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提出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要打破以往的课堂篇章教学的模式,注重对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和锻炼。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書的阅读时送给他们“选择花”,帮助他们快速地选择恰当的书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课余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我们选择的书籍应该是对学生的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都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我送给学生“方法花”,教给学生阅读不同体裁书籍的方法,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有法可依、有矩可循。
我送给学生“评价花”,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很多的学生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他们的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兴趣不浓,还没有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一路繁花相送,为学生的阅读之路保驾护航。
一、送“选择花”——整本书的选择途径提供
选择恰当的书是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在语文教材中,我总是喜欢根据教材选择哪本书来给孩子们推荐整本书。比如学习《活见鬼》,我就推荐学生去读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同时也推荐学生读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常常告诉学生可以去读课文的作者的代表作。学习了冰心的《忆读书》,学生就自己选择冰心的儿童作品选集《小橘灯》、散文集《樱花赞》等书籍来看。学了金波的《用目光倾听》,他们自己就让家长买了金波的儿童诗集《回声》、儿童散文集《妈妈的爱》。
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时送给他们“选择花”,帮助他们快速地选择恰当的书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课余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我们选择的书籍应该是对学生的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都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二、送“方法花”——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指导
不同体裁的书有不同的特点,我总是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读儿童诗时,我告诉学生要读懂诗的意思,想象诗的画面,领悟诗的情趣,欣赏诗的意境,品味诗的语言。我告诉学生,只有了解了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样能更精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诗歌应该注重诵读,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诗歌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阅读诗歌时,应该寻找诗歌的诗眼,透过它我们就能看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最后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增进对诗歌的理解。
童话的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阅读童话时,我引导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设计讨论的话题,让学生站在童话中人物的角度来充分讨论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我总是让他们仔细阅读思考,弄清故事的主人公、线索、情节、主题思想。童话的创作目的一般说来无非是要歌颂真善美,批评和揭露假恶丑。因此我指导学生从主要人物的品行入手,理解内容,理解童话的主题应该从情节的发展和结果入手,而领悟童话的思想内涵就可以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比较来实现。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就应该先了解安徒生的情况:他出身贫寒,对那些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很深,所以他的作品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热烈地歌颂了劳动人民,赞美了他们善良、纯洁的高尚品质,又愤怒地鞭挞残暴,贪婪的统治阶级和剥削者。
阅读像《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爱丽斯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游记类的书籍,我指导学生画出游行线路图,再以每个地点为中心展开每个地点所发生的事件的梳理。譬如在指导学生读《绿野仙踪》时,我让学生绘制路线图,找到了几个目的地,按照地名说一说故事。历险最精彩的部分是途中的经历,让学生思考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危险,是怎样化解危机的。这样就可以理清每段旅途中的小事件,探究他们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关注整本书的目录解决疑问。
阅读一本小说,我告诉学生要关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因为小说有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人物,因此我指导学生设计讨论话题。告诉学生小说的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理清小说中的故事发展脉络,即故事情节,可以通过我们常用的列提纲、写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画情节曲线图等形式来进行梳理。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上反映了小说主题和人物的特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注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这个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送给学生“方法花”,教给学生阅读不同体裁书籍的方法,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有法可依、有矩可循。
三、送“评价花”——整本书的阅读评价机制
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由此可见,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五年级可通过考擦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我在班级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汇报交流活动,学生自己分享自己在看这本书对的收获或感受,定期写读后感;评选优秀作品,颁发小奖状,给个人和小组加分,都是为了进一步考察学生们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
我送给学生“评价花”,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的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专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整本书阅读教学就必然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一路繁花相送,送给学生选择恰当书籍的“选择花”,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花”,激励学生阅读的“评价花”,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之路保驾护航,他们必然会平稳地行驶在阅读的康庄大道之上!
