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视剧《老伴》以温和平静的叙事风格、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简练平淡的色彩构图,引起了市场巨大的轰动。该剧准确地契合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形式向人们描述一种真诚而炽热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 亲情伦理 传统美德 平实叙事 含蓄 内敛 民族生活
由孙皓执导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老伴》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轰动,温和平静的叙事风格,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简练平淡的色彩构图,无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故事情节的设定及叙事技巧的合理把握和运用上显示了导演娴熟的驾驭伦理题材剧的能力。本文将以《老伴》为案例着重分析该剧在叙事技巧上的手法和技巧的运用。
“伦理剧,顾名思义,就是以电视剧为载体倡导和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电视剧,首先它着眼点是为了吸引受众,是要把对社会伦理的揭示当作打动受众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是它的卖点所在,其次,这种伦理观念的宣扬,是通过生动的情节来实现的,第三,它不仅要宣扬道德伦理观念,而且很注重表现人的情感,往往是通过浓厚的情感达到宣扬伦理的目的。”[1]由此可见,伦理、情感、情节是构成家庭伦理剧的三个要素。首先从宣扬伦理观念上讲,《老伴》选择了一对普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口,由李万年饰演的父亲性格沉稳倔强,却不失幽默,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而且是晚期后决定和老伴一起去看望分别居住在四个城市的子女,并找个合适的孩子将老伴托孤。剧情主要围绕这对老夫妇踏上寻找子女的旅程,以及父母与子女间的纠葛和谅解展开,几个子女分别陷入了情感、经济和家庭矛盾的危机中,老两口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帮助子女们解决了婚姻、事业、家庭等各种现实生活的困惑和危机。例如大儿子马建国,生活在西安,52岁的他下岗后依旧操持着自己的老本行中医,因为和妻子离婚,一无所有的他在临时租借的宅院里生活,碍于面子,对自己下岗和离婚的事情一直瞒着父母,但最终还是被父母发现。在剧中,导演依旧将视角对准了中国传统的孝道、重家、责任、关爱等意识观念进行自我的解析和阐述,尤其是对于父母对子女这种毫无保留的大爱——即使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即使自己的身体患病,老人依旧履行并延续着对子女的养育责任,为了子女在陌生的城市里奔波,甘愿忍受着别人的误解和身体的不适,将自己对待生命的乐观态度,以及积极面对生活挫折的人生观传达给孩子们。这种无以言表的大爱是该剧打动观众的主要燃情点,不同于西方社会伦理观念中十八岁便意味着独立和自谋生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彼此独立和互不影响的亲情伦理模式,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2]。“孩子们,你们日子过好了就是对我们父母最大的孝敬”,这句饱含深情的台词是这种家庭伦理观念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电视剧的特色所在。不同于美剧中惊险悬疑推理式的叙事特点,中国电视剧更多关注的是剧情所承载的道德感知力量。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尤其是以反映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模式为主,而且注意创造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3]
在叙事形式上,《老伴》受到了文学叙事作品的影响,文学作品中重点刻画的是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该剧也是围绕着一对生活在长白山深处的老人展开,母亲性格比较活跃,虽然年逾古稀,依然思路敏捷,充满冲劲,虽一心想陪伴老伴,但为了成全老伴最后的心愿,还是同意去城里看望子女。二女儿马建春,跟着丈夫生活在上海的婆婆家,下岗在家,是个一直折腾一直失败却又从不甘心失败的人。四女儿生活在重庆,原来是空姐,后来成了地勤,却一直瞒着父母,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在人物角色的修饰上,导演摒弃了戏剧化的表演方式,以一种不事雕琢平实写真式的表演让观众从剧情的审美空间中走向了现实时空,这种逼近真实生活的艺术形式更容易使观众获得一种世俗情感的认同和满足感。影视作品大多围绕人物展开情节,而人物的刻画也要通过情节和故事的积累,该剧中采取了一种类似于平行叙事的方式,一条情节线是老人寻找子女,为子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另一条则是子女们各自所面临的经济、情感、家庭危机。而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上文所说的这种无言的大爱,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无论长多大都是孩子,而作为父母即使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保护和给予子女以生活上的帮扶,他们依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为子女撑起一面保护伞。对于这种情感的描述,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沟通,而是以一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向观众传达编导的一种哲理思考。当然,这种情感是融汇着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下所成就的父母与子女、家庭成员之间所维持的稳固的纲常理念和道德束缚,然而该剧并没有去试图解析这一传统观念的利与弊、对与错,而是用一个生动鲜活的事实向人们诉说了这样一个距离现实生活很近的现象,该剧也没有试图去从一个批判的视角来看待这种带着更多中国传统特色的亲情观念。这样虽然消减了故事的厚重感和立体型而趋向于平面化,然而却更能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去贴近观众的心理——从剧中找到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一种不夹杂丝毫个人自私心理的却又有感而发的一种真诚和炽烈。这也是这部看似平淡无奇的电视剧的特色所在。
