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确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强调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作为教师,其作用关键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和探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心理,对完成物理教学任务有重要意义。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可把教学设计成小游戏、动手操作实验。如:在讲“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时,我们先用自制的温度计模型让同学们去动手操作,并回答相关问题,从而引出我们要讲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方法、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幽默、风趣、生动、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美,学生就会觉得学物理有趣、有用,并不难学,而且学得高兴。
2. 解放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解放孩子头脑,使他们能够想;解放孩子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尽力创设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探究,张扬个性,展示才华,发掘自己潜能,提高自己修养,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喜悦。“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知识不能像往杯子里倒水一样灌进学生头脑里去,学生是在求知和探究动机的驱使下,通过主动选择和发现获得知识的。教师应在提高自身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设问能力,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3. 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学能力
自信心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对学习物理感到吃力的学生,开始要求低一些,使他们感到比较容易,提高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信心后,继而再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尝到甜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再如某生作业错误时,叫来面谈,先让他分析错误原因,教师略作引导,让其得出正确结论再给予适当赞许。又如当学生测验成绩不佳,与他们一起分析试卷,让他说出当时解题的思路,先肯定其思路正确的方面,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告诉他:他其实是会做的,只是其中的某小点没注意而出错,让其觉得有实力考出好成绩。这样做,他们能充分体验到信任,增加自信。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加。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该让学生完成的就让学生做,绝不可以包办代替。手把手地教学,可以理解为是教师的责任感,但无意识中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权利和意识。长此以往,学生会滋生思维惰性,遇到困难,一味等待外部力量支持,甚至导致学生心理的脆弱。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闪现出创新文化,对同一探究过程常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时我们应抓住时机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究。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上总结性评价要后移,基于这一点,要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究、实践的时间。不要害怕学生经受不住失败打击会丧失学习、生活的信心,让学生在经历一次次成长的阵痛后逐步走向成熟。
收稿日期:2014-08-15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人说“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心理前提。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可把教学设计成小游戏、动手操作实验。如:在讲“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时,我们先用自制的温度计模型让同学们去动手操作,并回答相关问题,从而引出我们要讲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方法、讲授内容和实验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幽默、风趣、生动、深入浅出,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的美,学生就会觉得学物理有趣、有用,并不难学,而且学得高兴。
2. 解放学生,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解放孩子头脑,使他们能够想;解放孩子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谈;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接触大自然;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尽力创设一种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探究,张扬个性,展示才华,发掘自己潜能,提高自己修养,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喜悦。“学生不是简单的知识容器”,知识不能像往杯子里倒水一样灌进学生头脑里去,学生是在求知和探究动机的驱使下,通过主动选择和发现获得知识的。教师应在提高自身教学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质疑设问能力,以达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
3. 增强自信心,提高自学能力
自信心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对学习物理感到吃力的学生,开始要求低一些,使他们感到比较容易,提高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信心后,继而再提出一些较高的要求。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就会尝到甜头,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信心。
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该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教师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再如某生作业错误时,叫来面谈,先让他分析错误原因,教师略作引导,让其得出正确结论再给予适当赞许。又如当学生测验成绩不佳,与他们一起分析试卷,让他说出当时解题的思路,先肯定其思路正确的方面,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告诉他:他其实是会做的,只是其中的某小点没注意而出错,让其觉得有实力考出好成绩。这样做,他们能充分体验到信任,增加自信。在课堂上及平时接触中教师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了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即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能干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大大增加。
因此,在平时教学中,课后的小实验、小制作该让学生完成的就让学生做,绝不可以包办代替。手把手地教学,可以理解为是教师的责任感,但无意识中剥夺了学生主动学习探究的权利和意识。长此以往,学生会滋生思维惰性,遇到困难,一味等待外部力量支持,甚至导致学生心理的脆弱。在教学中,我们常发现学生闪现出创新文化,对同一探究过程常会产生不同的结果,这时我们应抓住时机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究。新课程要求教师课堂上总结性评价要后移,基于这一点,要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究、实践的时间。不要害怕学生经受不住失败打击会丧失学习、生活的信心,让学生在经历一次次成长的阵痛后逐步走向成熟。
收稿日期:2014-08-15