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禁止将‘双一流’作为大学生就业门槛”、推出“本降专”制度、在深圳建立“高等教育特区”……春风3月的全国两会中,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对于教育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其中不少涉及到高等教育,与大学生息息相关,比如大学生如何培养、大学怎么办得更好、哪些学科应该大力发展等等。
公平对待所有大学生
建议:禁止将“双一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
建议禁止将“双一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根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高校数量2914所,其中原211、985和“双一流”高校仅占总数的3.4%,而这些高校大学生数量之和仅占全国高校大学生总数的不足8%。因此,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专门人才仍然是非“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
当前多地以“一刀切”的方式在政策制定中只关注“双一流”高校;多地机关仅仅面向“双一流”高校招纳毕业生作为党政储备人才,拒绝了其他高校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多地政府仅仅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人才绿色通道等方面设计各种优惠措施,剥夺了其他优秀人才享有良好待遇的权利。其结果是,在用人单位表现平平甚至较差的一些毕业生,仅仅因为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的,都能享受到非常可观的政府资助,而一些表现优秀、更受重用的其他高校毕业生却在购房优惠、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等多方面被当地政
策所忽视,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上的“公平感”与“获得感”。
“双一流”高校主要是针对办学治校能力和某些学科专业的评价,不是毕业生就业胜任力的评价。
(施卫东 南通大学校长)
大学生如何培养
建议:“本降专”;每位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的学时数不低于每学年8学时。
大学人才培养要实现三个“转变”:首先是人才培养从“窄”口径向“宽”口径的转变,人才培养有共性更要有个性。第二是从“教”向“育”的转变,加强“育人”力度。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在第一课堂,课余也应有老师们参与的身影;希望在国家层面上,能够按照德智体美劳的分类建立一些第二课堂的平台,与我们校内的平台相结合,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三是从“松”到“严”的转变。目前本科基本没有淘汰机制,操作上也有不少难度,建议结合中国目前状况,打通本科和专科,考虑“本降专”制度,基本理念并不是淘汰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吕建 南京大学校长)
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核心。高校的教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宽广的知识积累,是大学的核心师资,理应肩负培养本科生的职责,给本科生开课并上好课是第一要务。但是,目前各高校仍有相当一部分教授没有给本科生上课。
为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的目标,建议完善有关管理制度、改进课程设置:首先,学校和院系领导要带好头。建议每位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的学时数不低于每学年8学时。其次,优先安排教授、特别是知名教授给本科生讲授通识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主选课。第三,改进本科生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对于大班课程,可改为小班课程,允许不同教师开设同一门本科生课,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允许多位教师合教同一门课程。
(孟安明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
哪些专业亟待发展
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小语种;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语音识别;康复医学; 5G;数学;“文创”;质量教育。
5G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5G创新走在世界第一方阵,但进一步推动5G快速应用,还需要5G人才支撑,这是当前开设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大学的主要任务。
目前还有约11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官方或通用语言,我国高校尚未开设课程,小语种人才存量明显不足。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情况,适当增设相关小语种本科专业。
建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计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全球工程经营”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经营”本科专业,聘请长期从事国际工程一线管理的资深业界人士担任讲课老师,以弥补学校老师实践知识不足的问题。在办学方式上,高校可以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央企等企业合作,采用“3 1”培养方式,快速为企业培养针对性强的专业人才。
(张水波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
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紧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语音识别等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强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有效供给。强化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开发或依托产学研结合,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建议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储备生力军。
