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背后的故事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jixie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孩子生活之初的头几年,在他的发展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他周围的人以及丰富、多方面的人际关系。”一个有着良好人际关系的和谐班集体,能让孩子充满自信,提高社会价值感,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形成乐观豁达的人生观,实现个性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特殊幼儿;因人施教;全面发展
  一个班级里,总有那么几个孩子似乎是班级活动中不太和谐的音符,由于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等影响,孩子难免出现各种问题行为。作为和孩子朝夕相处的我们,其处理问题的策略、方法、手段不一样,其结果就可能天壤之别。在班级管理中,我注重抓好个别,以点带面,从而促进孩子富有个性的成长。
  一、疯狂关爱,备受打击
  中班下学期,我班新来一名特殊幼儿,刚开始只觉他的眼神有些黯淡,并未过多追问家长。作为新生,他没有大哭大闹,安静端坐,看上去内敛文静,不搭理人,如同角落里的小草,没有阳光的呵护,默默地自生自长。
  可能是我身为母亲的缘由,他的表现引起了我的好奇与关注。起初我以为他是对新环境感到陌生,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却表现出许多“与众不同”的行为。每天的早操估计是我与他最痛苦的时刻,全班孩子都在整齐协调地做动作,他却低着头摆弄衣角,如同处于无人境界中。我耐心引导,他却对我的激情表演毫不理会,视我如无物。我有点生气,牵着他的手臂跟着节奏一起做,他也任我摆弄,当我停下时他又立刻恢复原样,我很无助。不光是早操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其他孩子都结伴嬉戏,可他原地不动,我对他连哄带骗后,他竟然蹲了下来。我从未碰过如此奇怪的孩子,心里不免有些生气,有些着急,但又奈何不了他。
  此时,我的想法是:我不能放弃!
  二、疯狂维护,适得其反
  他这种“特殊”的举动让全班孩子对他不理不睬,有些孩子在背后开始议论他的一言一行,甚至有些早熟的孩子说起“傻子”“笨蛋”一类刺耳的词,种种事情让这个孩子似乎更自卑了。
  我想我疯了,为了他,居然狠狠地批评那些所谓优秀的孩子,让他们懂得尊重他人。面对如此糟糕的状况,我必须认真、仔细地去思考、应对。与其遮遮掩掩,不如开诚布公,我在全体孩子面前揭开了他身份的神秘面纱:他是一名智障儿童,需要包容、爱护、关心、帮助。未曾想到,这一“曝光”,竟让好多孩子都沉默了。接下来的日子,悄悄的议论没有了,游戏时也有的孩子会主动邀请他一起玩耍。
  此时,我的想法是:我该不该如此“爱”他。
  三、疯狂寻找,惊喜收获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教师的耐心是首要的。可是我的耐心却如此有限,我焦急地寻找各种办法,请教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回到家也是各种寻思,得到的却是家人的不理解。
  我想我是疯狂的,我不喜欢看到他被别人冷眼相待。有一次,主题墙布置时,他将我贴于墙面的纸张都给撕完,而且兴高采烈地问我要糖吃。我想他应该是不知道我要干什么,却想帮我,在我耐心地询问后,我找到了突破口:喜欢无厘头地帮助别人。于是,我抓住孩子的这个特点,不断去肯定、鼓励、引导他。在活动中积极创造机会,让他在集体中接受锻炼,并及时对他进行表扬,充分肯定他的优点。慢慢地,孩子们发现他能干、细致,他也逐渐得到认可。他不但开始参加活动,而且自信心增强了。
  此时,我的想法是:“爱”他,我选择坚持。
  四、疯狂合作,团结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虽然是一句老话,但确是硬道理。班里的孩子很灵气,似乎了解到了我的想法,都积极主动与他一起玩游戏,玩建构。合作时,有孩子不时问问他的想法,虽然有时他的想法是那么幼稚。
  有一次,领导到班级观摩,他也参加其中,我将他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我的做法得到了领导支持。在以后的日子里,他得到老师和孩子更多的关注,渐渐地,他变了,变得喜欢与我交谈,愿意告诉我班级里发生的事(虽然说得断断续续)。尽管有时候的他仍是那么“不和谐”,可那略带笨拙的动作在我眼里却是那么可爱和有趣!在这样的班级氛围中,每个孩子都深受感染:团结、互助、关心、爱护是一件快乐而又幸福的事。
  此时,我做到了,对于他,我无悔!
