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庄出于蒙古显族博尔济吉特氏,慈禧为满族,姓叶赫那拉。清王朝如旭日出山之际,孝庄是这个王朝金碧辉煌的巨大底座,近300年时夕阳西下,慈禧则是它凋败褪色的灰色底座。这两位女性,年轻时出落得同样美丽,孝庄终年75岁,慈禧终年74岁。这是二人在历史表象上的相近之处。
叶赫那拉氏非常聪明,从小即喜爱读书、写字,对武则天更是佩服。她从书本里的吕后、武则天身上体悟到,女人的天性未必就是次于男人,如果能当上统治者,或许会将一个国家治理得更好……在那拉氏十多岁时,贫病交集的父亲病死安徽,家中连棺材也置办不起,最后是在父亲好友吴棠他们的接济下,那拉氏才奉着泣哭的母亲,牵着幼小的弟妹,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到京城。
美丽的女人是藏掖不住的明珠。那拉氏16岁时,咸丰皇帝广选天下美女,即被选入宫中。刚进宫时,她只是一个在圆明园打扫落叶的宫女。只要进入宫中,那拉氏就有的是办法。不多久,便博得了咸丰皇帝的青睐,先封为贵人,继而封为懿嫔,两年后生下儿子载淳,更有了一根地位上升、切近皇权的魔杖。加封懿妃后,很快又成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娘娘。叶赫那拉氏因为聪慧,且又读过书,而咸丰皇帝偏偏又平庸无能,也就乐得由那拉氏帮自己批文下诏。政坛上要强的女人,精神上迥异于传统型的美女,她们大抵是历经冷暖,勘破玄黄,将尘世一切丑恶、悲愤郁积于胸,从纷纭世事中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也理出了自己所要致力的方向的女人。早就借鉴过吕后、武则天的那拉氏,正是这样的一个女性。
有的大臣也窥得了贵妃娘娘有专权的迹象,多次密奏咸丰,而沉溺于酒色的咸丰,对此并不介意,反而对那拉氏恩宠有加。但在咸丰病逝于热河之前,他却突然记起了后妃不能干政的祖训,一下子封了八名顾命大臣,将朝政委托给他们。一个26岁的那拉氏能翻出这八名顾命大臣的16只巨掌吗?咸丰这样做,自以为是极为聪明的一步高招。那时,小皇帝载淳只有6岁,奶臭未脱。工于心计、深谙权术的慈禧不动声色,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显露出她的手段来了,她与恭亲王奕密设计谋,高屋建瓴,一举收拾了那群虎狼似的顾命大臣,三个被处死,五人被革职或充军。慈禧垂帘听政,大权落在了她的手里。对于干政的慈禧,老太监信修明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慈禧的威严,皆在眼神。平日直为闪电,无人敢对其光,声音亦洪亮……每大臣觐见退朝时,差不多满头是汗,极道太后之圣明。袁世凯曾说:“余在万军之中,必极坦然。独朝见皇太后时,不知汗从何处来,而为此心怯也。”
太监是君臣之间最直接的观者,其所见自然符合实际。慈禧之威严,显然是从果断地、迅速地处置那一群顾命大臣的行动里形成的;慈禧的长指甲稍微一翘,光绪帝的皇冠砰然落地,谋图变法的谭嗣同就在菜市口没了首级……这都是杀鸡给猴看,其他朝臣谁能在这个“老佛爷”的召前不冒汗呢?
