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冰花》蕴涵有重要的教育价值,本文从教育不平等、个性教育缺失以及教师的偏见三个方面分析了绘画天才陨落的原因,并就我国当前媒体热炒的天才教育进行评述。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 个性教育 偏见
《鲁冰花》是改编自钟肇政的社会写实小说,反映的是上世纪60年代台湾北部山区纯朴平静的水城乡的社会状况以及此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实。出生在贫穷茶农家庭的主人公古阿明是一个生性活泼、顽皮且富有绘画天分的小学生,在观念新颖、敢做敢为的选调教师郭云天的启发指导下,显露出不凡的绘画天赋,本应参与绘画大赛展现才华的他,却没有得到校内其它老师的认同,原因是同班林志鸿同学的父亲是当地的乡长,为了讨好巴结乡长,不惜违背教师的职业良知,否决了古阿明,由林志鸿参赛。在现实的无奈下,郭云天老师负气离去,古阿明的乐观也败给了贫穷与失意,因肝病夭折,最后他的作品《茶虫》获得世界儿童美术大赛金奖的喜讯给故事留下了无限的惆怅与遗憾。在这部影片中,教育的不平等、个性教育的缺失以及教师的偏见是造成天才陨落的主要因素。
教育平等是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平等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平等基础上并受其制约的概念,其最终目标是使一切人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概括而言,教育平等一方面包含使每个人以其潜能获得最佳发展,另一方面则要求这种差别性的安排必须使社会尚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的利益得到保证。从这一角度出发,影片主人公古阿明受到了不平等的教育,与林志鸿相比,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古阿明都处于弱势。虽然他在教育的起点上享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在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却受到不公正地对待,绘画的潜能也受到压抑,造成这种不平等的根源源于他的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不高。因此,从本质来讲,与其说古阿明是教育制度不平等的产物,不如说是社会制度不平等的反映。
从教育与个性发展来看,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教育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与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如我国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思想,法国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都是非常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的体现。但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西方漫长的中世纪时期,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和被神学亵渎的工具,人的个性遭到扼杀和扭曲。真正自觉地将个性发展纳入到教育范畴,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还是近代社会以后的事,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渐渐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生产方式的不断革新,需要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思想,张扬个性。反观影片中的学校,学校的教育非常古板,教师对绘画评价的标准就是越逼真越好,而不欣赏想象力丰富的作品。郭云天老师的到来,带来了新的观念与风格,让传统的中山国小多少受到了冲击,也改变了古阿明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在挑选参加美术比赛的人选上,代表传统守旧的势力占了上风。古阿明从自己最信任的郭云天老师垂头丧气、满怀歉意的眼神中知道自己又再一次地没当选美术比赛代表,虽然自己嘴里说着没关系、不在意,也强忍住脸上的异样,但心中的不满绝望实在无法平息,到最后只好以丢蜡笔来发泄,丢掉郭云天老师送他的蜡笔,毁掉自己所深爱的画图,丢掉对这个不平等社会最后一丝的信任。古阿明的希望落空,一个富有绘画天分的生命被无情扼杀。
如果说,教育不平等、个性教育缺失是天才陨落的窠臼,那么,学校的一些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置教师职业道德于不顾,泯灭职业良知,则是造成天才陨落的直接凶手。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待学生的感情中,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形成种种偏爱。有些教师偏爱优等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格外青睐,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对这些学生都关爱有加,甚至袒护包庇他们的错误;有些教师则偏爱特长生,对自己所任科目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的学生或同自己有共同喜好的学生关系密切,关怀备至,如有的教师爱运动、就偏爱体育尖子生;有的教师爱唱歌,就偏爱活泼有歌舞天赋的学生;有的教师爱写作,就偏爱作文程度好的学生,如此等等。