我送给学生“评价花”,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冰心曾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很多的学生阅读效果不尽人意,他们的阅读方法不当,阅读兴趣不浓,还没有养成整本书阅读的习惯。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认真细致地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方法,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一路繁花相送,为学生的阅读之路保驾护航。
一、送“选择花”——整本书的选择途径提供
选择恰当的书是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在语文教材中,我总是喜欢根据教材选择哪本书来给孩子们推荐整本书。比如学习《活见鬼》,我就推荐学生去读冯梦龙的《古今谭概》,同时也推荐学生读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我常常告诉学生可以去读课文的作者的代表作。学习了冰心的《忆读书》,学生就自己选择冰心的儿童作品选集《小橘灯》、散文集《樱花赞》等书籍来看。学了金波的《用目光倾听》,他们自己就让家长买了金波的儿童诗集《回声》、儿童散文集《妈妈的爱》。
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时送给他们“选择花”,帮助他们快速地选择恰当的书籍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课余时间是十分有限的,我们选择的书籍应该是对学生的积极发展和健康成长都具有深远影响的经典作品。
二、送“方法花”——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指导
不同体裁的书有不同的特点,我总是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读儿童诗时,我告诉学生要读懂诗的意思,想象诗的画面,领悟诗的情趣,欣赏诗的意境,品味诗的语言。我告诉学生,只有了解了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才能明白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这样能更精确地把握诗歌的情感基调。诗歌应该注重诵读,反复诵读才能体会诗歌的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在阅读诗歌时,应该寻找诗歌的诗眼,透过它我们就能看到诗人的情感世界,最后指导学生结合注释,增进对诗歌的理解。
童话的篇幅较长,故事情节曲折离奇。阅读童话时,我引导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设计讨论的话题,让学生站在童话中人物的角度来充分讨论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我总是让他们仔细阅读思考,弄清故事的主人公、线索、情节、主题思想。童话的创作目的一般说来无非是要歌颂真善美,批评和揭露假恶丑。因此我指导学生从主要人物的品行入手,理解内容,理解童话的主题应该从情节的发展和结果入手,而领悟童话的思想内涵就可以通过对不同人物形象的比较来实现。读《安徒生童话》这本书,就应该先了解安徒生的情况:他出身贫寒,对那些社会上贫富不均、弱肉强食的现象感受很深,所以他的作品既真实地描绘了穷苦人的悲惨生活,又渗透着浪漫主义的情调和幻想;热烈地歌颂了劳动人民,赞美了他们善良、纯洁的高尚品质,又愤怒地鞭挞残暴,贪婪的统治阶级和剥削者。
阅读像《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爱丽斯漫游奇境》《木偶奇遇记》、《绿野仙踪》等游记类的书籍,我指导学生画出游行线路图,再以每个地点为中心展开每个地点所发生的事件的梳理。譬如在指导学生读《绿野仙踪》时,我让学生绘制路线图,找到了几个目的地,按照地名说一说故事。历险最精彩的部分是途中的经历,让学生思考主人公遇到了什么危险,是怎样化解危机的。这样就可以理清每段旅途中的小事件,探究他们是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的。让学生质疑,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关注整本书的目录解决疑问。
阅读一本小说,我告诉学生要关注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因为小说有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人物,因此我指导学生设计讨论话题。告诉学生小说的阅读,分析人物形象是重要的一个方面。理清小说中的故事发展脉络,即故事情节,可以通过我们常用的列提纲、写读书笔记、画思维导图、画情节曲线图等形式来进行梳理。小说的环境描写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上反映了小说主题和人物的特征,因此我要求学生在阅读小说时注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这个环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我送给学生“方法花”,教给学生阅读不同体裁书籍的方法,让学生在整本书的阅读中有法可依、有矩可循。
三、送“评价花”——整本书的阅读评价机制
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由此可见,注重评价机制的建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五年级可通过考擦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自己的体验,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我在班级中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汇报交流活动,学生自己分享自己在看这本书对的收获或感受,定期写读后感;评选优秀作品,颁发小奖状,给个人和小组加分,都是为了进一步考察学生们阅读的兴趣、习惯、品味、方法和能力。
我送给学生“评价花”,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整本书的阅读作为一种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的阅读,使学生在一段时间内专心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整本书阅读教学就必然对老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我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一路繁花相送,送给学生选择恰当书籍的“选择花”,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花”,激励学生阅读的“评价花”,为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之路保驾护航,他们必然会平稳地行驶在阅读的康庄大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