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画家郑板桥的书斋题联,意思是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同时又自辟新路,似二月之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格调。笔者以为,若以此联来形容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手段,也是非常恰当的。
删繁就简,就是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无效的教学环节和累赘的陈言滥词。领异标新,就是在大胆删减之后,在教学设计、课堂模式及教学语言上精心构思、力求创新。
一、删减知识内容,创新教学设计
以前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需要准备一桶水。”这句话本质上是没错,它着重强调了教师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不过,在当今教师人文素质不断提高及图书网络技术空前发达的时空环境下,语文素材何其多也?问题是,积累可以多多益善,但传授总不能不加选择吧?但我们有些教师不是这样,他们唯恐学生“吃”不“饱”,考不好;于是,知识内容铺天盖地而下,有时甚至不辨良莠、泥沙俱下。学生在教师排山倒海般的“传授”下被淹没了,他们的人还在正常地生活呼吸,但思维已没有了喘气的空隙。试问,没有了学生思维的语文课堂,还有什么价值、什么意义呢?所以,只有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放飞的空间。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时,开讲前说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陈先生所表现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那种敢于舍弃的勇气和善于选择的眼光。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不能 “雾里看花”,而要像陈寅恪先生一样,具备一双明亮的慧眼,善于从众多的语文材料中披沙拣金,选取最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达到精简有效的教学效果。就拿《陈涉世家》来说,对《史记》的篇目分类介绍就应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如果对“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都一一详尽道来,那么,单是课堂导入,就够臃肿了。
删减、选择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的创新体现在两点:一是敢于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敢于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智力需求与情感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想: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有思维飞扬的空间和语言表达的愿望;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还主体性给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师引领启发的方式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手段展开。比如设计《变色龙》这篇课文时,主要的方向就应该放在学生的讨论、模拟甚至是表演上,因为课文本身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影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删减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模式
在很多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中,很常见的是感觉上课时间不够用:本来教学设计是两课时,一不小心上成了三节课,甚至四节课。你说精简一下吧,总感觉不知从哪里下手。说到底,还是教学环节太累赘了。本来新课改是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但有些教师却又矫枉过正,以为每一篇课文都要大堆的提问,都要充分的讨论,都要有学生的表演……加了许多新的设计,而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作者与背景简介、课文分析等等,又不忍放弃,于是一堂课就这样不断膨胀,最终拖沓扩张到了几个课时。
大而全的课堂不等于有效课堂,面面俱到的教学也不是科学的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敢于忍痛割爱,舍得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过度的讲解分析是不对的,但过多的讨论、表演,甚至将一些浅显的问题也拿来分组讨论、表演,就有些为讨论而讨论、为表演而表演了,很明显,这是刻意追求的“花架子”,是形式大于内容,是为了一种明显的功利目的。要纠正那种以为学生讨论了表演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错误观念,要避免将新课改课堂引入到“泛讨论化”“泛电教化”“泛表演化”“泛提问化”的误区。学生可以在自读思考中解决的,就不需要教师的条分缕析,同样也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讨论和精心策划的表演。
去掉那些旁逸斜出的教学环节,留下针对性强的有价值的教学措施,留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整堂课才会干净利落、简洁流畅。将精当有效的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流畅自然的“武术套路”,一招一式挥洒自如,教师教得流畅,学生学得愉快,课堂就这样有了动人的景致。在讲授《杨修之死》时,教师完全可以舍弃繁琐的情节分析与内容概括,只要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就可以让学生在自读之后,自由提问,质疑答疑。此学生问,彼学生答,语文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引领和鼓励,难度较大的,教师才参与介入。在这样自主探究后,教师再适当点评,教学环节水到渠成、不落俗套。
三、删减陈言滥词,锤炼教学语言