还有的教师偏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这些教师自我修养欠缺,或者有什么私欲杂念,想借助教师这个“神圣”职业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物色有权势的家长进行感情投资,如主动为他们的孩子补课,表示出额外的关怀,在谈话与教学中表现出特别的亲密溺爱,频繁的家访,尽量表现出对这些学生的重视和优遇,从而博得这些家长的好感,伺机提出自己的某些要求。这种偏爱,在学生中影响极坏,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这种偏爱在影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由于林志鸿同学的父亲是当地的乡长,在他请客设宴的那一幕,还有拜票竞选活动中,都可看出其财力和权势,而学校师长们,在一套西装面前,丢掉了自己的尊严,摆出一副奉承巴结的嘴脸,极力的讨好林志鸿同学,殊不知。这一不良行为的背后断送了一个天才画家。
影片虽然是一个绘画天才陨落的悲剧故事,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天才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近些年,在一些文化商人和媒体的联手操作下,“七岁作家”、“小画家”等神话不断涌现出来,培养“天才儿童”的“革命性”学习方法、经验和心得也不断地见诸于各种媒体,这种做法也正好迎合了部分望子成龙心切的中国父母的心理,反过来又成为一种标准,继续加深父母们原有的教育观念。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儿童”,成千上万的中国儿童在父母加班加点的“炮制”下,向提前“成才”的目标负重前行。之所以产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许多家长认为现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比影片主人公古阿明的贫寒家境,今天的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可谓优越的多。但是教育理论指出,生活条件等环境因素并不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开篇第一句就写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坏了。充分说明了自然教育思想。但并不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全然不顾,而是指教育应该适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为乐趣而学习,而不要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学习。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研究重心正由“智力开发”向“人格培养”转变,并把人格的成长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由于受错误的“天才教育”思想的误导,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分教育,结果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天才教育进行较早的美国,主张的是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孩子的才能自然流露,完全不同于中国那种压负重式的开发智力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单纯靠学习成绩选拔天才儿童的方式,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平等善待每个孩子,让更多的天才脱颖而出。
[关键词]教育不平等 个性教育 偏见
《鲁冰花》是改编自钟肇政的社会写实小说,反映的是上世纪60年代台湾北部山区纯朴平静的水城乡的社会状况以及此背景下学校教育的现实。出生在贫穷茶农家庭的主人公古阿明是一个生性活泼、顽皮且富有绘画天分的小学生,在观念新颖、敢做敢为的选调教师郭云天的启发指导下,显露出不凡的绘画天赋,本应参与绘画大赛展现才华的他,却没有得到校内其它老师的认同,原因是同班林志鸿同学的父亲是当地的乡长,为了讨好巴结乡长,不惜违背教师的职业良知,否决了古阿明,由林志鸿参赛。在现实的无奈下,郭云天老师负气离去,古阿明的乐观也败给了贫穷与失意,因肝病夭折,最后他的作品《茶虫》获得世界儿童美术大赛金奖的喜讯给故事留下了无限的惆怅与遗憾。在这部影片中,教育的不平等、个性教育的缺失以及教师的偏见是造成天才陨落的主要因素。
教育平等是个古老的话题,是人类价值的基本尺度,也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根据马克思主义平等观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教育平等是建立在政治、经济平等基础上并受其制约的概念,其最终目标是使一切人的身心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概括而言,教育平等一方面包含使每个人以其潜能获得最佳发展,另一方面则要求这种差别性的安排必须使社会尚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的利益得到保证。从这一角度出发,影片主人公古阿明受到了不平等的教育,与林志鸿相比,无论在政治上还是经济上,古阿明都处于弱势。虽然他在教育的起点上享有了接受教育的权利,但在教育的过程和结果方面却受到不公正地对待,绘画的潜能也受到压抑,造成这种不平等的根源源于他的家境贫寒、社会地位不高。因此,从本质来讲,与其说古阿明是教育制度不平等的产物,不如说是社会制度不平等的反映。
