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我们民族的精神思想和传统在精英和典籍的文化里,那么我们民族的情感与个性便由民间文化鲜明而直接地表现出来。
“然而,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的无声天息,好似烟消云散。
“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
“我想,我已经基本讲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了。”(冯骥才语)①
类型多样内容广博同时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陕北民歌也像其他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一样,每一分钟都有一些民歌在消失,在死去。因而,及时地全面地抢救和保护陕北民歌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近年来,在陕北,在全国各地,许多有识之士也已对濒临失传的陕北民歌投注了关切的目光,更有一部分陕北民歌的忠心爱好者和忠实捍卫者已先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田野、深人群众,展开了对陕北民歌的调查、研究、搜集和整理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了资金、人力、理论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当前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就有必要对如何抢救与保护陕北民歌作一番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思考与探索,以便进一步指导和促进今后陕北民歌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沿着一条有理、有序、有节,行之有效的方向发展。
结合陕北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现状及陕北民歌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应按照以下四个步骤逐步来完成。
1.搜集与整理。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艾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这就给陕北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必须做到以下两个兼及和两个到位。两个兼及是:城乡兼及和新老民歌手兼及。两个到位是:街道里巷到位,偏僻山村到位。要进行“地毯式”的调查,对著名歌唱家,歌手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近年来,在陕北,有一大批有志于陕北民歌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志愿者和陕北民歌的爱好者已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深入城市街道里闾,深入农村田间地畔,对陕北民歌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搜集整理,并先后出版了十数部陕北民歌集。如神木县马政川的《麟洲山曲酒曲集》《塞上情歌》,子洲县张俊谊的《西北风》,横山县李发源的《陕北情歌》,榆林市崔月德、王峰存的《陕北民歌故事》,榆林酒厂出版的《榆林酒曲三百首》,三边金牛的《三边民歌》,神木县刘志成的《活格睁睁扔下妹妹你走呀》,府谷县张润翙的《塞上歌谣》,清涧县杨树强的《陕北秧歌》,延安市刘海泉、张延春的《陕北信天游》,延安市张国全主编的陕北风情经典丛书《歌曲卷》等。
这一大批文化保护的先行者们为我们今后对陕北民歌抢救与保护工作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也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经验是,他们对陕北民歌一往情深的挚爱以及他们为保护陕北民歌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不图利的献身精神。教训是,从我手头所占有的近年来出版的诸多陕北民歌集来看,这些民歌集仍然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不完整性。许多民歌集只有歌词而没有曲谱,这样的民歌集只能算是半部民歌集而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民歌集,因为既为民歌就应该是词与曲的统一。二是地域片面性。从以上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出,许多民歌搜集者都是某一地方的人,因而他们在搜集整理陕北民歌的时候,往往偏重于“本土”而忽略了“外地”,这就造成了许多陕北民歌集的地域片面性。三是重复性,虽然近年来出版的陕北民歌集多达十数种,但只要仔细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内中大多民歌不断重复出现,许多民歌集在对民歌的编选上缺乏侧重点和代表性,绿豆芝麻一锅粥,能想到的大家都选,想不到的大家都不选。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在对陕北民歌的搜集和整理时,我们不宜盲目求多求滥,而应求全求精。我的设想是:在今后的三到五年内,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一本是《陕北民歌精选》。“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2.理论与研究。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和回声虫,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文学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陕北民歌长期处于一种土生土长自生自灭的“自在”状态之中。它的存在与发展,仅仅是出于人们本能的一种需要,正如“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一样,许多人之所以喜欢陕北民歌,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出于一种发泄的需要。数百年来,陕北民歌正是在这种生命本能的驱使下匍匐而生,匍匐而行,匍匐而歌的。人们对陕北民歌的理论研究概乎为零。一直到1945年,何其芳为当时出版的《陕北民歌选》所作之序——“论民歌”,此或许算是第一篇专门论述陕北民歌的理论文章。之后,虽时有一些有关陕北民歌的理论文章发表,但大都是一些零星之作。1986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才出版了一本王克文撰著的有关陕北民歌的理论专著《陕北民歌艺术初探》。
