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北纬39°54'20",东经116°25'29"。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这个以故宫、长城、红色政权、闷炉烤鸭闻名的城市,一年扬3个月的沙。
西雅图,北纬47°37'35",西经122°19'59"。得名印第安酋长的姓氏,这个以微软,星巴克咖啡,波音飞机闻名的城市,一年下9个月的雨。
你看,“北京”遇上“西雅图”,格格不入,又恰到好处。
这已经不属于“北京人在扭腰”的时代。20年过去,我们很多人知道纽约啥样儿了,知道美国啥样儿了,那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就是个对生活来说还算靠谱的地儿。所以,很多人想法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一样,如果你爱她,把她送到西雅图,如果你恨她——嗯,把她留在北京也并不合适。
所以,你看!“北京”、“西雅图”两个地点名词,两个著名城市都已经不再重要的样子。反而力道落在了连接词,“遇上”。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时光,遇上一个你,以为执子之手,就能牵到两鬓斑白。年轻力壮的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彼此充满信心,俨如文佳佳面对老钟。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遇上百分百的你。可以断定,很多人喜欢《北京遇上西雅图》,是因为影片传递出来的正能量:爱情恬淡又甜蜜,生活平静又积极。很喜欢这一点,是因为知道在中国写个正能量的剧本儿多么难——各位朋友们为了结婚,不得不拼命买房,反过头来,为了买房,又不得不排队离婚,还有比这更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的剧本儿么?每个真爱的故事都饱蘸鲜血。所以啊,很长一段时间会觉得,所谓内地电影源于生活,但从来没有高于生活,而习惯低于生活。
薛晓璐是个非常善良的导演,她心怀善意拍了《海洋天堂》,无论创作还是市场都诸多掣肘,转型商业的时候,只好找到了一条折中的路,就好像许多善良又聪明的同学,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最终放弃什么大理想,出国做了份平静的工作。错过了变革的大时代?有时候想想,对个体来说一点儿也不是损失。 《北京遇上西雅图》当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电影,它只是做成了一个在正常价值观社会里很小的梦。但,这就很难了。
伴着西雅图宁静的日出、日落,看着吴秀波和汤唯的琐碎生活,跟他们一点一点从生活的泥潭里挣脱出来,找到自己内心的平和。要连电影都办不到,那算是真没救了,这世界总得有点百分百可爱的东西,让人相信幸福由勤劳创造、爱由心底滋生、干戈总能化玉帛,这才对吧?
·遇上的另类·
她曾经是美食杂志编辑,她说自己不是职业小三儿,她左手是“他”送的包包,右手是等他来个电话的手机。她有过自我,她也有着资本,只是涉世未深、爱太深。一张金卡白花花地洗掉的钱,不过是她触动对方神经的利器。宛如张小娴所言,抓住男人,请做他最贵的那只杯——让他不舍得摔。拜金的面纱下,是很赤裸羁绊。脐带连接的不是LV爱马仕,还是爱情。
弗兰克喜欢他的妻子,爱他的女儿。为了家庭,他放弃事业,让挣得更多的妻子在外拼杀。他不是另一个李安,李安吃老婆的饭而志在千里,他的焦点却只是给女儿最大的幸福,所以可以收起羽翼。他是好男人,好到成了别人眼中的贱。这是付出与收获极致不平衡才能达到境界。文佳佳说:“你是自虐”。他把一切现实,都已经接受到彻彻底底。他偶尔会不甘平凡、不想平庸,但最终却折服在女儿之上。
文章版陈玄奘拿了一本儿歌,就盲目地追求大爱。虽然古人强调,无知者可无畏,但段小姐仍要说,“这是大勇之人”。而弗兰克,为了小爱就丢盔卸甲,或无大勇,却带温情。