慈禧登上了权力顶巅,却未必就是个自由自在的幸福者,因为最高权力对任何人也未必就意味着最高享受。信修明就发现,慈禧太后“时常暗泣”。权力至重,血凝龙椅,她作为一个女人,本性势必受到压抑和扭曲,会严重地影响其天赋的人权与个性,慈禧的乖戾与反复无常,与她“时常暗泣”是自然对应着的。女人的媚丽姿色,协助那拉氏攀上了权力之巅,与此同时,也导致她的感情与爱情在终结时难有个像样的归宿,致使慈禧个人很像是从巨大的封建废墟里开放的一支罂粟花,落日残照,血色黯然,活气有限,与封建王朝的最后沉落形成为一个色调一致的整体。
封建王朝最后熄灭在一个老女人的手里,表面上看去,仿佛这个老妪最怯怕的是洋枪洋炮,由于怯怕,只好让庞大的延续了2000余岁的封建王朝来为自己殉葬。《管子·水地篇》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娥眉似水,慈禧为娥眉,这个慈禧与败落的清王朝,到底是谁在为谁殉葬呢?封建宫廷用美女殉葬,由来甚久,这最后的收局,或许是历史老人安排的莫测高深的一个隐喻。
叶赫那拉氏非常聪明,从小即喜爱读书、写字,对武则天更是佩服。她从书本里的吕后、武则天身上体悟到,女人的天性未必就是次于男人,如果能当上统治者,或许会将一个国家治理得更好……在那拉氏十多岁时,贫病交集的父亲病死安徽,家中连棺材也置办不起,最后是在父亲好友吴棠他们的接济下,那拉氏才奉着泣哭的母亲,牵着幼小的弟妹,护送父亲的灵柩回到京城。
美丽的女人是藏掖不住的明珠。那拉氏16岁时,咸丰皇帝广选天下美女,即被选入宫中。刚进宫时,她只是一个在圆明园打扫落叶的宫女。只要进入宫中,那拉氏就有的是办法。不多久,便博得了咸丰皇帝的青睐,先封为贵人,继而封为懿嫔,两年后生下儿子载淳,更有了一根地位上升、切近皇权的魔杖。加封懿妃后,很快又成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娘娘。叶赫那拉氏因为聪慧,且又读过书,而咸丰皇帝偏偏又平庸无能,也就乐得由那拉氏帮自己批文下诏。政坛上要强的女人,精神上迥异于传统型的美女,她们大抵是历经冷暖,勘破玄黄,将尘世一切丑恶、悲愤郁积于胸,从纷纭世事中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也理出了自己所要致力的方向的女人。早就借鉴过吕后、武则天的那拉氏,正是这样的一个女性。
有的大臣也窥得了贵妃娘娘有专权的迹象,多次密奏咸丰,而沉溺于酒色的咸丰,对此并不介意,反而对那拉氏恩宠有加。但在咸丰病逝于热河之前,他却突然记起了后妃不能干政的祖训,一下子封了八名顾命大臣,将朝政委托给他们。一个26岁的那拉氏能翻出这八名顾命大臣的16只巨掌吗?咸丰这样做,自以为是极为聪明的一步高招。那时,小皇帝载淳只有6岁,奶臭未脱。工于心计、深谙权术的慈禧不动声色,却在最关键的时刻显露出她的手段来了,她与恭亲王奕密设计谋,高屋建瓴,一举收拾了那群虎狼似的顾命大臣,三个被处死,五人被革职或充军。慈禧垂帘听政,大权落在了她的手里。对于干政的慈禧,老太监信修明有这样的一段描述:
慈禧的威严,皆在眼神。平日直为闪电,无人敢对其光,声音亦洪亮……每大臣觐见退朝时,差不多满头是汗,极道太后之圣明。袁世凯曾说:“余在万军之中,必极坦然。独朝见皇太后时,不知汗从何处来,而为此心怯也。”
太监是君臣之间最直接的观者,其所见自然符合实际。慈禧之威严,显然是从果断地、迅速地处置那一群顾命大臣的行动里形成的;慈禧的长指甲稍微一翘,光绪帝的皇冠砰然落地,谋图变法的谭嗣同就在菜市口没了首级……这都是杀鸡给猴看,其他朝臣谁能在这个“老佛爷”的召前不冒汗呢?
慈禧登上了权力顶巅,却未必就是个自由自在的幸福者,因为最高权力对任何人也未必就意味着最高享受。信修明就发现,慈禧太后“时常暗泣”。权力至重,血凝龙椅,她作为一个女人,本性势必受到压抑和扭曲,会严重地影响其天赋的人权与个性,慈禧的乖戾与反复无常,与她“时常暗泣”是自然对应着的。女人的媚丽姿色,协助那拉氏攀上了权力之巅,与此同时,也导致她的感情与爱情在终结时难有个像样的归宿,致使慈禧个人很像是从巨大的封建废墟里开放的一支罂粟花,落日残照,血色黯然,活气有限,与封建王朝的最后沉落形成为一个色调一致的整体。
封建王朝最后熄灭在一个老女人的手里,表面上看去,仿佛这个老妪最怯怕的是洋枪洋炮,由于怯怕,只好让庞大的延续了2000余岁的封建王朝来为自己殉葬。《管子·水地篇》云:“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诸生之宗室。”娥眉似水,慈禧为娥眉,这个慈禧与败落的清王朝,到底是谁在为谁殉葬呢?封建宫廷用美女殉葬,由来甚久,这最后的收局,或许是历史老人安排的莫测高深的一个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