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检验间隙过大的安全问题分析

来源 :科技尚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chen123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增加了电梯用量,拓展了使用范围。电梯不仅能够为日常出行带来便利,而且还引发了较多的安全问题,其中轿厢地坎和井道壁之间缝隙过大问题最为突出,一旦出现该问题,将会使乘客直接坠入井道。显而易见,这会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本文主要围绕电梯检验间隙展开剖析,希望可为电梯的常规使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电梯;检验间隙过大;安全问题
  目前,电梯成为了生产生活的基本工具,为保证电梯能够稳步运行,所有投入运行的电梯一定是通过相关检验达标的电梯。我国面向电梯使用提出的具体规范,要求特种设备使用务必要有安全距离,采取安全防护举措。和特种设备安全存在关联影响的设施需满足规范要求。因此,若超出安全距离,引发间隙过大问题,则会阻碍电梯的正常运行,我们应全面调控存在间隙标准的项目。
  1 电梯检验间隙过大涌现的安全问题探究
  1.1 门间隙过大的危险探究
  国家针对电梯监督检验提出了具体的规范,要求门关闭后需满足下述标准:各个门扇、门扇和立柱、每一个门楣与地坎的空间间隙,以载客电梯为例,应不超过6mm,以载货电梯为例,应不超过8mm,在实际使用过程因磨损的作用,可以达到10mm。面向水平移动门与折叠门主动门扇对应的开启方向,将150N人力施加到最不利点,上述间隙可以适当增加,然而,旁开门应不超过30mm,中分门不超过45mm。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乘客优先和电梯层门接触,因此,电梯层门应和建筑物保持一致,同时,具备美观性。若如果门扇、门缝间隙过大,则会降低美观性,还有可能引发夹手等一系列安全隐患。
  1.2 轿厢和井道壁之间的距离、危险探究
  GB7588-2003和TSG T7001-2009对轿厢与井道壁距离都有明确要求:轿厢与面对轿厢入口的井道壁的间距不大于0.15m,对于局部高度小于0.5m或者采用垂直滑动门的载货电梯,该间距可以增加到0.20m。如果轿厢装有机械锁紧的门并且门只能在开锁区域内打开时,那么上述间距不受限制。
  现阶段,以曳引驱动电梯为主,因其轿厢一般不存在机械锁紧设备,所以对轿厢和井道壁之间的距离提出了的具体的规定。要求保证在0.15m以内,旨在借此来防范因故障原因使得电梯停留于层站区域外现象的出现,如若出现这一现象,则存在乘客跌落到井道的可能。因此,井道内表面和轿厢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允许超过0.15m,井道内表面和轿厢门框架内部最近门口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允许超过0.15m,井道内表面和地坎滑动门内部最近门口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允许超过0.15m,轿厢地坎和层门地坎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允许超过35mm。
  但是在日常检验过程中,还发现一种目前较为普遍轿厢与井道壁距离超标问题,那就是井道安全门与轿厢地坎距离超标问题,这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问题,广大检验员应该在平时检验过程中重点防范。
  2 安全问题管控举措
  2.1 严格遵守井道设计标准
  电梯生产成型作业面向井道尺寸与施工标准提出了具体规范。但在具体的安装环节,一些建筑设计单位未依据相关要求开展针对性设计,致使相关使用单位与维修人员无法获取精准的数据内容,引发间隙过大这一问题。一旦投入使用便无法在第一时间查找设备缺陷。基于该问题,要求相关单位一定要在设计环节落实电梯井道的具体设计尺寸与基本施工标准。
  2.2 认真审查参检资格
  检验人员的素质关乎着电梯设备的实际使用情况,这要求电梯检验作业一定要指派持有证书的人员负责。在具体的检验工作中,应保证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资深人员在场方可进行现场检验。同时,在检验过程中,与电梯检验无关人员禁止进入现场,借此规避不良问题。
  仅仅保证参检资格还不够,应全面增强突发事故应对和解决能力。从具体层面而言,检验人员应依照引发间隙过大的具体原因,面向突发事故采取有效的处理手段。这不仅要求检验人员具备优良的专业技术,而且应具备稳定、沉定的思维意识,有序处理方可规避问题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针对间隙过大要求检验人员需进行预警处理,借此提升问题处理效率。在基本的检验训练环节,可借助突发事故演练来增强处理能力。
  2.3 具体化隐患防范办法
  电梯设备管理较为复杂,要求相关管理部门需利用隐患防范办法具体化来增加使用安全性。从具体层面而言,应编制满足行业基本情况的管理体系、检验作业要求,借此来防范安全问题。如果发现正在检验的电梯现下存在安全隐患需马上停止作业,针对隐患引发的原因展开剖析,最终明确解决对策。另外,也应定期面向检验工作人员开展系统培训,借此增强安全意识。
  2.4 提升检验力度
  对于门间隙过大的设备一般是因设备使用老化才引发的。因此,如果发现该问题不仅要在第一时间进行预警处理,而且应引导相关使用单位与维保单位明确电梯的基本情况,以此来科学部署,针对使用过程涌现的問题应及时改进。另外,待设备达到规定的年限要求后,应监督使用单位进行安全评估或进行设备更换。我相信只要重视日常检验,增加管理力度一定能全面消除各种隐患问题。
  3 结语
  设备间隙过大不可避免地会引发安全问题,影响电梯的正常使用。这要求相关人员需全面遵守电梯井道设计标准,明确安全隐患防范办法,清楚问题的根源,全面审查参加人员的从业资格,使其具备突发事故应对能力,借此来提升电梯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2]刘业军.电梯检验间隙过大的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5,7(33):205.