他闷,他不够浪漫。过分的沉稳、内敛,张扬的只有锋芒,而没有似水柔情。这是文佳佳最初遇上的他。没有气场,只剩呆萌,换谁都看不清他背后张牙舞爪的医生身份。区别于文佳佳,他理性。正因为理性,所以沉实地将利益最大化,自己怎样也不再重要。
当婚姻确切地结束,妻子另投他人的怀抱,女儿可以受更好的教育,他才又一次回到一无所有,才愿意拾回真正的自己。
·爱上百分百·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村上春树虚构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他说,他在原宿后街,跟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她算不得怎么漂亮,不是陈匡怡,也并无过分吸引人之处,没COS美少女战士,衣着也不出众,谈不上《非常完美》。但却让他胸如地鸣,口如沙漠。
即便仍有那么一个舒淇,连铺垫也不需要,剧本圣光在上,就认死理一般想睡你,要个小宝宝,甚至被挫骨扬灰也在所不惜。上帝终究不是周星驰。在现实的轨道里,真正的百分百,却不是瞬间击中你命门的人。那是往浴缸里不断注入温暖的水,到最后将你彻底淹没。让你窒息、挣扎,仍会带着笑意,好诡异。
润物细无声。《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两个小时里,文佳佳泡在弗兰克里。观众泡在似有若无的神交里。有人说它太长,是因为社会太浮躁,容不下慢调调的恋爱。听说,“结识七天才上床已经太晚”,何况这对儿直到片子最后才看到文佳佳靠到弗兰克的肩膀。
时光冲蚀,物是人非。从一掷千金,到跪在地板上洗厕所。文佳佳也完成了她的华丽转身。她说,即便没了他,也要为他留个后。金钱物欲,在她的爱意前根本不算什么。文佳佳又说:“我想能为自己爱的男人生一个孩子,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吧。”感性与理性间的碰撞,才是《北京遇上西雅图》。
后来,老钟回来要接走文佳佳,她又一次获得了曾经想要的一切。但这时,已有了“曾经”这个前缀。是的,“那一切”已经沦为历史。现在,她想要抓住的是“这一切”。并不是,“连清明节你都想要给我一个包,就打发我”。 别离没有对错,要走也解释不多。 她说:“我心里没你了”。 那么,也别游艇了,别法餐了,肯走几个街区,给我豆浆油条就够了。就这么简单,能做到的,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了。
·恋上刚刚好·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人而喜欢某部片子,就像我们因为喜欢某个细节就对一部其实中规中矩的电影一直珍藏一样。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多数球迷都是通过喜欢某个球星而爱上某个球队,进而热爱上足球这项运动,进而感知着足球这项华丽运动的艺术魅力。所以当那部有争议的经典电影之后,汤唯交上一些并不算出众的作品,因为之前的好感,还是会在印象分上有所侧重。但是这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就不一样,之前无论说她多不适合多过度演绎等等等,这回,文佳佳这个再适合不过的角色成了她的转折点。是的,我用的是转折点这个词儿。这么喜感的角色,不时说着粗口还要自然而然若无其事,汤小姐演得真是让人激动紧张。如果,恰巧,你又是对她有好感,那就是百分百圆满了。
《北京遇上西雅图》是部典型的好莱坞式的时尚爱情喜剧电影,音乐浪漫得都有些轻佻,但就如春天阳光灿烂的下午,在一片片氤氲的暖色中,遇见了百分百的女孩。也许你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西雅图夜未眠》,汤姆·汉克斯在机场看到安妮那一刻,丢魂儿的感觉是那样自然而然。《北京遇上西雅图》也有对前作致敬的环节,不多,蛮适中。在音乐包围下,清丽的服装美工布景对影片也起了加分的作用。重要的是,它遵循了浪漫喜剧类型片的严格套路,每隔几分钟和每个桥段之间的联系都非常的衔接且紧密,而人物角色的设置摆脱了过去此种类型偏向恶搞贫嘴话剧化的路子,显得甚为严谨,这让整部影片显出一种洋气的调调。