(李家俊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在调研中发现,康复医学在我国开展较晚,且属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康复医学发达的国家,康复医学早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据估计,我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5万,而事实上康复治疗师仅有2万,缺口达13万。如果参照国际平均水准,结合我国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巨大需求,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至少為30万,缺口更大。建议增设康复医学为一级学科,推进康复医学发展;各省份建立康复大学,针对残疾人康复、慢病康复、精神康复等方面开办独立设置的康复大学,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康复医学专门人才。
(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5G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5G创新走在世界第一方阵,但进一步推动5G快速应用,还需要5G人才支撑,这是当前开设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大学的主要任务。
5G马上面临工程化,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里面,要与应用紧密结合。建议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方面要引进世界一流通信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科建设,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应5G时代的创新人才。 (杨震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数学是决定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的关键。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数学顶尖人才的培养,中国数学科学水平相对落后,亟待加强数学教育,加快培养数学顶尖人才,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更上新台阶。(张云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艺术和科技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艺术高校师生应发挥其办学优势和特色,利用动漫、影视、工业设计及城市设计等专业优势,对城市景观、乡村城镇环境进行参与改造,打造过目不忘的风格和景观。
艺术教育应把“文创”纳入教育教学的任务中,不断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脑洞大开”。
(李象群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通过调研发现,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在质量教育方面的专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建议研究制定一部《质量教育法》,具体来说:一是在公共基础教育体系中增加质量教育的内容;二是普及和加强质量教育;三是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教育工作体系,在政府、高校和社会三大领域,明确各类主体促进质量教育的基本职责,以及履行职责的行为模式与边界,促进高质量发展;四是建立科学的共治关系、有效的共治机制,为质量教育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
(马杰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
大学如何适应时代
建议:建立“高等教育特区”;加强西部高校建设。
大湾区的教育特区
有必要在深圳建立“高等教育特区”,通过中央政府赋予特区一系列高等教育先行先试的改革政策,突破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体制机制壁垒,探索创建与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新体系,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强支撑。
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以特区为依托,构建大湾区高校合作办学新格局,既支持粤港澳高校在深圳高等教育特区合作办学,也支持深圳高等教育特区的高校在港澳地区办学,同时引进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在特区与湾区相关高校组建联合学院、特色学院,实现国际一流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汇聚。
第二,以特区为枢纽,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创新走廊,以特区为媒介,支持湾区高校与国际一流实验室和大学合作,创建若干联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加盟大学与粤港澳高科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实体联合研发机构,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共同体。
第三,以特区为基地,实施促进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新举,实施“湾区大学生交流计划”,通过夏令营、国情之旅、研习营等形式,定期进行大湾区青年书画和其他人文艺术交流,逐步增强港澳青年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以特区为试验田,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新范式。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指引,国家给予特区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特区在招生制度、学科建设等方面大胆改革,如突破招生指标限制,自主确立招生指标和招生办法,自主设立博士点、硕士点,扩大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招生规模;突破教师编制、工资、职称、税收等限制,促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的大批引进和合理使用。
(李清泉 深圳大学校长)
建议研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力量管理运营的“湾区大学”,打造符合创新型湾区发展的高等教育平台。应该赋予这一平台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同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青年交流合作。(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建议在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的深圳光明区或龙华区旧工业区改造中规划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配套比较完善的、专门引进港澳青年创业者的创客中心,同时建设专门引进港澳青年的相对独立的创业中心,在创业资助、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涂辉龙 深圳海雅集团董事长)
