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半年来赵女士的饭量很大,人却明显地消瘦,经常出现心慌、出汗的症状,动不动就着急发脾气。两个月前,她去医院检查,被确诊患了“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医生给她开了治疗甲亢的药物(他巴唑)。经过短期的药物治疗后,赵女士的病情得到了控制,其症状有了明显的好转,甲状腺功能的化验结果也正常了。家人都很高兴,并支持她继续治疗。一周前,赵女士出现嗓子疼、关节不适、发烧等症状,吃了几天的感冒药,病情反而加重了。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她的症状是由严重的粒细胞减少并发败血症引起的。虽然医生采取了多种方法对其进行抢救,但还是没能留住她的生命。导致赵女士死亡的根本原因是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她能够定期查血的话,这起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目前临床上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同位素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症较广。抗甲状腺药物主要包括硫脲类(如丙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如他巴唑,MM)。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和药物性皮疹。而前两种不良反应都需要通过化验血液进行测定。
正常人血中的白细胞总数为(4~10)×109/升。其中,中性粒细胞占(2~7.5)×109/升。当血中的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升而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略减少时,叫做白细胞减少症。此症患者可出现头晕、疲乏、失眠、多梦等症状,少数的此症患者也可以没有症状。当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109/升时,叫做粒细胞减少症。当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升时,叫做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高热、畏寒、嗓子疼、头疼、关节酸疼等症状,而且全身极度虚弱。由于该类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严重下降,极易继发感染并迅速扩散。所以该类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由于甲亢疾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均可以使患者的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甲亢患者要定期检测血常规,以确保用药安全。通过对比该病患者在服药前与服药后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有助于鉴别其白细胞减少是由哪种情况引起的。若是患者用药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就显示其白细胞在减少,则属于甲亢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此类患者可以酌情加用一些使白细胞升高的药物,而抗甲状腺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因为其血象会随着甲亢病情的控制而逐渐好转。若用药前患者的血象是正常的,用药后才出现了白细胞的进行性减少,则说明其白细胞减少是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此类患者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应经常复查血常规,并由医生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总之,该病患者在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后能否继续用药,要由内分泌专科医生根据其白细胞下降的程度等情况来决定。
另外,甲亢疾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还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和黄疸,严重时可导致重症肝炎而危及生命。因此,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定期化验肝功能,以便对上述两种情况作出正确的鉴别。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是由甲亢引起的,可以在进行保肝治疗的同时,继续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将随着甲亢病情的控制而逐渐好转。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是由抗甲状腺药物所致,那么是否可继续用药,则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由专科医生来决定。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患者的肝功能轻度异常。此时患者可以加用保肝药物,暂不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但要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另一种情况是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严重,出现了肝酶的进行性升高。此时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加大保肝措施,必要时可使用激素治疗。待患者的肝功能好转后,可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也可以改用同位素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药物性皮疹,如果症状不重,可加用抗组胺药物或更换其他种类的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但症状严重者须立即停药,并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疹,以防止病情恶化成剥脱性皮炎。
一般来说,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患者初始的治疗阶段。因此,甲亢患者在初始治疗阶段要定期化验血常规及肝功能。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头一个月,患者需每隔1~2周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每周化验1~2次血常规。一旦出现了食欲不振、肝区不适、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尤其是当患者出现了咽痛、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时,要想到是否患了突发性粒细胞缺乏症,应立即停药并进行血象检查,然后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力抢救和治疗。■
本栏目编辑/舒飞扬 [email protected]
目前临床上治疗甲亢最常用的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同位素治疗。药物治疗的适应症较广。抗甲状腺药物主要包括硫脲类(如丙基硫氧嘧啶,PTU)和咪唑类(如他巴唑,MM)。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可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和药物性皮疹。而前两种不良反应都需要通过化验血液进行测定。
正常人血中的白细胞总数为(4~10)×109/升。其中,中性粒细胞占(2~7.5)×109/升。当血中的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升而中性粒细胞正常或略减少时,叫做白细胞减少症。此症患者可出现头晕、疲乏、失眠、多梦等症状,少数的此症患者也可以没有症状。当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2×109/升时,叫做粒细胞减少症。当血中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升时,叫做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往往会突然出现高热、畏寒、嗓子疼、头疼、关节酸疼等症状,而且全身极度虚弱。由于该类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严重下降,极易继发感染并迅速扩散。所以该类患者的死亡率很高。
由于甲亢疾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均可以使患者的白细胞减少,严重时可引起粒细胞缺乏症而危及患者的生命。因此,甲亢患者要定期检测血常规,以确保用药安全。通过对比该病患者在服药前与服药后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有助于鉴别其白细胞减少是由哪种情况引起的。若是患者用药前的血常规检测结果就显示其白细胞在减少,则属于甲亢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此类患者可以酌情加用一些使白细胞升高的药物,而抗甲状腺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因为其血象会随着甲亢病情的控制而逐渐好转。若用药前患者的血象是正常的,用药后才出现了白细胞的进行性减少,则说明其白细胞减少是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此类患者在使用抗甲状腺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格外小心,应经常复查血常规,并由医生来决定是否继续用药。总之,该病患者在出现了白细胞减少的现象后能否继续用药,要由内分泌专科医生根据其白细胞下降的程度等情况来决定。
另外,甲亢疾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还可以引起肝功能异常和黄疸,严重时可导致重症肝炎而危及生命。因此,甲亢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应定期化验肝功能,以便对上述两种情况作出正确的鉴别。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是由甲亢引起的,可以在进行保肝治疗的同时,继续应用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肝功能将随着甲亢病情的控制而逐渐好转。如果患者的肝功能异常是由抗甲状腺药物所致,那么是否可继续用药,则要根据其具体情况由专科医生来决定。抗甲状腺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患者的肝功能轻度异常。此时患者可以加用保肝药物,暂不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但要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另一种情况是患者的肝功能损害严重,出现了肝酶的进行性升高。此时患者应立即停药,并加大保肝措施,必要时可使用激素治疗。待患者的肝功能好转后,可换用另一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也可以改用同位素或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
对于患者服用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的药物性皮疹,如果症状不重,可加用抗组胺药物或更换其他种类的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但症状严重者须立即停药,并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皮疹,以防止病情恶化成剥脱性皮炎。
一般来说,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患者初始的治疗阶段。因此,甲亢患者在初始治疗阶段要定期化验血常规及肝功能。特别是在开始治疗的头一个月,患者需每隔1~2周进行一次肝功能检查,每周化验1~2次血常规。一旦出现了食欲不振、肝区不适、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检查。尤其是当患者出现了咽痛、发热、乏力、关节酸痛等症状时,要想到是否患了突发性粒细胞缺乏症,应立即停药并进行血象检查,然后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全力抢救和治疗。■
本栏目编辑/舒飞扬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