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和编导:庄孔韶王华
拍摄:何继军何丽军刘明
拍摄时间:2002年
制作时间:2002年(2005年新版)
人类学调研小组:庄孔韶 杨洪林 徐鲁亚富晓星雷亮中
新版修订:庄孔韶姚涧富晓星
影片长度:20分钟
内容简介:
“虎口”戒毒盟誓仪式的考察与研究运用了人类学的人类研究的整体论原则,在寻找地方族群毒品依赖行为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同时,考虑建立不同于科学的方法论的另一种方法论,即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彝族人民运用强大的习惯法与仪式、家支组织、信仰与尊严、民俗道德、亲情教化等集合的文化的力量,在先后两组人员中实现了较高的戒毒成功率(64%—87%)。目前正在进一步推广。影视人类学影片《虎口》一改传统单纯描述与诠释的特点,卷入了探索影片的直接应用目的并付诸实施,从而为影视人类学开辟了新的方向。
该片获2005年第16届公共卫生会议暨电影节特别提名奖(英国贝尔法斯特)。该片和研究报告《毒品与艾滋病民间防范模式——人类学的发现与应用性推广》获2003年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国地区最佳实践奖。
关于彝族强大的家支组织、信仰仪式、习惯法及其之间的互动一直是学院派人类学经常加以诠释和撰述的理论性主题。1999年,人类学家了解到,头人们开会决定动用古老的习惯法和召开40余年没有开过的家支族众盟誓大会。头人们集会一致确认,现代毒品的危害如同敌人入侵,于是将彝族历法中向敌人宣战的“虎日”仪式转换为打击毒品传播的禁毒戒毒盟誓仪式。这显然是一种难于发现的族群系统自救的实例。于是人类学者开始进驻云南宁蒗县的小凉山地区做继续田野追踪。在田野工作持续的两年后,小凉山另一个邻里家支盟誓仪式召开。由于有长时间的田野观察,以及和族人的良好默契,我们的一个影视人类学摄制组获准进入盟誓仪式现场(观看《虎日》民族志电影,了解整个禁毒戒毒盟誓仪式过程)。
《虎日》拍摄完成后,人类学课题组长期追踪那里戒毒人员的戒毒状况。到2006年,参加1999年“虎日”盟誓仪式的吸毒者戒毒成功率为64%;而参加2002年仪式的16人中,戒毒成功率达到87%。这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戒毒成功率案例。不仅如此,凡是完成盟誓仪式的家支地域,毒品贩子不得进入,无形中形成了特定的无毒社区,而且该社区没有新的吸毒者出现。从而,中国小凉山彝族“虎日”禁毒戒毒模式成为亚洲地区动用地方性知识的最佳公共卫生实践之一。这一仪式戒毒模式的实践内涵远没有上面叙述的那样简单和轻巧。这一仪式过程仅仅是彝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的文化自救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和生命成功抗争的意义过程。
在解决戒毒和艾滋病防治的社会问题上,人类学家采纳的不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而是试图寻找一种综合的文化的力量。具体说,就是透过“虎日”盟誓仪式整合诸种地方文化的力量,即家支和家族的力量、其族群认同、信仰仪式、尊严与诚信、伦理与责任、习惯法和民俗教育等诸多文化要素之综合来战胜人的药物成瘾性。这是人类学学科理论在跨学科的应用领域卓有成效的实践。
在此次应用研究中,人类学纪录片的直观影视图像提高示范性与应用性的实际效果;影视人类学片《虎日》从以往民族志电影单纯的对他文化的理解和诠释转向直接的推广与示范(推广版恪守使用彝语),从而亦使当今影视人类学片的摄制目的走向了一个直接应用意义的新的选择。因此,学院派人类学者在传统的关于民间仪式过程的理论诠释(文字诠释和影视诠释均如此)的基础上,寻找影视人类学的应用性产出成果;也可以认为,人类学者有可能获得激活“传统”的契机,使古老的文化资本在当下获得新生,发展人类学应用的新的途径。
