性阶段,要保证预算下达的严格执行,必须强化单位内部监督与管理。要实现有效的财务监督,就必须实施单位内各部门的财务管理负责制,财务部分的分工控制;要严格执行财务授权的范围和权限,重大财务开支集体审批;要依据财务开支的程序,实行报告、审批、开支、审核、报账的程序;坚持财务内审部门操作规程的定期评价,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要开展定期的财务收支管理的评价与考核,实施单位内财务支出违规的警示制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事业单位面临的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应当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出发,突出财务管理的重要地位。在执行上述管理措施的同时,还要在提高财务管理人员业务素质,重视成本核算以及国有资产的管理等方面强化财务管理。应当积极适应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的形式,学习、借鉴财务管理的新理念,推广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新手段,不断推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益的提升。
(刘军徽,1969年生,河北丰宁人,河北承德市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高级会计师、注册纳税筹划师。研究方向: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纳税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