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其窍门有:启,培养学习兴趣;乘势,促使欲望提升;善嬉戏,推崇快乐学习;创设氛围,激发好学情趣;重生生合作,体现学为主体;巧用多科素材,提升综合能力;让活动丰富多彩,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技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不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人列入功能性文盲的行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和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采用了几种教学策略,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直观形象教学,加深感知记忆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信息技术的六次革命及家庭成员——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概念的理解必须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以直观形象的感知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理解和掌握其概念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呈现大量的图片信息,给学生以丰富的直观形象认知,如此,学生才不会有“海底捞月“的感觉而不知所措。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析解,做到形象具体、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形象,变虚拟为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感知记忆。
二、培养合作精神,拓展创新意识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为完成一项任务常常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协作完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为完成某项综合性比较强的任务,也可以开展分组协作学习。学生可以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组,共同完成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辯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比如让学生在幻灯片中设计一份手抄报的任务,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报告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子任务,小组的同学再分工,有的负责文字、负责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协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达成统一认识后,就可制作成一份出色的手抄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制作贺卡的评比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如今是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日新月异。在传统的计算机信息教学模式中,教师大都按部就班,直接按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本进行教学。而课本上的知识有的已经过时了,所以就会导致学生所学的信息知识更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积累新的與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努力使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并且,教师要学会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必须要仔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真实的计算机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计算机学习水平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课程导入,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所以教师在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好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生活。教师还要为学生普及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为学生敲响警钟,从而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
四、带任务学习,体验成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确立了带任务学习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种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和讲授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具体任务当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生使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幻灯片时,让学生运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制作一组介绍旅游景点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们兴致很高,有介绍张家界的、有介绍杭州西湖的、还有介绍桂林山水的……一幅幅作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搜集、整理、美化、加工资料的过程中完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在操作过程中提高了。又如:我在辅导学生使用Word软件进行计算机写作时,制定了以下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能够独立用计算机写作文,并对其进行编辑、排版、存盘、打印。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协作学习、师生会话商讨、学生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完成了Word基本功能的教学。在学生熟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使学生设计、编排、创作出一份份创意独特的电子小报作品,展示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加增强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作的信心。
以上就是我与学生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得出的一些小窍门。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让学生在好奇、愉悦、快乐的情景中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升。不仅是信息技术课,更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根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张健.农村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漫谈[J].亚太教育,2015(11).
[2]谢志坚.计算机的后续维护和投入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J].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2009(06).
[3]孙威虎.浅析农村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2(01)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 技巧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广泛应用,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和作用越来越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不会计算机基本操作的人列入功能性文盲的行列。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计算机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该如何把计算机知识既深入浅出又活泼生动地教给学生,如何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教育,如何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索和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通过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采用了几种教学策略,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直观形象教学,加深感知记忆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信息技术的六次革命及家庭成员——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等概念的理解必须借助于多媒体课件,以直观形象的感知引导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理解和掌握其概念所表达的含义。教师呈现大量的图片信息,给学生以丰富的直观形象认知,如此,学生才不会有“海底捞月“的感觉而不知所措。 实践证明,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析解,做到形象具体、突出重点、抓住关健;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巡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形象,变虚拟为直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感知记忆。
二、培养合作精神,拓展创新意识
在我们日常工作中,为完成一项任务常常需要分工合作,共同协作完成。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为完成某项综合性比较强的任务,也可以开展分组协作学习。学生可以按座位或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组,共同完成任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不同的学习者可以对某种问题形成不同的假设和推论。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小组讨论、意见交流、辯论等形式,教师可以促进学生的沟通,学生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聆听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这种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从而对知识产生新的理解。比如让学生在幻灯片中设计一份手抄报的任务,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报告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子任务,小组的同学再分工,有的负责文字、负责图片等资料的收集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协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达成统一认识后,就可制作成一份出色的手抄报。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思考,善于思考,学会独立思考,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强调创新能力的提高。除此之外,还可以举行制作贺卡的评比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
如今是信息时代,每天的信息日新月异。在传统的计算机信息教学模式中,教师大都按部就班,直接按照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课本进行教学。而课本上的知识有的已经过时了,所以就会导致学生所学的信息知识更不上时代的发展。因此,在农村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不断积累新的與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努力使教学的内容与时俱进。并且,教师要学会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进行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之前,教师首先必须要仔细地了解每个学生真实的计算机水平,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然后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出发,结合学生实际的计算机学习水平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进行课程导入,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另外,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所以教师在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观,让学生正确地对待网络,好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生活。教师还要为学生普及沉迷于网络的危害,为学生敲响警钟,从而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
四、带任务学习,体验成功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中确立了带任务学习的教学原则,即知识及技能的传授要以完成典型的“任务”为主,这种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在实际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将教学目标和讲授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具体任务当中,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激发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例如:我在教学生使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幻灯片时,让学生运用网络上丰富的资源制作一组介绍旅游景点的多媒体作品,学生们兴致很高,有介绍张家界的、有介绍杭州西湖的、还有介绍桂林山水的……一幅幅作品在学生积极主动的搜集、整理、美化、加工资料的过程中完成,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操作能力和审美能力也在操作过程中提高了。又如:我在辅导学生使用Word软件进行计算机写作时,制定了以下学习任务:通过学习,能够独立用计算机写作文,并对其进行编辑、排版、存盘、打印。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协作学习、师生会话商讨、学生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完成了Word基本功能的教学。在学生熟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使学生设计、编排、创作出一份份创意独特的电子小报作品,展示了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成果,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更加增强了他们使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和创作的信心。
以上就是我与学生一起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时,得出的一些小窍门。当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让学生在好奇、愉悦、快乐的情景中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得以提升。不仅是信息技术课,更是所有学科教学的根本的宗旨。
参考文献
[1]张健.农村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教学现状漫谈[J].亚太教育,2015(11).
[2]谢志坚.计算机的后续维护和投入在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的重要性[J].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2009(06).
[3]孙威虎.浅析农村小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师,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