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大题小做”

来源 :江西教育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ganlee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育是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是教育工作中永恒的重大课题。做好中小学德育工作,需要我们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社会的道德规范、学校的制度要求具体化,分解为可操作的言行准则和行动步骤。比如我们平日里所说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培育,道德和意志品质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等等,对中小学学生来说,还是比较抽象、高远的,还需要细化、小化、实化,才能被学生接纳,从而使对于德育的认识和概念内化为品质,继而外化为行动。因此,我们在德育工作中必须学会“大题小做”,从小处着手,着眼于平时的点滴,做好、做实、做新德育工作。
  一要做实
  这里所说的“做实”包含四层意思。
  第一,要踏踏实实,建立德育长效机制,不为了完成任务或迎合上级检查评比而搞形式主义花架子。比如在开展养成教育活动中,我们首先以《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上位法则,制定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交中的礼仪细则,让学生有章可循。为了落实这些细则,继而建立学习掌握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多种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细则;建立自觉践行机制,从小事、细节抓起,引领学生一条条自觉践行;建立检查评价机制,以成长日记的形式进行检查,以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家长参评、教师总评的形式进行评价;建立激励表彰机制,评选文明学生、先进模范班级、各类好习惯之星等。这样一来,德育主题活动就能成为一项操作性强、能持之以恒的长效性活动。
  第二,摒弃“假、大、空”的德育方式,开展“底线道德”教育。在“底线道德”教育中,分清德育的层次,从基础道德抓起。比如,当我们教育学生要为人民服务,首先就要从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入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呢?这是“服务道德”的底线道德。底线道德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可以让学生受用一生。
  第三,德育要求的描述要正确、合理、明确、适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合乎学生的成长规律,内容具体,容易被学生掌握。比如美国《中学生守则》就包括“对老师称呼要礼貌”“按时或早些到校上课”“有问题要举手”“可以坐着与老师交谈”等明确直接的内容,这些内容能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第四,实施的方法、措施、渠道和活动形式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只有这样,德育工作才是现实的、鲜活的,也才可以是学生喜闻乐见和乐于接受的。比如,通过评选“十佳学生和星级学生”来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就不会让学生觉得榜样遥不可及;通过班主任批阅学生周记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远比学生一学期下来走进心理咨询室一次要强得多。
  二要做细
  天下难事,必作于细;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德育需要一点一滴、一言一行的日积月累。对于中小学来说,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而教师是主力军。在学校里,教师与学生距离最近,接触频繁,因此,要抓好德育工作的细节,我们重点要求教师在以下三方面做好做细。
  一是要注重细节的教化作用。身教是最大的德育,也是最好的德育。面对脚下的一张废纸,教师是捡还是不捡?面对迎面走来的害羞的女学生,教师是主动与其打招呼,还是等着她来行礼或者擦肩而过?学生为教师取来粉笔,教师是礼貌地说声谢谢还是心安理得地接下……这些都体现着细节的力量!要求学生做的事,教师要身先士卒;要求学生遵守的规矩,教师要以身作则……这样的德育,入脑入心,润物无声。
  二是要善于发现和调节细节。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教师只需一个不经意的抚摸就够了;学生的一次考试退步,教师只需一声充满期待的鼓励,就能让他感动得流泪;后进生一个小小的点滴进步,教师只需一个赞许的眼神或者一句真诚的表扬,或许就能让他从此攀上进步的阶梯。
  三是要善于依托细节,达到德育的目的。比如我校今年4月份组织了一次家访,要求教师在家访之前给每个学生至少找出一个闪光点,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奖状,带着喜报去家访。结果,学生激动,家长惊喜,师生关系、家校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家访工作也满载而归。
  当然,把德育工作做细,并不仅仅是教师的任务。每一个德育细节看似等闲之举,其实无不包含着施教者和学校管理者的大思考和大智慧,值得每一个德育有心人在实践中不断研究与探索。
  三要做新
  新形势下的德育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特点。因此,德育也需要创新。从德育途径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创新:
  ——加强德育研究,积极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拓展德育内涵。首先要挖掘学科德育内容,把教学和德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课堂的德育主阵地作用;其次可充分利用地方资源,编写地方德育教材,比如我校编的《上饶名人故事集》等;再次可根据本校所开展的具体德育活动,编写生动规范的德育读本等。
  ——改革德育形式和方法,增强德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反思我们的德育,之所以实效差,一方面是因为长期以来,我们总喜欢设定太多的条条框框,常常过分强调从规范出发,以规范去剪裁学生,用一种固定的教条教育学生,无视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德育过程重说教,以灌输和强制为主要方法,严重脱离了社会生活实际,背离了德育规律。德育工作只有根植于学生生活的现实世界,以生活为教育源泉,才能求得实效。为此,我们针对不少学生“爱与责任”的缺失、学生中某些陋习的反复出现、家庭教育的低效等现状,开展了“五爱(爱祖国、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自己)”“五讲(讲学习、讲纪律、讲卫生、讲诚信、讲节约)”“一提高(提高家长素质和育人水平)”的主题德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
  ——深化学生德育评价改革。既注重结果的评价,更注重过程的评价,改变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评价体系。如我校为加强班级管理,为高年级每个学生印发 “反思卡”,要求学生认真地记录一下自己一周的优点与不足,每周五班委会统一收集,交班主任检查批阅,并于次周一班级例会上进行点评,然后将“反思卡”存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中,既注重了过程评价,又发挥了学生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的功能。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尽管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但只要我们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充分发掘一切可利用的德育资源,做实每一项德育工作,注重每一个德育细节,坚持德育创新,就一定能不断开创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迅猛,具有专业化、实践型、标准化等基本特征,呈现出项目生产科学化、服务外包规范化、人员团队化和服务敏捷化的特征,同时呈现出人才需求多元化、从业人员复合型的发展趋势。现代语言服务行业发展背景下,对于笔译译者而言,语言能力是基础,专业能力是核心,信息技术素养是必需。培养会翻译、懂专业、通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笔译人才是现代语言服务行业的迫切要求。  [关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中小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需要和国内企业竞争,还要和国外企业进行直接竞争,在这期间中小民营企业出
随着“博客”这种网络文化形式迅速蹿红和风行,“校园博客族”也悄然壮大,“博客”的显现方式也很是丰富,不少学校已经把校园博客、微信引入学校管理的武器库,记录管理思考的“私人空间”、探讨同一话题的“交互平台”、寻求即时帮助的“沟通渠道”、反思育人实践的“日记页面”……不得不承认,正是因为自身浓厚的“自主拓荒情结”,“校园博客”才会呈现出一种不断丰满的姿态。  可这种特有的“情结”却在一些校园里正悄然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