“惟陈言之务去”,这是散文大家韩愈的写作观点。在语文教学中,什么是“陈言”呢?我以为,“陈言”就是无效的多余的教学语言。具体表现有:不良的口头禅,如“啊”“这个”“那个”,拖沓冗长的解析,虚假性的提问,碎问碎答、浅问浅答、自问自答,以及词汇贫乏、言不及义等等。教学语言不是纯粹的口语,也不是纯粹的书面语,更不是什么会场语、搞笑词,它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准确的教学信息。学生最害怕的,就是枯燥的说教;学生最讨厌的,就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对家长这样,对教师也是这样。可以说,陈言滥词是造成学生厌学、课堂低效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从导语、解析、过渡到点评、激励、总结,都进行一个初步的语言的预设。这样,在讲课时,才不会信口开河,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繁琐乏味;更不会信马由缰、离题万里。
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将锤炼教学语言当做执教生涯的一项长期性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本身是一门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学科。语文教学语言,既要实现有效的功用,也要追求审美的境界。内容充实,文辞简洁,感情充沛,用语生动——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用语有效性和审美性的要素。只有精心锤炼过教学语言,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或有的放矢,片言具要;或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或着眼全局,高屋建瓴;或要言不烦,切中肯綮;或披沙拣金,言近旨远;或穿针引线,连珠缀玉……具体要选择哪种语言方式,要达到哪种教学效果,全看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灵活运用。比如《春》这篇课文,教学语言应该是温馨欢悦的;教学《沁园春·雪》,语言是慷慨激昂的;在《变色龙》中,语言又应该是幽默夸张的,凡此种种。只要“陈言务去”了,言之有物了,言之有文(文采)了,我想就是有效的教学语言。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无形的乐器,可以弹奏出动人的旋律;它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隐形的翅膀,带领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愉快地飞翔。
打开窗,让腐旧的空气飘散出去,让明媚的阳光播撒进来。从敢于批判摒弃到勇于推陈出新,从大胆地删繁就简到勇敢的标新立异,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在郑板桥、陈寅恪等艺术大师的风范引领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勇于开拓,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出一朵又一朵的“二月之花”。
参考文献:
[1]于漪.清晰动听易入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7).
[2]于漪.珍视教学语言的价值.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5).
[3]褚树荣.首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赛听课有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10).
(责编 张敬亚)
删繁就简,就是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无效的教学环节和累赘的陈言滥词。领异标新,就是在大胆删减之后,在教学设计、课堂模式及教学语言上精心构思、力求创新。
一、删减知识内容,创新教学设计
以前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需要准备一桶水。”这句话本质上是没错,它着重强调了教师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不过,在当今教师人文素质不断提高及图书网络技术空前发达的时空环境下,语文素材何其多也?问题是,积累可以多多益善,但传授总不能不加选择吧?但我们有些教师不是这样,他们唯恐学生“吃”不“饱”,考不好;于是,知识内容铺天盖地而下,有时甚至不辨良莠、泥沙俱下。学生在教师排山倒海般的“传授”下被淹没了,他们的人还在正常地生活呼吸,但思维已没有了喘气的空隙。试问,没有了学生思维的语文课堂,还有什么价值、什么意义呢?所以,只有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放飞的空间。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时,开讲前说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陈先生所表现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那种敢于舍弃的勇气和善于选择的眼光。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不能 “雾里看花”,而要像陈寅恪先生一样,具备一双明亮的慧眼,善于从众多的语文材料中披沙拣金,选取最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达到精简有效的教学效果。就拿《陈涉世家》来说,对《史记》的篇目分类介绍就应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如果对“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都一一详尽道来,那么,单是课堂导入,就够臃肿了。
删减、选择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的创新体现在两点:一是敢于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敢于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智力需求与情感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想: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有思维飞扬的空间和语言表达的愿望;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还主体性给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师引领启发的方式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手段展开。比如设计《变色龙》这篇课文时,主要的方向就应该放在学生的讨论、模拟甚至是表演上,因为课文本身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影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删减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模式
