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9月16日,今年最強颱風“山竹”侵襲澳門,帶來狂風暴雨,引發海水倒灌,對澳門造成嚴重影響。但在澳門特區政府的正確部署下,澳門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高效地進行了抗災救災工作,將災害損失降到了最低,社會生活很快恢復正常。
和一年之前應對颱風“天鴿”相比,澳門特區政府應對本次颱風,在工作部署上,包括監測預警機制、訊息發佈、危機應變、人員調度、居民撤離、清障善後及部門協調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受到了澳門社會的一致肯定和廣泛好評。
近日,本刊對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教授進行了專訪,請他與我們一起談談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
閃教授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應急管理專家,曾任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是我國應急預案體系框架的主要設計者和組織者,主持制定了多項安全規章和標準,是《安全生産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主要起草人,在安全生産和應急管理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去年8月23日“天鴿”風災後,應澳門特區政府的邀請,閃教授受國務院的委派,曾代表國家減災委員會率領專家團專程趕赴澳門,協助特區政府對8·23風災進行評估和檢討研究,對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議。
閃教授認為,在一年的時間裡,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升。在他看來,澳門應對“山竹”颱風的成功做法主要有如下:
高度重視周密部署
行政長官崔世安一如既往高度重視颱風應對,對本次相關工作進行了周密的部署。15日21時,民防中心啓動,21時30分左右,行政長官已經抵達民防中心,自始至終、坐鎮指揮,高效統籌,身先士卒。在颱風前後的兩天裡,行政長官在民防中心共召開了5次跨部門工作會議,統籌部署應對颱風的工作。颱風後,行政長官和保安司司長、警察總局局長等官員落區視察清障工作,鼓勵前綫人員再接再厲。
在這次抗擊颱風過程中,特區政府各範疇,尤其是民防架構成員、紀律部隊和廣大市民團結一致,全力應對,齊心協力,有效應對今次的颱風,將傷亡及損失的程度減至最低,切實避免了人員死亡情況。
多方支持齊心協力
颱風前,中央氣象臺與香港、澳門氣象台歷史性地首次舉行三方聯合視像會議,隨後,又進行了第二次的聯合視頻會議,以研判“山竹”發展趨勢與影響,意味著內地、港、澳三方氣象部門聯合會商機制將會常態化。爲了應對市面可能的物資短缺,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經濟財政司及南光、南粵等舉行聯席工作會議,商討應對超強颱風“山竹”的生活必須物資的供應保障和穩定物價等工作,並檢視已訂定的緊急應變預案,一旦出現災情,南光、南粵等會第一時間啓動,確保物資能及時調運澳門。同時,與內地有關方面進行溝通協調,以保障對澳門的水、電、氣等穩定供應。颱風前,解放軍駐澳部隊的軍官列席了澳門特區民防架構防風的會議,以利於倘特區政府需要向中央提出申請報告時,駐澳部隊能夠提早準備,做好出動救災的各項工作。
全民配合守望相助
閃主任表示,本次抗擊颱風過程中,廣大澳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有了明顯的提升,大家密切留意氣象資訊,主動加強防風防水措施,共同抵制不實言論,維護社會良好秩序。尤爲值得稱道的是,低窪地區的居民積極配合撤離安排,社會團體的義工全力配合清理工作,在各環節、各方面,社會各界均密切配合政府的工作部署。總體來看,再一次體現了澳門廣大民眾自強愛澳的情懷,進一步證明了全澳各界防災減災意識和水準有了大幅提高。
閃主任對自強不息、包容共濟的澳門精神相當敬佩,認爲這是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也是澳門戰勝各種挑戰的法寶。
多個首次體現擔當
在本次抗擊颱風的過程中,出現了多項第一次:澳門史上第一次要求博企暫停營業、第一次啓動低窪地區居民撤離、第一次協調博企和政府單位開放車位給市民、第一次全面啓用十六個避險中心、第一次向全民發出緊急短訊、第一次使用廣播系統播放撤離警號……。電視台、電台、網絡以及特區政府新聞局等部門也是第一時間“滾動”播放災情及相關資訊。這一切在特區政府防災救災工作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體現了特區政府以人民生命安全爲首要任務,表現出了強烈的政治擔當。
認真檢討全力落實
這次抗災成效顯著,並非偶然,而是抗擊“天鴿”颱風一年多來特區政府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步落實澳門短、中、長期防災減災規劃,詳思慎慮、積極進取的結果。去年“天鴿”颱風後,行政長官及時批准設立了“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對“天鴿”颱風災害造成的影響與危害進行全面評估與反思,廣泛徵集並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全面總結經驗和教訓、查找存在問題、明確改善方向。並且,對專家組以及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特區政府均認真對待,以問題爲導向,督促各部門認真對照相關的重點內容,列出了工作清單,並明確列出改善措施,一項一項抓好整改落實。