  [3]姚文志.电梯检验间隙过大的安全问题分析[J].中国化工贸易,2015,(20):92.
  [4]罗亮.电梯检验间隙过大的安全问题分析[J].化工管理,2016,(14):286.
  (作者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龙岩分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供电企业中,线损的管理工作是运行管理中重要的构成部分,线损指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并且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与生存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供电企业中线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具有科学性的技术降损及管理降损的措施,有效的减少线损率,提高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与综合管理水平。  关键词: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降损措施  供电企业中电网线损也叫做电网电能损耗,通常指
石油化工行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聚乙烯产品作为石化产品成员之一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地飞速发展,贸易壁垒的逐步消除,各个国家、各个厂商的产品
在全球经济中,企业集群在当前各国经济体系中表现出非凡的活力,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竞争优势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许多地方政府开始把集群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工具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行各业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本文从近几年我国企业生产安全事故说起,分析了我国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高发的原因,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安全
摘 要:本文从用户进网前的安全管理、签订供用电合同、日常用电检查、安全知识宣传等4个方面就如何加强用户安全用电管理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安全用电;管理探讨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电力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学习等各个领域中都不可缺少的能源。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接触电的机会越来越多。尤其是,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拥有同一个电网,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与供电企业关系密切。用户是否安全用电已经成为
摘 要:随着电力营销管理体系实现进一步改革变化,蓬勃发展的电力行业出现一些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电力营销稽查管理不到位。本次研究主要是了解目前我国电力营销稽查管理的现状,坚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几点针对解决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电力营销管理;营销稽查;有效运用  1 前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发展,逐渐加快了城镇一体化发展进程,目前人民生产以及生活用电需求呈现一
近年来,我国区域产业先后经历了产业的地理集聚、专业化的产业集群等发展阶段,已初步进入产业集成化发展阶段。产业集成化发展是在产业集群基础上的“二次创业”,是对产业集群的一种结构性调整,亦是一种产业组织创新,它通过改变集群主体自身结构、主体间联结方式,从而实现集群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集成化发展使产业集群中的企业、银行、科研机构等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集成系统中一个组成部分,以集成方式,通过合作、交流、
摘 要:桥式起重机是一种人力需求量低及工作效率高的机械设备,其目前在社会生产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但桥式起重机的工作环境恶劣及其工作强度大,则在实际应用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对此,应重视对桥式起重机的检验,并对其中一些重点问题进行重点控制。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检验;安装  为了实现桥式起重机检验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本文依据国家质检总局编制的检验制度,探究桥式起重机检验中的常见问题,具体从
摘 要:本文简述了当前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讨论了该技术在机电领域的使用环节,并对该技术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存在的多发问题进行原因剖析,为今后此类技术的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传感器部件;原理;机电一体化;系统;发展  在现有机电一体化领域中,传感器作为主要部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作用相当于感官器官,能够及时敏捷的获取机器设备所需信息,并能有效发出指令去实现某一过程,该技
摘 要:本人主要通过案例分析一台单梁起重机在吊装作业发生事故,找出发生事故的原因,通过原因分析找出处理的意见,以防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关键词:案例分析;单梁起重机;事故  1 事故经过  2014年12月18日晚8点多,某公司第二期厂房第三跨一台单梁起重机吊装工件(550轧钢机底座),当工件吊至角铁要组对固定时,工件下降偏离角铁,向镗铣床一侧倾斜后倾覆,并翻转掉入排屑沟。两名操作工当时站在镗铣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