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我们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以此来提高聋校课堂实效。
【关键字】情感注视;师生关系;情感语言
所谓“情感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学生的感情,教师上课时的激情。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这个诱因,以感情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我们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1 情感注视拉近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决定着课堂效果。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师生关系好,学生学习成绩也好;若师生关系不好,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差。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聋生的视觉是其感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这一基本事实,在课堂上对聋生进行情感注视,可以更好地促进聋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接受。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眼光往往只对学生一扫而已,很少在某一个学生身上停驻更多的时间,即使学生回答问题,也只关注其手势语表达的正确与否,很少有对学生的情感专注。这种缺乏情感的课堂不仅淡漠了师生关系,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缺乏感情的支撑,从而对学习的热情及兴趣都大为锐减。我班上有个学生叫陈瑶,以前胆子比较小,发言也不积极,但我每次叫她回答问题时,我都是带着鼓励的目光近距离微笑的望着他,从而让她从断断续续、胆战心惊的回答到现在镇定自若的回答老师的每个问题,即使是回答不上来时,她也会用手语告诉我:“对不起,老师,我还没想好。请让我再想一下,好吗?”再比如教幻灯片制作课时,每次纠正学生的错误,我都是板着脸,学生看到我充满了畏惧感,任凭我的讲解多么精彩,都无法让她们进入最好的状态。而后,我改变态度,她们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让我深刻的领悟到情感注视的重要性。
只有重视了情感教育,学生才会从内心接受你,接受你的课堂,师生关系协调,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对教师而言,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
2 情感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语文课堂要突出语文味、人文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语言是否具有情感特征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2.1 导语设计的情感化。“兴趣”是整篇文章教学的起点,而导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语引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整篇文章兴趣的高低。一个好的导语可以很快让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情感”。 如在教学《孤独之旅》中,针对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特点,我问学生:“你们有过孤独吗?当你们孤独时,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一位少年正在孤独的道路上行走,我们今天就跟着他踏上孤独的旅程,体验他的成长之路吧。”同龄人的思想让学生更有兴趣进入课文之中。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说:“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童年吧,你们的童年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幸福、快乐、美好……)可是,你们知道吗?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里,有很多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儿童,伴随着他们更多的却是寒冷、饥饿,死亡时刻在威胁着他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一个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吧!”(放幻灯片)这样设计导语,学生很容易把故事的主人公和自己对比起来看,这就为学生学习文章的内容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的心。教师要想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就要善于用生动、富有情趣的语言巧妙引导学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随着教师的指导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好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练、感人,富有吸引力。
2.2 过渡语言的情感化。过渡语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语言。它既能帮助学生总结内容,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新内容的愿望。因此,教师要用饱含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情节波澜起伏,令人回味咀嚼。我设计了一些充满悬念的过渡语,抓住学生的心,有力地提高了阅读质量。全家人日夜盼望于勒叔叔回来,因为他在外面发了财。于是二姐的婚事也有了进展,一家人去哲尔赛岛旅行。在船上我们看到的于勒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水手,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姐的婚事会告吹吗?充满诱惑力的过渡悬念催促着学生一定要读下去,来揭开一个又一个的谜底。
2.3 发展语言的情感化。发展语言就是给聋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这点对于聋生而言尤为重要。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因此,应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比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描写到菲利普夫妇在船上见到目夜盼望的于勒却要躲开他时,我就问学生:“他们为什么要躲开他?如果你们和亲人再次相逢,你们会怎么做?”学生畅所欲言,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 我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上课开始,根据课文内容出示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的渴望。课中让学生边学边思,让学生充分的相互交流。感悟小女孩当时的幻想与现实的残酷、黑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容易理解些,难度不大。最后在结束学习前我提出问题“如果小女孩现在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让学生再一次交流起来,同学们在充分的交流后,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2.4 总结语言的情感化。如果说导语给学生营造了温情的氛围,那深情的结束语更能留下意犹未尽的效果。在教学《桥》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谁不知生命的可贵,谁没有幸福渴望。当个人利益与大家的利益冲突时,老汉毅然选择的是大家的利益!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爱村民也一样爱自己的儿子。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一段结束语让学生对老汉舍己为人、高贵的灵魂有了深深的敬意!再比如《梦想的力量》一文,我说:“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看小瑞恩的梦想不仅为自己鼓起了前进的风帆,克服困难,坚定执着地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同时也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同时也使安格鲁的村民对瑞恩、对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梦想的力量大吗?这个看似问句的总结让学生更加肯定梦想的伟大之处,也让学生深深为主人公这种坚定、执着的爱心之举所感动!