家庭伦理剧一般叙事讲究自然流畅,按照平常生活的步调缓缓展开,不事雕琢,一般不讲究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还原世俗生活的本真特点,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故事的戏剧性冲突和情节的大开大合所形成的叙事张力。《老伴》中,导演采用一种平实和内敛的叙事方式,虽然人物间也有数不清的对立和冲突,例如王姬饰演的二女儿跟婆婆关系一直不好,作为父母老两口一直想调和纷争不断的婆媳关系,但是初次登门拜访亲家就吃了闭门羹。导演并没有设计一种张口大骂或者彼此互不理睬的叙事情景,而是以一种冷漠感来构建一种由长时间矛盾累积所形成的家庭氛围,人物见面后并没有恶言相攻,而是面临着无法沟通的困境和无奈,这种矛盾的表现方式,是一种东方式的内在与含蓄,这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观念对于影视创作的影响,“具有相当顽固的持续力量,持久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性质,直接或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支配甚至主宰着今天的人们,从内容到形式,从道德标准、真理观念到思维模、审美趣味等等”。[4]
“凡是优秀的影视作品,无不体现着时代风云和社会变迁,反映着我们民族的生活和民族心理,表达着民族情感和民族意愿,呈现着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传达出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深层集体心理。”[5]我认为《老伴》这部电视剧准确地契合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形式向人們描述一种真诚而炽热的情感,当然这种情感的背后是有着一丝酸楚和悲凉的,该剧的结尾,作为父亲的马炳坤拒绝了子女们接他养老的提议,说要守着老伴。又是一年的冬天,老人照例来到老太太坟前,他向老伴汇报说孩子们都生活得挺好,雪飘起来,马炳坤平静地跟老伴说让她耐心地等着,春节过了就能团圆了……这种忧伤的情境也使本剧不单是将视角指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怀和呵护,也深入到了老人们孤独而无助的内心,然而这种孤独是默默的,是无声的,是隐忍的,但在孤独的背后确是值得子女们用一生去体味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毫不保留的无声的大爱!
参考文献
[1]王丰硕 《中国电视剧叙事艺术》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出版 125页
[2]高鑫《电视文艺美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出版 330页
[3]彭吉象 《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208页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 人民出版社 1986出版 297页
[5]《影视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65页 彭吉象
作者简介
郑军,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国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2009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
[关键词] 亲情伦理 传统美德 平实叙事 含蓄 内敛 民族生活
由孙皓执导的家庭伦理电视剧《老伴》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巨大轰动,温和平静的叙事风格,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简练平淡的色彩构图,无不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尤其是故事情节的设定及叙事技巧的合理把握和运用上显示了导演娴熟的驾驭伦理题材剧的能力。本文将以《老伴》为案例着重分析该剧在叙事技巧上的手法和技巧的运用。
“伦理剧,顾名思义,就是以电视剧为载体倡导和宣扬某种道德观念的电视剧,首先它着眼点是为了吸引受众,是要把对社会伦理的揭示当作打动受众的主要因素,也可以说是它的卖点所在,其次,这种伦理观念的宣扬,是通过生动的情节来实现的,第三,它不仅要宣扬道德伦理观念,而且很注重表现人的情感,往往是通过浓厚的情感达到宣扬伦理的目的。”[1]由此可见,伦理、情感、情节是构成家庭伦理剧的三个要素。首先从宣扬伦理观念上讲,《老伴》选择了一对普通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作为切入口,由李万年饰演的父亲性格沉稳倔强,却不失幽默,在得知自己得了癌症,而且是晚期后决定和老伴一起去看望分别居住在四个城市的子女,并找个合适的孩子将老伴托孤。剧情主要围绕这对老夫妇踏上寻找子女的旅程,以及父母与子女间的纠葛和谅解展开,几个子女分别陷入了情感、经济和家庭矛盾的危机中,老两口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帮助子女们解决了婚姻、事业、家庭等各种现实生活的困惑和危机。例如大儿子马建国,生活在西安,52岁的他下岗后依旧操持着自己的老本行中医,因为和妻子离婚,一无所有的他在临时租借的宅院里生活,碍于面子,对自己下岗和离婚的事情一直瞒着父母,但最终还是被父母发现。在剧中,导演依旧将视角对准了中国传统的孝道、重家、责任、关爱等意识观念进行自我的解析和阐述,尤其是对于父母对子女这种毫无保留的大爱——即使子女已经长大成人,即使自己的身体患病,老人依旧履行并延续着对子女的养育责任,为了子女在陌生的城市里奔波,甘愿忍受着别人的误解和身体的不适,将自己对待生命的乐观态度,以及积极面对生活挫折的人生观传达给孩子们。这种无以言表的大爱是该剧打动观众的主要燃情点,不同于西方社会伦理观念中十八岁便意味着独立和自谋生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一种彼此独立和互不影响的亲情伦理模式,中国“重视的是情理结合、以理节情的平衡,是社会性、伦理性的心理感受和满足”[2]。“孩子们,你们日子过好了就是对我们父母最大的孝敬”,这句饱含深情的台词是这种家庭伦理观念的真实写照,这也是中国传统伦理电视剧的特色所在。不同于美剧中惊险悬疑推理式的叙事特点,中国电视剧更多关注的是剧情所承载的道德感知力量。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影视艺术的民族性,主要是指各民族的影视作品,都以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和民族精神,尤其是以反映本民族的文化——心理模式为主,而且注意创造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3]
