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友君平的新书《远去的帆影》出版,请我为这本书写点什么。跟君平是几十年的文友了,对他的创作历程十分熟悉,他创作发表过大量的作品,几年前还出版过一部散文随笔集《丹江作证》,想不到时隔不久,他竟然又出书了。作为老友,对于他的想法,自是欣然应允,也算是对他的一种支持与祝贺。
打开君平的散文随笔集《远去的帆影》,你立即会感受到一种浓烈的大爱情怀扑面而来。细读书中的文字,你会被他这种对家乡山水、故居、历史古迹、宗教圣地的大爱情怀及解读所深深地感动,你也会从中读出一个几十年来一直游走于故乡山水的写作者的赤子之心与博大胸怀。君平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几十年来走遍了家乡的各个角落,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留存于淅川大地上的历史古迹、宗教寺庙,自是十二万分的熟悉和热爱,尤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以来,发生在身边的无数让人感慨唏嘘、悲壮而又崇高的人和事,更是让他感动不已,因此他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用新闻报道之外的散文、随笔形式,记下了他所挚爱的家乡的山水、古迹以及发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的动人事迹。
君平在这本书的代序中這样写到:“老家的村庄,前有滔河,后有丹江,两条河水像两条长龙,把几个匍匐河岸的村庄抱在怀中。河身弯环,清流淌淌,唱着不变的歌谣。碧水远来,滔滔而去,映射着两岸葱岭,叠影着先人在这块土地耕耘的身影,流淌着多少世代相传的动人故事。”“在我看来,那曾飘荡于丹江滔水上空的悠悠白帆,那时代耕作在两水岸边的人群,那由家乡土地出土的铜剑、陶罐和秦砖汉墓,是故乡的胎记。家乡土地所埋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令我惊奇,引我探寻,促使我用文字把它们书写下来。”“进入21世纪,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故乡的丹江、滔河肩负起历史的的使命,调头北上,滋润起北方那片干涸的土地。这样,故乡的亲人们便开始了遥远的迁徙。为给故乡的山水留下点滴记忆,我写故乡的山水文化,写移民的大爱担当。尽管这些都将被渺渺碧水和历史烟尘湮灭,可我还是觉得,应该把这些记录下来,让今人和后人知道:这里的昔日是什么样子?这里的土地曾发生过什么……”这些赤诚火热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他为何要写这些文字的良苦用心。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部作品集的目录。这部作品集共分七个部分,分别为“走读丹江”、“楚风遗韵”、“迁徙有痕”、“山水村野”、“香严禅钟”、“古关片羽”、“阅读生命”。
“走读丹江”是回味是憧憬,读着这个栏目里的文字,我们随着君平深情的笔触,可以看见丹江那远去的帆影、丹江的崖墓,可以听见依然响亮的丹江号子、丹江船谣;“迁徙有痕”是回望是留恋,在这个栏目里,读着他文字,我们仿佛变成了因调水工程而即将离开熟悉的家园、奔赴完全陌生的新去处的移民中的一员,多想再看一眼饱经沧桑的老寨墙、祖祖辈辈曾经在此繁衍生息的老村庄,再重温一遍那铭刻的眷念、迁徙的息壤;“山水村野”是对故乡深情的回忆,我们随着他的文字,同他一起探访故乡的石磨、古树、老井、神性的岵山、门家堂的雨雾;“楚风汉韵”是对古老楚国的遥远追忆,我们随着他的文字,可以岵山仿古、问道金华山、重登马蹬驿,一起聆听金石楚韵的回响、淅川锣鼓曲,一起遥望范蠡的背影,探寻楚都丹阳与熊姓源流;“香严禅钟”是写佛教名刹——香严寺的游记散文,我们随着他的笔触,跟他一起香严寺访禅、塔园寻塔、璇台觅踪,观香严奇树,听智闲悟竹;“古关片羽”是对千年古关——荆紫关的寻访游记,我们跟着他的文墨,可以一起探访平浪宫、罗汉洞,一同古镇问商、石子烙馍、友谊碑前侃白浪;“阅读生命”是写对于生命以及生活的隽永体验,我们可以随着他的文字,一起深情回忆美丽的焊花、母亲的扁担、酸菜面条、土布温暖、轮椅上的疼痛,一同欣赏版画人生、闫生俊与淅川蛤蟆嗡以及周梦蝶的远行与孤吟……