近年来,也有一些理论工作者将其研究的目光投向陕北民歌,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陕北民歌的论文:如张敏的《陕北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王新惠的《陕北民歌演唱技巧探究》,杨璀的《陕北民歌采风》,吕静的《陕北民歌概述》,杨平的《难以忘怀的陕北民歌》,张莉莉的《试论陕北民歌与黄土高原的关系》,冯振国的《试析陕北“信天游”的比兴特色》,齐畅的《陕北民歌“傻议”规矩与方圆》,徐兆庆的《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教学随笔》,黄媚莹的《钢琴考级作品——陕北民歌〈兰花花〉》,冯志莲的《陕北民歌与女性》,吕政轩的《陕北民歌的类型》《陕北民歌中的情歌分类谈》《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等。这些论文从不同侧面对陕北民歌进行了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的抢救与保护,挖掘与研究的需要。而且,近十年来在对陕北民歌研究的问题上已明显地暴露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零散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刻,以及研究方法和类型的单一化(多为描述性研究,而少有专项研究、纵向研究,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在这一方面,陕北民歌的研究已远远落后于西北花儿学的研究。(目前,有关西北花儿学的研究,现已出版了《西北花儿学》《西北民族歌谣学》和《河洲“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等几部理论专著)
西北花儿已经走在了前面,陕北民歌理应迎头赶上。因此,近年内出版一部全面系统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陕北民歌的理论专著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需要。
3.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要不要创新,能不能创新?对这一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学院派人士的看法是:民歌会死亡的,所以民歌要博物馆化。他们认为,“民歌是生活”,随着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歌也会随之逐渐消亡。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歌是永恒的,生活在变,民歌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变。徐沛东对用现代的方式演绎民歌表示赞同,他说:“民歌要有创新,至于创新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艺术问题。但这种尝试至少证明传统的民歌要走向现代化,毕竟,走这样一条路,引起争论总比束之高阁要好。”
我想,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能对民歌轻率地判处“死刑”,也不能对民歌的当代处境过于乐观。客观地说,传统的民歌现在正处于一种在困境中求突围的艰难时期,传统的陕北民歌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改造,必须创新。
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比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民歌对传统民歌的改造与融合;新民歌运动对陕北民歌的拓展与发扬;八十年代对部分陕北民歌的改编与创新……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比较优秀的改编和新编陕北民歌。如新编《东方红》,新编《走西口》,还有王向荣编词,党音之编曲的《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以及贺玉堂编词的《我吆上毛驴你开上店》等。2004年年初,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许多改编的陕北民歌就深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山西歌手阿宝所唱的改编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更是别有风味。
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改编或新编的陕北民歌观众并不喜欢。但这也不能说传统的陕北民歌就不能改造不能革新。一些新编陕北民歌之所以不被观众认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词曲的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到位,对当今农村的深刻变化了解不够,对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心理世界与生活方式,譬如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要求等情况了解不深。另一方面,在词曲的改编与创作上,往往是重政治观念而轻生活情趣,忽视了陕北民歌的人民性,形象性,生动性与朴实性的内在特点。作品缺乏生活气息和本土风味,唱出来的民歌干巴巴的像是宣传稿,风干了陕北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土味、酸味和那种甜丝丝黏糊糊的情味,因而引不起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民间的就是民间的。民间文学只能用民间的语言、民间的情调来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那样:“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因此,他认为“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艺概》) ②