  五、疯狂小事,播撒希望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老师的爱是人间任何一种爱都無法比的,因为这种爱是一种不求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它是无比神圣的,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就是想得到老师的爱,师爱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励,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进步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作为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耐心,要有不怕累、不怕烦的精神,凡事从孩子的需要和兴趣出发,细心观察,耐心询问,了解动机,对症下药,从根本上教育孩子,尤其是对特殊的幼儿,更要有诲人不倦的精神,循循善诱。再者做幼儿工作,不能简单处理,要考虑到孩子的心理行为、个体需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己的缺点,不采取粗暴、过激的措施,凭借自己的耐心与智慧来教育幼儿,就一定能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获得成功的保证,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多种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班主任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应该做好两大方面的工作:一是充分了解学生,正确定位,明确具体的养成目标;二是细化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目标,通过多样化形式的活动来提高目标的达程度。其间要避免两种错误:急于求成的心态和一阵风式的教育行为。  【关键词】 学习习惯;习惯养成;反思;目标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
期刊
【摘要】提出从选定的零水准出发,通过追根求源,列举出相关质子转移方程式,进而书写出混合溶液的质子平衡式;并从试题命制角度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分类归纳总结,从而化难为易,实施意义教学。  【关键词】混合溶液;质子平衡式  质子平衡式作为酸碱溶液中H+求算的基础,已成为电解质溶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历届各地高考命题的热点。对于只含一种溶质的溶液,简单的酸碱平衡体系(如CH3COOH溶液),电荷平衡式就
期刊
【摘要】“一个好汉三个帮”,因而组建一个合理的团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更好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导学环节有“游戏导入”“组队要点”“团队组合”“团队调整”“团队分工”“团队补强”。 笔者认为针对主要导学环节可以采取以下五个策略:1. 提炼组队要点时,重生成忌灌输;2. 初建团队时,重兴趣忌细抠组队要点;3. 团队调整及分工时,重自主忌“代办”; 4. 团队补强时,重实际需要忌“形式主义”。
期刊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引思、传授知识的一种必要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提问也是教师课堂上最重要的语言活动。  【关键词】音乐教学;音乐素养;有效性提问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提问是课堂教学中设疑、激趣、引思、传授知识的一种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精彩
期刊
【摘要】“生活·体验”,就是以幼儿现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给幼儿提供适宜的生活和游戏场所,让幼儿在活动中快乐地动手动脑、感知体验、交往合作、探索创造。立足本园实际,我们坚持学习在先,将“生活·体验”理念内化于心;坚持整合园内外各类资源,构建与开发园内“生活体验馆”和园外社会实践基地;坚持支持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的兴趣需要,开展《指南》背景下的“生活·体验” 活动的实践研究,从而真正促进幼儿在生活中体验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各类游戏中建构游戏因其操作性强、再现生活场景、易发挥创造想象而深受广大幼儿的喜欢。其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在建构游戏中,建构材料的投放、建构环境的创设、教师的指导等多方面直接影响幼儿的交往态度、合作技能的习得以及活动的成功与
期刊
【摘要】本文将从美、法两国艺术电影政策着眼,探究在日益商业化的中国,艺术电影该如何寻求出路。  【关键词】艺术电影;出路  2016年我国第一部电影法《电影产业促进法》出炉,在经济和政策双重保障下,我国电影市场活跃。然而电影产业巨大成功的阴影之下,是艺术电影的痛苦挣扎与妥协。类型化、商业化,成为我国电影发展的总体趋势,商业电影日益成为消费者热衷追逐的对象。相反,《山河故人》等艺术电影却在享受着高口
期刊
【摘要】幼儿园应该就孩子身心发展的特殊需要对环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创设,使之更加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有利于孩子的知识建构和生活经验的获取,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关键词】环境;幼儿园;课程  幼儿园环境是隐形的教育专家,处处都渗透着教育的契机。基于课程游戏化视角,我们的环境应源于孩子,而又服务于孩子,集观赏性、情境性、教育性和互动性于一身,让孩子参与进来,使静态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省幼教事业的发展,幼儿园教师队伍也不断扩大,教师的素质却参差不齐,有的经过专业学习,也有的非学前专业毕业人员进入幼教行业,还有下放来的小学教师,特别是新办幼儿园师资严重短缺,临时招聘的老师如何快速适应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驸马山庄幼儿园总结了“三步法”的经验,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  【关键词】 幼儿园新教师;专业标准;专业成长  随着江苏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将
期刊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三年级下册P76例1、例2及P77—78“试一试”与“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几分之一表示。  2.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及表达交流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过程:  课前作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