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手机的普及,中职课堂上“低头族”遍布,严重影响了课堂秩序与教学质量。针对这一问题,如何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加以疏解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 对策
一、手机对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
手机给中职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内容的同时,也给中职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同学,由于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而在课堂上不自觉地使用手机,这不仅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機会导致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表现为时刻关注着手机上的内容,对老师的教学没有认真地听,常常出现断片的现象,不知道老师已经讲到了哪里。另一种情况,是上课期间手机突然响起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手机上。时间久了容易有手机好像在响的幻听,以至于在上课的时候一边想听课一边又觉得自己手机在响的错觉。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学生课堂上沉迷于手机,经常走神、开小差,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性的掌握。学生只学到了某些细枝末节,往往都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不到学习的效果,就会激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学不会就不想学,这就是中职生的一种心理常态。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差。
2.课堂活动难展开,影响学习效果。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是紧随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巩固所教学的内容。如果课堂上学生一直都在分心玩手机,对教师所布置的课堂活动不明确,就没有办法开展课堂活动。我曾经在中职学校实习过两个月,期间上过几节课,就有过这样的体验:已经布置好课堂活动的任务,有一部分的同学一直专注地玩手机不动手做,还有部分同学则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老师接下来要做什么。教学活动原本设计的时间被延长,导致了学习效果差。
3.师生关系不好,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于教学内容的期待,呈现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设置中。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开小差,不配合教师一起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更严重的还干扰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得不一再的停下来强调课堂纪律,但学生的自制力有限,往往在提醒后不久又开始低头玩手机。所以在提醒无效后老师为了维护课堂的纪律会对个别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实施惩罚:比如说批评该生或者是将他的手机收起来暂时代为保管。这个时候如果学生的态度强硬,就会和老师起冲突,一方面教师因为面子的问题不能轻易就放过他,另一方面学生年轻气盛不愿意服从老师的管教,双方的矛盾就被激化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该学生就会对这个老师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有时还会扰乱课堂纪律,而教师也开始对这个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4.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将会使学生一生受用。而课堂上使用手机会使学生首先在学习上没有办法认真的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偏离了成才的道路。另外一方面课堂上一直沉迷于手机的学生一般自控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意志不坚定,在往后的生活中往往会因为某些诱惑而容易迷失自我,这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开展手机科普宣传活动转变学生思想认识
开展手机科普知识活动主要是向学生宣传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来为学习生活服务,使学生从认识的层面上了解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的危害和课堂上使用手机对学习的影响。关于手机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班级教育。首先,从认知的层次上来讲,中职生的认知能力不强,对于上课使用手机对自己的影响认识不深。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让中职生认识到“手机隐”对自身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里面主持召开关于“课堂上使用手机对学生有什么影响?”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关于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思考上课使用手机对自己的利弊。这一做法能使学生开始关注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引发思考。在认识到上课使用手机对自身的不良影响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该如何消减上课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影响?”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认清上课使用手机的利弊,然后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思考该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社团活动。除了在班级内进行教育之外学校的学生会和各个社团组织要趁势推出一系列关于“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和“上课远离手机”的教育宣传活动。活动的类型可以有:一、在食堂门口开展“我承诺,上课关机XX分钟”的活动,要求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学生承诺在每节课关机多长时间,将诺言写到纸条上保存到一个箱子里。安排专门的人员给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同学拍照,将照片集合起来做成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这样既能起到进一步宣传的效果的还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二、在全校组织开展主题为“课堂使用手机的利弊”的演讲比赛。邀请老师做评委对参赛者进行评分,比赛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得分结果和排名情况颁发。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将表彰纳入学分统计中,按照不同的级别的奖项换算为不同的学分。通过这些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堂上使用手机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的不良影响。并在社团活动的号召和监督作的用下,培养课堂上远离手机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3.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的思想具有启发的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每天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会在学生心中潜滋暗长。因此学校应该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栏,张贴宣传“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影响”的海报。在学校的走廊张贴提醒学生上课减少使用手机的小贴士。让学生走在校园里都能够不断地意识到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危害,并能够不断提醒自己,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徐跃宏. 智能手机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云南:中国证券期货.2013(2).
[2]赵建宇.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策略[J]湖南:理论研究.2013(5).
