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tloveq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这是画家郑板桥的书斋题联,意思是以最简练的笔墨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以少许胜多许;同时又自辟新路,似二月之花,一花引来百花开,生机勃勃,创造与众不同的格调。笔者以为,若以此联来形容实现语文课堂有效性的手段,也是非常恰当的。
  删繁就简,就是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无效的教学环节和累赘的陈言滥词。领异标新,就是在大胆删减之后,在教学设计、课堂模式及教学语言上精心构思、力求创新。
  一、删减知识内容,创新教学设计
  以前我们常说:“学生需要一碗水,教师需要准备一桶水。”这句话本质上是没错,它着重强调了教师知识积累的重要性。不过,在当今教师人文素质不断提高及图书网络技术空前发达的时空环境下,语文素材何其多也?问题是,积累可以多多益善,但传授总不能不加选择吧?但我们有些教师不是这样,他们唯恐学生“吃”不“饱”,考不好;于是,知识内容铺天盖地而下,有时甚至不辨良莠、泥沙俱下。学生在教师排山倒海般的“传授”下被淹没了,他们的人还在正常地生活呼吸,但思维已没有了喘气的空隙。试问,没有了学生思维的语文课堂,还有什么价值、什么意义呢?所以,只有删去多余的知识内容,学生的思维才有了放飞的空间。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时,开讲前说明:“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陈先生所表现的,正是我们所缺少的那种敢于舍弃的勇气和善于选择的眼光。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不能 “雾里看花”,而要像陈寅恪先生一样,具备一双明亮的慧眼,善于从众多的语文材料中披沙拣金,选取最有价值的知识内容传授给学生,达到精简有效的教学效果。就拿《陈涉世家》来说,对《史记》的篇目分类介绍就应是蜻蜓点水、点到即止,如果对“本纪”“世家”“列传”“书”“表”都一一详尽道来,那么,单是课堂导入,就够臃肿了。
  删减、选择之后,接下来的,就是教学设计了。教学设计的创新体现在两点:一是敢于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敢于推陈出新,探索新的教学形式;二是始终关注学生的智力需求与情感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想: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让学生有思维飞扬的空间和语言表达的愿望;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还主体性给学生,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创新的设计要围绕着教师引领启发的方式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手段展开。比如设计《变色龙》这篇课文时,主要的方向就应该放在学生的讨论、模拟甚至是表演上,因为课文本身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会给学生造成先入为主的不良影响,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挥,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二、删减教学环节,优化课堂模式
  在很多的语文教师的教学经历中,很常见的是感觉上课时间不够用:本来教学设计是两课时,一不小心上成了三节课,甚至四节课。你说精简一下吧,总感觉不知从哪里下手。说到底,还是教学环节太累赘了。本来新课改是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提倡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但有些教师却又矫枉过正,以为每一篇课文都要大堆的提问,都要充分的讨论,都要有学生的表演……加了许多新的设计,而传统的常规的教学环节,比如导入、作者与背景简介、课文分析等等,又不忍放弃,于是一堂课就这样不断膨胀,最终拖沓扩张到了几个课时。
  大而全的课堂不等于有效课堂,面面俱到的教学也不是科学的教学。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敢于忍痛割爱,舍得放弃一些不必要的教学环节。教师过度的讲解分析是不对的,但过多的讨论、表演,甚至将一些浅显的问题也拿来分组讨论、表演,就有些为讨论而讨论、为表演而表演了,很明显,这是刻意追求的“花架子”,是形式大于内容,是为了一种明显的功利目的。要纠正那种以为学生讨论了表演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错误观念,要避免将新课改课堂引入到“泛讨论化”“泛电教化”“泛表演化”“泛提问化”的误区。学生可以在自读思考中解决的,就不需要教师的条分缕析,同样也不需要大张旗鼓的讨论和精心策划的表演。
  去掉那些旁逸斜出的教学环节,留下针对性强的有价值的教学措施,留下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整堂课才会干净利落、简洁流畅。将精当有效的教学环节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套流畅自然的“武术套路”,一招一式挥洒自如,教师教得流畅,学生学得愉快,课堂就这样有了动人的景致。在讲授《杨修之死》时,教师完全可以舍弃繁琐的情节分析与内容概括,只要学生有了充分的预习,就可以让学生在自读之后,自由提问,质疑答疑。此学生问,彼学生答,语文教师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引领和鼓励,难度较大的,教师才参与介入。在这样自主探究后,教师再适当点评,教学环节水到渠成、不落俗套。
  三、删减陈言滥词,锤炼教学语言
  “惟陈言之务去”,这是散文大家韩愈的写作观点。在语文教学中,什么是“陈言”呢?我以为,“陈言”就是无效的多余的教学语言。具体表现有:不良的口头禅,如“啊”“这个”“那个”,拖沓冗长的解析,虚假性的提问,碎问碎答、浅问浅答、自问自答,以及词汇贫乏、言不及义等等。教学语言不是纯粹的口语,也不是纯粹的书面语,更不是什么会场语、搞笑词,它要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达准确的教学信息。学生最害怕的,就是枯燥的说教;学生最讨厌的,就是喋喋不休的唠叨——对家长这样,对教师也是这样。可以说,陈言滥词是造成学生厌学、课堂低效的不可忽视的因素。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从导语、解析、过渡到点评、激励、总结,都进行一个初步的语言的预设。这样,在讲课时,才不会信口开河,说起话来颠三倒四、繁琐乏味;更不会信马由缰、离题万里。
  更重要的是,语文教师要将锤炼教学语言当做执教生涯的一项长期性工作。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语文本身是一门文质兼美、文情并茂的学科。语文教学语言,既要实现有效的功用,也要追求审美的境界。内容充实,文辞简洁,感情充沛,用语生动——这是实现语文教学用语有效性和审美性的要素。只有精心锤炼过教学语言,语文教师才能在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应付自如:或有的放矢,片言具要;或画龙点睛,点石成金;或着眼全局,高屋建瓴;或要言不烦,切中肯綮;或披沙拣金,言近旨远;或穿针引线,连珠缀玉……具体要选择哪种语言方式,要达到哪种教学效果,全看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和教师灵活运用。比如《春》这篇课文,教学语言应该是温馨欢悦的;教学《沁园春·雪》,语言是慷慨激昂的;在《变色龙》中,语言又应该是幽默夸张的,凡此种种。只要“陈言务去”了,言之有物了,言之有文(文采)了,我想就是有效的教学语言。它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无形的乐器,可以弹奏出动人的旋律;它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隐形的翅膀,带领我们的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愉快地飞翔。
  打开窗,让腐旧的空气飘散出去,让明媚的阳光播撒进来。从敢于批判摒弃到勇于推陈出新,从大胆地删繁就简到勇敢的标新立异,我觉得,我们语文教师不妨在郑板桥、陈寅恪等艺术大师的风范引领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努力探索,勇于开拓,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出一朵又一朵的“二月之花”。
  参考文献:
  [1]于漪.清晰动听易入耳.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7).
  [2]于漪.珍视教学语言的价值.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9(5).
  [3]褚树荣.首届“四方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选拔赛听课有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10).
  (责编 张敬亚)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等师范院校转型、师范教育课程设置以及教师资格证制度等改革中存在不足,这造成中小学新任教师虽然具有熟练的专业技能,但是在专业精神方面存在阙失。本文通过分析和借鉴其他国家教师教育中的成功经验,提出了重塑教师专业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中小学新任教师 专业精神 阙失及重塑  基础教育改革对中小学教师专业素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虽然我国教师学历、专业技能方面不断改进,但是却出现了越来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有些课堂教学依然不能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保障。为此,我们要明确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性质,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变,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 课堂 教学 主体  平时经常能听到老师们抱怨学生在课堂上死气沉沉,听来似乎是现在的学生表现不太好。但这当中,就没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了吗?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有多少教师真
期刊
摘要:推行新课改理念,实施素质教育,是中学物理教学改革基本内容,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本文在分析新时期中学物理教学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学实际,从五个方面分析、提出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 创新思维 素质教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进步,兴旺发达的关键,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与宗旨。
期刊
摘要:传统的职业教育需要改革,职业教育不仅要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职业能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成为满足工作需求的合格人才。行动导向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它适合职业教育。本文着重从教师、学生、教学环境三方面阐述如何实施行动导向教学。  关键词:行动导向 职业能力 教学环境  近些年,我国一直在进行中职教育改革,希望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探索出更适
期刊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网络资源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以它全方位、多角度、自由的空间优势迅速冲击影响学校教育,改变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和地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更好地开发丰富的网络资源,并有效地应用于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了当下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在,我从“教”与“学”两个角度,联系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利用多媒体教学做些浅显的论述。  一、教——网络资源的开发应用要讲究课堂的实效性 
期刊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是为广大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初步运用计算机来为工作、学习服务而开设的。Office2000是该书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与学生工作、学习、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内容。因此,学生对该部分的掌握情况,不仅决定着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成绩,更直接关系到今后学生能否把在校学习的成果应用于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本人在多年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对Office2000相关内容的教学,尝试了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在小学生的身上也有所体现。因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应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教育的全过程中,各科教学都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小学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具体的
期刊
一、教学设计制作  (一)提出问题  在Office办公软件学习中, Word软件作为第一个教学重点。在教学中我采用PBL教学以课题的形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选择以下三个主题之一进行设计制作:  1.制作一份报纸,主题任意。  2.制作一份杂志,主题任意。  3.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定一个主题。  (二)明确目标  1.知识目标  (1)不管选择哪一个设计制作题目,都要让学生综合运用到Word知识点。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一种最为积极、最为活跃的非智力因素,是一种情绪的激发状态。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产生大脑皮层兴奋点,集中精力与注意力,思维活跃且敏捷,记忆力、感知力、理解力等处于最佳的状态。第斯多惠提出:“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数学具有抽象性、逻辑性与系统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各种教学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的参
期刊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在我校已经实施了好多年,已形成了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方法。但是,纵观我们的合作学习课堂,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造成原因既有学生层面的,也有教师层面的,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 问题意识 培养策略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已被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时有思维碰撞火花闪现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这种学习方式我校也实施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