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里的美丽事业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热爱,才有了电教人今天最美的精彩;因为热爱,才有了电教人对明天的憧憬。
  操机抓拍,捕捉瞬间,推拉摇移,组接画面……这就是电教人的工作内容。电教人的工作,既艰辛又快乐,既苦涩又甘甜。脚下的路,是一串丈量不尽的开拓和延伸,我们只能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所亲历的那些岁月的碎片,在一组组造型的视听空间里,燃烧情感的火焰,定位人生的坐标。电教人的世界是活在镜头里的。
  电教,是一份诗情画意的工作。不过,体会到这种诗情画意,却需要一段艰辛的努力和付出。记得有一次,我得知一个山村发生洪灾,便拿起摄像机迅速奔赴现场,实地记录暴雨过后的灾情:暴雨冲毁了部分农田,山体持续滑坡,毁坏了部分民房。面对拍摄点分散、交通不便的困难,我走泥泞小路,过滑坡山崖,拍摄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真实地记录下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抗灾自救中那一幕幕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场面……苦吃了不少,但心情始终澎湃着。因为,镜头里的那个世界是多情的,它不像现实世界这样平实,但却凝练着人生的精华,聚焦着岁月的留痕。沧海可以化为一瞬间,风情可以藏在一笑里,这是艺术的真实,也是生命的升华。它给了绝望的人希望,给了迟钝的人感动。而这个世界,可以由我来创造,可以由我亲手捕捞那大千世界中纷繁的意象,把生命和人性之美呈现给他人。因此我自豪,因此我为那个世界感动的同时也为自己而感动。要感动世界,先要感动自己。作为一个电教人,我多得到了很多感动自己的机会。因此,我热爱镜头里的那个世界,即使那个世界让我吃再多的苦头。
  做党员电教的确很辛苦,但再辛苦仍是要坚持。县级党委组织部门的党员电教中心,人少事杂,每次找到一个好题材后,首先要深入下去与被采访者交谈,找准切入点、确定本片主题、拟定表现手法,这一切都得由编导者一手去完成,责任和压力很重。而编辑出来的成品是要通过电视传递给广大党员群众那千百双眼睛的,可不慎乎?我所在的綦江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多年来其实一直只有我一个人。有时候,真有顾此失彼之叹。尤其是拍出一部片子后,如果受到好评也就罢了,如果反响不好,回头想想拍摄时付出的那些辛苦,就会感到几许惆怅,几许辛酸。但这又怎么样呢?拍片的败笔不是人生的败笔,一时的挫折只是人生的磨砺。无论如何,我都无法离开手里的摄像机。多年来,我已经习惯了与摄像机为伴,习惯了依赖它在这个世界上行走,习惯了夜晚对着它低语,白天背着它上路。也许这是个有些封闭的个人世界,但只有在这个世界里我能够永无止境地创造。它就像我的爱人,我的知己,离开它我的生命将不再完整。
  做党员电教,既有压力,也会获得一些意外的收获。在每一次具体的采访拍摄中,你用真诚走进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用镜头记录共产党人美丽的人生,就会理解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接近那最接近完美的人性。为了拍摄《流金夕阳》,我曾连续四天住在主人公老唐家,从早到晚一直跟拍。老唐的猪遭遇瘟疫,他到县城书店买回养猪技术方面的书,蹲在猪圈旁一边看书,一边给病猪下药医病。我陪着老唐蹲猪圈。大热的天,猪圈里酷热难忍,蚊蝇在耳边嗡嗡直叫,我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忍着蚊叮虫咬和猪粪臭气陪了他四天。这是我前所未有的经历。但是在我几欲作呕的同时我却从镜头里拍到了老唐那宁静而执著的脸,那画面传递出来的坚守的意志是我们的党八十多年历程中最宝贵的精神的缩影。正是因为这份理解,我做出了一部真实感人的片子。也正是因为这份理解,我上了一堂宝贵的人生课。我没有理由不感激、不热爱我的镜头,它在某种意义上从属于我,但在很多时候又超脱于我。那些有时会被我忽视了的宝贵的东西,它会来提醒我去发现。
  有人说,电视记者是穿行于大千世界匆匆的游客,而党员电教记者是用扛起的摄像机去捕捉和聚焦真善美。而我说,作为专职从事党员电化教育的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也有必要去拍摄一部部让人玩味、具有可看性的电视纪实作品。因为,电教人的职业就是为党工作、为群众服务。推拉摇移,无论何时,我们都要清楚我们的镜头在为谁而“推”、而“拉”、而“摇”、而“移”。作为党员电教工作者,我们要在乎镜头的运用技巧,但又不能太在乎。因为我们的镜头中出现的不是秀美山川,不是锦绣风华,而是党性和人性的美好与崇高。我们是一个领导集体与广大基层人群之间的黏合剂与催化剂。所以我们追寻的美丽,永远不看重外表,而是直指人心。这是种宏大的美,壮阔的美,粗放的美,也是本质的美。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当我终于意识到自己是创造这种美的人中的一员时,我泪流满面。
  别怠慢了这台摄像机,也别小看了这间简陋的创作室——它是我们创作的载体,是我们生命的舞台。人生就如同一次旅程,生活的点滴就构成了风景,有美丽,也有残缺。我们没有时间去哀怨,因为生命对每个人来说也只有一次。作为电教人,我只能珍惜生命,让自己镜头中的事业,开出美丽的花朵。
  
  (作者为重庆市綦江县委组织部干部)
其他文献
艺术作品最终沉淀为人物。电视剧《交通警察》(以下简称《交》剧)最吸引观众的看点,在于以张立伟为圆点,塑造了一批具有责任感和正义心的有血有肉的平凡英雄。当故事落幕,情节远去,留下的是众多人物个体所带来的审美冲击和心灵震撼。  《交》剧的主创者淡化对情节及场景的刻意营构,把表现的重点落在对人物的驾驭上,不论是大角度的白描,还是小细节的工笔;不论是服务于叙事结构的意象性虚笔,还是对人性本色化呈现的具象性