[3]刘钦涛. 关于中职生手机管理的三维途径[J]福建: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作者简介:黄如(1986—)女,瑶族,广西桂林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关键词:中职学生 手机 对策
一、手机对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的影响
手机给中职学生的生活带来了丰富多彩内容的同时,也给中职学生学习带来很大的挑战。尤其是对于一些自制能力比较差的同学,由于沉迷于手机无法自拔,而在课堂上不自觉地使用手机,这不仅影响教师的课堂教学秩序,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1.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效率。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機会导致学习的注意力不集中。首先表现为时刻关注着手机上的内容,对老师的教学没有认真地听,常常出现断片的现象,不知道老师已经讲到了哪里。另一种情况,是上课期间手机突然响起学生的注意力就转移到手机上。时间久了容易有手机好像在响的幻听,以至于在上课的时候一边想听课一边又觉得自己手机在响的错觉。知识具有系统性和联系性。学生课堂上沉迷于手机,经常走神、开小差,会影响到学生对于知识的系统性的掌握。学生只学到了某些细枝末节,往往都只是一知半解不能对知识有一个完整的理解。长此以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不到学习的效果,就会激起学生的厌学心理,学不会就不想学,这就是中职生的一种心理常态。这样的恶性循环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差。
2.课堂活动难展开,影响学习效果。教师的课堂活动设计是紧随着教学内容而设计的,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或者是巩固所教学的内容。如果课堂上学生一直都在分心玩手机,对教师所布置的课堂活动不明确,就没有办法开展课堂活动。我曾经在中职学校实习过两个月,期间上过几节课,就有过这样的体验:已经布置好课堂活动的任务,有一部分的同学一直专注地玩手机不动手做,还有部分同学则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听清楚老师的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问老师接下来要做什么。教学活动原本设计的时间被延长,导致了学习效果差。
3.师生关系不好,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在上课之前对于教学内容的期待,呈现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设置中。学生课堂上玩手机开小差,不配合教师一起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更严重的还干扰课堂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得不一再的停下来强调课堂纪律,但学生的自制力有限,往往在提醒后不久又开始低头玩手机。所以在提醒无效后老师为了维护课堂的纪律会对个别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实施惩罚:比如说批评该生或者是将他的手机收起来暂时代为保管。这个时候如果学生的态度强硬,就会和老师起冲突,一方面教师因为面子的问题不能轻易就放过他,另一方面学生年轻气盛不愿意服从老师的管教,双方的矛盾就被激化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该学生就会对这个老师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配合教师的教学,有时还会扰乱课堂纪律,而教师也开始对这个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这就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紧张起来。
4.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学生成长发展。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要场所,课堂上老师传授的知识和经验将会使学生一生受用。而课堂上使用手机会使学生首先在学习上没有办法认真的掌握知识和学习技能,偏离了成才的道路。另外一方面课堂上一直沉迷于手机的学生一般自控能力较差,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意志不坚定,在往后的生活中往往会因为某些诱惑而容易迷失自我,这就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二、开展手机科普宣传活动转变学生思想认识
开展手机科普知识活动主要是向学生宣传如何正确的使用手机来为学习生活服务,使学生从认识的层面上了解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的危害和课堂上使用手机对学习的影响。关于手机科普知识的宣传活动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
1.班级教育。首先,从认知的层次上来讲,中职生的认知能力不强,对于上课使用手机对自己的影响认识不深。想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让中职生认识到“手机隐”对自身的影响。班主任在班级里面主持召开关于“课堂上使用手机对学生有什么影响?”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关注关于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思考上课使用手机对自己的利弊。这一做法能使学生开始关注上课使用手机的问题,引发思考。在认识到上课使用手机对自身的不良影响之后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该如何消减上课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影响?”随着问题的不断深入,学生认清上课使用手机的利弊,然后从自身的情况出发思考该如何去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社团活动。除了在班级内进行教育之外学校的学生会和各个社团组织要趁势推出一系列关于“长时间使用手机对身体和心理的危害”和“上课远离手机”的教育宣传活动。活动的类型可以有:一、在食堂门口开展“我承诺,上课关机XX分钟”的活动,要求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学生承诺在每节课关机多长时间,将诺言写到纸条上保存到一个箱子里。安排专门的人员给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同学拍照,将照片集合起来做成海报张贴在学校的宣传栏。这样既能起到进一步宣传的效果的还能够起到监督的作用。二、在全校组织开展主题为“课堂使用手机的利弊”的演讲比赛。邀请老师做评委对参赛者进行评分,比赛分别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根据得分结果和排名情况颁发。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并将表彰纳入学分统计中,按照不同的级别的奖项换算为不同的学分。通过这些社团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堂上使用手机对身心健康和学习的不良影响。并在社团活动的号召和监督作的用下,培养课堂上远离手机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3.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人的思想具有启发的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学校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每天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会在学生心中潜滋暗长。因此学校应该要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塑造健康向上的人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学校可以利用宣传栏,张贴宣传“长时间使用手机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不良影响”的海报。在学校的走廊张贴提醒学生上课减少使用手机的小贴士。让学生走在校园里都能够不断地意识到长时间使用手机的危害,并能够不断提醒自己,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徐跃宏. 智能手机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与对策[J].云南:中国证券期货.2013(2).
[2]赵建宇.浅谈中职课堂教学管理策略[J]湖南:理论研究.2013(5).
[3]刘钦涛. 关于中职生手机管理的三维途径[J]福建:职业教育研究.2010(10).
作者简介:黄如(1986—)女,瑶族,广西桂林市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