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不应是应试主义

来源 :班主任之友·中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sky_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竞争性测试,家长们都非常熟悉。许多学校除期中、期末考试外,还有月考(甚至周考)、单元考等方式,以一张试卷对全班甚至全年级的孩子进行排名,通过排名的变化,来判断孩子是进步、退步还是原地踏步。
  这种测试方式,就是典型的应试主义的测试方式。针对这种测试方式发展起来的一套教学技术,就是应试教育。总体而言,应试教育是一种简单的、粗暴的、缺乏人性的教育方式,这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
  这种测试方式有其合理性,因为中考和高考都是选拔性的考试,必定是以排名作为依据。但全部教育仅仅以此为导向,则会产生大量的必然的失败者,并且,纵然是成功者,也往往很难具备真正的创造力,更不用说幸福感。总之,应试教育对人的摧残,是全面而深入的。
  新教育实验本质上是素质教育,但它与流行的形形色色的“素质教育”的不同在于,它不像某些教育流派(例如夏山学校,以《窗边的小豆豆》中的描写为典型)那样完全地反对一切考试,采取一种自然主义的教育方式,也不像国内许多的素质教育实践,将吹拉弹唱或课外实践当成素质教育。新教育实验是一种全面而深入的教育变革,涉及教育哲学、文化认同、课程思想等多个层面,但就对待考试而言,则“反应试主义”,但不“反应试”。反应试主义,就是反对把丰富的发展中的生命当成应试操练的对象;不反应试,就是承认应试的合理性,认为应试应该是任何孩子的一项基本素质。所以,让孩子对重大考试(例如初考、中考、高考)具有高适应性,并能取得高出甚至远远高出纯粹应试主义训练下的孩子的成绩水平,本身就是新教育实验的诸多目标之一。
  简洁地说,没有家长喜欢应试教育,没有家长喜欢自己的孩子深夜还在做那些意义可疑的作业,但是人家孩子都在做,自己孩子哪能不做?所以,没有多少家长敢轻易不玩这个游戏,这就是中国家长甚至可以说中国教育所面临的“囚徒困境”。而我们认为,这个困境,是可以解决的。前提是,不要把素质与应试对立起来,而要承认,应试也是一种素质,但应试不是全部素质。
  既要素质,也要成绩,何以可能?
  答案是,不但可能,而且必然。应试教育的最大支撑力量,不是政府,而是学校与教师。应试教育既异化了学校与教师,同时学校与教师又是应试教育实质的中坚力量。因为真正的素质教育,比应试教育对专业的要求高许多倍,应试教育对教师而言既是痛苦的(因为教学缺乏意义感与价值感),又是轻松的(只把学生当成简单操练的对象,备课容易,专业要求不高)。
  新教育教师为什么特别辛苦?(看看这些年轻老师的辛苦程度就知道了)就是因为新教育实验要求教师必须回归真正的专业,不把复杂的教育简化为简单的应试。
  2
  但纵然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一点是基本达成共识的:学校,尤其是小学低段,不应该是应试主义的。在许多国家,以及我们国家的一些学校,一二年级是不举行考试的。而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地区,一二年级也没有分数排名(包括不公布分数),只测评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已经是越来越多明智的家长的呼声。
  在一二年级(其实是在整个小学阶段,但越到高段,孩子越能适应竞争性考试),为什么竞争性考试是有害的?
  因为竞争性考试,是一种过度精确(同时也意味着狭隘)的测试。它有着相对稳定的试卷结构(或曰测试内容),有着模式化的答题套路(即所谓“标准”),有着规定的演练方式。在孩子还缺乏整体的或者说浪漫的积淀之前,这种测试方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方式,会让孩子的智力过早地片面定型,从而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是对孩子形成更高水平应试能力的妨害。
  为什么呢?