可见,要学到民间之真味,就必须融入民间,体验民间。仅仅靠肤浅的观察和简单的模仿,那就必然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了。这就难怪陕北著名歌手王向荣会发出“如唱得乱七八糟,狗头上两只角,就四不像了”这样的感慨了。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4.开发与利用。文学艺术的最终功利性决定了文学艺术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要开发利用好陕北民歌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本土的普及化过程。曾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陕北民歌,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心中已显得疏远而又陌生了,有些人甚至连最有名的陕北民歌都不会唱。这种状况就使我们对陕北民歌的开发和利用失去了群众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百姓只有知道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要开发利用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首先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让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
其二、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同时要组织一批文艺创作人员,根据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产生的故事和反映的生活,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在这一方面,此前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电影《人生》《黄土地》《黄河谣》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等大量穿插陕北民歌的影视剧的上映,陕北民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也曾一度热浪高涨。2004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正月里来闹新春》也是一种以影视形式宣传、探讨“东北二人传”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发展方向的一部成功之作。
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其三、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业目前也已成为最有前途的一种阳光产业。陕北民歌也不例外,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对陕北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虽然,陕北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煤、石油、天然气),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高增长的势头,但我们还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选择一种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拳头产品,来引导陕北人民树立发展经济,建设陕北的信心和勇气。那么,这一拳头产品无疑应该是根植于陕北高原,并在全国上下有广泛影响的陕北民歌了。
使得人们忧虑的是,较之于陕北剪纸,绥德石雕,安塞腰鼓,陕北唢呐等其他陕北地方民间文化产业,陕北民歌却相对沉寂了、滞后了。陕北剪纸已经剪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绥德石雕也已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外宾的时尚礼品;安塞腰鼓多次打进北京,打红全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陕北民歌的认识还过多地停留在其精神文化价值的的层面上,因而忽视了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潜力。
作为一种文化产业,陕北民歌是大有其开发利用价值的。首先,通过录制精品磁带和VCD光盘把陕北民歌全力打入全国甚至国际文化市场。其次,要将陕北民歌的开发与当前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结合起来。通过陕北民歌来宣传陕北旅游,反过来通过搞活陕北特色的旅游来促销陕北民歌(磁带和光盘等)。二者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三是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陕北民歌演唱团,在全国巡回演出,如此既可扩大陕北民歌的影响,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陕北,比较有名的陕北民歌手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比如王向荣,贺玉堂,赵明敏,雒胜军,赵大地,李治文,秦靖红……但这些民歌手大都各自为阵,分散作战,因而虽各有名,但却难成气候。一旦把这批民歌手组织起来,联合演唱,其影响力和冲击力是不可低估的。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2004年春节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颁奖晚会上,一曲信天游联唱不知倾倒多少观众。有网友说:“信天游唱出了陕北人的豪迈,也唱出了陕北人的气势,太过瘾了。”有的网友甚至不无偏激地说:“听罢信天游大联唱,再听其他民歌就一点儿味也没有了。”……
陕北民歌开发的途径固然还有很多,以上所举只是抛砖引玉。总之一句话,任何一种产品都是一样,其开发的价值越大,那么它的开发的途径就越广阔,开发的前景也就越光明。
选自《陕北民歌艺术论》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栏目责编/沙人
“然而,每一分钟,我们的田野里,山坳里,深邃的民间里,都有一些民间文化和遗产死去。它们失却的无声天息,好似烟消云散。
“能够让自己的文化损失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中吗?能够叫后人完全不知道这些伟大的文明创造吗?
“我想,我已经基本讲清楚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了。”(冯骥才语)①
