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市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课程改革给我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改革的新任务,我校以基础教育新课改实验为契机,以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为着力点,开展以社会资源为载体、以教师资源为依托、以学生需求为中心的校本课程建设,形成具有 “办阳光学校,让生命幸福”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的探讨
为了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发与实施,学校首先成立了课程中心,由课程中心统一筹划。
(一)专业培训,提升认识
学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学习了解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把握校本课程的总目标、分目标,熟悉校本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二)分层开发,课程丰富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按照我校四个年段,通过上报课程题目、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四个阶段,分层科学开发,逐步推进。目前,开发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阳光科技课程
内容选择:无线电测向、航模、电子制作、天文地理观测、电脑网络、软件制作、能源环保、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实验。
2.阳光人文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文学鉴赏、国学经典、中国民俗文化选讲、旅游地理、历史经典故事等。
3.阳光艺术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影视欣赏、摄影、歌舞、乐器、书法、篆刻、绘画等。
4.阳光体健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定向越野、武术、田径、体操、球类、棋类、心理健康等。
5.阳光技能课程
内容选择:植物栽培、插花、交际礼仪、时装设计、编织、摄影摄像、厨艺、手工制作等。
6.阳光专题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校园文化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阳光实践课程
内容选择: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
(三)拟定建议,科学实施
根据两类《课程纲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书的撰写。撰写《前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书》的内容,课程题目;课程编写者姓名;课程目标;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适用年级和课程课时(含考核所用课时,一般15节。);课程内容提纲;内容组织(单元结构、课时结构);授课及评价方法;已有课程资源简述;编写校本教材。
(四)探讨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开发实施的课程,必须对课程进行价值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开发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的关注、对课程目标达到的成效之上。到底该怎样进行?这是我们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校本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程序方法的探讨
校本课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成熟案例。它的实施必须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先试验,找到突破点,形成可供参考的实施案例,再行推广落实。
(一)整体规划,合理开课
学校在考虑上级部门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研究类”“中华传统文化类”“体育艺术类”三个板块内容为兴趣选修校本课程。分三步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兴趣选修课边开发边实施,逐步完善。目前我校校本课程可选科目41门。
本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有茶艺、礼仪、中国传统节日、梅兰竹菊文化、中式糕点制作、创意微电影、神奇的化学、校园舞蹈、校园定向越野、书法、中国象棋、围棋、趣味折纸等各种手工课程共计41门,68个兴趣班。
(二)注重过程,纳入常规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使实施工作有序的展开,教师专业发展得到落实,实施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四有:实施前有计划;实施中有记载;实施后有反思;学期末有成果(教学案例集)。同时课程中心与教育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年终考核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同时,开发的校本课程也作为教师评职的依据。
(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管理的跟进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课题组在边实施边完善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包括:开发管理制度、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再开发目标等。分别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效果的探讨
(一)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以来,在校本选修课内每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特长、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学习的方式更具个性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加强。特别是在以校本课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们用书法、摄影、绘画、报道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展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果,扩大了课程的社会效应,形成了一种流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理论水平、科研方法等得到普遍提高。
(三)學校特色得到彰显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以来,学校先后获得燕山地区先进单位等多个奖项;以课程为依托参加燕山地区的各种比赛中分别获奖。在燕山区学生男子篮球、男子足球比赛中都连续三年荣获第一名;燕山地区的校园舞蹈、校园剧比赛中也分别获奖。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校长、管理干部及教师逐渐意识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教育,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机遇。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生和谐发展,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建设。我们利用课题的研究契机,在开发与实施的策略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策略的探讨
