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骨骼肌组织 教学内容 合理编排
一、骨骼肌组织现版教材的不足之处
(二)骨骼肌组织结构层次较多,学生容易形成混淆
《组织胚胎学》教材版本颇多,历数中专、五年制大专、三年制大专、本科等层次教材,体例虽各有千秋,其内容却大同小异。教材各个组成部分,结构紧凑,层次递进。然而,或是绪论,或是小结,概述内容与骨骼肌组织结构总是遥相呼应,并无有机联系。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容易形成混淆。
如教材大多从组织构成角度,首先介绍细胞和间质,则肌膜概念率先提出。而后,在骨骼肌组织内容中,方才由外至内提出肌外膜到肌内膜的三层概念。从而使得学生对肌膜概念的模糊,乃至对肌膜与肌内膜概念的混淆。
(二)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次序编排,学生学习缺乏参照点
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次序编排,由大及小、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结构体例着实清晰明了。然而,就其核心内容肌原纤维及其组成结构粗、细肌丝而言,各有侧重,则各自分别从自己角度出发描述,使得二者不易理清,常需前后参照、对比,方能理解。概而言之,总体缺乏参照物,不能有序论述,循序渐进。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不易理解,形成难点问题。
如教材首先描述了肌节及肌原纤维的结构与功能,而后再叙述了粗、细肌丝如何组成肌节及肌原纤维。这里将肌节的结构和肌节的形成首末倒置,从而给理解肌节乃至肌纤维的结构与功能造成空间思维的干扰与困难。
(三)教材未能明确列出骨骼肌舒缩原理,学生难于理解
各版教材针对骨骼肌舒缩功能的物质基础均做出了详细而完备的论述。但是,只字未提骨骼肌舒缩的原理。单单依靠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后自习,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内容缺失或者一知半解。故因将骨骼肌舒缩的原理编撰书中,以备学生课后复习之用。
二、骨骼肌组织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骨骼肌的形态学
从骨骼肌的组成谈起,依次介绍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的相关概念。
(二)骨骼肌组织的构成
从组织构成的角度,提出肌膜的概念。这样,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和肌膜四个概念,按照由外至内的次序依次展开,层次清晰,不易混淆。
(三)骨骼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将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建立起研究的参照点,便于理解和记忆。
常规叙述骨骼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内部结构。而后,介绍肌节与肌原纤维的构成。再以粗、细肌丝如何形成肌节为先导,提出明带、暗带、H带、Z线、M线等概念。如此,以构成论结构,体系周全,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四)骨骼肌的舒缩原理
在对骨骼肌舒缩功能的物质基础做出详细而完备论述的基础之上,以结构论功能,分步骤有条理,详细叙述骨骼肌的舒缩功能。即“肌丝滑动”学说。
⑴运动终板将神经冲动传给肌膜;
⑵肌膜的兴奋由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
⑶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将大量Ca2+转运到肌质内;
⑷Ca2+与肌原蛋白TnC结合,使肌原蛋白的构型及位置发生改变;
⑸原来被原肌球蛋白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的头部接触;
⑹肌球蛋白头上的ATP酶被激活,分解ATP并释放能量;
⑺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
⑻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H带和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肌节缩短;
⑼收缩完成以后,肌质内Ca2+被泵人肌质网内,肌质内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并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纤维处于松弛状态。
(作者单位:1.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户县,2.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咸阳)
一、骨骼肌组织现版教材的不足之处
(二)骨骼肌组织结构层次较多,学生容易形成混淆
《组织胚胎学》教材版本颇多,历数中专、五年制大专、三年制大专、本科等层次教材,体例虽各有千秋,其内容却大同小异。教材各个组成部分,结构紧凑,层次递进。然而,或是绪论,或是小结,概述内容与骨骼肌组织结构总是遥相呼应,并无有机联系。所以,学生学习起来容易形成混淆。
如教材大多从组织构成角度,首先介绍细胞和间质,则肌膜概念率先提出。而后,在骨骼肌组织内容中,方才由外至内提出肌外膜到肌内膜的三层概念。从而使得学生对肌膜概念的模糊,乃至对肌膜与肌内膜概念的混淆。
(二)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次序编排,学生学习缺乏参照点
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次序编排,由大及小、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结构体例着实清晰明了。然而,就其核心内容肌原纤维及其组成结构粗、细肌丝而言,各有侧重,则各自分别从自己角度出发描述,使得二者不易理清,常需前后参照、对比,方能理解。概而言之,总体缺乏参照物,不能有序论述,循序渐进。造成学生学习的困难,不易理解,形成难点问题。
如教材首先描述了肌节及肌原纤维的结构与功能,而后再叙述了粗、细肌丝如何组成肌节及肌原纤维。这里将肌节的结构和肌节的形成首末倒置,从而给理解肌节乃至肌纤维的结构与功能造成空间思维的干扰与困难。
(三)教材未能明确列出骨骼肌舒缩原理,学生难于理解
各版教材针对骨骼肌舒缩功能的物质基础均做出了详细而完备的论述。但是,只字未提骨骼肌舒缩的原理。单单依靠教师课堂讲授和学生课后自习,往往会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内容缺失或者一知半解。故因将骨骼肌舒缩的原理编撰书中,以备学生课后复习之用。
二、骨骼肌组织教学内容的调整
(一)骨骼肌的形态学
从骨骼肌的组成谈起,依次介绍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的相关概念。
(二)骨骼肌组织的构成
从组织构成的角度,提出肌膜的概念。这样,肌外膜、肌束膜、肌内膜和肌膜四个概念,按照由外至内的次序依次展开,层次清晰,不易混淆。
(三)骨骼肌纤维的微细结构
将骨骼肌纤维的光镜结构与超微结构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建立起研究的参照点,便于理解和记忆。
常规叙述骨骼肌纤维的形态学特征,及其内部结构。而后,介绍肌节与肌原纤维的构成。再以粗、细肌丝如何形成肌节为先导,提出明带、暗带、H带、Z线、M线等概念。如此,以构成论结构,体系周全,层次清晰,一目了然。
(四)骨骼肌的舒缩原理
在对骨骼肌舒缩功能的物质基础做出详细而完备论述的基础之上,以结构论功能,分步骤有条理,详细叙述骨骼肌的舒缩功能。即“肌丝滑动”学说。
⑴运动终板将神经冲动传给肌膜;
⑵肌膜的兴奋由横小管迅速传向终池;
⑶肌质网膜上的钙泵将大量Ca2+转运到肌质内;
⑷Ca2+与肌原蛋白TnC结合,使肌原蛋白的构型及位置发生改变;
⑸原来被原肌球蛋白掩盖的肌动蛋白位点暴露,迅即与肌球蛋白的头部接触;
⑹肌球蛋白头上的ATP酶被激活,分解ATP并释放能量;
⑺肌球蛋白的头及杆发生屈曲转动,将肌动蛋白拉向M线;
⑻细肌丝向A带内滑入,H带和I带变窄,A带长度不变,肌节缩短;
⑼收缩完成以后,肌质内Ca2+被泵人肌质网内,肌质内Ca2+浓度降低,肌原蛋白恢复原来构型,原肌球蛋白恢复原位并掩盖肌动蛋白位点,肌球蛋白头与肌动蛋白脱离接触,肌纤维处于松弛状态。
(作者单位:1.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陕西户县,2.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陕西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