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聆听和体悟音乐的过程。在小学欣赏教学课堂,如果只是单纯的让学生聆听音乐,那么学生的兴趣将会很低,注意力也容易分散。我们教师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学生们的兴趣点,才能吸引学生专心聆听音乐,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是近几年来较为高效的一种教学策略,它具有教学时间短、主题突出、有针对性等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微课引领学生来聆听、解决乐理知识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高效聆听的目的。
关键词:欣赏;微课;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37-0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几乎每节课都有,而欣赏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是在教学主体之间的群体互动、交流合作中进行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的讲学模式也是一种咨询对话的模式,大多数学生以提问为主,体现了积极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是一种基于沟通的学习。以往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满堂灌式教学都似乎成为了一种惯性,不自觉的去追寻。弗莱恩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他的主要思想就是反对传统的教学,倡导自主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使双方或者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彼此信任,只有真正的沟通才能享受到音乐作品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审美乐趣。
在研究音乐微课在教学中活动的指导方法和学习方式中,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而有益的课程资源。目标是,探究不同形式的音樂欣赏微课设计活动,获得音乐欣赏微课对学生有效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规律、原则、模式、策略等有价值成果;通过研究,能在课前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加素材获取途径多元化的方式,收集恰当而有效的学习素材;丰富学生视觉、触觉方面的审美体验形成审美经验,提高音乐能力,促进个性化审美能力的提高;做到“有准备的学”,让学生敢说话、有“话”说、喜欢评述,内化课中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帮助孩子们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到生活当中。达成课标所示的学习目标:激发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音乐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音乐发展概况;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通过家长微课使得亲子间、家校间及师生间的美育对话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自由,敢于表达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不同见解和看法,通过不同思想、见解的碰撞与融合,逐步提高完善学生的审美眼光、审美心理结构以及丰富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从而提高欣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乐理知识比较抽象化,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形象化教学,将乐理知识形象化,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教学工具便是微课,微课能以其自身独特优势将乐理知识形象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微课是以微小的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重要知识点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教学策略。音乐微课的情感主线与音乐欣赏紧密链接,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能陶冶情操。所以以多种形式出现的微课对促进学生音乐欣赏尤为重要,其中,动画微课的音乐欣赏实践中,发现音乐具有乐曲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优秀的动画微课不仅能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欣赏感知能力,还能帮助孩子们构建音画思维,使音乐情感更加动人心灵,让孩子在微课的自主学习中,听着优美的乐曲,波动情感的心弦,感受美妙作品的音乐内涵,触发自己情感的升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设计直观、生动、有趣的视频微课,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普适性。进而全面提升音乐核心素养: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通过以音乐核心素养为依托,构建小学音乐欣赏的多种教学策略提升审美素养。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借助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音乐欣赏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时间的选择上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微课设计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为学生搭建音乐欣赏学习的脚手架。例如,在《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欣赏教学中,孩子们对西洋管弦乐器和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声音特点、欣赏方法等产生疑惑,我针对性这些问题通过一节音乐微课,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重点知识,孩子们在生动、形象的微课中更好地认识多种乐器的声音特点等,解除他们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对音乐欣赏的学习兴趣,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有很多像“微课”一样的教育资源被运用在教学中,不仅是对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探索,更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的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中微课的教与学的探索过程中,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玲妹.让音乐课动起来[J].师道·教研,2011
[2]华星.解读音乐欣赏教学的平衡美[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
[3]蔡懿.让音乐欣赏课成为学生的最爱[J].文教资料,2007
关键词:欣赏;微课;审美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3-0137-0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几乎每节课都有,而欣赏不是一个孤立的行为,是在教学主体之间的群体互动、交流合作中进行的。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孔子的讲学模式也是一种咨询对话的模式,大多数学生以提问为主,体现了积极的思想,情感的交流,是一种基于沟通的学习。以往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满堂灌式教学都似乎成为了一种惯性,不自觉的去追寻。弗莱恩认为:“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他的主要思想就是反对传统的教学,倡导自主探究的一种学习方式。使双方或者每一位参与者都可以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彼此信任,只有真正的沟通才能享受到音乐作品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审美乐趣。
在研究音乐微课在教学中活动的指导方法和学习方式中,开发学生主动学习,学而有益的课程资源。目标是,探究不同形式的音樂欣赏微课设计活动,获得音乐欣赏微课对学生有效性的探究式学习方法的规律、原则、模式、策略等有价值成果;通过研究,能在课前更好的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增加素材获取途径多元化的方式,收集恰当而有效的学习素材;丰富学生视觉、触觉方面的审美体验形成审美经验,提高音乐能力,促进个性化审美能力的提高;做到“有准备的学”,让学生敢说话、有“话”说、喜欢评述,内化课中知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识,帮助孩子们养成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并能灵活应用到生活当中。达成课标所示的学习目标:激发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自然美和音乐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了解中外音乐发展概况;逐步提高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逐步形成崇尚文明、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通过家长微课使得亲子间、家校间及师生间的美育对话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学习自由,敢于表达自己对于音乐作品的不同见解和看法,通过不同思想、见解的碰撞与融合,逐步提高完善学生的审美眼光、审美心理结构以及丰富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鉴赏方法,从而提高欣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其思维方式主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乐理知识比较抽象化,因此这就要求老师要做到形象化教学,将乐理知识形象化,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解决,而在这个过程中最好的教学工具便是微课,微课能以其自身独特优势将乐理知识形象化,进而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涵。微课是以微小的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某个重要知识点或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的教学策略。音乐微课的情感主线与音乐欣赏紧密链接,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能陶冶情操。所以以多种形式出现的微课对促进学生音乐欣赏尤为重要,其中,动画微课的音乐欣赏实践中,发现音乐具有乐曲鲜明、画面丰富、音乐旋律轻松活泼的特点,优秀的动画微课不仅能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欣赏感知能力,还能帮助孩子们构建音画思维,使音乐情感更加动人心灵,让孩子在微课的自主学习中,听着优美的乐曲,波动情感的心弦,感受美妙作品的音乐内涵,触发自己情感的升华。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设计直观、生动、有趣的视频微课,实现音乐欣赏教学的普适性。进而全面提升音乐核心素养: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文化理解,通过以音乐核心素养为依托,构建小学音乐欣赏的多种教学策略提升审美素养。在学习体验过程中孩子们可以用手机、电脑等设备借助网络进行自主学习,提高音乐欣赏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时间的选择上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微课设计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为学生搭建音乐欣赏学习的脚手架。例如,在《维也纳的音乐钟》的欣赏教学中,孩子们对西洋管弦乐器和中国民族民间乐器的声音特点、欣赏方法等产生疑惑,我针对性这些问题通过一节音乐微课,让孩子们自主学习,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课重点知识,孩子们在生动、形象的微课中更好地认识多种乐器的声音特点等,解除他们心中的疑问,激发他们对音乐欣赏的学习兴趣,促进审美能力的提升。
在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过程中,有很多像“微课”一样的教育资源被运用在教学中,不仅是对教学策略多样化的探索,更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的体验。在小学音乐欣赏中微课的教与学的探索过程中,能更好的提升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李玲妹.让音乐课动起来[J].师道·教研,2011
[2]华星.解读音乐欣赏教学的平衡美[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
[3]蔡懿.让音乐欣赏课成为学生的最爱[J].文教资料,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