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攜塑膠垃圾作亂,籲立法禁塑倡綠色生活

来源 :澳门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強颱風“山竹”襲澳,積水退去後卻留下了大量的垃圾,街道滿目狼藉。一場風浪把垃圾悉數奉還給人類,而黑沙海灘和竹灣海灘更淪為垃圾灘,遍地充斥著大量的泡膠、膠袋、膠盒、膠樽等,令昔日休閒勝地黯然無光。“白色污染”肆虐,禍因市民長期以來環保意識薄弱,過度消費自然的承載力。
  在現今著重消費的生活模式及各類經濟活動刺激下,澳門每天產生大量不同種類的廢物,據環境保護局公佈《澳門環境狀況報告2017》中顯示,近10年,澳門棄置的城巿固體廢物量持續上升。全球環境持續惡化趨勢下,從源頭削減污染,保護環境已成為人們的共識。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的未來,這是人盡皆知的道理,所以,每一個市民都應該踐行“環保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此次塑膠垃圾隨颱風發難,更應該引起所有人的環保意識覺醒。
  有一個命題是:如果沒有塑膠袋,我們的生活會怎麼樣?相信很多人會覺得那樣簡直不可思議。事實上,塑膠袋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難以放下的易耗品,大家都樂享塑膠袋帶來的便利,對塑膠袋養成強大的依賴習慣,根本不曾過多地關注每一個塑膠袋滋生的環境危害。我們習慣了隨口向商家索要塑膠袋;習慣了隨意處置任何一個塑膠袋;也習慣了承受每個一次性塑膠袋平均25分鐘的使用壽命和它百年“寄生”在地球上事實。而商家也不在乎塑膠袋的廉價成本,“一切為方便顧客”。保守估計,澳門每天各種塑膠袋的用量超百萬。
  近期,有本澳居民對全民無限制使用塑膠袋的現狀發聲,呼籲當局通過立法禁止使用塑膠袋,徵收膠袋稅,籍此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減少對環境的破壞。在塑膠製品越來越泛濫的今天,通過立法禁塑,是遏制使用塑膠袋的重要措施。目前,全球多地政府也相續掀起“限塑”熱潮,比如法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印度等許多國家或地區都已出臺相關法令禁止或限用塑膠袋。歐盟在“限塑”方面的法案中要求,到2019年歐盟成員國一次性塑膠袋的使用率將比2010年減少80%;到2030年,將使所有塑膠包裝實現可再次利用或可回收。內地亦於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限塑令”,要求禁止生產、銷售、使用厚度小於0.025毫米的超薄塑膠購物袋,並且實行塑膠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內地“限塑令”至今已經10年,目前各界積極討論限塑令的成效,從多個角度反思,著眼於“限塑令”面臨的新形勢與困境,醞釀進一步升級“限塑令”。
  澳門方面,儘管環境保護局近年大力推廣進行包括塑膠在內的各類資源廢物回收計畫,舉行“減塑有著數”之類的活動,但是由於覆蓋面有限,參與度不高,對於龐大的旅客塑膠使用大軍而言,近乎杯水車薪。所以,通過立法措施來禁塑,確保全民參與,有利於促進資源綜合利用,達到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抗擊日益嚴重的“白色污染”問題。
  當然,立法禁塑並非一勞永逸。環保是一項長期的工程,更需要全面提升公眾的環保意識,宣導社會各界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共同履行環保責任。此外,還要積極扶持綠色環保企業,引導科研力量、資本力量,加強對塑膠創新研究,探索塑膠袋的綠色環保替代品,以滿足市民的日常生活所需,從而建立澳門環保的長效機制。
其他文献
9月16日,強颱“山竹”來勢洶洶,所幸在本澳並未造成重大的破壞,再一次印證澳門乃福地的傳說。當日有居民拍攝到北區大廈有金屬花籠在颱風下隨風起舞的嚇人畫面在網絡上瘋傳,引來大批網友轉發及評論。其實,關於有花籠在颱風中被吹掉的事件還是鮮有聽聞的,而造成傷害的個案更是未曾發生,反而有人因為維修花籠而傷亡的個案時有發生。故而,針對網上所瘋傳的花籠搖搖欲墜的畫面,應以個別事件對待,不用太過緊張,更勿需全城恐
期刊
歲月滑翔的聲音就像鳥兒舒展羽翼一樣輕柔,也宛如赤足地走在沙灘上,許多的日子如潮水浸過雙腳,退去之後,了無印跡,歲月無聲地伴隨人們走過春夏秋冬。  金秋10月,碧雲藍天,秋高氣爽,轉眼之間,我們又迎來了慶祝祖國成立69周年的喜悅時光。群山在訴說偉岸,大海在書寫恢宏,藍天在坦露曠遠,大地在釀就永恆。  在上月的9.16“山竹”15級颱風中,澳門特別行政區特首崔世安先生身先士卒,高度周密部署抗擊颱風的應