  与动物相比,人的学习力与创造力,究竟来自于哪里?在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人成熟得比较晚。一般的动物,比如小鸡,生下来不久,就可以很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但是作为高等动物的孩子,生下来却往往要经历好几年的养育,否则根本无法存活。可以想象,一个刚生下来的小鸡和一个刚生下来的小孩都放在旷野中,谁存活的机会就更大。
  这似乎是人类的劣势(要是生而能言,能活蹦乱跳地走路该有多好),但其实正是人类的优势所在。因为它意味着,一个小鸡生下来不久,学习就完成了,而人的学习,则需要漫长的时光。小鸡的绝大部分能力,是已经刻写进它的基因中了(因为小鸡是“不自由”的),但人却是未完成的,因此康德说,人是唯一“可教育的生物”。换句话说,人具有无限广阔的可能性,人类的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可写性智慧”,这是人类自由的生物学基础。
  我想,大家能够理解,为什么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伟大人物,往往是童年期特别长的人,甚至是终生让自己保持在未成熟状态的人?(只要“未成熟”,就处于发展之中)纵然今天,那些高智力领域(例如程序设计之类)的人才,往往也是延长了儿童期的人。延长了儿童期,就是不让自己过早定型,而始终保持一种创造的可能性。
  越是低级的竞争,越会要求儿童早熟,否则等不及你成熟,就被淘汰了。过去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就是这个道理。迫于生存压力,许多孩子过早地成熟,包括智力的成熟以及人格的成熟,所谓少年老成,所谓谙于世故,代价是沉重的。他可能在街巷里是一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能博取一些小利小惠,或者是一个街头小霸王,但是,他无法真正地进入高智力及高创造的领域,因为那一领域,对人格有更高的要求(有些家长的“不吃亏哲学”,培养出的,就是低适应低人格的孩子)。
  我举个例子,一年级的常规测试中,写作部分经常是“看图写话”等练习。常规的评判标准,会更在意精确的部分,例如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逻辑是否连贯?等等。所以类似的测试共同的特征是,孩子是在为避免错误而学。但新教育恰恰认为,不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孩子去“避免错误”,而恰恰要让孩子不怕错误地大胆尝试,大胆想象。字写错了?语法不对?这些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孩子不受限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通过表达丰富自己的思维与情感。在大量的阅读和表达中,孩子会自动地纠正大部分错误,纵然没有纠正过来的,也会在未来的精确练习中予以弥补。
  新教育在低年段重视读写绘,就是比重视文字更重视孩子的大脑。随着年级的递增,孩子将在三四年级经历自动化阅读期,阅读总量将不低于2000万字。这种浪漫积累,才是精确训练的基础。如果一年级就反复地进行精确练习,避免错误,那么孩子的精确将是狭隘的,写出来的文字也将是语法正确但缺乏灵性的。其实许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那些语文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喜爱课外阅读的结果。有了课外阅读的积淀,这些孩子在应试训练中更容易取得好成绩,因为他们的语感更强,更易理解题目。新教育实验的原理与此类似,但将散漫的课外阅读专业化、课程化,使之效益更高,更为丰富全面(小学中的第10名现象,即10名左右的孩子往往中学发展更好,原理类似)。
  应试教育,弊端不止于此。当老师将精力集中于针对一张试卷的反复操练,他必定很容易迫于评比等职业压力,只在意自己任教这一两年的成绩,而不管孩子的将来。不但孩子在智力上得到的训练是狭隘的,孩子在人格上的教育,几乎是被忽视的。而教育岂能忽视人格发展,忽视儿童的心理教育、儿童的身体教育、儿童的交往教育?甚至,儿童根本得不到基本的尊重,这些都有害于儿童未来的发展。
  我们如何看待测试,下期继续。
  (作者为南明教育总校长)
其他文献
身怀六甲的吴老师脚步匆匆,火急火燎地走向自己的教室……  今天教室里怎么像鸦雀打破了蛋,吵翻了窝?班长张玲玉正抱着一摞“家校联系册”,几个男孩子正围着她哄抢。  “吴老师来了!”教室里在迅速恢复平静。正襟危坐的小家伙们,一个个胸脯挺得老高。  吴老师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用眼光扫视着整个教室,一遍又一遍。  好半天她才开口:“请刚才没有抢本子的同学,把手举起来好吗?我为你们骄傲。”  “1、2、3、
期刊
