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做学习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nd_54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就是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新课程应着眼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数学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确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标准》的颁布,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它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以及经历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然而,如何理解新的教学理念,真正促使学生自觉学习,主动探究,从而提高学习实效性,是值得教改前沿的教师们思考和探索的。
  以下是我在数学教改过程中所进行的尝试,感觉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特提出来与大家共同讨论研究。
  一、巧设情境,在启疑、引导中让学生做学习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创设问题情境,是指教师创设学生能够质疑的情境氛围,使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后通过查资料、讨论、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来解决问题。“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新知识的动力。依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情境,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在启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并且能主动参与,积极地探索、寻求答案。
  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在桌面上摆一行10个△,再在△图形下面摆一行7个□。接着说,同学们你们看到这两行图形,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看着桌面上自己摆的图形,跃跃欲试,提出三角形比正方形多几个、正方形比三角形少几个、三角形和正方形一共有几个等问题。
  情境的创设还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通过一定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认知新的事物,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特级教师王爱华在浙江绍兴教学“百分数的认识”时,创设了下面的情境。
  王老师:明天我就要回广东去了,回去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参考一下,买点什么东西回去留作纪念呢?
  生:买点绍兴的特产呀!
  王老师:可我不知道绍兴有什么特产。
  生:绍兴特产有臭豆腐、绍兴黄酒……
  王老师:绍兴黄酒厉害吗?
  生:不厉害,度数不是很高。
  王老师:你凭什么说黄酒度数不高?
  生:好像酒瓶的标签上有一个表示度数的数。
  (王老师抓住这个时机马上取出两瓶黄酒,让学生在标签上找出这个数,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有的学生还读了出来。)
  王老师:这叫什么数呢?它的含义是什么?这就是今天我们这节课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可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主体参与意识和能力,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也会格外好。
  二、开放课堂,在平等、互助中让学生做学习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1.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激活学生思维
  “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操作,使其在操作中理解新知的来源与发展,体验到参与之乐、思维之趣、成功之愉。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时,我让学生亲自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量一下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纸板的面积是多少。沿着长边一排可摆5个1平方厘米正方形,沿着宽可摆3个,从摆的过程中学生知道这个长方形的纸板所含的平方厘米数与长和宽所含厘米数的乘积有关系。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已经建立起了求这块长方形纸板面积的表象。通过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得出了求长方形面积的公式。这样,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促进了学生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主动发展。
  2.挖掘智能因素,促使学生主动思考
  在新知识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的智能因素,设计有向、有序、有路的思维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深入理解,掌握新知识,逐步体验和掌握数学思维方法并主动思考。
  如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出示了下面一组题。
  4÷2=
  40÷20=
  400÷200=
  4000÷2000=
  让学生口算出得数后,首先从下往上观察,然后再从上向下观察,接着出示三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下往上看,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又是怎样变化的?(2)从上向下看,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又是怎样变化的?(3)由此,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通过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有序思考,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
  3.创设充分条件,培养探索精神
  学生只有亲手“做数学”,才能亲身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首先,要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不要将教学过程变成机械兑现教案的过程。其次,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要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巩固练习时,教师先在绒线上贴出小方块(如图1所示),然后进行如下教学过程。
  第一步:教师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说出图1中小方块的排法,并列出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的算式。学生得出两种算法:4×5和5×4。
  第二步:教师在原图下面又贴上4个小方块(见图2),问现在计算图中有多少个小方块,怎样列式?方法越巧越多越好。学生经过积极思索又得出了多种算法。一个学生还通过移动小方块,创造性地列出算式:6×4。
  这个练习的设计充分利用了图画的直观原则,形象生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加上教师精巧的设计,恰当的引导和点拨,有效地诱导,使学生积极踊跃、创造性地思维,开掘了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实现了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教学目标。