加强西部高校建设
西部地区的科教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多年来远远落后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高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西部的人才流失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人才需求是一个大矛盾。究其根本,经济不发达、学术平台单一、内部管理体制不畅、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是阻碍西部科教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国家和高校自身两个层面共同施力,即:“外”求政策支持,“内”要激发自身活力。因此,我们建议:
一是将西部人才建设、科教事业提升到“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抓紧制定和颁布重点支持政策,以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发展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平台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
二是通过宏观调控机制,增加政府对西部人才流动的特殊管理办法,形成规范合理的秩序,出台倾向性政策,设立中西部人才专项基金,弥补中西部高校的劣势和不足。
三是结合西部地区特色,建设新能源、环境生态、功能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精准合成等研究中心。呼吁发改委、科技部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提供直接政策和资金支持,并积极提倡国家、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和个人注资的多元共建模式。
四是中西部高校需要轉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坚持事业留人、体制机制留人、感情留人,增强人才的归属感,留住并用好核心人才和特殊人才,避免和限制国内高校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
五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对留住人才的西部基层单位或个人实行奖罚分明的有效措施,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发展和科教事业保驾护航。
(李景虹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两会期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媒体采访中分别谈了大学建设的思路和做法,各有特色。
高等教育要主动融入社会
大学发展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研究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需要大学做什么样的变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中国现在很多事情不是中国自身的事情,西安交通大学坐落西部,有责任把西部带起来,同时站在世界看西安,要起到一个人才培养、人才汇聚的作用,将来要让西安成为大家瞩目的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才是一个大学该做的。
2018年在西安开工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这是西安交大探索的一条新路,希望能够在21世纪让大学与社会连接更紧密,能够继续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大学要放下身价,主动地融入社会,在实践当中提炼未来社会发展的真理和规律。
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丝路青年学者论坛,报名特别踊跃,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中的精英都汇聚于此,现在把整个陕西省其他高校的人才活动都带起来了。其实,最终目的不是西安交大自身有多少海外人才,而是要让国际上的英才都能汇聚到西安来,这样才会有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期望是能把整个区域带起来。
创新港周边我们布局了若干科技小镇、新材料小镇、机器人小镇、无人机小镇,现在形态初步展现。其实国外影响力、凝聚力比国内大,周边省份也都在关注它的建设与发展,一边建一边看,效果慢慢体现出来了。
我们还牵头成立了丝路大学联盟。一开始学校很多人反对,说这个联盟不都是好学校,但其实我们的使命是如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发展起来,来解决这个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我们现在教育有点不自信,好像只有和世界顶级大学搭上关系才行,不排除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有价值、有实际内涵的交流合作,但其实你自己真正做好了,好的大学会主动来找你。现在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大学加入联盟。很多世界著名大学看到丝路大学联盟有一百多个大学加入,也都主动来了,因为这里面大有合作空间。
所以,丝路大学联盟是立足更高点,真做好了之后,可以引领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高等教育在这个时代面临很多挑战,如果不主动融入社会,会被社会边缘化。
(王树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奔着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虽然地方不大,占地大概66畝,但是我们非常满意,欢迎大家去看看。
我们的主校园叫云谷校区,已经开工建设了,其实去年浙江省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就是在云谷校区开工的。下个月,我们要举行一个全面开工仪式。预计两年半以后,也就是2021年的年底会交付使用,那将是一座很美丽的世界级的校园。
有了大楼为了什么?为了引进大师,这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工作。
西湖大学是奔着世界顶尖大学这个目标设计发展的,它的核心指标就是师资。我相信只要有好的师资队伍,那么就一定可以把学生培养好。
西湖大学的诞生发展正是建立在中国教育大发展的土壤上,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目前,西湖大学择优聘用了近百位世界级科学家,80%以上是中国自己培养后输送出去的优秀学子。
