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何为理解型课堂生活
理解是一个融认识论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于一炉的概念:在认识论上,理解就是了解、知晓之意,强调相互理解、视野融合;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强调自我理解、扩展精神世界、实现生命意义。理解型课堂生活不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是指向一种课堂文化,理解是其本质特征。理解型课堂生活的核心要素是课堂生活成员之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从而形成平等沟通、真诚交往、合作共享的课堂生活方式,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心理共同体。在理解型课堂生活中,师生诚意相处,积极交流,身心舒展自由,充实而有成就感,生命得以不断进步、成长、丰满。理解型课堂生活深情关照师生的存在状态、体验感受与互动交往,这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与超越。
1.理解型课堂生活不仅以教材知识为逻辑起点,而且以理解学生为现实出发点
“知识本位”“教材中心”的意识映射到课堂中,就是把获取知识作为课堂生活的唯一使命与归宿。这样的课堂生活核心是知识,以教材知识为逻辑起点,课堂预设始终把关注焦点放在知识学习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课堂往往会脱离学生的视界,或者成为学生经验的低水平重复,或者游离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外,或者枯燥乏味,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真正投入进来。理解型课堂生活承认教材知识的价值,但更认为课堂是为人、为学生而存在的,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独特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丰富而细腻的。因而课堂生活应以理解学生为事实出发点,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这里的理解并不是获得关于学生的一般属性,而是把学生作为整体的精神来接纳,是真正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课堂生活主体权的体现。课堂生活的成功必然建筑在对学生的理解之上,正所谓“理解学生”,才能“教在心灵”。
2.理解型课堂生活不仅是知识授受的过程,更是师生相互理解的过程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把知识、分数作为主要内容和追求,容易忽视课堂中主体间真实的互动和精神的交流。当课堂缺乏一种完整的满足学生发展的精神生活时,课堂的生命活力也会随之萎缩。理解型课堂生活把教学看成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流与分享。因此,课堂生活本身就是相互理解的过程,教材知识成为师生相互理解的关键线索与重要载体。当然,理解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材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彼此精神的敞开与接纳。
3.理解型课堂生活不以知识性目标为唯一结果,更追求师生相互理解的状态与自我理解的实现
理解型课堂生活并不排斥对知识的掌握,但绝不以此为唯一目标,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方面,理解型课堂生活要追求相互理解的状态,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气息的场所,学生、教师、作者(以文本方式出现)都亲临现场、彼此敞开、相互接纳,都沉浸并被吸引到对话之中。这种理解的状态类似于布鲁姆所说的“高峰学习体验”,是动人心魄而又富有力量的。那些激起体验的知识可能被忘却,但这种高峰体验对人的心灵开启与震撼却会作为一种经验永远保存。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存在于主体的自我理解之中。自我理解就是主体消除误解与障碍实现自我发展,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视野的扩大,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成长。理解型课堂生活期望成就这种精神的自我超越,这使课堂生活充满了创造的色彩与生长的多种可能性。
二、如何构建理解型生活课堂
具体的课堂生活总是流动、复杂而又微妙的,需要教师的机智行动。因此,教师要发展善解人意的基本素质,与学生一道生活,并不断设计、反思、改进与学生生活的方式,把感情调适与智慧发展等完满结合,使课堂具有优质的生活意趣,真正有灵魂、有魅力。
1.基石——重建心领神会的理解规则