期刊
(接上期)  冷戰的結束,終究是件好事。尤其是,它結束得竟如此溫和,準備的那一大堆飛機坦克原子彈都沒用上,僅靠意識形態戰略便搞掟,豈非天下生民之幸?  今天我們用事後諸葛亮的眼光看,東勝西敗的可能性基本是零。既然勝負結局只有一個可能性,那么,如果真有“人類利益”這個東西的話,则人類確實應當感謝小夫涅夫喬夫一類俄奸。他們是徹頭徹尾的俄奸,也是如假包換的人類英雄,授之以諾貝爾和平獎,實至名歸。不過,這
期刊
“生於斯,長於斯”,如果說80後、90後是網路世界移民,那麼00後是網路世界原住民。用手指劃、用滑鼠點、用鍵盤輸入,手機、平板、電腦,加上越來越智慧的電視,在網路時代,這幾張螢幕成為青少年獲取資訊的主要途徑之一。  聚精會神盯著螢幕,時而專注、時而高興,表情隨畫面切換不停變換……在許多家庭,螢幕儼然成了孩子們的“第二張臉”,某種程度上主導著喜怒哀樂、所思所想。
期刊
今年第22號超強颱風“山竹”在菲律賓一番肆虐,造成該國至少95人死亡,超過160萬人受到影響。這個讓人心驚膽戰的“風王”於9月16日逼近澳門,威力超去年“天鴿”。本澳最高掛十號風球且持續九個小時,狂風暴雨,險象環生。面對如此兇猛的超強颱風,全澳上下戮力同心,嚴陣以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安全,減少經濟損失。期間,湧現出許多感人至深的事蹟。我們看到了以行政長官崔世安為首的特區政府官員高度重視,
期刊
今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澳,以致政府、企業、民眾都一同嚴陣以待。這一場抵禦颱風的行動,目的是把它所帶來的災害降至最低。所謂“經一事、長一智”,經過上次“天鴿”帶來的慘痛教訓,今次官、民就產生了及時的防風行動。同時,鑑於交通的回復和學生上課等配合需要,某部分的機構、部門、組織,都獲行政長官豁免上班一天,換來了付上代價的“寶貴”假期。  在一般生活當中、對上班一族來說,假期是必需的;當人生走進新的階段
期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將印發《港澳台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按照該《辦法》的規定,從今年9月1日起,符合條件的港澳台居民,可在內地申請“港澳台居民居住證”,取得該居住證後可在內地享受3項權利、6項基本公共服務、9方面便利,涉及參加社會保險、勞動就業、上學、就醫等多個範疇。這可以說是對澳門居民在內地享受就業、社保、教育等多方面公共服務的一次性全覆蓋,無疑是對“一國兩制”實踐的又一里程碑意義上的制度創新
期刊
澳門文學的發展說法不一,值得注意的是,在文學發展的大環境之下,現階段澳門文學所處的位置,澳門文學創作人面對的挑戰究竟是什麼?應朝哪個方向發展?  吳志良認為澳門的寫作人,都是業餘的從事文學書寫,不求名利,純粹出於對文學的真誠熱愛和堅持,以自由的筆觸呈現澳門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化自信,他們的作品保留了文學的本真,不會過度包裝或偏離本性,也會互相尊重,彼此交流,佳作迭見。相對於文學產業化較盛行的其他地區
期刊
8月27日,澳門特區行政會完成討論《澳門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行政法規草案,建議設立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協助行政長官就澳門特區維護國家安全事務決策和統籌。委員會由行政長官擔任主席,保安司司長擔任副主席,其他委員還包括:行政法務司司長、警察總局局長、行政長官辦公室主任、保安司司長辦公室主任、法務局局長、司法警察局局長,以及行政長官辦公室及保安司司長辦公室各一名顧問。同時建議設立澳門特區維護國
期刊
九月中旬,熱帶風暴“百里嘉”及超強颱風“山竹”相繼來襲。百里嘉作為小先鋒,於九月十一日上午在南海生成,不過由於“百里嘉”雲系範圍小,強度一般,未對本澳造成大影響。隨後,堪稱風王的超強颱風“山竹”才真正顯出天威。“山竹”在菲律賓一番肆虐之後逼近廣東沿岸,九月十六日貼近澳門掠過。本澳最高懸掛10號風球,並持續九個小時。“山竹”威力與“天鴿”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強降雨疊加風暴潮,令半個澳門成澤國,低窪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