提高课堂的实效,说白了就是在课堂40分钟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都收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的主阵地。教师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脑中。因而,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愿与大家一道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力争走一条求真务实的特教之路。
参考文献:
[1] 贾献文 孔令明 教育艺术论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8年 P136
[2] 陈云英 陈海平 课堂上的特殊儿童 教育科学出版 1993年P95
[3] 朴永馨主编 特殊教育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p34
[4] 陈云英 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p127
【关键字】情感注视;师生关系;情感语言
所谓“情感教育”,是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对学生的感情,教师上课时的激情。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情感这个诱因,以感情为先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只有把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中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情感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与质量。我们要充分挖掘刺激学生心理的情感源泉,通过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激起学生健康、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优良的情感去波及和感染学生,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促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1 情感注视拉近师生关系
著名教育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关系决定着课堂效果。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师生关系好,学生学习成绩也好;若师生关系不好,则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差。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聋生的视觉是其感知世界最重要的途径这一基本事实,在课堂上对聋生进行情感注视,可以更好地促进聋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接受。在我们的课堂上,教师的眼光往往只对学生一扫而已,很少在某一个学生身上停驻更多的时间,即使学生回答问题,也只关注其手势语表达的正确与否,很少有对学生的情感专注。这种缺乏情感的课堂不仅淡漠了师生关系,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时缺乏感情的支撑,从而对学习的热情及兴趣都大为锐减。我班上有个学生叫陈瑶,以前胆子比较小,发言也不积极,但我每次叫她回答问题时,我都是带着鼓励的目光近距离微笑的望着他,从而让她从断断续续、胆战心惊的回答到现在镇定自若的回答老师的每个问题,即使是回答不上来时,她也会用手语告诉我:“对不起,老师,我还没想好。请让我再想一下,好吗?”再比如教幻灯片制作课时,每次纠正学生的错误,我都是板着脸,学生看到我充满了畏惧感,任凭我的讲解多么精彩,都无法让她们进入最好的状态。而后,我改变态度,她们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让我深刻的领悟到情感注视的重要性。
只有重视了情感教育,学生才会从内心接受你,接受你的课堂,师生关系协调,我们的课堂才会更加完美的展现出来。对教师而言,微笑是一种胸怀,更是一种艺术。
2 情感语言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所以,语文课堂要突出语文味、人文性,让学生和教师一起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语言是否具有情感特征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2.1 导语设计的情感化。“兴趣”是整篇文章教学的起点,而导语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导语引入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整篇文章兴趣的高低。一个好的导语可以很快让学生对要学的内容产生“情感”。 如在教学《孤独之旅》中,针对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的特点,我问学生:“你们有过孤独吗?当你们孤独时,你们有什么感受?有一位少年正在孤独的道路上行走,我们今天就跟着他踏上孤独的旅程,体验他的成长之路吧。”同龄人的思想让学生更有兴趣进入课文之中。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说:“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童年吧,你们的童年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幸福、快乐、美好……)可是,你们知道吗?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里,有很多和你们年龄相仿的儿童,伴随着他们更多的却是寒冷、饥饿,死亡时刻在威胁着他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发生在一个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吧!”(放幻灯片)这样设计导语,学生很容易把故事的主人公和自己对比起来看,这就为学生学习文章的内容创设了一定的情境,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的心。教师要想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就要善于用生动、富有情趣的语言巧妙引导学生,使他们情不自禁地随着教师的指导去体会文章的意境、思想、和情感。好的导语应该像诗一样精练、感人,富有吸引力。
2.2 过渡语言的情感化。过渡语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语言。它既能帮助学生总结内容,又能激发他们学习新内容的愿望。因此,教师要用饱含感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情节波澜起伏,令人回味咀嚼。我设计了一些充满悬念的过渡语,抓住学生的心,有力地提高了阅读质量。全家人日夜盼望于勒叔叔回来,因为他在外面发了财。于是二姐的婚事也有了进展,一家人去哲尔赛岛旅行。在船上我们看到的于勒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老水手,菲利普夫妇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姐的婚事会告吹吗?充满诱惑力的过渡悬念催促着学生一定要读下去,来揭开一个又一个的谜底。
2.3 发展语言的情感化。发展语言就是给聋生创造交流的机会。这点对于聋生而言尤为重要。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用时间来换取学生的思维空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因此,应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全面深入地思考问题,理解课文内容;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精神。比如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描写到菲利普夫妇在船上见到目夜盼望的于勒却要躲开他时,我就问学生:“他们为什么要躲开他?如果你们和亲人再次相逢,你们会怎么做?”学生畅所欲言,整个课堂非常活跃。再如《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 我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上课开始,根据课文内容出示课件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的渴望。课中让学生边学边思,让学生充分的相互交流。感悟小女孩当时的幻想与现实的残酷、黑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容易理解些,难度不大。最后在结束学习前我提出问题“如果小女孩现在来到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什么?”让学生再一次交流起来,同学们在充分的交流后,都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
2.4 总结语言的情感化。如果说导语给学生营造了温情的氛围,那深情的结束语更能留下意犹未尽的效果。在教学《桥》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段结束语:“谁不知生命的可贵,谁没有幸福渴望。当个人利益与大家的利益冲突时,老汉毅然选择的是大家的利益!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爱村民也一样爱自己的儿子。他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共产党员先人后己、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他是优秀的共产党员!”这一段结束语让学生对老汉舍己为人、高贵的灵魂有了深深的敬意!再比如《梦想的力量》一文,我说:“梦想的力量是无穷的,你看小瑞恩的梦想不仅为自己鼓起了前进的风帆,克服困难,坚定执着地为实现梦想而奋斗;同时也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最终使梦想成为现实;同时也使安格鲁的村民对瑞恩、对加拿大人民感激不尽,从而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梦想的力量大吗?这个看似问句的总结让学生更加肯定梦想的伟大之处,也让学生深深为主人公这种坚定、执着的爱心之举所感动!
提高课堂的实效,说白了就是在课堂40分钟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都收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的主阵地。教师不能把知识生硬地灌输到学生头脑里,也不能把思想观点移植到学生脑中。因而,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我愿与大家一道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与探索,力争走一条求真务实的特教之路。
参考文献:
[1] 贾献文 孔令明 教育艺术论 航空工业出版社 1998年 P136
[2] 陈云英 陈海平 课堂上的特殊儿童 教育科学出版 1993年P95
[3] 朴永馨主编 特殊教育学 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年p34
[4] 陈云英 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年p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