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人民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在初中生物教学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态,在课程安排和设置中多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按部就班的按照教材进行实验操作,很难得到预想的结果,所以应该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保证实验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生物实验;反应速度;实验改进
《测定反应速度》这一实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实验,是为研究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而实施的。这一实验是要求学生自行完成的,由于此时学生已经完成反射和反射弧知识的学习,并且了解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的原理,已经对神经调节有所了解,所以学生在理论上对实验的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教材中的实验设置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一、《测定反应速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中,课本中只提出“反应的快慢是否与身体的状况有关,是否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教师在对本实验进行讲授时也只会将重点放在“反应快慢是否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能力。在教材中设置的实验中,两个学生通过不断丢、接尺子来进行实验操作,丢尺子的学生还要对接尺子的学生进行干扰,通过记录的数据判断分析结论,这一环节设置并不合理,没有充分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尺子的材质、尺寸没有特殊说明,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经过不断的接尺训练,其接尺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在得出结论时,根本无法判断接尺的速度变快是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还是其接尺的能力已经被成功锻炼。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排除这一因素,导致学生的实验没有科学依据,实验也就没有意义。另外,学生都忽视尺子的长度问题,采用20cm的尺子和采用30cm的尺子进行实验存在一定的区别,应该排除这一因素再进行实验,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测定反应速度》实验的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在《测定反应速度》这一实验中,教材设置的实验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前,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其提出自身的问题,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即兴实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一千个人眼中具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心中想要提出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其发表自身见解,教师应该对其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可以提出“人的反应速度与人的治理是否相关”、“人的反应速度是否与遗传有关”以及“尺子的颜色是否会对学生的反应速度造成影响”等问题。教师可以选取几个问题设置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满足实验唯一变量的要求
在实验中,需要让实验在理想的状态中进行,应该保证实验的过程中只具有唯一的变量。由上文所述,在原有的实验过程中,不具有唯一变量的原则,实验的设置并不合理。在原有实验的过程中,实验者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尺子的长度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多次实验对实验对象的影响,所以在实验设置时应该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避免受其影响过大,影響实验效果。经过实验表明,实验者经过对20cm短尺测试超过五次,那么在进行30cm长尺的测试时会受到影响,实验数据的客观性会受到质疑。所以应该根据此研究结论设置实验,带领学生探究人体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保证实验的唯一性。在前一部分按照教材所述进行操作,让两个学生组为实验小组,一名学生手握20cm直尺数值较大一端,另一学生靠近直尺0刻度线,但不要与直尺直接接触,手握直尺的学生松开直尺,另一个学生用手将直尺接住,连续进行五次,获取数据信息,取平均值。在实验的过程中,松尺学生可以对接尺学生进行干扰,在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时应该严格按照被测试者捏住尺子的拇指上边缘位置读数进行记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在以30cm直尺测试,比较数据。此外,还可以依靠同样的方式测试刚才松尺的学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将两组结果分别记录,可以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直观的对比两者之间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判断尺子长短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也可以判断反应速度是否与注意力有关。
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对实验中较为不合理的步骤进行改进。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就可以通过适当改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杨艳.“测定反应速度”简易装置的制作与使用[J].生物学教学,2019,44(05):26-27.
[2]曾庆国.“测定反应速度”的创新教学设计与反思[J].生物学教学,2019,44(04):34-35.
[3]宫兆美.“测定反应速度”实验的改进[J].中学生物学,2017,24(07):41-42.
关键词:生物实验;反应速度;实验改进
《测定反应速度》这一实验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的实验,是为研究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而实施的。这一实验是要求学生自行完成的,由于此时学生已经完成反射和反射弧知识的学习,并且了解复杂反射和简单反射的原理,已经对神经调节有所了解,所以学生在理论上对实验的完成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教材中的实验设置过于局限,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一、《测定反应速度》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材中,课本中只提出“反应的快慢是否与身体的状况有关,是否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教师在对本实验进行讲授时也只会将重点放在“反应快慢是否与注意力是否集中有关”,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教师应该充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且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能力。在教材中设置的实验中,两个学生通过不断丢、接尺子来进行实验操作,丢尺子的学生还要对接尺子的学生进行干扰,通过记录的数据判断分析结论,这一环节设置并不合理,没有充分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尺子的材质、尺寸没有特殊说明,并且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经过不断的接尺训练,其接尺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所以在得出结论时,根本无法判断接尺的速度变快是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还是其接尺的能力已经被成功锻炼。在实验过程中,无法排除这一因素,导致学生的实验没有科学依据,实验也就没有意义。另外,学生都忽视尺子的长度问题,采用20cm的尺子和采用30cm的尺子进行实验存在一定的区别,应该排除这一因素再进行实验,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二、《测定反应速度》实验的改进方案
综上所述,在《测定反应速度》这一实验中,教材设置的实验存在一些不足,无法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
(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教师带领学生开展实验前,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让其提出自身的问题,并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问题进行即兴实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一千个人眼中具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心中想要提出的问题也是千奇百怪,应该让学生充分思考,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其发表自身见解,教师应该对其问题进行解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可以提出“人的反应速度与人的治理是否相关”、“人的反应速度是否与遗传有关”以及“尺子的颜色是否会对学生的反应速度造成影响”等问题。教师可以选取几个问题设置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满足实验唯一变量的要求
在实验中,需要让实验在理想的状态中进行,应该保证实验的过程中只具有唯一的变量。由上文所述,在原有的实验过程中,不具有唯一变量的原则,实验的设置并不合理。在原有实验的过程中,实验者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如尺子的长度对实验的影响以及多次实验对实验对象的影响,所以在实验设置时应该对这些因素充分考虑,避免受其影响过大,影響实验效果。经过实验表明,实验者经过对20cm短尺测试超过五次,那么在进行30cm长尺的测试时会受到影响,实验数据的客观性会受到质疑。所以应该根据此研究结论设置实验,带领学生探究人体复杂反射的建立过程,保证实验的唯一性。在前一部分按照教材所述进行操作,让两个学生组为实验小组,一名学生手握20cm直尺数值较大一端,另一学生靠近直尺0刻度线,但不要与直尺直接接触,手握直尺的学生松开直尺,另一个学生用手将直尺接住,连续进行五次,获取数据信息,取平均值。在实验的过程中,松尺学生可以对接尺学生进行干扰,在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时应该严格按照被测试者捏住尺子的拇指上边缘位置读数进行记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在以30cm直尺测试,比较数据。此外,还可以依靠同样的方式测试刚才松尺的学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将两组结果分别记录,可以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直观的对比两者之间的数据,可以进一步判断尺子长短对实验结果有无影响,也可以判断反应速度是否与注意力有关。
结束语:
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对实验中较为不合理的步骤进行改进。在《测定反应速度》的实验中就可以通过适当改进,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充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科学的探究精神。
参考文献:
[1]杨艳.“测定反应速度”简易装置的制作与使用[J].生物学教学,2019,44(05):26-27.
[2]曾庆国.“测定反应速度”的创新教学设计与反思[J].生物学教学,2019,44(04):34-35.
[3]宫兆美.“测定反应速度”实验的改进[J].中学生物学,2017,24(07):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