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是要求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上是怎样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交流、合作、思考、获得结论等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学、尝试、探究、发现、解决。这也就是“以学定教”。下面,我结合苏雅巍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识字四”,谈谈苏老师是怎样变“学会”为“会学”。
一、以学情引出知识点
课前,教师介绍自己,而后问学生捕捉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中教师顺势表扬孩子们会听,会说,做得好。奖励大家做游戏“词语对对碰”,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成语”。教师顺势讲解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它们有的是由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教学片断,教师只是让学生接成语。一方面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受到了学习快乐的气氛,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了成语的相关资料,有利于学生走进识字教学,走进文本。
二、顺着学情导读
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曾说道:“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有多大。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见得每位学生都能很快地读好文本,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顺学而导”。以下是苏老师在“识字四”教学中顺学导读的步骤:分节读
——连起来指名读
——齐读
——熟练读
——打着节拍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根据学生读的状况,一步一步,循序诱导,层层推进,最终引导学生读正确、读熟练。
三、顺着学情调整思路
备课时要花时间琢磨学生,研究学情,预设学况,要做到“以学情定教学思路”。但在课堂上,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思路,真正做到“教要为学服务”“教要顺学而导”。请看“识字四”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我知道坐井观天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你都知道,快给我们说说吧。
(生讲述故事。)
师:孩子们,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生:我觉得小鸟说得对,因为他看到的天确实很大。
师:你真了不起!
(师出示坐井观天的图片,引导生理解。)
生:我知道掩耳盗铃的故事。(不是“识字四”的内容)
师:你知道的真多!这个故事等会儿再说给大家听。你先看看这里有没有你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
师:那你给大家说说。
(生绘声绘色地讲起拔苗助长。)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师出示拔苗助长的图片,引导理解“揠苗助长,徒劳 无功”,指导识记“徒劳”。)
师:在这些成语中,你还知道哪个?
(当学生不发言时,老师说:“可能你对这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太理解。”师出示,指生读,齐读。识记“寸”。)
师:你们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就记住了。你们很厉害!有人说大人比小孩强。我就不同意,我觉得你们比苏老师强。自信地告诉老师,你比我强在哪里?
生:我比你记忆力好。
师:是的,我常常忘事。我记忆力就是不如你们。
生:我比你有耐心。
师:太对了!你们比我们大人要宽容得多。你们也有很多长处。老师要向你们学习。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按照课前制作的幻灯,老师是按课文的顺序一步一步来的。可是,课堂上一交流却发现有的学生说了后面的。此时,苏老师马上调整了设计,学生讲到哪一个成语,苏老师就学哪一个成语,于是有了上面的生成教学。
四、顺着学情激励学生
课堂激励评价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例如:苏老师在教学读题时,男生评价“底气十足”,女生评价“字正腔圆”;当学生读出了“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的心情时,他不忘说一声“我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了”;当学生表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很神气时,苏老师羡慕地说:“呀,你比老农还高兴啊!”当学生读错时,他就会说:“来,再来一次,相信你能读对。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对的?你的经验值得推广。”类似这样顺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激励评价的例子很多,几乎贯穿整个课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苏老师的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是“教”的目的,“教”要为“学”服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都随时随地关注学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学情引出知识点
课前,教师介绍自己,而后问学生捕捉了哪些信息。学生交流中教师顺势表扬孩子们会听,会说,做得好。奖励大家做游戏“词语对对碰”,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成语”。教师顺势讲解汉语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多数为4个字,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中间有逗号隔开。它们有的是由故事演变而来的。这个教学片断,教师只是让学生接成语。一方面让学生一上课就感受到了学习快乐的气氛,为后面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另一方面又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了成语的相关资料,有利于学生走进识字教学,走进文本。
二、顺着学情导读
著名教育家张田若先生曾说道:“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有多大。可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见得每位学生都能很快地读好文本,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顺学而导”。以下是苏老师在“识字四”教学中顺学导读的步骤:分节读
——连起来指名读
——齐读
——熟练读
——打着节拍读。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根据学生读的状况,一步一步,循序诱导,层层推进,最终引导学生读正确、读熟练。
三、顺着学情调整思路
备课时要花时间琢磨学生,研究学情,预设学况,要做到“以学情定教学思路”。但在课堂上,更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思路,真正做到“教要为学服务”“教要顺学而导”。请看“识字四”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你知道哪些成语故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我知道坐井观天的故事。
师:这个故事你都知道,快给我们说说吧。
(生讲述故事。)
师:孩子们,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生:我觉得小鸟说得对,因为他看到的天确实很大。
师:你真了不起!
(师出示坐井观天的图片,引导生理解。)
生:我知道掩耳盗铃的故事。(不是“识字四”的内容)
师:你知道的真多!这个故事等会儿再说给大家听。你先看看这里有没有你知道的?
生:我还知道拔苗助长的故事。
师:那你给大家说说。
(生绘声绘色地讲起拔苗助长。)
师:听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师出示拔苗助长的图片,引导理解“揠苗助长,徒劳 无功”,指导识记“徒劳”。)
师:在这些成语中,你还知道哪个?
(当学生不发言时,老师说:“可能你对这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太理解。”师出示,指生读,齐读。识记“寸”。)
师:你们用熟字减一减的方法就记住了。你们很厉害!有人说大人比小孩强。我就不同意,我觉得你们比苏老师强。自信地告诉老师,你比我强在哪里?
生:我比你记忆力好。
师:是的,我常常忘事。我记忆力就是不如你们。
生:我比你有耐心。
师:太对了!你们比我们大人要宽容得多。你们也有很多长处。老师要向你们学习。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按照课前制作的幻灯,老师是按课文的顺序一步一步来的。可是,课堂上一交流却发现有的学生说了后面的。此时,苏老师马上调整了设计,学生讲到哪一个成语,苏老师就学哪一个成语,于是有了上面的生成教学。
四、顺着学情激励学生
课堂激励评价是广大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体现。例如:苏老师在教学读题时,男生评价“底气十足”,女生评价“字正腔圆”;当学生读出了“拔苗助长 徒劳无功”的心情时,他不忘说一声“我仿佛看见了当时的情景了”;当学生表演“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很神气时,苏老师羡慕地说:“呀,你比老农还高兴啊!”当学生读错时,他就会说:“来,再来一次,相信你能读对。告诉大家你是怎么读对的?你的经验值得推广。”类似这样顺着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激励评价的例子很多,几乎贯穿整个课堂,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苏老师的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是“教”的目的,“教”要为“学”服务。“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涵盖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眼神,都随时随地关注学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