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人为本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根本前提。在此基础上探究中学数学的教法,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27-02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法比较僵化,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轨,课堂上大搞题海战术,升学成了唯一的目的。这样势必压缩了学生的创新空间,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引发高分低能的现象,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为中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1 探究中学数学教法的意义
中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支撑着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石。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的目的,不仅仅是应试,而也是全面提升学生内在素养为前提,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新的教法围绕教学目的,形成一套相对科学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体系,它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对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
在素质教育视野下,探析中学数学教法,有着深刻体会的现实意义。即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打牢数学学习的基础,熟练掌握数学方法的应用,以便在高一级的阶段的学习或技能训练中更好的出成果。转型时期,数学教师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倡导素质教育,必然要摒弃僵化的应试教育,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其学习兴趣,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具体作用。2 改进中学数学教法的措施
通过中外数学教学方法的比较,结合目前的实际教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中学生本身有较强且敏感的自尊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丝毫歧视或处理学生事件不公平之处,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满。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的、接纳的、宽容的数学教学氛围。在这种数学课堂中,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倾诉学习中的问题和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教师也容易把握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需要,使师生、生生互动达到至高点,促进课堂数学教学资源不断生成,使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得以实现。
2.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不要唱独角戏,也不要只是几个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善于分配教学时间,任何思考的时间都不会白费。要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要适时组织学生上讲台,提倡争辩与讨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觉活动和探索的天地,多组织学生自我思考、讨论,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
2.3 提倡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思维开放,题目开放,过程开放。这是对开放性教学的明确解释。有独特的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师应从概念教学着手,适度引入开放性的概念教学,尽力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开发智力、增强能力的目的。
2.4 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因此,教师要具体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类比与联想法;抽象与概括法等。此外,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3 素质教育视野下对教师的要求
适于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师在转变教学模式时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3.1 更新现代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背景下,更新现代教育理念首当其冲。教师要多了解社会、了解市场,更新传统的教学思维理念。要根据新的课本、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改进,使它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教学模式,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正确地选择教学模式。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教者要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吸收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2 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现代科技教育技术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开发,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使教学过程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介入数学课堂教学,将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给受教育者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在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析中,教师还必须认真学习、运用和创新,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能够真正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晶.新课标下中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 杨玉群.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对策[J].数学教学与研究,2009,12
【关键词】素质教育;数学教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12-0027-02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法比较僵化,书本知识与社会现实严重脱轨,课堂上大搞题海战术,升学成了唯一的目的。这样势必压缩了学生的创新空间,造成学生思维僵化,引发高分低能的现象,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当前,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理念为中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1 探究中学数学教法的意义
中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支撑着自然科学和其他学科的基石。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交流的互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当前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的目的,不仅仅是应试,而也是全面提升学生内在素养为前提,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师生教学的积极性。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新的教法围绕教学目的,形成一套相对科学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体系,它是教学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化,是对教学经验的系统总结。
在素质教育视野下,探析中学数学教法,有着深刻体会的现实意义。即培养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打牢数学学习的基础,熟练掌握数学方法的应用,以便在高一级的阶段的学习或技能训练中更好的出成果。转型时期,数学教师处于非常关键的位置。《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倡导素质教育,必然要摒弃僵化的应试教育,教师应该将学生的生活和数学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其学习兴趣,凸显数学在现实生活的具体作用。2 改进中学数学教法的措施
通过中外数学教学方法的比较,结合目前的实际教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良好的课堂气氛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必要条件。中学生本身有较强且敏感的自尊心,有一定的逆反心理。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有丝毫歧视或处理学生事件不公平之处,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不满。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的、接纳的、宽容的数学教学氛围。在这种数学课堂中,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见解,敢于倾诉学习中的问题和生活中的欢乐和苦恼。教师也容易把握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需要,使师生、生生互动达到至高点,促进课堂数学教学资源不断生成,使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得以实现。
2.2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主体性教学要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不要唱独角戏,也不要只是几个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教师要善于分配教学时间,任何思考的时间都不会白费。要克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要适时组织学生上讲台,提倡争辩与讨论,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觉活动和探索的天地,多组织学生自我思考、讨论,教师要及时地加以引导。
2.3 提倡开放式的数学教学:思维开放,题目开放,过程开放。这是对开放性教学的明确解释。有独特的数学开放式问题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广的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能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在开放性教学中,教师应从概念教学着手,适度引入开放性的概念教学,尽力创设充满求知欲望的教学情境,提出富于启发性的问题,善于捕捉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兴奋点,鼓励学生去探索、去发现,从而使学生在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地学习,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达到开发智力、增强能力的目的。
2.4 交给学生思维的方法:中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是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因此,教师要具体教会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如分析与综合法;归纳与演绎法;类比与联想法;抽象与概括法等。此外,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存在某种思维定势,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3 素质教育视野下对教师的要求
适于教育形势的发展,教师在转变教学模式时需要采取如下对策:
3.1 更新现代教育理念:素质教育背景下,更新现代教育理念首当其冲。教师要多了解社会、了解市场,更新传统的教学思维理念。要根据新的课本、新的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地改进,使它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学习环境。面对新的教学模式,不能盲目地生搬硬套,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正确地选择教学模式。从教学改革的角度看,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本身就是创新和发展,教者要在原来熟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吸收其它教学模式的优势,开拓创新,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2 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随着科技时代的来临,教师必须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发挥现代科技教育技术的优势。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很大优势是教学信息显示的多媒体化。投影仪、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的开发,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益,使教学过程现代化创造了条件。计算机、网络等多媒体技术介入数学课堂教学,将打破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的束缚,为学生的提供了丰富的、生动的学习资源,给受教育者带来全新的视听感受。
在中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探析中,教师还必须认真学习、运用和创新,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实践,使我们的数学教学能够真正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晶.新课标下中学数学开放性教学模式初探.[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4
[2] 杨玉群.基于新课标的数学教学模式的转变与对策[J].数学教学与研究,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