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导”教学法提高学生美术水平

来源 :吉林画报·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教学要取得好的成果,不应该只注重美术基础的培养,还要在美术之外下功夫,锻炼学生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美术教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导趣 导看 导议 导练 导评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新理念,学习新课标,实施新课程,在“导”字上下功夫,研究“导”的艺术,激活美术课堂教学,提高美术教学效率,让美术教学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从而奏响美术教学新一轮课改的最强音。
  
  一、设置情境——导趣
  
  创造的前提是兴趣。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启迪学生智慧的动力。导趣,即通过教师巧妙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对所学内容是否感兴趣是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前提。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在导入新课时,我们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架设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桥梁,激起学生“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引导学生积极投入新课的学习,使得师生教与学和谐同步,使学生迅速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例如,在教学《校园的春天》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各种标志图片、实物通过多媒体快捷明了、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生,激起学生欣赏各种标志的兴趣,为学生进行设计标志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留心观察——导看
  
  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必备条件。
  美术欣赏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比如农村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如民间艺术的美、农村风景的美、农民伯伯劳动的美、农村风俗人情的美等等。农村美术教学的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发现生活的真、善、美。有了发现美的一双眼睛也就能够更好地欣赏艺术的美。例如,在教学《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设计·应用)》这一课时,课前我组织学生社区或村庄、公共场所、学校、医院等参观感受设计与生活的关系,建立初步的设计观念为学习新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拓宽思路——导议
  
  合作学习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导议就是教师在课堂中适时注意揭示矛盾,围绕某个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讨论,合作学习,使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已见,优势互补,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小摆设(4)》时,组织学生对塑料瓶、快餐盒及其他相关材料再利用的方法进行交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后大家共同总结出:塑料瓶可以利用切割、组合、添加制作成新的物品;快餐盒可以利用切割、折叠,也可综合利用将其制作成新的物品;其他辅助材料也可以编结(塑料绳),也可以切割组合诸如苯板的物品。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重视运用——导练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多练习。多运用,多创作,大胆尝试,尽情地描绘他们眼中的世界,使他们不但“敢想”而且“敢表达”,用他们稚拙的笔法随意描绘周围的景物,使他们对周围感知跃然于一张张鲜活多姿的绘画上,让他们潜在的因素活跃起来,壮大起来,让他们的思想在练习中绽放出来,情感抒发出来。
  例如,在教学《设计和制作请柬》时,当学生欣赏到各种各样设计优雅的请柬后,让学生根据各种请柬的特点,自己练习设计一种精美的请柬,也可以由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尝试为家长单位或有关单位的活动设计请柬。这样,让学生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的知识,立竿见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鼓励评价一导评
  
  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发、唤醒和鼓舞。”这句话很值得我们深思。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的自信心来自教师和同学的鼓励性评价。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运用鼓励性评价的作用,不断地激活学生发展的细胞,挖掘其发展的潜能,推动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因为,在学生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之后,要让学生拥有创造之后的荣誉感、成功感是很有必要的。这时,对他们的鼓励、肯定,会令他们感动,让他们充满自信。例如,上面让学生自己设计请柬,使他们感觉到自己也会设计,也会为他人服务。他们唧唧喳喳,喜形于色,有的差不多不敢相信这是他们自己创造的作品,他们真正体验到自己真的也能设计,充分享受到所做的一切带给他们的快乐。这时候,给予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会大大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催他们奋进,使自信与成功伴随着他们更主动、更健康、更活泼、更和谐地发展。
  总而言之,在美术教学中,我们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是导演,而不是主演。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成为学习美术知识的真正主人,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在“导”字上下苦功夫,认真贯彻执行《美术课程标准》,讲究“导”的艺术,探索“导”的方法,从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打造美术教学课改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师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广开思路,把握各层次目标的设计与落实。利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性、生动性、突破思维障碍。  [关键词]教学目标 多媒体 音乐素养    教育家叶澜教授曾提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
期刊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欣赏评述活动中来,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从艺术形式上分析、探讨美术作品的积极性,从自发欣赏进入到自觉欣赏。那么在此过程中教师如何使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欣赏评述多元化艺术,并从艺术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建构一个多元化艺术观念,是课程标准的一个不可忽视的目标。  [关键词]创新 教法    中学美术欣赏课在整个中学美术教学的位置极其重要,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
期刊
[摘要]审美教育既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基础也是重点。虽然在艺术设计的培养课程中很少直接开设审美课程,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审美教育是贯穿艺术设计始终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链条。  [关键词]艺术感受 审美实践 审美联想    审美教育既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基础,也是重点。笔者所阐述的审美教育并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审美,更应该包括自然之美和社会之美,包括对主流道德伦理的感知,甚至是对市场规律的认识。这些都将使艺术设计的
期刊
[摘要]改革就需要对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状态做系统性的分析,以便科学、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从学生个体积极性结构的心理分析,包括需要、动机、目标、态度、激励五个方面。充分发挥新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课程改革 学生积极性 心理分析    我国基础教育正经历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历史性变革时期,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全面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这种目标指导下,就需要
期刊
“小到一把勺子,大到一座城市,都是经过设计的”。  当家居装饰业和家具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样化,当消费者追求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当家居软装饰及窗帘布艺产品的个性化日益成为一种消费潮流时,专业的家纺布艺设计师就成了这个潮流中的宠儿。  早在2000年“东樱”就开始打造与自我培养专业的家纺设计师队伍,历经八年的磨砺,这支队伍逐渐成长、成熟,为越来越多的对生活品质有着特殊要求的消费群体提供一种有文化内涵
期刊
[摘要]“用教材教”是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用教材教”,是对“教教材”的突破,但并不否定“教教材”;“用教材教”要立足文本,防止教学内容的泛化;“用教材教”的关键是对教材进行加工,用好教材,活用教材。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用教材教” 思考    新课改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要求教师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这无疑是对传统“教教材”的一个超越,但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还存在着这样那
期刊
[摘要]在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开发学生潜能是当今教学改革的方向,素质教育和学生潜能的发挥成为专家、学者、教育同仁研究的热点。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做更深入的讨论、探讨。  [关键词]素质 教育 潜能发挥 教育教学    时代呼唤教育,教育注目于学生素质和潜能的发挥,素质教育和潜能的发挥都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潜能发挥的主渠道,笔者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深深地体会
期刊
[摘要]表现性评价是要求学生在一定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一项任务,根据事先确定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表现或者作品进行评定,以确定学生学业成就的一种评价方法。它能面向全体学生,获得关于学生的更多信息,全面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评价结论更具说服力。在信度、经济性和类推性等方面,表现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局限。客观地认识并合理使用表现性评价,对小学科学教学将能发挥促进的作用。  
期刊
[摘要]语言是生活中最普遍的交际工具。掌握好这个工具对利用课堂传播知识、教育学生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通过共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简明扼要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就能够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其心智,陶冶其情操,使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学目的服务
期刊
[摘要]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数学的应用已经深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想要攀登科学的高峰,高深的数学素养是首先要具备的。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是培养一个人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所以,作为学生数学启蒙的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数学 教育    从教的这段时间里,笔者深刻地认识到,针对数学这门相对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