在叙事形式上,《老伴》受到了文学叙事作品的影响,文学作品中重点刻画的是人物性格和人物命运,该剧也是围绕着一对生活在长白山深处的老人展开,母亲性格比较活跃,虽然年逾古稀,依然思路敏捷,充满冲劲,虽一心想陪伴老伴,但为了成全老伴最后的心愿,还是同意去城里看望子女。二女儿马建春,跟着丈夫生活在上海的婆婆家,下岗在家,是个一直折腾一直失败却又从不甘心失败的人。四女儿生活在重庆,原来是空姐,后来成了地勤,却一直瞒着父母,是一个非常好面子的人。在人物角色的修饰上,导演摒弃了戏剧化的表演方式,以一种不事雕琢平实写真式的表演让观众从剧情的审美空间中走向了现实时空,这种逼近真实生活的艺术形式更容易使观众获得一种世俗情感的认同和满足感。影视作品大多围绕人物展开情节,而人物的刻画也要通过情节和故事的积累,该剧中采取了一种类似于平行叙事的方式,一条情节线是老人寻找子女,为子女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另一条则是子女们各自所面临的经济、情感、家庭危机。而将两者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上文所说的这种无言的大爱,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无论长多大都是孩子,而作为父母即使自己已经没有能力去保护和给予子女以生活上的帮扶,他们依旧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在为子女撑起一面保护伞。对于这种情感的描述,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沟通,而是以一种言传身教的方式向观众传达编导的一种哲理思考。当然,这种情感是融汇着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下所成就的父母与子女、家庭成员之间所维持的稳固的纲常理念和道德束缚,然而该剧并没有去试图解析这一传统观念的利与弊、对与错,而是用一个生动鲜活的事实向人们诉说了这样一个距离现实生活很近的现象,该剧也没有试图去从一个批判的视角来看待这种带着更多中国传统特色的亲情观念。这样虽然消减了故事的厚重感和立体型而趋向于平面化,然而却更能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去贴近观众的心理——从剧中找到一种久违了的感动,一种不夹杂丝毫个人自私心理的却又有感而发的一种真诚和炽烈。这也是这部看似平淡无奇的电视剧的特色所在。
家庭伦理剧一般叙事讲究自然流畅,按照平常生活的步调缓缓展开,不事雕琢,一般不讲究大起大落的戏剧冲突,还原世俗生活的本真特点,虽然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故事的戏剧性冲突和情节的大开大合所形成的叙事张力。《老伴》中,导演采用一种平实和内敛的叙事方式,虽然人物间也有数不清的对立和冲突,例如王姬饰演的二女儿跟婆婆关系一直不好,作为父母老两口一直想调和纷争不断的婆媳关系,但是初次登门拜访亲家就吃了闭门羹。导演并没有设计一种张口大骂或者彼此互不理睬的叙事情景,而是以一种冷漠感来构建一种由长时间矛盾累积所形成的家庭氛围,人物见面后并没有恶言相攻,而是面临着无法沟通的困境和无奈,这种矛盾的表现方式,是一种东方式的内在与含蓄,这也体现出了传统文化观念对于影视创作的影响,“具有相当顽固的持续力量,持久功能和相对独立的性质,直接或间接地、自觉不自觉地影响支配甚至主宰着今天的人们,从内容到形式,从道德标准、真理观念到思维模、审美趣味等等”。[4]
“凡是优秀的影视作品,无不体现着时代风云和社会变迁,反映着我们民族的生活和民族心理,表达着民族情感和民族意愿,呈现着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文化心理,传达出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深层集体心理。”[5]我认为《老伴》这部电视剧准确地契合了我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用一种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形式向人們描述一种真诚而炽热的情感,当然这种情感的背后是有着一丝酸楚和悲凉的,该剧的结尾,作为父亲的马炳坤拒绝了子女们接他养老的提议,说要守着老伴。又是一年的冬天,老人照例来到老太太坟前,他向老伴汇报说孩子们都生活得挺好,雪飘起来,马炳坤平静地跟老伴说让她耐心地等着,春节过了就能团圆了……这种忧伤的情境也使本剧不单是将视角指向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怀和呵护,也深入到了老人们孤独而无助的内心,然而这种孤独是默默的,是无声的,是隐忍的,但在孤独的背后确是值得子女们用一生去体味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毫不保留的无声的大爱!
参考文献
[1]王丰硕 《中国电视剧叙事艺术》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年出版 125页
[2]高鑫《电视文艺美学》 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2年出版 330页
[3]彭吉象 《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年出版 208页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 人民出版社 1986出版 297页
[5]《影视美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65页 彭吉象
作者简介
郑军,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广播电视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国强,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2009级广播电视艺术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