类型多样内容广博同时又蕴含着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陕北民歌也像其他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一样,每一分钟都有一些民歌在消失,在死去。因而,及时地全面地抢救和保护陕北民歌就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
近年来,在陕北,在全国各地,许多有识之士也已对濒临失传的陕北民歌投注了关切的目光,更有一部分陕北民歌的忠心爱好者和忠实捍卫者已先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田野、深人群众,展开了对陕北民歌的调查、研究、搜集和整理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受到了资金、人力、理论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当前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仍然没有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鉴于这种状况,我们就有必要对如何抢救与保护陕北民歌作一番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思考与探索,以便进一步指导和促进今后陕北民歌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沿着一条有理、有序、有节,行之有效的方向发展。
结合陕北民歌搜集、整理与研究的现状及陕北民歌自身的特点,我认为,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应按照以下四个步骤逐步来完成。
1.搜集与整理。陕北民歌就像黄土地遍地生长的野艾一样散落在陕北大地的沟沟洼洼村村寨寨,这就给陕北民歌的搜集整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对陕北民歌进行全方位的一无遗漏的搜集整理必须做到以下两个兼及和两个到位。两个兼及是:城乡兼及和新老民歌手兼及。两个到位是:街道里巷到位,偏僻山村到位。要进行“地毯式”的调查,对著名歌唱家,歌手及其传人要逐一搜集其作品,建立民歌档案,同时要采用摄影、摄像、录音、录制光盘等现代化的手段将那些流传在民间的原始民歌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近年来,在陕北,有一大批有志于陕北民歌抢救与保护工作的志愿者和陕北民歌的爱好者已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们深入城市街道里闾,深入农村田间地畔,对陕北民歌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搜集整理,并先后出版了十数部陕北民歌集。如神木县马政川的《麟洲山曲酒曲集》《塞上情歌》,子洲县张俊谊的《西北风》,横山县李发源的《陕北情歌》,榆林市崔月德、王峰存的《陕北民歌故事》,榆林酒厂出版的《榆林酒曲三百首》,三边金牛的《三边民歌》,神木县刘志成的《活格睁睁扔下妹妹你走呀》,府谷县张润翙的《塞上歌谣》,清涧县杨树强的《陕北秧歌》,延安市刘海泉、张延春的《陕北信天游》,延安市张国全主编的陕北风情经典丛书《歌曲卷》等。
这一大批文化保护的先行者们为我们今后对陕北民歌抢救与保护工作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也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经验是,他们对陕北民歌一往情深的挚爱以及他们为保护陕北民歌不怕苦不怕累不图名不图利的献身精神。教训是,从我手头所占有的近年来出版的诸多陕北民歌集来看,这些民歌集仍然有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一是不完整性。许多民歌集只有歌词而没有曲谱,这样的民歌集只能算是半部民歌集而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民歌集,因为既为民歌就应该是词与曲的统一。二是地域片面性。从以上的列举我们可以看出,许多民歌搜集者都是某一地方的人,因而他们在搜集整理陕北民歌的时候,往往偏重于“本土”而忽略了“外地”,这就造成了许多陕北民歌集的地域片面性。三是重复性,虽然近年来出版的陕北民歌集多达十数种,但只要仔细对比我们就会发现,内中大多民歌不断重复出现,许多民歌集在对民歌的编选上缺乏侧重点和代表性,绿豆芝麻一锅粥,能想到的大家都选,想不到的大家都不选。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在对陕北民歌的搜集和整理时,我们不宜盲目求多求滥,而应求全求精。我的设想是:在今后的三到五年内,我们应该致力于搜集整理出版这样两部陕北民歌集。一部是《陕北民歌集成》,一本是《陕北民歌精选》。“集成”要在数量上求多求全,要注重其资料价值和保存价值;“精选”要在质量上求新求精,重点要选编那些广泛流传的,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并具有深远艺术生命力的优秀民歌,要注重其审美价值和普及价值。
2.理论与研究。在文学发展的进程中,理论与创作永远是一驾马车上两只并行不悖的轮子,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二者只能同步同向而行,而不是反之。创作是实践、是基础,理论是指导、是升华。理论研究并不是创作的附属物和回声虫,理论研究是对创作的开掘、开拓与提升,开掘其潜在的精神内蕴和艺术文化价值;开拓其创作的方法与思路;提升其文学的品位与艺术品格。
作为一种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陕北民歌长期处于一种土生土长自生自灭的“自在”状态之中。它的存在与发展,仅仅是出于人们本能的一种需要,正如“女人忧愁哭鼻子,男人忧愁唱曲子”一样,许多人之所以喜欢陕北民歌,很大程度上仅仅是出于一种发泄的需要。数百年来,陕北民歌正是在这种生命本能的驱使下匍匐而生,匍匐而行,匍匐而歌的。人们对陕北民歌的理论研究概乎为零。一直到1945年,何其芳为当时出版的《陕北民歌选》所作之序——“论民歌”,此或许算是第一篇专门论述陕北民歌的理论文章。之后,虽时有一些有关陕北民歌的理论文章发表,但大都是一些零星之作。1986年,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才出版了一本王克文撰著的有关陕北民歌的理论专著《陕北民歌艺术初探》。