无疑,君平上述对于古老丹江、尘封的楚国和家乡一草一物的追忆是深情的,对于名刹、古关、古迹、幽洞的探访是虔诚的,对于母亲、乡亲、友人、贤人的回忆是真挚的,对于为了调水北上而抛家离舍、远遁他乡的移民们是充满理解、同情和赞赏的。他用详实的史料、真实的记述、博爱的情怀、忧伤而清丽的文字,记录、抒发、展现了这一切,让我们为这一切扼腕兴叹、浮想联翩、纵横古今、感慨万千。
一篇小文,根本无法全面概括与陈述君平对于家乡亲人、友人的挚爱、对于古代先贤以及宗教大师们的虔敬、对于“为大家、舍小家”的移民们的同情与激赏,我们还是选取作品集中一些篇目的几段充满怀念忧伤而又绮丽壮美的文字,来了解、鉴赏一下作者的大爱挚情和博阔胸怀吧!
《远去的帆影》:每当面对这迷人的风光,我的脑海就会浮现那遥远的帆影,就会听到那响彻丹江的船工号子。恍惚间,那曲流回转、乱山夹峙的山河峡谷,船工们正身背纤绳,艰难地爬行在陡峭的悬崖之上……现在,那远去的帆影,虽然已飘散于丹江的历史天空,但它所映射的丹江精神,民族魂魄,将永远鼓励后人乘风破浪,奋发向上。
《易碎的村庄》:村庄是大地的女儿,是乡民的精神归宿。由血缘和泥土组成的村庄,经历过多少风雨涤荡,凝聚成的是一通血脉相连的传世大碑。根脉所系,思念永恒。移民走了,他们的精神却留下了,我不仅为移民的依然舍弃而感佩,更为移民将到来的崭新生活所期待。今日的移民已不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移民,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重读荆紫关》:每一次我都小心翼翼地走在这青石铺地、黑板门面中间,仰望那五脊六兽的屋脊和彩绘精美的封火山墙,似乎在历史的隧道里穿越,正触摸虽已远去却依然生动的历史……心平如水,呼吸舒缓。恍惚间,那留有长辫,头戴毡帽,身着黑衣长衫的官商富贾;赤膀裸臂肩搭纤包粗喉咙大嗓门的丹江船工,推车挑担的商贾小贩,正一齐向我走来。
《母亲的扁担》:一根榆木扁担,沉静,从容,倚靠在老家的屋檐下,勾起我许多童年的往事。昔日,家乡人用它担水,担粮,担粪,担石头……我的童年就是在母亲“吱呀、吱呀”的扁担声里长大。从记事起,母亲的扁担就一天没闲过,它一头挑着太阳,一头挑着月亮,挑来了我们兄妹长大成人,挑来母亲的一脸沟壑,儿孙满堂。
正是以上所列这些忧伤而又绮丽的文笔,为《远去的帆影》这部作品集镀染了一层靓丽的底色,而且集子中的大部分篇什史料翔实,涵义高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思想、艺术两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也正因为如此,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字,都曾在不少报刊杂志发表或者转发、选用、获奖等等。粗略统计,仅《躬耕》杂志大概就曾经发表过其中十篇左右的作品。
最后,引用作者在这部集子的后记里所说的一段话,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本书所选的每件作品,都是心路的印痕,都是借着乡土的子宫,胎生出来的。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己所生的孩子,丑也好,俊也罢,皆为己出,都是情感的流露。写山,写水,写人,写物,为心仪所指。……今天把它们选择、整理、归类、汇集成册,就是要通过这些文字,表达一种对乡土、对家乡的特殊情感。也想让更多的人们记住乡愁,记住故乡的文化根脉。
我想,君平出版这部书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更会随着时间的延伸,愈加明晰、突出地显现出来。