刚下课,同事领回来一个男孩,两个人之间有一股浓浓的火药味弥漫着!  老师恼了:“做错了不能说,是不?”  孩子说:“你都没好好看!”  “你做得不对,写得也不认真!一点也不尊重老师的劳动!”  “我上次写的你就没有好好看,就一个大叉子!”孩子使劲强调着“一个”,“小强的那个你给看了,就我的一个大叉子!”  “都不对,可不就是一个大叉子!”老师也和孩子嚷着。  “那昨天晚上我对着百度写了一个晚上,写
期刊
新接手初一的第一次收费,每人交245元的生活费。两位生活委员从会计室交完钱,一进教室便扬起一张100元的钞票义愤填膺地告诉我:“老师,我们收到100块假币!”安静的教室一下子炸开了锅。怎么可能?怎么办?  我先让学生都安静下来,然后开始使用“缓兵之计”,让学生先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一方面了解学生的想法,另一方面给自己一些时间来想想如何处理。  有的学生说:“太可恶了,找出是谁,严厉批评!”  有的
期刊
考试前的几个工作细节  考试,是一个班级工作绕不开的话题。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中考高考,牵动着师生与家长们的心,所以,考前工作的重点是备考的几项工作。  考试是学生自己的事,班主任在考前能做的主要是一些调整和帮助工作。以下几个细节可以关注:  第一,考前要加强对班级的观察,特别是学生的情绪和精神状态。要加强和家长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家的状况;课前、课后、课间,多去教室里走走。一方面是便于发现问题,另
期刊
期中过后的第二天中午,学生们神神秘秘,窃窃私语。楼道里那些来回穿梭的匆忙脚步和交头接耳、神情兴奋的身影,总给人一种“大事将来”的神秘感。可令人郁闷的是,身为班主任的我对这一切却毫不知情。就在我刚想破门而入、一探究竟的时候,身后竟然一下冲出了三个“保镖”,伸长胳膊挡在教室门口,吐着舌头说:“哎,老班,还不到时候。虽然偷窥是你的强项,可是今天有我们在,你就甭想啦!”好吧,我只好按捺住内心的好奇,打道回
期刊
我怕做班主任。  我说话的声音有点“娘”。明明是个七尺汉子,一张口便令人瞠目结舌:礼貌一点的,脸部表情变化丰富些;不礼貌的,当场就显露出不屑。那种情景让人十分尴尬。因此,对讲话我有“严重过敏症”,在公开场合,我恨不得将自己判为“永久噤声”。  内心的惶恐,我不敢示人;长期的缄默就给人以“闷葫芦”的感觉。谁能理解一个人“不敢说”,怕说出来“吓人”的心情?这样的我,怎能做班主任,怎能奢望成为一名优秀班
期刊
作为考生,面对大考,行为上应该做哪些准备?  1.理解家长  家长在这个时候也焦虑。我们都知道考场上是怎么样。你看看考场外的家长,他们的状态不比你在考场上轻松!这段时间家长会有一些特别的表现,你要理解他。你不要总说家长怎么这样,怎么不理解我,我们第一次面对高考,我们家长也第一次面对自己的孩子高考。  2.相信老师  这是尤为重要的。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一届一届把学生送去高考,他们最有经验!所以这一阶
期刊
如火的九月,响应学校的号召,我来到段场小学支教。  走进校园,野草丛生,满眼萧条。就连唯一可以称作楼房的教学楼,墙上的油漆也已经大部分脱落,我不禁有些后悔了:支教,我该不该来?  孩子  这个破地方,连厕所都不好找。在旁人的指引下,穿过教学楼中间的一条小巷,抬头就可以看见前面一排房子,左右两个入口,想必就是厕所了。虽然油漆的字迹已经斑驳,但仔细一点还是分辨得出来,东边的入口处印着一个大大的“男”字
期刊
俗话说,一口吃不成一个胖子!但是,一万口呢?完全有可能呀。凡事要有一个过程,慢慢进行量的积累,才会在某一天,实现质的突破。正如,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台阶,每一步抬升的那一点高度都在我们能够跨越的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就能沿着这些台阶一步一步从低处到达高层。  在教育教学中,不管我们怎么帮辅,学生一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始终停留在原地,这症结很可能在于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理,为学生设计好过渡的台阶,反而
期刊
读完于老师的《打回去的一拳》,这其中有着太多值得思考的空间。  一、值得商榷的三个地方  从事件的发生到最后的处理,过程很流畅,问题也得到了解决。笔者认为,面对学生冲突,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采取应急的处理方式未尝不可。不过,其中至少有三个地方值得商榷。  (一)行为定性轻率  文中说,“又是被小庆打的,这个暴力分子。”可以看出,小庆在教师的心目中一定是个表现不佳的学生,“又”反映了其不良行为的经常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