近年来,也有一些理论工作者将其研究的目光投向陕北民歌,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陕北民歌的论文:如张敏的《陕北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王新惠的《陕北民歌演唱技巧探究》,杨璀的《陕北民歌采风》,吕静的《陕北民歌概述》,杨平的《难以忘怀的陕北民歌》,张莉莉的《试论陕北民歌与黄土高原的关系》,冯振国的《试析陕北“信天游”的比兴特色》,齐畅的《陕北民歌“傻议”规矩与方圆》,徐兆庆的《钢琴曲〈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教学随笔》,黄媚莹的《钢琴考级作品——陕北民歌〈兰花花〉》,冯志莲的《陕北民歌与女性》,吕政轩的《陕北民歌的类型》《陕北民歌中的情歌分类谈》《陕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等。这些论文从不同侧面对陕北民歌进行了研究,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陕北民歌进行全面的抢救与保护,挖掘与研究的需要。而且,近十年来在对陕北民歌研究的问题上已明显地暴露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零散而不系统,肤浅而不深刻,以及研究方法和类型的单一化(多为描述性研究,而少有专项研究、纵向研究,比较研究与综合研究)。在这一方面,陕北民歌的研究已远远落后于西北花儿学的研究。(目前,有关西北花儿学的研究,现已出版了《西北花儿学》《西北民族歌谣学》和《河洲“花儿”与陕北“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比较研究》等几部理论专著)
西北花儿已经走在了前面,陕北民歌理应迎头赶上。因此,近年内出版一部全面系统的,多方位多角度的研究陕北民歌的理论专著已成为时代的呼唤和现实的需要。
3.改造与创新。陕北民歌要不要创新,能不能创新?对这一问题,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些学院派人士的看法是:民歌会死亡的,所以民歌要博物馆化。他们认为,“民歌是生活”,随着民歌赖以生存的土壤、生活方式的改变,民歌也会随之逐渐消亡。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民歌是永恒的,生活在变,民歌的内涵和外延也在变。徐沛东对用现代的方式演绎民歌表示赞同,他说:“民歌要有创新,至于创新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艺术问题。但这种尝试至少证明传统的民歌要走向现代化,毕竟,走这样一条路,引起争论总比束之高阁要好。”
我想,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能对民歌轻率地判处“死刑”,也不能对民歌的当代处境过于乐观。客观地说,传统的民歌现在正处于一种在困境中求突围的艰难时期,传统的陕北民歌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改造,必须创新。
陕北民歌发展的历史雄辩地告诉我们:陕北民歌是完全可以在改造与创新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比如,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民歌对传统民歌的改造与融合;新民歌运动对陕北民歌的拓展与发扬;八十年代对部分陕北民歌的改编与创新……这一系列的革新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陕北民歌的繁荣与发展。
近年来,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比较优秀的改编和新编陕北民歌。如新编《东方红》,新编《走西口》,还有王向荣编词,党音之编曲的《哪达达也不如咱山沟沟好》,以及贺玉堂编词的《我吆上毛驴你开上店》等。2004年年初,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许多改编的陕北民歌就深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山西歌手阿宝所唱的改编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更是别有风味。
然而,遗憾的是,大多改编或新编的陕北民歌观众并不喜欢。但这也不能说传统的陕北民歌就不能改造不能革新。一些新编陕北民歌之所以不被观众认同,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词曲的作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不到位,对当今农村的深刻变化了解不够,对新时期农民群众的心理世界与生活方式,譬如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有什么要求等情况了解不深。另一方面,在词曲的改编与创作上,往往是重政治观念而轻生活情趣,忽视了陕北民歌的人民性,形象性,生动性与朴实性的内在特点。作品缺乏生活气息和本土风味,唱出来的民歌干巴巴的像是宣传稿,风干了陕北民歌所固有的那种土味、酸味和那种甜丝丝黏糊糊的情味,因而引不起人们的关注和喜爱。
民间的就是民间的。民间文学只能用民间的语言、民间的情调来表现。正如刘熙载所说的那样:“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因此,他认为“常语易,奇语难,此诗之初关也;奇语易,常语难,此诗之重关也”。(《艺概》) ②
可见,要学到民间之真味,就必须融入民间,体验民间。仅仅靠肤浅的观察和简单的模仿,那就必然会画虎不成反类犬了。这就难怪陕北著名歌手王向荣会发出“如唱得乱七八糟,狗头上两只角,就四不像了”这样的感慨了。
没有继承就没有革新,对传统陕北民歌不能搞民族虚无主义,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革新传统陕北民歌,首先要研究传统陕北民歌的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把握它招人喜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从中汲取艺术营养。其次要深入生活、深入群众,了解并掌握新时期的社情民意及群众的思想观念,从中精选创作素材。在继承传统陕北民歌真实质朴、率直明快、感情浓烈、语言形象的艺术基础上,剔除其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糟粕,使之具有社会主义的思想内容、时代精神和艺术感染力,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形式,体现先进文化发展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4.开发与利用。文学艺术的最终功利性决定了文学艺术存在与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对陕北民歌的保护与抢救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的瑰宝和民间文化资源在新的时期为陕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发挥其积极的作用。这就很有必要在对陕北民歌的抢救与保护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要开发利用好陕北民歌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其一、本土的普及化过程。