理解型课堂生活的构建意味着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从“封闭”走向“开放”,推崇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等交互活动,因而需要建立有助于积极互动的规则,以形成有序而自由的课堂生活氛围,引导师生自然、真诚地交往。
首先,规则的内容以“倾听”与“表达”为核心。“倾听”与“表达”是理解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师生要学会倾听,带着欣赏的眼光和批判的思维,耐心、用心地听取对方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对方,主动思考吸纳,作出积极的回应与反馈。教师尤其要克服自己习惯性的“话语霸权”,给学生留足言说的时间,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观点,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学习用开放性的、让人感到温暖的方式来聆听学生的倾吐,真正听懂学生的声音。另一方面,要表达“真我”。课堂生活中师生表达的知识信息并非是冷冰冰的,应该是带有师生的情感因素,带有师生生命的温度。对教师而言,课堂话语并非仅仅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从内心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对学生而言,说的也并非教师想要的答案,而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的内容都是师生经过投入的思考之后真正想说的话,这样的表达才是有深度、有力量的。
其次,规则的形成以教师和学生的协商为路径。课堂规则的重建应该体现对人、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与规则的制订,体现他们的权利、意志和需要,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实施规则的管理过程。当学生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发生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行为的原因与后果,商讨处理的方法,使规则超越外在的约束,赢得理念的认同,从外在的显性行为规范真正转变成为师生精神上的约定,彼此心领神会,植根于内心。
2.情境——营造“儿童生态”的理解场域
积极的师生交流活动应该本着儿童文化的精神,按照儿童游戏的规则建构而成。因此,理解型课堂生活重视儿童学习方式的保留与发展,着力营造“儿童生态”的理解场域,探寻理解的主题,并以适合儿童的方式展开与推进,增添趣味,引发学生言说的热情,彼此交流与探讨,欣赏与评价,或深深卷入,或产生共鸣,或豁然开朗。“儿童生态”作为一种意义的负载,指的是理解情境具有生动活泼、诗性热情、富于想象、感性呈现等特征。
首先,教师要沉下心去,阅读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尽量“变”成儿童,尽量用儿童的视角来阅读文本,深切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预设学生的兴奋点与困惑点、空白点,设计言说的主题,切中学生的真实感受,使他们既有似曾相识感又有新鲜陌生感,引发其冥思、体认、联想、移情、拓展、表达。同时,在流动的分享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感受中有价值的生长点,重组或深化主题,让学生的思想去发展,以此推进理解。
其次,赋予情境以亲切的感性方式。儿童是用感性的方式来知觉、体验外部世界,从而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所以要把感性活动作为课堂生活的主导方式,让理解在诵读、猜想、移情、游戏、表演等具有儿童性的活动中展开,以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促进交流表达。当然,这不是简单的煽情,而应是契合文本的立体之境,是催生学习思维、情感、语言的动力场。
3.走向——追寻“生活在深处”的理解境界
首先,理解型课堂生活要求把对文本的实读与创读结合起来。实读即常规性的实实在在的阅读,读懂文本的原意;创读即创造性的阅读,将自己的情感自觉地融入文本中,读出新意。教师要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声音,不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及意见强加给学生,而要倾听学生,真心赞赏学生标新立异的大胆创见、言语中灵动的思维火花,真挚地肯定谬误中蕴含的奇特想象、荒诞中包裹的合理因素。
其次,教师不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不能对学生的理解放任自流。教师存在的全部价值,在于知道在什么时候引导、往哪里引导和怎样去引导。面对学生的肤浅与片面,教师不仅是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还应该成为一个顾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与思想的引领,或启发点拨,或追问评价,或精彩、深刻地讲授,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帮助学生超越自己,也期待学生以无法预见的方式触动自己。这样,师生都能获得“生活在深处”的具体体验,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旧我不断失落,新我不断再生。