打开君平的散文随笔集《远去的帆影》,你立即会感受到一种浓烈的大爱情怀扑面而来。细读书中的文字,你会被他这种对家乡山水、故居、历史古迹、宗教圣地的大爱情怀及解读所深深地感动,你也会从中读出一个几十年来一直游走于故乡山水的写作者的赤子之心与博大胸怀。君平长期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几十年来走遍了家乡的各个角落,对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留存于淅川大地上的历史古迹、宗教寺庙,自是十二万分的熟悉和热爱,尤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开工以来,发生在身边的无数让人感慨唏嘘、悲壮而又崇高的人和事,更是让他感动不已,因此他情不自禁地拿起笔来,用新闻报道之外的散文、随笔形式,记下了他所挚爱的家乡的山水、古迹以及发生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中的动人事迹。
君平在这本书的代序中這样写到:“老家的村庄,前有滔河,后有丹江,两条河水像两条长龙,把几个匍匐河岸的村庄抱在怀中。河身弯环,清流淌淌,唱着不变的歌谣。碧水远来,滔滔而去,映射着两岸葱岭,叠影着先人在这块土地耕耘的身影,流淌着多少世代相传的动人故事。”“在我看来,那曾飘荡于丹江滔水上空的悠悠白帆,那时代耕作在两水岸边的人群,那由家乡土地出土的铜剑、陶罐和秦砖汉墓,是故乡的胎记。家乡土地所埋藏的不为人知的秘密,令我惊奇,引我探寻,促使我用文字把它们书写下来。”“进入21世纪,因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故乡的丹江、滔河肩负起历史的的使命,调头北上,滋润起北方那片干涸的土地。这样,故乡的亲人们便开始了遥远的迁徙。为给故乡的山水留下点滴记忆,我写故乡的山水文化,写移民的大爱担当。尽管这些都将被渺渺碧水和历史烟尘湮灭,可我还是觉得,应该把这些记录下来,让今人和后人知道:这里的昔日是什么样子?这里的土地曾发生过什么……”这些赤诚火热的话语,向我们展示了他为何要写这些文字的良苦用心。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部作品集的目录。这部作品集共分七个部分,分别为“走读丹江”、“楚风遗韵”、“迁徙有痕”、“山水村野”、“香严禅钟”、“古关片羽”、“阅读生命”。
“走读丹江”是回味是憧憬,读着这个栏目里的文字,我们随着君平深情的笔触,可以看见丹江那远去的帆影、丹江的崖墓,可以听见依然响亮的丹江号子、丹江船谣;“迁徙有痕”是回望是留恋,在这个栏目里,读着他文字,我们仿佛变成了因调水工程而即将离开熟悉的家园、奔赴完全陌生的新去处的移民中的一员,多想再看一眼饱经沧桑的老寨墙、祖祖辈辈曾经在此繁衍生息的老村庄,再重温一遍那铭刻的眷念、迁徙的息壤;“山水村野”是对故乡深情的回忆,我们随着他的文字,同他一起探访故乡的石磨、古树、老井、神性的岵山、门家堂的雨雾;“楚风汉韵”是对古老楚国的遥远追忆,我们随着他的文字,可以岵山仿古、问道金华山、重登马蹬驿,一起聆听金石楚韵的回响、淅川锣鼓曲,一起遥望范蠡的背影,探寻楚都丹阳与熊姓源流;“香严禅钟”是写佛教名刹——香严寺的游记散文,我们随着他的笔触,跟他一起香严寺访禅、塔园寻塔、璇台觅踪,观香严奇树,听智闲悟竹;“古关片羽”是对千年古关——荆紫关的寻访游记,我们跟着他的文墨,可以一起探访平浪宫、罗汉洞,一同古镇问商、石子烙馍、友谊碑前侃白浪;“阅读生命”是写对于生命以及生活的隽永体验,我们可以随着他的文字,一起深情回忆美丽的焊花、母亲的扁担、酸菜面条、土布温暖、轮椅上的疼痛,一同欣赏版画人生、闫生俊与淅川蛤蟆嗡以及周梦蝶的远行与孤吟……
无疑,君平上述对于古老丹江、尘封的楚国和家乡一草一物的追忆是深情的,对于名刹、古关、古迹、幽洞的探访是虔诚的,对于母亲、乡亲、友人、贤人的回忆是真挚的,对于为了调水北上而抛家离舍、远遁他乡的移民们是充满理解、同情和赞赏的。他用详实的史料、真实的记述、博爱的情怀、忧伤而清丽的文字,记录、抒发、展现了这一切,让我们为这一切扼腕兴叹、浮想联翩、纵横古今、感慨万千。
一篇小文,根本无法全面概括与陈述君平对于家乡亲人、友人的挚爱、对于古代先贤以及宗教大师们的虔敬、对于“为大家、舍小家”的移民们的同情与激赏,我们还是选取作品集中一些篇目的几段充满怀念忧伤而又绮丽壮美的文字,来了解、鉴赏一下作者的大爱挚情和博阔胸怀吧!
