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07-01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急,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因此对严重脑外伤患者,应尽早行呼吸道护理,可减少窒息,降低死亡率。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成功救治严重颅脑外伤39例,现将对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中男28例,女11例,20—70岁,平均45岁,均为严重颅脑外伤,其中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8例,合并四肢伤11例,单纯严重颅脑外伤20例。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患者入院后立即给氧吸入,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呼吸道阻塞情况,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咳嗽反射,监测血氧饱和度。
2.2 病室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流通。室内通风早晚各一次。室温18℃~22℃为宜。相对湿度50%~60%。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床单位和地面用84消毒液每日2~3次,严格探视制度。
2.2.1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可出现昏迷,应及时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迅速清除口腔内血块、呕吐物及分泌物,若有舌后坠及时拖出或放置口咽通气导管,缺氧者及时给氧,氧流量4—6L/min。
2.2.2 正确及时清理呼吸道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或套管内径的1/2,一般采用12—14号探吸导管,吸痰时动作轻柔左右旋转,边吸边提,适当控制负压,成人300—400mmHg,儿童<300 mmHg,避免损伤气管粘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過15秒,如连续吸痰中间需间隔3—5分钟,在吸痰前先提高FiO2,以免缺氧窒息,使用呼吸机同时采用三通管的患者,气管插管导管既与呼吸机相连又与氧气相连,吸痰时不需停用呼吸机,吸痰前也不必提高FiO2。
2.3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脑脊液漏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早应用脱水剂和激素等,警惕创伤性脑水肿发生,避免加重呼吸抑制。
2.4 应用呼吸机护理
2.4.1 在应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患者胸廓两侧,运动是否一致,双肺呼吸音是否正常,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做好心、肺、腹部检查,定时做血气分析,加强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2.4.2 保证吸入气体的相对湿度,使用呼吸机会使患者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导致分泌物不易吸出,呼吸道阻力增加,对此可用呼吸机湿化装置,给呼吸机加水或雾化吸入,在气管导管内直接滴水等,提高吸入气体的相对湿度;呼吸机加温湿化装置应定时检查,保持恒定温度,并及时补充蒸馏水。
2.4.3 湿化呼吸道:首先每2~6h行超声雾化吸入,药物α-糜蛋白酶 、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药量为全身用药的1/5~1/2,雾化液的温度30℃~40℃,过高可引起喉痉挛及烫伤,过低可抑制纤毛运动。雾化器喷口不应直接接近气管口,一般离开6~10cm为宜。其次,间隙气管内滴注湿化药液同超声雾化,每隔10~15min滴注1次,每次在1~2ml[1]。
2.4.4 防止切口感染:气管内套管每日取出清洗消毒2次,每日更换气管切口处敷料2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如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自行咳嗽,分泌物减少,无肺部感染及呼吸困难时,可试堵管24~48h,患者无呼吸困难或发绀现象者,与医生配合拔出气管套管[2]。
3 总结
严重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每个护理环节,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尽早给予鼻饲,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均有重要作用。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3],发展快,并发呼吸道梗阻导致低氧血症往往威胁患者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早期救治的重点,加强呼吸道湿化、有效吸痰和给氧,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合并症,为救治成功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凤娥,马绪伟.气道湿化与局部抗生素预防人工气道继发感染的对比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2,8(7):530
[2] 李晓燕,李凤君,冯丽鸿.开胸手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 [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2):1077-1077
[3] 卫素琴,冯蕊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J].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4)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病情危急,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因此对严重脑外伤患者,应尽早行呼吸道护理,可减少窒息,降低死亡率。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成功救治严重颅脑外伤39例,现将对患者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9例中男28例,女11例,20—70岁,平均45岁,均为严重颅脑外伤,其中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8例,合并四肢伤11例,单纯严重颅脑外伤20例。
2 护理
2.1 病情观察:患者入院后立即给氧吸入,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呼吸道阻塞情况,观察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变化、有无呼吸困难及咳嗽反射,监测血氧饱和度。
2.2 病室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流通。室内通风早晚各一次。室温18℃~22℃为宜。相对湿度50%~60%。每日紫外线照射消毒2次。床单位和地面用84消毒液每日2~3次,严格探视制度。
2.2.1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早期可出现昏迷,应及时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迅速清除口腔内血块、呕吐物及分泌物,若有舌后坠及时拖出或放置口咽通气导管,缺氧者及时给氧,氧流量4—6L/min。
2.2.2 正确及时清理呼吸道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关键,选择型号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外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或套管内径的1/2,一般采用12—14号探吸导管,吸痰时动作轻柔左右旋转,边吸边提,适当控制负压,成人300—400mmHg,儿童<300 mmHg,避免损伤气管粘膜,每次吸痰时间不超過15秒,如连续吸痰中间需间隔3—5分钟,在吸痰前先提高FiO2,以免缺氧窒息,使用呼吸机同时采用三通管的患者,气管插管导管既与呼吸机相连又与氧气相连,吸痰时不需停用呼吸机,吸痰前也不必提高FiO2。
2.3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有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脑脊液漏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早应用脱水剂和激素等,警惕创伤性脑水肿发生,避免加重呼吸抑制。
2.4 应用呼吸机护理
2.4.1 在应用呼吸机的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患者胸廓两侧,运动是否一致,双肺呼吸音是否正常,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的变化,做好心、肺、腹部检查,定时做血气分析,加强口腔护理,防止感染。
2.4.2 保证吸入气体的相对湿度,使用呼吸机会使患者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导致分泌物不易吸出,呼吸道阻力增加,对此可用呼吸机湿化装置,给呼吸机加水或雾化吸入,在气管导管内直接滴水等,提高吸入气体的相对湿度;呼吸机加温湿化装置应定时检查,保持恒定温度,并及时补充蒸馏水。
2.4.3 湿化呼吸道:首先每2~6h行超声雾化吸入,药物α-糜蛋白酶 、地塞米松5mg、庆大霉素8万u、药量为全身用药的1/5~1/2,雾化液的温度30℃~40℃,过高可引起喉痉挛及烫伤,过低可抑制纤毛运动。雾化器喷口不应直接接近气管口,一般离开6~10cm为宜。其次,间隙气管内滴注湿化药液同超声雾化,每隔10~15min滴注1次,每次在1~2ml[1]。
2.4.4 防止切口感染:气管内套管每日取出清洗消毒2次,每日更换气管切口处敷料2次,保持敷料清洁干燥,同时做好口腔护理。如患者意识逐渐恢复,能自行咳嗽,分泌物减少,无肺部感染及呼吸困难时,可试堵管24~48h,患者无呼吸困难或发绀现象者,与医生配合拔出气管套管[2]。
3 总结
严重颅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死亡率高,护理人员必须加强每个护理环节,及时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尽早给予鼻饲,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并发症,维持正常呼吸功能,对降低致残率、死亡率均有重要作用。
严重颅脑外伤患者病情重[3],发展快,并发呼吸道梗阻导致低氧血症往往威胁患者生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早期救治的重点,加强呼吸道湿化、有效吸痰和给氧,正确合理使用呼吸机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处理合并症,为救治成功创造了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凤娥,马绪伟.气道湿化与局部抗生素预防人工气道继发感染的对比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02,8(7):530
[2] 李晓燕,李凤君,冯丽鸿.开胸手术后呼吸道护理进展 [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3,(2):1077-1077
[3] 卫素琴,冯蕊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呼吸道护理 [J].护理研究,下旬版, 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