  4.开展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场所和机会,创造了人人都能表现自我的条件。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学生间的相互启发,从而共同探索,发现新的东西。
  三、尊重学生,在自主选择中让学生做学习的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要为“学”服务。教师必须真正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活动方式,不能强迫和压抑他们的活动,或简单地将活动方式告诉他们。如进行四年级单元复习时,我尝试设计“单元自我复习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喜欢哪个内容,就针对哪个内容总结;喜欢哪种方式,就用哪种方式归纳;愿意从哪种角度概括,就从哪种角度概括;自己感觉对哪种习题理解得好或还存在哪些问题,就把哪种习题简单变化讲给大家听……结果,学生参与热情非常高,在独立完成与集体交流后,思维更积极,感知更敏锐,想象更丰富,记忆更牢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参与者、探索者。”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无疑可以使教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使教学变得高度有效。
  总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就是要引导学生走“主动学习、学会学习、追求成功”的主体性发展教育之路,为他们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
  (责编 陈剑平)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结尾,教师一般都要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如“你今天学到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等。这样的课堂结尾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重点和知识的系统性,完成知识能力目标的任务。但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能给学生提供一些文本之外且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素材,让他们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树立大数学的观念,就能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延伸到对数学文化的感受。毫无疑问,这样的课堂结尾体现新课程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是学生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如何扎实有效地抓好数学概念教学呢?我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种方法引进概念    引进数学概念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接受,关系到概念教学的成败。那么,如何引进数学概念呢?  1.实物观察法  教师在讲授新概念前,首先组织学生对与数学概念对应的实物(或直观教具)进行观察,然后对获得的感性认识
前不久我听了两位教师上的“可能性”一课,其不同教法引起了我的深思。  【片断一】师:今天我们做一次摸球游戏。(拿出两个装有乒乓球的袋子)我这里有两个袋子,里面装有乒乓球,我请两位同学上来,每人可以摸三次,摸到黄球次数多的为胜。(活动开始,两位学生分别从两个袋子里摸球。第一位学生摸了三次,都是黄球,大家都很兴奋。第二位学生摸了三次,一个黄球也没有摸到,大家都叹了一口气,很是遗憾。)  师:为什么会出
画家简介:  徐白一,字古沙,号天佐人客,1958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原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国古典绘画研究所所长、艺术系教授。  1993年3月在长春举办“徐白一师生工笔花鸟画展”;2011年11月于珠海大香山美术馆举办“徐白一国画精品展”;2014年7月于纽约黄氏艺廊举办“旷古高原·细笔畅神——徐白一工笔山水画展”;2019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大美长白·情系平原
前不久,留学生俞宙正在写给家人留学后的第一封家书,他在信中表示深悔在国内没有好好打下“国学”的底子,“出了国门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原来在世界上这么有地位,身为中国人,如果在面对外国朋友提问的时候无法回答,真是件无法原谅的事情。”  俞宙于2019年8月从上海复旦附中毕业,到国外留学。他在来信中说,整个班里只有他一个中国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纷纷向他打听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知识,表现出了对中国文化的强烈
近几年来,“创设情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必备环节。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那么,怎样才能让课堂中情境创设更有效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游离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把学生引入到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去,自主探究新知。如一节数学公开课,一上课教师就绘声绘色地说:
教学内容:鸡兔同笼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画画数数的解法及其升华——假设法,并能用来解决生活中简单的该类问题。  过程与方法:掌握将画画数数解法抽象升华到假设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符号和数学建模意识,渗透对应思想、优化思想。  情感与价值: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了解有关的数学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畫家简介:王振羽,青年书画家。出版文集《境庐集》《滦阳王振羽三十以前旧学三种》以及画集多种。系列作品“意象禅林”获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王振羽诗词作品:  《潭柘寺》  殿宇楼台列似麻,松荫柏影漫枝桠。老龙未缚金鸱镇,石鲤来投赤甲奢。顶礼王孙今去远,舍身公主未还家。一叹国师姚广孝,衲衣袖里动杀伐。  《法源寺》  古柏萧萧遮地荫,燕都名刹掩重门。汪汪法海心源内,历历尘劫幻化身。钟鼓不惊名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意外:教师抛出一个数学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谁知有个别或部分学生竟然一下子说出了结论,打乱了教师的课前预设,使得课堂教学无法按预设进行。面对这样的意外生成,教师该如何应对?有两位教师同执教“三角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导入部分,面对相同的生成,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应对策略。  教师A:  (复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后,屏幕上出示一个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第二册P88~89。  在一次向一年级家长开设汇报课时,我执教“找规律”一课。课前几次试教,课后通过摄像,反观自己的教学,每一次都是思考,每一次都是提升。现谈谈教学“找规律”一课如何找准学生的认知起点,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些体会。   镜头回放一: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今天学什么吗?  生:“找规律”。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屏幕上写着“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