从教育与个性发展来看,发展个性是教育长期追求的目标。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教育家就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教育与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如我国孔子主张的“因材施教”思想,法国卢梭提倡的“自然教育”都是非常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的体现。但在我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西方漫长的中世纪时期,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和被神学亵渎的工具,人的个性遭到扼杀和扭曲。真正自觉地将个性发展纳入到教育范畴,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还是近代社会以后的事,在教育实践中,人们渐渐认识到,社会的进步取决于生产方式的不断革新,需要打破陈规陋习,解放思想,张扬个性。反观影片中的学校,学校的教育非常古板,教师对绘画评价的标准就是越逼真越好,而不欣赏想象力丰富的作品。郭云天老师的到来,带来了新的观念与风格,让传统的中山国小多少受到了冲击,也改变了古阿明的生活,但好景不长,在挑选参加美术比赛的人选上,代表传统守旧的势力占了上风。古阿明从自己最信任的郭云天老师垂头丧气、满怀歉意的眼神中知道自己又再一次地没当选美术比赛代表,虽然自己嘴里说着没关系、不在意,也强忍住脸上的异样,但心中的不满绝望实在无法平息,到最后只好以丢蜡笔来发泄,丢掉郭云天老师送他的蜡笔,毁掉自己所深爱的画图,丢掉对这个不平等社会最后一丝的信任。古阿明的希望落空,一个富有绘画天分的生命被无情扼杀。
如果说,教育不平等、个性教育缺失是天才陨落的窠臼,那么,学校的一些教师,在利益的驱使下,置教师职业道德于不顾,泯灭职业良知,则是造成天才陨落的直接凶手。在现实生活中,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对待学生的感情中,没有摆好自己的位置,形成种种偏爱。有些教师偏爱优等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格外青睐,上课、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对这些学生都关爱有加,甚至袒护包庇他们的错误;有些教师则偏爱特长生,对自己所任科目学习勤奋、成绩优良的学生或同自己有共同喜好的学生关系密切,关怀备至,如有的教师爱运动、就偏爱体育尖子生;有的教师爱唱歌,就偏爱活泼有歌舞天赋的学生;有的教师爱写作,就偏爱作文程度好的学生,如此等等。还有的教师偏爱家庭条件优越的学生,这些教师自我修养欠缺,或者有什么私欲杂念,想借助教师这个“神圣”职业达到自己的目的,就物色有权势的家长进行感情投资,如主动为他们的孩子补课,表示出额外的关怀,在谈话与教学中表现出特别的亲密溺爱,频繁的家访,尽量表现出对这些学生的重视和优遇,从而博得这些家长的好感,伺机提出自己的某些要求。这种偏爱,在学生中影响极坏,降低了教师的人格和威信。这种偏爱在影片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由于林志鸿同学的父亲是当地的乡长,在他请客设宴的那一幕,还有拜票竞选活动中,都可看出其财力和权势,而学校师长们,在一套西装面前,丢掉了自己的尊严,摆出一副奉承巴结的嘴脸,极力的讨好林志鸿同学,殊不知。这一不良行为的背后断送了一个天才画家。
影片虽然是一个绘画天才陨落的悲剧故事,但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尤其是天才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近些年,在一些文化商人和媒体的联手操作下,“七岁作家”、“小画家”等神话不断涌现出来,培养“天才儿童”的“革命性”学习方法、经验和心得也不断地见诸于各种媒体,这种做法也正好迎合了部分望子成龙心切的中国父母的心理,反过来又成为一种标准,继续加深父母们原有的教育观念。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天才儿童”,成千上万的中国儿童在父母加班加点的“炮制”下,向提前“成才”的目标负重前行。之所以产生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许多家长认为现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他们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相比影片主人公古阿明的贫寒家境,今天的小学生的生活条件可谓优越的多。但是教育理论指出,生活条件等环境因素并不是影响人发展的决定因素,爱因斯坦说过,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法国教育家卢梭在他的名著《爱弥儿》开篇第一句就写到,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坏了。充分说明了自然教育思想。但并不是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全然不顾,而是指教育应该适应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为乐趣而学习,而不要为了功利的目的而学习。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研究重心正由“智力开发”向“人格培养”转变,并把人格的成长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由于受错误的“天才教育”思想的误导,许多父母对孩子实施了过分教育,结果反而对孩子造成了人格上的扭曲,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失去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天才教育进行较早的美国,主张的是创造一种适当的环境,让孩子的才能自然流露,完全不同于中国那种压负重式的开发智力的教育。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过去那种单纯靠学习成绩选拔天才儿童的方式,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平等善待每个孩子,让更多的天才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