對此,閃主任直言,特區政府從上到下認真反思、持續改進的精神,令其非常感動。做好應急準備是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鍵。在災難來臨時準備得好與不好不一樣,有準備與無準備更不一樣。2017年11月14日,經立法會審議通過的行政長官所作的《二〇一八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了編制《澳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的任務,啟動了《民防綱要法》的修訂工作,標誌著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澳門特區政府的這些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閃主任在高度肯定澳門本次抗擊“山竹”颱風成績的同時,也提醒澳門社會各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將來會越來越多。基於對澳門各類歷史資料的分析,澳門“高風險”等級的公共安全事件主要有:洪澇災害、颱風災害、暴雨災害,城市火災、道路和水上交通事故、城市供電突發事件,重大傳染病疫情等,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任務重要而艱巨。因此,一定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繼續全面提升澳門的防災減災水準。他建議澳門政府要立足應對大災和巨災,切實加強基礎設施改善,對澳門的防颱風防汛骨幹工程作進一步系統調查評估,提出澳門地區防洪潮排澇工程總體佈局方案。對擋潮閘等防颱風防潮工程,爭取早日動工、早日投入使用,早日造福澳門居民。
閃主任殷切期望,澳門應當以建設國際先進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城市為基本目標,以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做好預防與應急準備為主線,積極穩妥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挑戰,為把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提供安全保障。
閃主任最後表示,有習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的關懷、支持,有“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指引,有澳門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的積極作爲,以及澳門各界人士的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把澳門建設成爲安全韌性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一定能夠更加繁榮穩定。
和一年之前應對颱風“天鴿”相比,澳門特區政府應對本次颱風,在工作部署上,包括監測預警機制、訊息發佈、危機應變、人員調度、居民撤離、清障善後及部門協調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受到了澳門社會的一致肯定和廣泛好評。
近日,本刊對國家減災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應急管理專家組組長閃淳昌教授進行了專訪,請他與我們一起談談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
閃教授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應急管理專家,曾任國家安全生産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是我國應急預案體系框架的主要設計者和組織者,主持制定了多項安全規章和標準,是《安全生産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主要起草人,在安全生産和應急管理領域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去年8月23日“天鴿”風災後,應澳門特區政府的邀請,閃教授受國務院的委派,曾代表國家減災委員會率領專家團專程趕赴澳門,協助特區政府對8·23風災進行評估和檢討研究,對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提出了許多建議。
閃教授認為,在一年的時間裡,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取得了可喜的進步,防災減災能力大幅提升。在他看來,澳門應對“山竹”颱風的成功做法主要有如下:
高度重視周密部署