曾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陕北民歌,在大多数年轻人的心中已显得疏远而又陌生了,有些人甚至连最有名的陕北民歌都不会唱。这种状况就使我们对陕北民歌的开发和利用失去了群众基础。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百姓只有知道陕北民歌,喜欢陕北民歌,他们才会自觉地利用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形式为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要开发利用陕北民歌这一民间艺术资源,首先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泛地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演唱活动,每年定期举办陕北民歌大赛,组织陕北民歌业余演唱队,让陕北民歌进课堂,进厂矿、进田间、进千家万户。
其二、外界影响的扩大化过程。在陕北本土对陕北民歌普及的基础上,同时要组织一批文艺创作人员,根据陕北民歌的历史渊源,产生的故事和反映的生活,创作一系列反映陕北民歌的文艺作品,将陕北民歌融入到歌剧、小品、舞蹈、小说、电影、电视等多种文学艺术形式中,从而多角度多渠道地将陕北民歌推向全国。在这一方面,此前已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0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电影《人生》《黄土地》《黄河谣》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等大量穿插陕北民歌的影视剧的上映,陕北民歌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也曾一度热浪高涨。2004年年初,中央电视台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正月里来闹新春》也是一种以影视形式宣传、探讨“东北二人传”这一民间艺术形式发展方向的一部成功之作。
艺术是独立的,同时也是融合的。在独立中求生存,在融合中求发展。陕北民歌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只有融合到现代艺术的大舞台大天地中,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其三、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化过程。远古时代,人类劳动所得仅用于维持物质生活,因而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文化消费。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文化消费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就会日益增长,文化行业也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当今世界,文化不仅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文化本身也直接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文化产业目前也已成为最有前途的一种阳光产业。陕北民歌也不例外,它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对陕北经济的发展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虽然,陕北的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煤、石油、天然气),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高增长的势头,但我们还必须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思路,选择一种能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拳头产品,来引导陕北人民树立发展经济,建设陕北的信心和勇气。那么,这一拳头产品无疑应该是根植于陕北高原,并在全国上下有广泛影响的陕北民歌了。
使得人们忧虑的是,较之于陕北剪纸,绥德石雕,安塞腰鼓,陕北唢呐等其他陕北地方民间文化产业,陕北民歌却相对沉寂了、滞后了。陕北剪纸已经剪出了中国,走向了世界;绥德石雕也已成为人们走亲访友、馈赠外宾的时尚礼品;安塞腰鼓多次打进北京,打红全国……之所以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我想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陕北民歌的认识还过多地停留在其精神文化价值的的层面上,因而忽视了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产业的开发潜力。
作为一种文化产业,陕北民歌是大有其开发利用价值的。首先,通过录制精品磁带和VCD光盘把陕北民歌全力打入全国甚至国际文化市场。其次,要将陕北民歌的开发与当前迅速发展起来的旅游经济结合起来。通过陕北民歌来宣传陕北旅游,反过来通过搞活陕北特色的旅游来促销陕北民歌(磁带和光盘等)。二者互动发展,相得益彰。三是组织精兵强将成立陕北民歌演唱团,在全国巡回演出,如此既可扩大陕北民歌的影响,又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在陕北,比较有名的陕北民歌手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比如王向荣,贺玉堂,赵明敏,雒胜军,赵大地,李治文,秦靖红……但这些民歌手大都各自为阵,分散作战,因而虽各有名,但却难成气候。一旦把这批民歌手组织起来,联合演唱,其影响力和冲击力是不可低估的。在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2004年春节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颁奖晚会上,一曲信天游联唱不知倾倒多少观众。有网友说:“信天游唱出了陕北人的豪迈,也唱出了陕北人的气势,太过瘾了。”有的网友甚至不无偏激地说:“听罢信天游大联唱,再听其他民歌就一点儿味也没有了。”……
陕北民歌开发的途径固然还有很多,以上所举只是抛砖引玉。总之一句话,任何一种产品都是一样,其开发的价值越大,那么它的开发的途径就越广阔,开发的前景也就越光明。
选自《陕北民歌艺术论》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栏目责编/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