当然,这个好医生和好小三的故事软肋也是蛮多,尤其是故事个人感觉有点长,后面过于狗血和拖沓,也就好莱坞此类爱情电影的普通水准,这点可以拿刚在奥斯卡上获奖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做对比,但却不妨碍这部华语电影成为爱情喜剧类型片中的佼佼者。
西雅图,北纬47°37'35",西经122°19'59"。得名印第安酋长的姓氏,这个以微软,星巴克咖啡,波音飞机闻名的城市,一年下9个月的雨。
你看,“北京”遇上“西雅图”,格格不入,又恰到好处。
这已经不属于“北京人在扭腰”的时代。20年过去,我们很多人知道纽约啥样儿了,知道美国啥样儿了,那里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就是个对生活来说还算靠谱的地儿。所以,很多人想法和《北京遇上西雅图》一样,如果你爱她,把她送到西雅图,如果你恨她——嗯,把她留在北京也并不合适。
所以,你看!“北京”、“西雅图”两个地点名词,两个著名城市都已经不再重要的样子。反而力道落在了连接词,“遇上”。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时光,遇上一个你,以为执子之手,就能牵到两鬓斑白。年轻力壮的人,对未来充满憧憬,对彼此充满信心,俨如文佳佳面对老钟。却没有几个人,能真正遇上百分百的你。可以断定,很多人喜欢《北京遇上西雅图》,是因为影片传递出来的正能量:爱情恬淡又甜蜜,生活平静又积极。很喜欢这一点,是因为知道在中国写个正能量的剧本儿多么难——各位朋友们为了结婚,不得不拼命买房,反过头来,为了买房,又不得不排队离婚,还有比这更跌宕起伏催人泪下的剧本儿么?每个真爱的故事都饱蘸鲜血。所以啊,很长一段时间会觉得,所谓内地电影源于生活,但从来没有高于生活,而习惯低于生活。
薛晓璐是个非常善良的导演,她心怀善意拍了《海洋天堂》,无论创作还是市场都诸多掣肘,转型商业的时候,只好找到了一条折中的路,就好像许多善良又聪明的同学,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最终放弃什么大理想,出国做了份平静的工作。错过了变革的大时代?有时候想想,对个体来说一点儿也不是损失。 《北京遇上西雅图》当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电影,它只是做成了一个在正常价值观社会里很小的梦。但,这就很难了。
伴着西雅图宁静的日出、日落,看着吴秀波和汤唯的琐碎生活,跟他们一点一点从生活的泥潭里挣脱出来,找到自己内心的平和。要连电影都办不到,那算是真没救了,这世界总得有点百分百可爱的东西,让人相信幸福由勤劳创造、爱由心底滋生、干戈总能化玉帛,这才对吧?
·遇上的另类·
她曾经是美食杂志编辑,她说自己不是职业小三儿,她左手是“他”送的包包,右手是等他来个电话的手机。她有过自我,她也有着资本,只是涉世未深、爱太深。一张金卡白花花地洗掉的钱,不过是她触动对方神经的利器。宛如张小娴所言,抓住男人,请做他最贵的那只杯——让他不舍得摔。拜金的面纱下,是很赤裸羁绊。脐带连接的不是LV爱马仕,还是爱情。
弗兰克喜欢他的妻子,爱他的女儿。为了家庭,他放弃事业,让挣得更多的妻子在外拼杀。他不是另一个李安,李安吃老婆的饭而志在千里,他的焦点却只是给女儿最大的幸福,所以可以收起羽翼。他是好男人,好到成了别人眼中的贱。这是付出与收获极致不平衡才能达到境界。文佳佳说:“你是自虐”。他把一切现实,都已经接受到彻彻底底。他偶尔会不甘平凡、不想平庸,但最终却折服在女儿之上。
文章版陈玄奘拿了一本儿歌,就盲目地追求大爱。虽然古人强调,无知者可无畏,但段小姐仍要说,“这是大勇之人”。而弗兰克,为了小爱就丢盔卸甲,或无大勇,却带温情。