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更多原创性突破,我国原创性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也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我而言,这就应该是未来中国教育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我把富有社会责任感放在了拔尖创新前面,为什么呢?原因也挺简单的。有一句话叫,德才兼备德为先。我们用人要德才兼备,这个德不是空洞的,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在小我之外有没有一个大我。我相信,每个人都在奋斗,要不然怎么叫打拼?每个人都在努力把自己的才智用到极致,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的奋斗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位西湖大学的学生能够知道西湖大学代表的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而来,将来又要为什么而奋斗。
到目前为止,西湖大学已经有139位博士研究生,预计今年会招收240位左右。以后逐年递增,预计到2026年,在校博士生总数将达到3000人的规模。正在认真研究本科生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的设置。初步计划在2022年招收一个实验班,2023年正式招生。
(施一公 西湖大学校长)
公平对待所有大学生
建议:禁止将“双一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
建议禁止将“双一流”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门槛。根据2017年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国现有高校数量2914所,其中原211、985和“双一流”高校仅占总数的3.4%,而这些高校大学生数量之和仅占全国高校大学生总数的不足8%。因此,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大量专门人才仍然是非“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
当前多地以“一刀切”的方式在政策制定中只关注“双一流”高校;多地机关仅仅面向“双一流”高校招纳毕业生作为党政储备人才,拒绝了其他高校毕业生参与公平竞争;多地政府仅仅为“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人才绿色通道等方面设计各种优惠措施,剥夺了其他优秀人才享有良好待遇的权利。其结果是,在用人单位表现平平甚至较差的一些毕业生,仅仅因为是“双一流”高校毕业的,都能享受到非常可观的政府资助,而一些表现优秀、更受重用的其他高校毕业生却在购房优惠、租房补贴、生活补助等多方面被当地政
策所忽视,严重影响其工作、生活上的“公平感”与“获得感”。
“双一流”高校主要是针对办学治校能力和某些学科专业的评价,不是毕业生就业胜任力的评价。
(施卫东 南通大学校长)
大学生如何培养
建议:“本降专”;每位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的学时数不低于每学年8学时。
大学人才培养要实现三个“转变”:首先是人才培养从“窄”口径向“宽”口径的转变,人才培养有共性更要有个性。第二是从“教”向“育”的转变,加强“育人”力度。学生的成长不仅仅在第一课堂,课余也应有老师们参与的身影;希望在国家层面上,能够按照德智体美劳的分类建立一些第二课堂的平台,与我们校内的平台相结合,起到引领示范的作用。三是从“松”到“严”的转变。目前本科基本没有淘汰机制,操作上也有不少难度,建议结合中国目前状况,打通本科和专科,考虑“本降专”制度,基本理念并不是淘汰学生,而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吕建 南京大学校长)
本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阶段,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是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的核心。高校的教授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和较宽广的知识积累,是大学的核心师资,理应肩负培养本科生的职责,给本科生开课并上好课是第一要务。但是,目前各高校仍有相当一部分教授没有给本科生上课。
为实现教授全员给本科生上课的目标,建议完善有关管理制度、改进课程设置:首先,学校和院系领导要带好头。建议每位教授讲授本科生课程的学时数不低于每学年8学时。其次,优先安排教授、特别是知名教授给本科生讲授通识课、专业必修课或专业主选课。第三,改进本科生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对于大班课程,可改为小班课程,允许不同教师开设同一门本科生课,学生自由选择教师;允许多位教师合教同一门课程。
(孟安明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教授)
哪些专业亟待发展
建议:“一带一路”沿线小语种;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语音识别;康复医学; 5G;数学;“文创”;质量教育。
5G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5G创新走在世界第一方阵,但进一步推动5G快速应用,还需要5G人才支撑,这是当前开设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大学的主要任务。
目前还有约11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官方或通用语言,我国高校尚未开设课程,小语种人才存量明显不足。根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使用的语言情况,适当增设相关小语种本科专业。
建议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高等教育专业和课程设计进行供给侧改革。在具备条件的高校,增设“全球工程经营”或“‘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经营”本科专业,聘请长期从事国际工程一线管理的资深业界人士担任讲课老师,以弥补学校老师实践知识不足的问题。在办学方式上,高校可以与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央企等企业合作,采用“3 1”培养方式,快速为企业培养针对性强的专业人才。
(张水波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
人工智能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建议由国家相关部委牵头紧盯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语音识别等关键领域和前沿技术,强化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的有效供给。强化企业在技术研发中的主导作用,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开发或依托产学研结合,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建议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储备生力军。