课堂生活中,以理解为导向,学生、教师一路同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视界的敞亮、心灵的舒展翩然而至,课堂不再是知识的交易所,而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在这里,理解使师生的生命得到成长——变得“更智慧、更高尚、更有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蒙)
理解是一个融认识论意义与本体论意义于一炉的概念:在认识论上,理解就是了解、知晓之意,强调相互理解、视野融合;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强调自我理解、扩展精神世界、实现生命意义。理解型课堂生活不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模式,而是指向一种课堂文化,理解是其本质特征。理解型课堂生活的核心要素是课堂生活成员之间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对话关系,从而形成平等沟通、真诚交往、合作共享的课堂生活方式,让课堂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文化心理共同体。在理解型课堂生活中,师生诚意相处,积极交流,身心舒展自由,充实而有成就感,生命得以不断进步、成长、丰满。理解型课堂生活深情关照师生的存在状态、体验感受与互动交往,这是对传统课堂的突破与超越。
1.理解型课堂生活不仅以教材知识为逻辑起点,而且以理解学生为现实出发点
“知识本位”“教材中心”的意识映射到课堂中,就是把获取知识作为课堂生活的唯一使命与归宿。这样的课堂生活核心是知识,以教材知识为逻辑起点,课堂预设始终把关注焦点放在知识学习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课堂往往会脱离学生的视界,或者成为学生经验的低水平重复,或者游离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外,或者枯燥乏味,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真正投入进来。理解型课堂生活承认教材知识的价值,但更认为课堂是为人、为学生而存在的,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独特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丰富而细腻的。因而课堂生活应以理解学生为事实出发点,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理解学生的心理感受,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理解学生的学习方式。这里的理解并不是获得关于学生的一般属性,而是把学生作为整体的精神来接纳,是真正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课堂生活主体权的体现。课堂生活的成功必然建筑在对学生的理解之上,正所谓“理解学生”,才能“教在心灵”。
2.理解型课堂生活不仅是知识授受的过程,更是师生相互理解的过程
以知识为中心的课堂,把知识、分数作为主要内容和追求,容易忽视课堂中主体间真实的互动和精神的交流。当课堂缺乏一种完整的满足学生发展的精神生活时,课堂的生命活力也会随之萎缩。理解型课堂生活把教学看成沟通与合作、互动与交往的活动,是教师和学生运用想象力来从事意义创造和分享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有关学习主题、意见、思想、情感的交流与分享。因此,课堂生活本身就是相互理解的过程,教材知识成为师生相互理解的关键线索与重要载体。当然,理解的内容并不局限于教材知识,更重要的还有彼此精神的敞开与接纳。
3.理解型课堂生活不以知识性目标为唯一结果,更追求师生相互理解的状态与自我理解的实现
理解型课堂生活并不排斥对知识的掌握,但绝不以此为唯一目标,也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一方面,理解型课堂生活要追求相互理解的状态,课堂成为充满生命气息的场所,学生、教师、作者(以文本方式出现)都亲临现场、彼此敞开、相互接纳,都沉浸并被吸引到对话之中。这种理解的状态类似于布鲁姆所说的“高峰学习体验”,是动人心魄而又富有力量的。那些激起体验的知识可能被忘却,但这种高峰体验对人的心灵开启与震撼却会作为一种经验永远保存。另一方面,教育的本质存在于主体的自我理解之中。自我理解就是主体消除误解与障碍实现自我发展,每一次的理解都带来视野的扩大,带来个人精神世界的扩大和人生经验的成长。理解型课堂生活期望成就这种精神的自我超越,这使课堂生活充满了创造的色彩与生长的多种可能性。
二、如何构建理解型生活课堂
具体的课堂生活总是流动、复杂而又微妙的,需要教师的机智行动。因此,教师要发展善解人意的基本素质,与学生一道生活,并不断设计、反思、改进与学生生活的方式,把感情调适与智慧发展等完满结合,使课堂具有优质的生活意趣,真正有灵魂、有魅力。
1.基石——重建心领神会的理解规则