为了确保课程的有序开发与实施,学校首先成立了课程中心,由课程中心统一筹划。
(一)专业培训,提升认识
学校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学习了解校本课程的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把握校本课程的总目标、分目标,熟悉校本课程的内容标准、实施建议。
(二)分层开发,课程丰富
在《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我校的教育资源优势,努力发掘本地教育资源,按照我校四个年段,通过上报课程题目、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整理分类、开发撰写四个阶段,分层科学开发,逐步推进。目前,开发设置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七大类课程:
1.阳光科技课程
内容选择:无线电测向、航模、电子制作、天文地理观测、电脑网络、软件制作、能源环保、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实验。
2.阳光人文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文学鉴赏、国学经典、中国民俗文化选讲、旅游地理、历史经典故事等。
3.阳光艺术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影视欣赏、摄影、歌舞、乐器、书法、篆刻、绘画等。
4.阳光体健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定向越野、武术、田径、体操、球类、棋类、心理健康等。
5.阳光技能课程
内容选择:植物栽培、插花、交际礼仪、时装设计、编织、摄影摄像、厨艺、手工制作等。
6.阳光专题教育课程
内容选择:校园文化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等。
7.阳光实践课程
内容选择:社团活动、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
(三)拟定建议,科学实施
根据两类《课程纲要》,进行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书的撰写。撰写《前进中学校本课程开发设计书》的内容,课程题目;课程编写者姓名;课程目标;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适用年级和课程课时(含考核所用课时,一般15节。);课程内容提纲;内容组织(单元结构、课时结构);授课及评价方法;已有课程资源简述;编写校本教材。
(四)探讨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校本课程作为一门学校开发实施的课程,必须对课程进行价值评价。内容包括:课程设计评价、课程开发评价、课程实施评价、课程结果评价。评价体系应建立在对课程全部过程的关注、对课程目标达到的成效之上。到底该怎样进行?这是我们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是校本课程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的方向。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程序方法的探讨
校本课程是一个全新的专业课程,没有可参考的成熟案例。它的实施必须在学校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先试验,找到突破点,形成可供参考的实施案例,再行推广落实。
(一)整体规划,合理开课
学校在考虑上级部门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总体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综合研究类”“中华传统文化类”“体育艺术类”三个板块内容为兴趣选修校本课程。分三步走,先试点,再推广,后普及;兴趣选修课边开发边实施,逐步完善。目前我校校本课程可选科目41门。
本学期开设的选修课程有茶艺、礼仪、中国传统节日、梅兰竹菊文化、中式糕点制作、创意微电影、神奇的化学、校园舞蹈、校园定向越野、书法、中国象棋、围棋、趣味折纸等各种手工课程共计41门,68个兴趣班。
(二)注重过程,纳入常规
校本课程的实施是一项十分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使实施工作有序的展开,教师专业发展得到落实,实施过程的管理尤为重要。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四有:实施前有计划;实施中有记载;实施后有反思;学期末有成果(教学案例集)。同时课程中心与教育处每周对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把该项检查的结果纳入到教师年终考核的常规管理工作中,同时,开发的校本课程也作为教师评职的依据。
(三)加强管理,完善制度
管理的跟进是校本课程实施的保障。课题组在边实施边完善的基础上,参考相关文献制定了《校本课程管理制度》。课程管理制度包括:开发管理制度、备课管理制度、课堂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再开发目标等。分别就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效果的探讨
(一)学生个性得到发展
校本课程开发以来,在校本选修课内每位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了一个项目进行学习。学生都能用自己的特长、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生的特长得到发展;学习的方式更具个性化;学生的创新意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得到加强。特别是在以校本课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们用书法、摄影、绘画、报道等形式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展现了我们的学习生活和成果,扩大了课程的社会效应,形成了一种流动的具有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
(二)教师专业得到发展
教师通过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程观念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对课程的本质、课程的价值、课程的要素与结构、课程中人的地位等基本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理论水平、科研方法等得到普遍提高。
(三)學校特色得到彰显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以来,学校先后获得燕山地区先进单位等多个奖项;以课程为依托参加燕山地区的各种比赛中分别获奖。在燕山区学生男子篮球、男子足球比赛中都连续三年荣获第一名;燕山地区的校园舞蹈、校园剧比赛中也分别获奖。同时随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校长、管理干部及教师逐渐意识到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校本课程教育,就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方向。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课程改革带给我们的挑战,同时也是学校发展的机遇。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培养学生和谐发展,培养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建设。我们利用课题的研究契机,在开发与实施的策略方面做了一些尝试。但校本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这就意味着我们要不断的学习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