期刊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历程。这30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30年。党员电化教育是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产生和发展的新生事物,同时也是服务于改革开放、服务于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手段。为了纪念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中共中央组织部组织局党员电化教育中心与本刊共同推出“党员电教与改革开放30年”有奖征文。  征文活
期刊
走进距离山东省滕州市微山湖湿地6公里的大坞镇姜庄村,连成片的蔬菜大棚正在孕育着春回大地的复苏。沿着大棚中间的沙土路往前走,一栋挂着“滕州市绿色蔬菜产销协会”牌子的二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随行的同志介绍说:“这是滕州市以家庭为单位,将远教引入协会的示范点。” 跨入这个宽敞整洁的农家院,协会会长刘希金和他的妻子满昌芝笑着迎了上来。寒暄过后,他们向记者讲述了“远教家庭协会”创建和发展过程中的历历往事。  
期刊
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党员电化教育工作一般分为农村、机关、企业、社区等不同的工作领域。长期以来,农村党员电教工作一直是各地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重点,但针对机关党员、企业党员、社区党员等领域的电教工作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把握好这些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推动党员电教工作在不同领域的深入开展。    机关党员电教工作的主要特点    党员电化教育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党员,并可进一步扩大至入党积极分子以及普通群众
期刊
美的前提    专题片中的美是实际内容和表现形式相结合的美。从形式上来看,专题片会运用画面构图、光线、色彩、影调等艺术手法向观众展现专题片中特有的美。从内容上看,健康、和谐、知性、有深度的内容能使人产生美的享受。专题片以画面为传播信息的基础,在三维的画面空间里展现多维的客观事实。创作人员在构建画面形象时,要对画面的线条、影调、色彩、形状等有直觉的把握,因为这些因素构成的不同影别、视角及运动产生的韵
期刊
当前,很多地方建设了一批现代化的远程教育站点,这些站点为农村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和实用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兄弟的普遍欢迎和好评。但在肯定之余,不少农民兄弟又有点遗憾。他们说:“远教站点的开通拓宽了我们的视野,但我们只能是看和听,心中有疑问和想法无法与节目中的专家沟通交流,很多时候感到不够解渴。”为此,他们渴望有个交流互动的平台,变“单向式”播放为“互动式”交流。  农民兄弟的这一愿望,对新形势下
期刊
2005年,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在素有“牡丹花城”美誉的洛阳全面铺开。建设初期,在我们对已建成站点的检查中,发现了许多问题,譬如:部分站点直播信号不清晰;排线和连线不规范;管理员打字、上传信息不熟练等等。尽管从表面看,这些都是小问题,但小问题集合到一起就严重影响了终端站点的整体建设质量。为了杜绝“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洛阳市远程办开展了“自查评估”工作。    定制度  为自查评估打好基础   
期刊
一部优秀的纪实性专题片之所以引人入胜,除了生活的真实、感人的题材等因素以外,重要的在于其结构方式。结构是创作者对专题片题材的精心组织和安排。  现实生活本身虽然可以为纪实片创作者提供丰富的素材,但不会给创作者提供一个完整的结构形态。结构是创作者思想观念和艺术追求相互作用的产物。    胡萝卜式叙述结构     专题片的胡萝卜式结构是取其象形之意。这种结构,就像胡萝卜,有一个贯穿通体的“心儿”,围绕
期刊
【网点调查】  河北省迁安市为了加强村级远教终端站点管理员的操作技能和业务素质,引入了“百分制量化考核”机制。通过百分考核,不仅调动了所有村级远教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增强了管理员们争先创优的意识,达到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进而全面提升了迁安市远教工作的整体水平。具体的做法是:  首先入村考核。重点查看远教设备的运转情况、节目下载情况、播放收看工作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为做好考核
期刊
一是人员“知识化”。二是内容“全面化”。三是形式“贴切化”。    为拓展远教功能,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以人员“知识化”、内容“全面化”、形式“贴切化”,强化远教终端接收站点与就业网络平台、惠民帮扶网络平台、Internet相连的“四位一体”网上运行机制发挥作用,让惠民工程落实到了基层。  人员“知识化”。借助西部志愿者、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社区)任职和机关干部驻村行动的契机,根据村、社区实际,从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