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黑龙江肇东市一位奶农一怒之下把9吨鲜奶倒进了壕沟。这一事件如石击水,掀起层层舆论涟漪。以前,教科书在描述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垂死性之时,常常要举“牛奶倒入大海”的事例,今天却怎么屡屡变成了我们生活中的现实?这其中有何区别?“倒奶卖牛”事件在奶农利益受损的表象之下折射出什么样的深层次问题?是真的源于牛奶生产过剩?还是奶业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诸如垄断危机、经营模式危机、政府管理危机等在做怪?又如何通过多方面的建设和完善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
牛奶倒掉并非生产过剩的危机
成吨的牛奶因为卖不出去被倾倒,这一似乎只在20世纪30年代那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才会出现的现象,近年却在我国南京、成都、郑州等地出现,最近又在河北石家庄、浙江乐清等地出现,最近的最近它又重现黑龙江肇东,同是“倒奶”,性质却不一样,我国并没有出现乳业生产过剩。据世界粮农组织统计,全世界人均年牛奶消费量是93公斤,发达国家人均年牛奶消费量是260公斤,发展中国家为30公斤以上,我国为6.6公斤。据专家估计,今后5年到10年,中国乳业仍会保持“井喷”的发展态势。因此,近年我国内地出现的“倒奶”事件并非缘于牛奶生产过剩的危机,那么危机何在呢?
市场垄断危机:地方保护主义后患无穷
今年9月末,肇东市养牛户兼收奶站站长代云峰,因不满当地企业低价收奶行为,在欲把鲜奶卖给出价高的外地企业遭到阻拦时,一怒之下将自己的9吨鲜牛奶倒进壕沟。谈起这件事,代云峰至今怒气难消,他指责当地政府不让外地企业收购鲜奶的做法是“地方保护主义”。而地方保护主义就会衍生诸如扣秤、压等、压价、拒收等一系列问题。
双城市韩甸镇三姓村村民张彦民告诉记者,市场奶价低时奶农更是“受气”。当地养牛户往企业送奶一直被克扣,卖一次奶得被莫名其妙地扣掉2斤,企业的奶站不说什么原因就扣秤。因为奶站当地没有竞争对手,奶农惧怕奶站不收奶,所以奶农都敢怒而不敢言。
村民马秀玉说,乳业公司质量检测不透明,怎么检的农户也不清楚,“吃哑巴亏是经常的事,现在我们对养奶牛失去信心了”。养牛户于文星送奶遭拒,只好把一周的牛奶全部冻成冰棍,7头奶牛全都卖给了屠宰场。
村民李志祥说,当地奶站不但无故扣秤,还压等、压价。乳业公司表面上公布的奶价是1公斤奶1.8元,七折八扣后实际上农户能卖1.6元就不错了,有时才卖0.8元。
对于奶农反映的问题,肇东市畜牧经济开发区一位负责人解释为规范奶源市场秩序。而对于奶农反映的克扣和拒收问题,双城市一位乳品企业负责人解释说,由于企业管理上的漏洞,克扣现象原来是有的,现在也不能保证完全杜绝,但公司一直在努力解决。另外,公司对奶的质量要求比较高,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任。
农业经营模式危机:公司、农户未成利益共同体
奶业是高效的畜牧产业,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奶业是促进我国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采用合作经营方式组织广大农户是许多国家采用的奶业生产形式。
目前“公司+农户”模式已成为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有效手段,但“倒奶事件”也凸显现存模式的缺陷,那就是乳品加工企业和奶农之间没有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市场波动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农民总是处于劣势。而在发达国家的农业产业链条中,农民是以股东的形式出现的,即使市场有大的波动,各方利益能得到较好维护,生产能力得到较好保存。在我国,“公司+农户”的模式多是一次性买断原料的关系,整个链条是断裂的。市场一有风吹草动,“买单”的往往是农民,进而殃及整个产业。国外经验表明,建立和健全从配种、饲料、防疫治病到收奶等一整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户分散饲养奶牛的必要条件。
政府管理危机:规划是否遵循市场规律
“倒奶”背后反映出政府宏观调控的“越位、错位和缺位”,凸显政府在规划和监管上的缺陷。
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不少地方政府都热衷于提出大种什么、大养什么,制定了宏伟的农业发展规划,这些号召和规划有的脱离了实际,有的不配套,大多没有广泛征求农民意见却强制农民实施,结果受损的往往是农民。今年倒奶事件发生后,加工企业开始实行鲜奶限量收购和压价收购,当地奶农大声疾呼:“政府鼓励我们养牛,可是当市场出现问题时,谁又来保护我们的利益?”倒奶事件反映出市场这只无形之手对奶业布局的重新调节,而更重要的是倒奶事件又是市场对政府奶业规划的考验。其实,引起政府警惕的不仅是奶源产区的奶业发展规划,而是各地的农业发展规划是否符合实际、是否遵循市场规律、是否尊重农户的自主权、是否有配套的保障措施。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进入过剩与进入不足的双重问题。过剩是指政府给出了过多的号召与干预,不足是市场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上的缺位。政府的首要责任是提供制度服务,重点在于维护市场的正常运行,监督市场进入,打击假冒伪劣
完善机制走新路
一些业内人士和有关专家认为,要想使奶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尚需改革完善“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并由政府出手建立价格协调机制保护奶农利益。
如果企业不“反哺”奶农,不去支持“第一车间”,而是松散连接,需求大时去抢奶争奶,需求小时就限收或不收,奶农的积极性永远高不起来,这对企业发展也是不利的;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同奶农形不成利益共同体,这对奶业发展极为不利。为此,要加强独立的中介组织建设,让中介组织替奶农说话。
当前奶业产业这种公司“控制”农户的方式,在农村粮食产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及肉蛋产业同样大比例存在,农民的合理利润空间受到挤压,成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原因之一。为此应探索“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或“加工企业+协会+基地”等模式,建立起价格协调机制,让加工和流通等环节赚得的利润与生产农民共享。
中国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物资极度匮乏的国家到象资本主义国家一样,也产生生产过剩危机,毫无疑问,这是改革带来的功劳。但是,在为改革喝彩的同时我们的头脑必须冷静,因为,此生产过剩危机非彼生产过剩危机,且不说这里面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污染了环境,与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相比,这种生产过剩尽管与制度、体制无关,但它实实在在是一种虚假的生产过剩。
长期以来,我们对如何防止经济“过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如何应对由局部性生产过剩引发的各种矛盾,则既缺乏经验,又缺乏政策储备。因此,对可能发生的生产过剩危机,从现在起我们就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切实采取措施化解之。 (刘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