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造性阅读就是让学生参与对课文的理解,是一种发散性思维方式,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到作者的原意,而且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来理解课文,强调对课文的理解是多元的,只要学生能够解释他所赋予课文的意义,并合情合理,那么这一意义就是正确的。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实践创造性阅读的。
—、内涵式阅读
内涵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读课文的理解,将课文中高度概括的内容细化,并进行转化,合理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认识。
在教学《羚羊木雕》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问:《羚羊木雕》的结尾说:“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对朋友反悔了,感到很对不起她。这到底应该怪谁呢?
生答:怪父母,因为身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能重财轻义,不能不顾及孩子的友情和孩子的感受。因此,责任主要在大人。
师问:从“我”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也是有责任的,那么以后我们怎样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生1答:要送东西给别人,我们应该先和父母商量一下。
生2答:凡事多和身边的人商量,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
这样的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阅读。第一问补充了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说出的话,细化了课文的情节,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第二问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学懂了作者的意图,意在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而且在这个基础进行拓展,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可以说,创造性阅读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外延式阅读
外延式阅读,就是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努力使学生拓展课文的外延,把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理解出来,进行合理演绎,扩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是这样体现这个理念的。
师问:文中写萤火虫帮助盲孩子,由一只到几只再到一群,作者想说明什么?
生1答:很多的萤火虫帮助盲孩子,他才能看到光明。
生2答:全社会都来关心生活中的弱者,他才能感受到幸福。
师问:文中说在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下,盲孩子终于看见了周围的一切,那真是一个奇迹啊!很显然,这个情节是虚构的,在童话作品里这样的虚构是允许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情节呢?
生1答:盲孩子在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下才能看到光明。
生2答:许多的人都来关爱生活中的弱者他们才能创造奇迹,
师问:在别人的帮助下,生活中的弱者才能创造奇迹,你能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吗?
生1答:海伦·凯勒是个盲人,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她走出了生活的阴影,找到了幸福,而且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女作家,这真是一个奇迹。
生2答:今年我国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很多人失去了亲人和家园,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帮助下,灾区人民顽强地站起来了,他们用自己双手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相信他们的未来肯定是一个奇迹。
这堂课,学生学得很活,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为盲孩子看到了光明而感动,更为帮助盲孩子的影子和萤火虫受到鼓舞。他们懂得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生活中的弱者就能感受到串福;只有全社会都来关爱弱者,他们才可能创造生活的奇迹。学生由盲孩子推及到生活的弱者,由影子和萤火虫推及到整个社会,他们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创造性阅读功不可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我们把创造性阅读进行到底。
(责编 李 晔)
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实践创造性阅读的。
—、内涵式阅读
内涵式阅读,就是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所读课文的理解,将课文中高度概括的内容细化,并进行转化,合理推出对课文新的理解,赋予课文新的意义,在这个过程中加强对课文的认识。
在教学《羚羊木雕》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问:《羚羊木雕》的结尾说:“可是,这能全怪我吗?”“我”对朋友反悔了,感到很对不起她。这到底应该怪谁呢?
生答:怪父母,因为身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能重财轻义,不能不顾及孩子的友情和孩子的感受。因此,责任主要在大人。
师问:从“我”这个角度去分析,“我”也是有责任的,那么以后我们怎样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生1答:要送东西给别人,我们应该先和父母商量一下。
生2答:凡事多和身边的人商量,我们就可以少走弯路。
这样的设计,就是一种创造性阅读。第一问补充了作者在文章结尾没有说出的话,细化了课文的情节,学生加深对课文理解。第二问的设计,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学懂了作者的意图,意在批评父母的重财轻义,而且在这个基础进行拓展,懂得如何为人处世。可以说,创造性阅读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二、外延式阅读
外延式阅读,就是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努力使学生拓展课文的外延,把作者没有说出的东西理解出来,进行合理演绎,扩展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在教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时,是这样体现这个理念的。
师问:文中写萤火虫帮助盲孩子,由一只到几只再到一群,作者想说明什么?
生1答:很多的萤火虫帮助盲孩子,他才能看到光明。
生2答:全社会都来关心生活中的弱者,他才能感受到幸福。
师问:文中说在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下,盲孩子终于看见了周围的一切,那真是一个奇迹啊!很显然,这个情节是虚构的,在童话作品里这样的虚构是允许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个情节呢?
生1答:盲孩子在影子和萤火虫的帮助下才能看到光明。
生2答:许多的人都来关爱生活中的弱者他们才能创造奇迹,
师问:在别人的帮助下,生活中的弱者才能创造奇迹,你能举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吗?
生1答:海伦·凯勒是个盲人,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她走出了生活的阴影,找到了幸福,而且成了一位世界著名的女作家,这真是一个奇迹。
生2答:今年我国汶川地区发生大地震,很多人失去了亲人和家园,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帮助下,灾区人民顽强地站起来了,他们用自己双手重新建设自己的家园,相信他们的未来肯定是一个奇迹。
这堂课,学生学得很活,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为盲孩子看到了光明而感动,更为帮助盲孩子的影子和萤火虫受到鼓舞。他们懂得了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生活中的弱者就能感受到串福;只有全社会都来关爱弱者,他们才可能创造生活的奇迹。学生由盲孩子推及到生活的弱者,由影子和萤火虫推及到整个社会,他们的认识从感性到理性,创造性阅读功不可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我们把创造性阅读进行到底。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