在很多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中,很常见的是感觉上课时间不够用:本来教学设计是两课时,一不小心上成了三节课,甚至四节课。你说精简一下吧,总感觉不知从哪里下手。说到底,还是教学环节太累赘了。本来新课改是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但有些教师却又矫枉过正,以为每一篇课文都要大堆的提问,都要充分的讨论,都要有学生的表演……加了许多新的设计,而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作者与背景简介、课文分析等等,又不忍放弃,于是一堂课就这样不断膨胀,最终拖沓扩张到了几个课时。
大而全的课堂不等于有效课堂,面面俱到的教学也不是科学的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敢于忍痛割爱,舍得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过度的讲解分析是不对的,但过多的讨论、表演,甚至将一些浅显的问题也拿来分组讨论、表演,就有些为讨论而讨论、为表演而表演了,很明显,这是刻意追求的“花架子”,是形式大于内容,是为了一种明显的功利目的。要纠正那种以为学生讨论了表演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错误观念,要避免将新课改课堂引入到“泛讨论化”“泛电教化”“泛表演化”“泛提问化”的误区。学生可以在自读思考中解决的,就不需要教师的条分缕析,同样也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讨论和精心策划的表演。
去掉那些旁逸斜出的教学环节,留下针对性强的有价值的教学措施,留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整堂课才会干净利落、简洁流畅。将精当有效的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流畅自然的“武术套路”,一招一式挥洒自如,教师教得流畅,学生学得愉快,课堂就这样有了动人的景致。在讲授《杨修之死》时,教师完全可以舍弃繁琐的情节分析与内容概括,只要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就可以让学生在自读之后,自由提问,质疑答疑。此学生问,彼学生答,语文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引领和鼓励,难度较大的,教师才参与介入。在这样自主探究后,教师再适当点评,教学环节水到渠成、不落俗套。
三、删减陈言滥词,锤炼教学语言
“惟陈言之务去”,这是散文大家韩愈的写作观点。在语文教学中,什么是“陈言”呢?我以为,“陈言”就是无效的多余的教学语言。具体表现有:不良的口头禅,如“啊”“这个”“那个”,拖沓冗长的解析,虚假性的提问,碎问碎答、浅问浅答、自问自答,以及词汇贫乏、言不及义等等。教学语言不是纯粹的口语,也不是纯粹的书面语,更不是什么会场语、搞笑词,它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准确的教学信息。学生最害怕的,就是枯燥的说教;学生最讨厌的,就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对家长这样,对教师也是这样。可以说,陈言滥词是造成学生厌学、课堂低效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从导语、解析、过渡到点评、激励、总结,都进行一个初步的语言的预设。这样,在讲课时,才不会信口开河,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繁琐乏味;更不会信马由缰、离题万里。
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将锤炼教学语言当做执教生涯的一项长期性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本身是一门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学科。语文教学语言,既要实现有效的功用,也要追求审美的境界。内容充实,文辞简洁,感情充沛,用语生动——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用语有效性和审美性的要素。只有精心锤炼过教学语言,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或有的放矢,片言具要;或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或着眼全局,高屋建瓴;或要言不烦,切中肯綮;或披沙拣金,言近旨远;或穿针引线,连珠缀玉……具体要选择哪种语言方式,要达到哪种教学效果,全看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灵活运用。比如《春》这篇课文,教学语言应该是温馨欢悦的;教学《沁园春·雪》,语言是慷慨激昂的;在《变色龙》中,语言又应该是幽默夸张的,凡此种种。只要“陈言务去”了,言之有物了,言之有文(文采)了,我想就是有效的教学语言。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无形的乐器,可以弹奏出动人的旋律;它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隐形的翅膀,带领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愉快地飞翔。
打开窗,让腐旧的空气飘散出去,让明媚的阳光播撒进来。从敢于批判摒弃到勇于推陈出新,从大胆地删繁就简到勇敢的标新立异,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在郑板桥、陈寅恪等艺术大师的风范引领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勇于开拓,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出一朵又一朵的“二月之花”。
参考文献:
[1]于漪.清晰动听易入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7).
[2]于漪.珍视教学语言的价值.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5).
[3]褚树荣.首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赛听课有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10).
(责编 张敬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