理解型课堂生活的构建意味着教学从“独白”走向“对话”,从“封闭”走向“开放”,推崇师生共同参与、沟通、合作等交互活动,因而需要建立有助于积极互动的规则,以形成有序而自由的课堂生活氛围,引导师生自然、真诚地交往。
首先,规则的内容以“倾听”与“表达”为核心。“倾听”与“表达”是理解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师生要学会倾听,带着欣赏的眼光和批判的思维,耐心、用心地听取对方的发言,不随便打断对方,主动思考吸纳,作出积极的回应与反馈。教师尤其要克服自己习惯性的“话语霸权”,给学生留足言说的时间,允许学生自由地表达观点,允许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不同的意见,学习用开放性的、让人感到温暖的方式来聆听学生的倾吐,真正听懂学生的声音。另一方面,要表达“真我”。课堂生活中师生表达的知识信息并非是冷冰冰的,应该是带有师生的情感因素,带有师生生命的温度。对教师而言,课堂话语并非仅仅为了传递知识,而是从内心深处流溢出来的切肤之感;对学生而言,说的也并非教师想要的答案,而是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的内容都是师生经过投入的思考之后真正想说的话,这样的表达才是有深度、有力量的。
其次,规则的形成以教师和学生的协商为路径。课堂规则的重建应该体现对人、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一方面,让学生直接参与规则的制订,体现他们的权利、意志和需要,从而引导他们自觉地遵守这些规则。另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实施规则的管理过程。当学生有违反规则的行为发生时,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行为的原因与后果,商讨处理的方法,使规则超越外在的约束,赢得理念的认同,从外在的显性行为规范真正转变成为师生精神上的约定,彼此心领神会,植根于内心。
2.情境——营造“儿童生态”的理解场域
积极的师生交流活动应该本着儿童文化的精神,按照儿童游戏的规则建构而成。因此,理解型课堂生活重视儿童学习方式的保留与发展,着力营造“儿童生态”的理解场域,探寻理解的主题,并以适合儿童的方式展开与推进,增添趣味,引发学生言说的热情,彼此交流与探讨,欣赏与评价,或深深卷入,或产生共鸣,或豁然开朗。“儿童生态”作为一种意义的负载,指的是理解情境具有生动活泼、诗性热情、富于想象、感性呈现等特征。
首先,教师要沉下心去,阅读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特别重要的是教师要尽量“变”成儿童,尽量用儿童的视角来阅读文本,深切了解学生的生活体验,预设学生的兴奋点与困惑点、空白点,设计言说的主题,切中学生的真实感受,使他们既有似曾相识感又有新鲜陌生感,引发其冥思、体认、联想、移情、拓展、表达。同时,在流动的分享过程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学习感受中有价值的生长点,重组或深化主题,让学生的思想去发展,以此推进理解。
其次,赋予情境以亲切的感性方式。儿童是用感性的方式来知觉、体验外部世界,从而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所以要把感性活动作为课堂生活的主导方式,让理解在诵读、猜想、移情、游戏、表演等具有儿童性的活动中展开,以典型的场景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促进交流表达。当然,这不是简单的煽情,而应是契合文本的立体之境,是催生学习思维、情感、语言的动力场。
3.走向——追寻“生活在深处”的理解境界
首先,理解型课堂生活要求把对文本的实读与创读结合起来。实读即常规性的实实在在的阅读,读懂文本的原意;创读即创造性的阅读,将自己的情感自觉地融入文本中,读出新意。教师要珍视学生富有个性的声音,不把自己的观点、思想及意见强加给学生,而要倾听学生,真心赞赏学生标新立异的大胆创见、言语中灵动的思维火花,真挚地肯定谬误中蕴含的奇特想象、荒诞中包裹的合理因素。
其次,教师不能失去自己的独立性,不能对学生的理解放任自流。教师存在的全部价值,在于知道在什么时候引导、往哪里引导和怎样去引导。面对学生的肤浅与片面,教师不仅是一个交换意见的参加者,还应该成为一个顾问。教师要对学生进行语言与思想的引领,或启发点拨,或追问评价,或精彩、深刻地讲授,以促进学生加深或反思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帮助学生超越自己,也期待学生以无法预见的方式触动自己。这样,师生都能获得“生活在深处”的具体体验,理解由肤浅走向深刻、由片面走向全面,旧我不断失落,新我不断再生。
课堂生活中,以理解为导向,学生、教师一路同行,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视界的敞亮、心灵的舒展翩然而至,课堂不再是知识的交易所,而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在这里,理解使师生的生命得到成长——变得“更智慧、更高尚、更有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港下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朱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