他闷,他不够浪漫。过分的沉稳、内敛,张扬的只有锋芒,而没有似水柔情。这是文佳佳最初遇上的他。没有气场,只剩呆萌,换谁都看不清他背后张牙舞爪的医生身份。区别于文佳佳,他理性。正因为理性,所以沉实地将利益最大化,自己怎样也不再重要。
当婚姻确切地结束,妻子另投他人的怀抱,女儿可以受更好的教育,他才又一次回到一无所有,才愿意拾回真正的自己。
·爱上百分百·
四月一个晴朗的早晨,村上春树虚构了一个简单的故事。他说,他在原宿后街,跟一个百分之百的女孩擦肩而过。她算不得怎么漂亮,不是陈匡怡,也并无过分吸引人之处,没COS美少女战士,衣着也不出众,谈不上《非常完美》。但却让他胸如地鸣,口如沙漠。
即便仍有那么一个舒淇,连铺垫也不需要,剧本圣光在上,就认死理一般想睡你,要个小宝宝,甚至被挫骨扬灰也在所不惜。上帝终究不是周星驰。在现实的轨道里,真正的百分百,却不是瞬间击中你命门的人。那是往浴缸里不断注入温暖的水,到最后将你彻底淹没。让你窒息、挣扎,仍会带着笑意,好诡异。
润物细无声。《北京遇上西雅图》的两个小时里,文佳佳泡在弗兰克里。观众泡在似有若无的神交里。有人说它太长,是因为社会太浮躁,容不下慢调调的恋爱。听说,“结识七天才上床已经太晚”,何况这对儿直到片子最后才看到文佳佳靠到弗兰克的肩膀。
时光冲蚀,物是人非。从一掷千金,到跪在地板上洗厕所。文佳佳也完成了她的华丽转身。她说,即便没了他,也要为他留个后。金钱物欲,在她的爱意前根本不算什么。文佳佳又说:“我想能为自己爱的男人生一个孩子,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吧。”感性与理性间的碰撞,才是《北京遇上西雅图》。
后来,老钟回来要接走文佳佳,她又一次获得了曾经想要的一切。但这时,已有了“曾经”这个前缀。是的,“那一切”已经沦为历史。现在,她想要抓住的是“这一切”。并不是,“连清明节你都想要给我一个包,就打发我”。 别离没有对错,要走也解释不多。 她说:“我心里没你了”。 那么,也别游艇了,别法餐了,肯走几个街区,给我豆浆油条就够了。就这么简单,能做到的,就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了。
·恋上刚刚好·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某个人而喜欢某部片子,就像我们因为喜欢某个细节就对一部其实中规中矩的电影一直珍藏一样。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多数球迷都是通过喜欢某个球星而爱上某个球队,进而热爱上足球这项运动,进而感知着足球这项华丽运动的艺术魅力。所以当那部有争议的经典电影之后,汤唯交上一些并不算出众的作品,因为之前的好感,还是会在印象分上有所侧重。但是这部《北京遇上西雅图》就不一样,之前无论说她多不适合多过度演绎等等等,这回,文佳佳这个再适合不过的角色成了她的转折点。是的,我用的是转折点这个词儿。这么喜感的角色,不时说着粗口还要自然而然若无其事,汤小姐演得真是让人激动紧张。如果,恰巧,你又是对她有好感,那就是百分百圆满了。
《北京遇上西雅图》是部典型的好莱坞式的时尚爱情喜剧电影,音乐浪漫得都有些轻佻,但就如春天阳光灿烂的下午,在一片片氤氲的暖色中,遇见了百分百的女孩。也许你会自然而然的想到《西雅图夜未眠》,汤姆·汉克斯在机场看到安妮那一刻,丢魂儿的感觉是那样自然而然。《北京遇上西雅图》也有对前作致敬的环节,不多,蛮适中。在音乐包围下,清丽的服装美工布景对影片也起了加分的作用。重要的是,它遵循了浪漫喜剧类型片的严格套路,每隔几分钟和每个桥段之间的联系都非常的衔接且紧密,而人物角色的设置摆脱了过去此种类型偏向恶搞贫嘴话剧化的路子,显得甚为严谨,这让整部影片显出一种洋气的调调。
当然,这个好医生和好小三的故事软肋也是蛮多,尤其是故事个人感觉有点长,后面过于狗血和拖沓,也就好莱坞此类爱情电影的普通水准,这点可以拿刚在奥斯卡上获奖的《乌云背后的幸福线》做对比,但却不妨碍这部华语电影成为爱情喜剧类型片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