棱镜下的多彩世界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步步深入,我们告别了用一张试卷来衡量学生发展的单一方式,建构起日趋完善的多元评价体系。它更加趋向于关注人发展的多样性;更加关注从不同的视角,来考查人的发展;更加关注在评价的同时,给教育对象以学习策略的指引与精神的鼓励。从而改变了评价只为甄别人才的做法,更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也成了多元评价体系重要的功能。
  一、评价内容,透视素质多元内涵
  比起单纯的纸笔测试,多元评价更关注学生的思想的渗透与方法的领会,同时关注到学生学习的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的养成。它不仅涵盖“学科发展”,也包括“人文思想”和“人格和谐”。在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中,重视学生思维的个体化、学习的创造性、思想的深刻性,以及学生与同伴合作,阐明个人意见,发表个人作品的能力。例如,通过对学习《年、月、日》后的数学素养做一次评价:“2015年的上半年和下半年相差几天?”不仅要求学生写出结果,还要求学生具体说明解题思路,以考查学生的数学洞察力,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思维的发展水平。首先看学生是否能列出各月天数,检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然后参照下面标准逐级评价:水平1,将上、下半年的总天数求出,再求天数差;水平2,将上、下半年天数相同的月份“一一对应”,再比较天数“差”;水平3,“移多补少”将上半年中的两个“31天”的月份分别各移一天给二月份,直接比较上、下半年各有几个“31天”和几个“30天”得出天数“差”。
  二、评价主体,构筑视角多元标准
  评价主体是评价的“话语权”问题。过度集中的“话语权”,阻碍了对评价对象发展情况的全面认识。对教师评价方式的过度倚重,常常失之偏颇。班组成员、家长及校方的认识与评议的介入,使评价得以从多方视角、多元标准来衡量学生的发展。特别是鼓励自我评议,更有利于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利于自我调控能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学生对评价行为的接受。例如,在第二学段《统计》教学后,组织学生分小组调查同学的一天运动时间情况,想出可行的方式记录数据,并绘制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让学生根据统计图所呈现的数学信息与数学结论,向全班师生发表,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有价值的健身倡议。数学实践活动后,评价者可以通过量化方式,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展开全方位、多层面的评价:通过社会人士、家庭成员等,评价学生的数学调查、数学语言交谈能力与数据采集能力;通过小组成员,评价学生组间协作能力、发言的积极性与建设性;通过教师、全班同学,评价学生的数据观念及图表的制作说明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促进学生的反省能力的提升。
  三、评价方式,展示成长多元模式
  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其成长模式是多元、多维交互的。单一的评价方式很难呈现富有个性特征的发展方式。多元评价不仅创造性地改进纸笔测试,更采用与学生面谈、课堂观察、学科节活动、成长记录袋等形式。从不同侧面,来反映学生在不同领域的发展情况。例如,在评价学生时,借助“数学学科节”形式,在班级开展具有数学含义的《对称·旋转·美》的手工创作活动。借助“对称、旋转”等数学规律,开展个性创作。作品有生动形象的几何造型、精美的图案和装饰花边……通过在汇报中展示、发表个人作品,使得学生的数学才华与艺术表现得以交融,并获得升华。教师再组织班级学生全员量化、互评,并将学生的作品作为过程性资料归档、保存。由此,不仅可以评价学生数学概念的理解水平,还能从数学文化素养、数学美的艺术创造力、数学概念应用水平等方面,反映学生的发展现状。多元评价,旨在立体、多维地体现学生数学学科综合能力发展轨迹,从而客观地理解、尊重学生的成长方式。
  四、评价过程,体现人文多元关怀
  对话与协商,是后现代主义指导下的评价模式新主张。教育多方关系的平等、和谐组成“学习共同体”,使评价更富有“关怀、鼓励、协助”的人文意味。让受评价者具有安全感,参与到评价中的讨论。应让学生感受到,其实这是一种平等而开放的交往方式。例如,在教学《找次品》时,探索“9个零件中有一个次品,天秤需要至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出它?”的数学问题。当学生从最简单的情况开始研究:有一个一个称的、两个两个……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称法。教师顺势评价学生:“同学们遇到数学问题时,能先大胆猜测与尝试,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能进一步比较不同方法间的差异,对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是很有帮助的。”指导学生进一步把各种称法记录下来,并比较所需的最少的次数。如9(4,4,1)与9(3,3,3),前者需称3次,而后者才需2次。发现把零件总数“尽可能”地平均分为三份,是缩小“怀疑范围”的良策。评价中,既激励了学生思考的热情,同时也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起到关键的指导作用,体现人文关爱下的理性指导。
  五、评价结论,涵盖功能多元取向
  评价结果的应用,不再局限于区分受评价对象课业的优劣,更在于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调整学习策略指明方向。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反省能力的提高;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信;通过评价,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借由各方评价,为学生搭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一体化”的发展平台。例如,在一年级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的数数能力进行观察、分析与评价。设计《数数能力评价表》,评价学生数数时,是否能有节奏地“唱数”,手与口是否能配合,是否能正确地数数;并记录学生独特的数数方法(如手指、默数,或一个一个数、两个两个数等)。还可以在十以内的加法中,应用类似的方式,记录并分析学生的“个性算法”(如掰手指、继续往前数等),评价学生是否能正确计算及其发展水平。这种居于“促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个性成长,避免打击教学对象。为教学设计,获得“第一手”材料,为预案的实施与改进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体现了多元评价功能的多元取向。