《远去的帆影》:每当面对这迷人的风光,我的脑海就会浮现那遥远的帆影,就会听到那响彻丹江的船工号子。恍惚间,那曲流回转、乱山夹峙的山河峡谷,船工们正身背纤绳,艰难地爬行在陡峭的悬崖之上……现在,那远去的帆影,虽然已飘散于丹江的历史天空,但它所映射的丹江精神,民族魂魄,将永远鼓励后人乘风破浪,奋发向上。
《易碎的村庄》:村庄是大地的女儿,是乡民的精神归宿。由血缘和泥土组成的村庄,经历过多少风雨涤荡,凝聚成的是一通血脉相连的传世大碑。根脉所系,思念永恒。移民走了,他们的精神却留下了,我不仅为移民的依然舍弃而感佩,更为移民将到来的崭新生活所期待。今日的移民已不同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移民,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重读荆紫关》:每一次我都小心翼翼地走在这青石铺地、黑板门面中间,仰望那五脊六兽的屋脊和彩绘精美的封火山墙,似乎在历史的隧道里穿越,正触摸虽已远去却依然生动的历史……心平如水,呼吸舒缓。恍惚间,那留有长辫,头戴毡帽,身着黑衣长衫的官商富贾;赤膀裸臂肩搭纤包粗喉咙大嗓门的丹江船工,推车挑担的商贾小贩,正一齐向我走来。
《母亲的扁担》:一根榆木扁担,沉静,从容,倚靠在老家的屋檐下,勾起我许多童年的往事。昔日,家乡人用它担水,担粮,担粪,担石头……我的童年就是在母亲“吱呀、吱呀”的扁担声里长大。从记事起,母亲的扁担就一天没闲过,它一头挑着太阳,一头挑着月亮,挑来了我们兄妹长大成人,挑来母亲的一脸沟壑,儿孙满堂。
正是以上所列这些忧伤而又绮丽的文笔,为《远去的帆影》这部作品集镀染了一层靓丽的底色,而且集子中的大部分篇什史料翔实,涵义高远,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很强的社会现实意义,思想、艺术两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准。也正因为如此,这部集子里的大部分文字,都曾在不少报刊杂志发表或者转发、选用、获奖等等。粗略统计,仅《躬耕》杂志大概就曾经发表过其中十篇左右的作品。
最后,引用作者在这部集子的后记里所说的一段话,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本书所选的每件作品,都是心路的印痕,都是借着乡土的子宫,胎生出来的。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自己所生的孩子,丑也好,俊也罢,皆为己出,都是情感的流露。写山,写水,写人,写物,为心仪所指。……今天把它们选择、整理、归类、汇集成册,就是要通过这些文字,表达一种对乡土、对家乡的特殊情感。也想让更多的人们记住乡愁,记住故乡的文化根脉。
我想,君平出版这部书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这部书的史料价值和社会价值,更会随着时间的延伸,愈加明晰、突出地显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