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性别与革命:《晋察冀日报》“三八”妇女节报道的考察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x55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八"国际妇女节进入中共革命情境中,成为动员与解放妇女的代表性符号与重要活动场域.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为中心,在对中共组织"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观察中,不难发现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节日纪念,而且融入了全民族抗战的时代主题、妇女解放的活动体现、形象与行动的规训等内容,但也存在着历史语境中难以回避的一些缺失.在一定程度上说,节日与性别在革命的语境中发生了极具时代特色的嬗变,不仅反映了妇女自身生存状态重大而复杂的变化,而且有益于窥视中共革命丰富多彩而又艰辛曲折的历史进程.
其他文献
我国野生动物刑法保护的规定存在不足,应予修改完善.其中,《决定》中规定"加重处罚"违背罪刑法定原则,实践中无法遵照适用.《刑法》相关规定存在罪刑设置不合理、表述不准确等问题,应当将持有、食用、加工行为单独规定为犯罪.司法解释将"出售"解释为包括"以营利为目的的加工利用",存在将"收购"的事后帮助行为或"出售"的预备行为解释为"出售"的实行行为等问题,实践中也难以认定加工时有"利用行为";将"运输"解释为包括利用他人运送也混淆了教唆行为与实行行为的概念.
宗教事务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其法治化是当下宗教事务治理的实践要求和未来走向.青海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中央精神、省情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依法治理宗教事务的新路子,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和效能不断提升,在依法治理宗教事务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坚持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完善宗教事务治理法规体系、依法依规管理宗教教职人员、创新寺院管理模式、坚持民生为本、推行村寺并联治理模式、探索基层治理经验,这些治理创新的基本做法和有益探索,彰显了宗教治理法治化的理念和诉求,为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提
习近平关于贫困治理的重要论述,立足于人民群众的生活诉求和主体地位,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治贫指示.它具有深邃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现实的人”是贫困治理的逻辑基点;“人的需要”是贫困治理的理路指向;“人的主体性”是贫困治理的根本立场;“人的全面发展”是贫困治理的价值目标.深刻洞悉习近平贫困治理重要论述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对于把握新时代反贫困的内在逻辑、续写消除相对贫困的以人为本新篇章、迈上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新高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