拍摄:何继军何丽军刘明
拍摄时间:2002年
制作时间:2002年(2005年新版)
人类学调研小组:庄孔韶 杨洪林 徐鲁亚富晓星雷亮中
新版修订:庄孔韶姚涧富晓星
影片长度:20分钟
内容简介:
“虎口”戒毒盟誓仪式的考察与研究运用了人类学的人类研究的整体论原则,在寻找地方族群毒品依赖行为的社会文化原因的同时,考虑建立不同于科学的方法论的另一种方法论,即以文化的力量战胜人类生物性的成瘾性。彝族人民运用强大的习惯法与仪式、家支组织、信仰与尊严、民俗道德、亲情教化等集合的文化的力量,在先后两组人员中实现了较高的戒毒成功率(64%—87%)。目前正在进一步推广。影视人类学影片《虎口》一改传统单纯描述与诠释的特点,卷入了探索影片的直接应用目的并付诸实施,从而为影视人类学开辟了新的方向。
该片获2005年第16届公共卫生会议暨电影节特别提名奖(英国贝尔法斯特)。该片和研究报告《毒品与艾滋病民间防范模式——人类学的发现与应用性推广》获2003年中英性病艾滋病防治中国地区最佳实践奖。
关于彝族强大的家支组织、信仰仪式、习惯法及其之间的互动一直是学院派人类学经常加以诠释和撰述的理论性主题。1999年,人类学家了解到,头人们开会决定动用古老的习惯法和召开40余年没有开过的家支族众盟誓大会。头人们集会一致确认,现代毒品的危害如同敌人入侵,于是将彝族历法中向敌人宣战的“虎日”仪式转换为打击毒品传播的禁毒戒毒盟誓仪式。这显然是一种难于发现的族群系统自救的实例。于是人类学者开始进驻云南宁蒗县的小凉山地区做继续田野追踪。在田野工作持续的两年后,小凉山另一个邻里家支盟誓仪式召开。由于有长时间的田野观察,以及和族人的良好默契,我们的一个影视人类学摄制组获准进入盟誓仪式现场(观看《虎日》民族志电影,了解整个禁毒戒毒盟誓仪式过程)。
《虎日》拍摄完成后,人类学课题组长期追踪那里戒毒人员的戒毒状况。到2006年,参加1999年“虎日”盟誓仪式的吸毒者戒毒成功率为64%;而参加2002年仪式的16人中,戒毒成功率达到87%。这成为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戒毒成功率案例。不仅如此,凡是完成盟誓仪式的家支地域,毒品贩子不得进入,无形中形成了特定的无毒社区,而且该社区没有新的吸毒者出现。从而,中国小凉山彝族“虎日”禁毒戒毒模式成为亚洲地区动用地方性知识的最佳公共卫生实践之一。这一仪式戒毒模式的实践内涵远没有上面叙述的那样简单和轻巧。这一仪式过程仅仅是彝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本的组成部分之一,他们的文化自救的实施过程是一个和生命成功抗争的意义过程。
在解决戒毒和艾滋病防治的社会问题上,人类学家采纳的不是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而是试图寻找一种综合的文化的力量。具体说,就是透过“虎日”盟誓仪式整合诸种地方文化的力量,即家支和家族的力量、其族群认同、信仰仪式、尊严与诚信、伦理与责任、习惯法和民俗教育等诸多文化要素之综合来战胜人的药物成瘾性。这是人类学学科理论在跨学科的应用领域卓有成效的实践。
在此次应用研究中,人类学纪录片的直观影视图像提高示范性与应用性的实际效果;影视人类学片《虎日》从以往民族志电影单纯的对他文化的理解和诠释转向直接的推广与示范(推广版恪守使用彝语),从而亦使当今影视人类学片的摄制目的走向了一个直接应用意义的新的选择。因此,学院派人类学者在传统的关于民间仪式过程的理论诠释(文字诠释和影视诠释均如此)的基础上,寻找影视人类学的应用性产出成果;也可以认为,人类学者有可能获得激活“传统”的契机,使古老的文化资本在当下获得新生,发展人类学应用的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