  建构完善的多元评价体系,有利于使施教者与教育对象保持更和谐的教育关系;有利于让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强有力的手段;有利于保持学生发展的独特性,进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数学创造力。在这面评价体系的“棱镜”下,我们得以透视学生数学发展的多彩世界,践行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延奎小学)
其他文献
【片段一】引思——挖掘情理相容的多彩内涵。  师:魔术开始了,这是一张长方形纸。  (讲台后 “嘶”“嘶”两声。)  师:变成了几片纸?  生1:4片。  生2:因为你撕了两下。  师:正确答案就是4片。  生3:我觉得有可能是3片。第一次先撕开,再把其中一张再撕开,就是3片。  师:正确答案就是3片。能自圆其说的答案,都是正确的。有没有可能撕成2片呢?  生:第一次从上往下撕开一半,第二次再从下
期刊
作为语文课程要培养的基本能力之一,倾听能力的训练在同以汉语为母语的海峡两岸小语教学中均占一席之地。和台湾活泼有趣的聆听故事课相比,大陆的口语交际课常出现“失语”“失控”等尴尬局面,影响了听力训练效果,其中原因何在?本文试分析两岸小语教材编写的相关差异,反思优化听力训练的策略。  一、 重练“听技”、详尽指导的台湾听力训练课  台湾《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简称“台湾《纲要》”)规
期刊
一、学生学情分析  该阶段学生在知识上的准备有: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小数互化、分数比大小的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等相关知识,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支撑和方法基础。而这些知识和技能掌握的熟练程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与发现。在教学中,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有提前预习的习惯,还有部分学生早已从大人的口中获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但他们往往过多地关注对计算方法的掌
期刊
《圆柱的表面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下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圆柱的特征,掌握了圆柱侧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呈现的是 “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的方法,这种方法思路浅显,便于学生构建认知。但如果以探究圆柱表面积为载体,以发展空间观念为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是否更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带着这个问题,笔者开始了《圆柱表面积》的备课思考。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经
期刊
2014年3月14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国家级课题“能力导向的课堂有效教学”开题报告会在福建省漳平市实验小学举行。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余文森教授,福建省普教室教研员黄国才、罗鸣亮老师,福州市名师林碧珍老师,漳平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陈文东,漳平市教育局副局长张碧华,漳平市教师进修学校书记郭炳山、副校长许周宏出席开题报告会。参加本
期刊
如何科学、规范、全面地进行有效评价,是评价改革的核心。评什么,怎么评,事关学生个性发展与潜能的挖掘。基于此,连江县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小学以“星级卡管理”为平台,对学生评价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一、“星级卡”的管理目标  所谓“星级卡管理”,是一种以品德教育为横坐标,以能力与特长教育为纵坐标,全面反映学生在校综合表现的立体管理模式和手段,不仅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更要关注学生发展的潜能,为学生的学
期刊
校本课程作为学校实现学生培养目标的载体之一,是学校战略性思考的重要内容。学校领导不仅要通过对校本课程建设的领导来阐述、解析学校的教育哲学和办学理念,而且要以此来指导和影响教育者的课程理念和教育行为的转变,从而促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笔者以厦门市前埔南区小学“博雅”校本课程建设为例,分析学校如何在校本课程构建和实施中把持严谨性,追求创新性,以此诠释校本课程建设对学校“博雅”特色文化形成的促进作
期刊
2010年,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诗人教育家李吉林》。我在文章中说,不仅情境教育是一首诗,李吉林老师本人也是一首诗。  李老师带领的情境教育是我们“新教育”的榜样。情境教育已经研究了35年,已经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而我们的“新教育”实验研究才13年,只是一个翩翩少年郎,与李老师的情境教育研究还差一大截。  同样的,李老师也是我的榜样。诗人是不老的。作为诗人的李吉林老师,自然也是不老的。一晃
期刊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曾经是激励多少年轻教师走向三尺讲台的动力,它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教育者的一种精神追求。然而如今,它却与教师队伍中存在的“厌教”现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眼下,教师队伍出现“职业倦怠”已不是个别现象,不仅优秀教师有,许多普通教师更有着“厌教”的表现。在工作中,这种倦怠主要表现为:情绪衰竭,热情耗尽,厌倦疲劳;对学生冷漠,否定疏远,麻木应付;个人成就感降低,工作不满意
期刊
学校组织“班班有歌声”比赛,每个班级都有两个老师负责指导,最后张老师和刘老师带的班级只获得了优秀奖。张老师很生气,闭口不谈这次比赛的事情,她认为导致这一结果是因为班级同学唱歌水平太差,练歌时的态度不好,所以只取得这样的成绩;而一同指导该班级的刘老师却觉得很开心,她觉得是因为比赛时音响效果不好,现场又太吵,所以同学们才会跟不上节奏,能获得优秀奖已经很幸运了,于是在班级里愉快地和同学们分享比赛照片和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