(李家俊 天津大学党委书记)
在调研中发现,康复医学在我国开展较晚,且属于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目录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康复医学发达的国家,康复医学早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门类。据估计,我国现阶段需要康复治疗师15万,而事实上康复治疗师仅有2万,缺口达13万。如果参照国际平均水准,结合我国家庭和社区康复的巨大需求,康复治疗师的需求至少為30万,缺口更大。建议增设康复医学为一级学科,推进康复医学发展;各省份建立康复大学,针对残疾人康复、慢病康复、精神康复等方面开办独立设置的康复大学,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康复医学专门人才。
(张伯礼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
5G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我国5G创新走在世界第一方阵,但进一步推动5G快速应用,还需要5G人才支撑,这是当前开设了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的大学的主要任务。
5G马上面临工程化,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校里面,要与应用紧密结合。建议高校和科研院所一方面要引进世界一流通信人才,另一方面要加强学科建设,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高校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了解社会需求,才能培养出适应5G时代的创新人才。 (杨震 南京邮电大学校长)
作为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数学是决定基础理论研究水平的关键。由于长期以来忽视了对数学顶尖人才的培养,中国数学科学水平相对落后,亟待加强数学教育,加快培养数学顶尖人才,夯实基础理论研究基础,推动我国科技创新水平更上新台阶。(张云勇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
艺术和科技相结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艺术高校师生应发挥其办学优势和特色,利用动漫、影视、工业设计及城市设计等专业优势,对城市景观、乡村城镇环境进行参与改造,打造过目不忘的风格和景观。
艺术教育应把“文创”纳入教育教学的任务中,不断挖掘学生潜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脑洞大开”。
(李象群 鲁迅美术学院院长)
通过调研发现,相比西方国家,我国在质量教育方面的专业发展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建议研究制定一部《质量教育法》,具体来说:一是在公共基础教育体系中增加质量教育的内容;二是普及和加强质量教育;三是构建科学有效的质量教育工作体系,在政府、高校和社会三大领域,明确各类主体促进质量教育的基本职责,以及履行职责的行为模式与边界,促进高质量发展;四是建立科学的共治关系、有效的共治机制,为质量教育提供基本的法律依据。
(马杰 中国航天科工二院党委书记)
大学如何适应时代
建议:建立“高等教育特区”;加强西部高校建设。
大湾区的教育特区
有必要在深圳建立“高等教育特区”,通过中央政府赋予特区一系列高等教育先行先试的改革政策,突破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中的体制机制壁垒,探索创建与世界级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高等教育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机制、新体系,为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提供坚强支撑。
具体建议如下:
首先,以特区为依托,构建大湾区高校合作办学新格局,既支持粤港澳高校在深圳高等教育特区合作办学,也支持深圳高等教育特区的高校在港澳地区办学,同时引进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等国际顶尖大学在特区与湾区相关高校组建联合学院、特色学院,实现国际一流人才和优质教育资源汇聚。
第二,以特区为枢纽,打造“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创新走廊,以特区为媒介,支持湾区高校与国际一流实验室和大学合作,创建若干联合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加盟大学与粤港澳高科技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和实体联合研发机构,探索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全链条、网络化、开放式协同创新共同体。
第三,以特区为基地,实施促进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新举,实施“湾区大学生交流计划”,通过夏令营、国情之旅、研习营等形式,定期进行大湾区青年书画和其他人文艺术交流,逐步增强港澳青年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最后,以特区为试验田,探索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新范式。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为指引,国家给予特区一定的政策支持,鼓励特区在招生制度、学科建设等方面大胆改革,如突破招生指标限制,自主确立招生指标和招生办法,自主设立博士点、硕士点,扩大博士、硕士研究生及留学生招生规模;突破教师编制、工资、职称、税收等限制,促进国内外高水平师资的大批引进和合理使用。
(李清泉 深圳大学校长)
建议研究在粤港澳大湾区内设立政府投资建设、社会力量管理运营的“湾区大学”,打造符合创新型湾区发展的高等教育平台。应该赋予这一平台更多先行先试的机会,同时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内青年交流合作。(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建议在发展空间相对较大的深圳光明区或龙华区旧工业区改造中规划建设一个规模较大的、配套比较完善的、专门引进港澳青年创业者的创客中心,同时建设专门引进港澳青年的相对独立的创业中心,在创业资助、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涂辉龙 深圳海雅集团董事长)
加强西部高校建设
西部地区的科教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但是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多年来远远落后于全国及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高校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因此,西部的人才流失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人才需求是一个大矛盾。究其根本,经济不发达、学术平台单一、内部管理体制不畅、基层政府公信力缺失是阻碍西部科教事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西部地区人才流失的问题,我们认为应该从国家和高校自身两个层面共同施力,即:“外”求政策支持,“内”要激发自身活力。因此,我们建议:
一是将西部人才建设、科教事业提升到“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抓紧制定和颁布重点支持政策,以重大项目、重点学科发展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平台引导人才向西部流动。
二是通过宏观调控机制,增加政府对西部人才流动的特殊管理办法,形成规范合理的秩序,出台倾向性政策,设立中西部人才专项基金,弥补中西部高校的劣势和不足。
三是结合西部地区特色,建设新能源、环境生态、功能材料和高端化学品精准合成等研究中心。呼吁发改委、科技部和教育部等相关部委提供直接政策和资金支持,并积极提倡国家、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和个人注资的多元共建模式。
四是中西部高校需要轉变人才培养的观念,坚持事业留人、体制机制留人、感情留人,增强人才的归属感,留住并用好核心人才和特殊人才,避免和限制国内高校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
五是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提高基层政府公信力,对留住人才的西部基层单位或个人实行奖罚分明的有效措施,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发展和科教事业保驾护航。
(李景虹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两会期间,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在媒体采访中分别谈了大学建设的思路和做法,各有特色。
高等教育要主动融入社会
大学发展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我们一定要研究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了,需要大学做什么样的变革,才能顺应时代发展。 中国现在很多事情不是中国自身的事情,西安交通大学坐落西部,有责任把西部带起来,同时站在世界看西安,要起到一个人才培养、人才汇聚的作用,将来要让西安成为大家瞩目的真正的国际化大都市,这才是一个大学该做的。
2018年在西安开工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是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这是西安交大探索的一条新路,希望能够在21世纪让大学与社会连接更紧密,能够继续发挥大学的社会职能。大学要放下身价,主动地融入社会,在实践当中提炼未来社会发展的真理和规律。
我们每年举行一次丝路青年学者论坛,报名特别踊跃,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中的精英都汇聚于此,现在把整个陕西省其他高校的人才活动都带起来了。其实,最终目的不是西安交大自身有多少海外人才,而是要让国际上的英才都能汇聚到西安来,这样才会有蓬勃发展的态势。我们期望是能把整个区域带起来。
创新港周边我们布局了若干科技小镇、新材料小镇、机器人小镇、无人机小镇,现在形态初步展现。其实国外影响力、凝聚力比国内大,周边省份也都在关注它的建设与发展,一边建一边看,效果慢慢体现出来了。
我们还牵头成立了丝路大学联盟。一开始学校很多人反对,说这个联盟不都是好学校,但其实我们的使命是如何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发展起来,来解决这个世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我们现在教育有点不自信,好像只有和世界顶级大学搭上关系才行,不排除我们和世界一流大学进行有价值、有实际内涵的交流合作,但其实你自己真正做好了,好的大学会主动来找你。现在有来自38个国家和地区的151所大学加入联盟。很多世界著名大学看到丝路大学联盟有一百多个大学加入,也都主动来了,因为这里面大有合作空间。
所以,丝路大学联盟是立足更高点,真做好了之后,可以引领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潮流。高等教育在这个时代面临很多挑战,如果不主动融入社会,会被社会边缘化。
(王树国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
奔着世界顶尖大学的目标,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
西湖大学云栖校区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虽然地方不大,占地大概66畝,但是我们非常满意,欢迎大家去看看。
我们的主校园叫云谷校区,已经开工建设了,其实去年浙江省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就是在云谷校区开工的。下个月,我们要举行一个全面开工仪式。预计两年半以后,也就是2021年的年底会交付使用,那将是一座很美丽的世界级的校园。
有了大楼为了什么?为了引进大师,这是西湖大学最重要的工作。
西湖大学是奔着世界顶尖大学这个目标设计发展的,它的核心指标就是师资。我相信只要有好的师资队伍,那么就一定可以把学生培养好。
西湖大学的诞生发展正是建立在中国教育大发展的土壤上,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的必然产物。目前,西湖大学择优聘用了近百位世界级科学家,80%以上是中国自己培养后输送出去的优秀学子。
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更多原创性突破,我国原创性这方面的研究还不能够完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尖端核心的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也只能靠我们自己去创造。我们需要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拔尖创新人才,对我而言,这就应该是未来中国教育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我把富有社会责任感放在了拔尖创新前面,为什么呢?原因也挺简单的。有一句话叫,德才兼备德为先。我们用人要德才兼备,这个德不是空洞的,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在小我之外有没有一个大我。我相信,每个人都在奋斗,要不然怎么叫打拼?每个人都在努力把自己的才智用到极致,但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和没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他们的奋斗方向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希望每一位西湖大学的学生能够知道西湖大学代表的是什么,自己为什么而来,将来又要为什么而奋斗。
到目前为止,西湖大学已经有139位博士研究生,预计今年会招收240位左右。以后逐年递增,预计到2026年,在校博士生总数将达到3000人的规模。正在认真研究本科生培养方案和相关课程的设置。初步计划在2022年招收一个实验班,2023年正式招生。
(施一公 西湖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