行政長官崔世安一如既往高度重視颱風應對,對本次相關工作進行了周密的部署。15日21時,民防中心啓動,21時30分左右,行政長官已經抵達民防中心,自始至終、坐鎮指揮,高效統籌,身先士卒。在颱風前後的兩天裡,行政長官在民防中心共召開了5次跨部門工作會議,統籌部署應對颱風的工作。颱風後,行政長官和保安司司長、警察總局局長等官員落區視察清障工作,鼓勵前綫人員再接再厲。
在這次抗擊颱風過程中,特區政府各範疇,尤其是民防架構成員、紀律部隊和廣大市民團結一致,全力應對,齊心協力,有效應對今次的颱風,將傷亡及損失的程度減至最低,切實避免了人員死亡情況。
多方支持齊心協力
颱風前,中央氣象臺與香港、澳門氣象台歷史性地首次舉行三方聯合視像會議,隨後,又進行了第二次的聯合視頻會議,以研判“山竹”發展趨勢與影響,意味著內地、港、澳三方氣象部門聯合會商機制將會常態化。爲了應對市面可能的物資短缺,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經濟財政司及南光、南粵等舉行聯席工作會議,商討應對超強颱風“山竹”的生活必須物資的供應保障和穩定物價等工作,並檢視已訂定的緊急應變預案,一旦出現災情,南光、南粵等會第一時間啓動,確保物資能及時調運澳門。同時,與內地有關方面進行溝通協調,以保障對澳門的水、電、氣等穩定供應。颱風前,解放軍駐澳部隊的軍官列席了澳門特區民防架構防風的會議,以利於倘特區政府需要向中央提出申請報告時,駐澳部隊能夠提早準備,做好出動救災的各項工作。
全民配合守望相助
閃主任表示,本次抗擊颱風過程中,廣大澳門居民的防災減災意識有了明顯的提升,大家密切留意氣象資訊,主動加強防風防水措施,共同抵制不實言論,維護社會良好秩序。尤爲值得稱道的是,低窪地區的居民積極配合撤離安排,社會團體的義工全力配合清理工作,在各環節、各方面,社會各界均密切配合政府的工作部署。總體來看,再一次體現了澳門廣大民眾自強愛澳的情懷,進一步證明了全澳各界防災減災意識和水準有了大幅提高。
閃主任對自強不息、包容共濟的澳門精神相當敬佩,認爲這是澳門社會的核心價值,也是澳門戰勝各種挑戰的法寶。
多個首次體現擔當
在本次抗擊颱風的過程中,出現了多項第一次:澳門史上第一次要求博企暫停營業、第一次啓動低窪地區居民撤離、第一次協調博企和政府單位開放車位給市民、第一次全面啓用十六個避險中心、第一次向全民發出緊急短訊、第一次使用廣播系統播放撤離警號……。電視台、電台、網絡以及特區政府新聞局等部門也是第一時間“滾動”播放災情及相關資訊。這一切在特區政府防災救災工作上,具有里程碑意義,體現了特區政府以人民生命安全爲首要任務,表現出了強烈的政治擔當。
認真檢討全力落實
這次抗災成效顯著,並非偶然,而是抗擊“天鴿”颱風一年多來特區政府不斷總結經驗教訓,逐步落實澳門短、中、長期防災減災規劃,詳思慎慮、積極進取的結果。去年“天鴿”颱風後,行政長官及時批准設立了“檢討重大災害應變機制暨跟進改善委員會”,對“天鴿”颱風災害造成的影響與危害進行全面評估與反思,廣泛徵集並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全面總結經驗和教訓、查找存在問題、明確改善方向。並且,對專家組以及社會各界提出的意見,特區政府均認真對待,以問題爲導向,督促各部門認真對照相關的重點內容,列出了工作清單,並明確列出改善措施,一項一項抓好整改落實。
對此,閃主任直言,特區政府從上到下認真反思、持續改進的精神,令其非常感動。做好應急準備是防災減災救災工作的關鍵。在災難來臨時準備得好與不好不一樣,有準備與無準備更不一樣。2017年11月14日,經立法會審議通過的行政長官所作的《二〇一八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提出了編制《澳門防災減災十年規劃(2019-2028年)》的任務,啟動了《民防綱要法》的修訂工作,標誌著澳門的防災減災工作進入了一個新時期,澳門特區政府的這些工作具有里程碑意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閃主任在高度肯定澳門本次抗擊“山竹”颱風成績的同時,也提醒澳門社會各界,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將來會越來越多。基於對澳門各類歷史資料的分析,澳門“高風險”等級的公共安全事件主要有:洪澇災害、颱風災害、暴雨災害,城市火災、道路和水上交通事故、城市供電突發事件,重大傳染病疫情等,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任務重要而艱巨。因此,一定要居安思危,思則有備,繼續全面提升澳門的防災減災水準。他建議澳門政府要立足應對大災和巨災,切實加強基礎設施改善,對澳門的防颱風防汛骨幹工程作進一步系統調查評估,提出澳門地區防洪潮排澇工程總體佈局方案。對擋潮閘等防颱風防潮工程,爭取早日動工、早日投入使用,早日造福澳門居民。
閃主任殷切期望,澳門應當以建設國際先進的宜居、宜業、宜行、宜遊、宜樂城市為基本目標,以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根本,以做好預防與應急準備為主線,積極穩妥應對各種突發事件和挑戰,為把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提供安全保障。
閃主任最後表示,有習近平主席和中央政府的關懷、支持,有“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指引,有澳門特區政府和行政長官的積極作爲,以及澳門各界人士的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把澳門建設成爲安全韌性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澳門一定能夠更加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